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类药物的出现是实体器官移植领域的一大里程碑.目前,CNI(尤其是他克莫司)已经成为移植后受者的基础免疫抑制剂.然而,鉴于CNI肾毒性方面的顾虑,有医生提出CNI减量或撤药的免疫抑制(IS)方案.然而,CNI过度减量或停药都会影响移植物的长期存活,最新的Symplaony研究结果也对于不同的IS方案对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影响以及合理的CNI血药浓度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2.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肝移植后少见的并发症,也少见明确而系统的报道.陈虹等[1]报道,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结核感染的发生率为1.04%,其中结核性胸膜炎仅1例.由于结核分支杆菌对器官移植受者具有更强的侵袭力[2],加上传统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以及与免疫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器官移植受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差[3-4].2002年6月至2010年3月,我院共施行肝移植1347例次,术后并发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扬  张英才 《器官移植》2013,(6):320-324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手段,患者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已分别达到85%和70%[1-2].在实体器官移植中肝脏属于免疫特惠器官,但为了预防术后出现排斥反应,移植患者术后仍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这不仅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导致移植术后患者出现血清肌酐升高、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引起肾功能损害、心脑血管疾病、机会性感染和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因此,如何在逐渐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的基础上,完全停用免疫抑制剂是临床肝移植术后免疫调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及其不良反应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器官移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临床应用以来,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器官移植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免疫抑制剂的发展与应用,仍是器官移植成败的关键.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实体器官移植尚不能彻底停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器官移植依然处于免疫抑制剂时代,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及其不良反应的控制仍是临床移植医学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已成为器官移植后的基础免疫抑制剂,90%以上的肾移植受者在出院时采用以CNI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预防排斥反应.然而,CNI的肾毒性成为当前免疫抑制方案的"阿喀琉斯之踝",如何在维持良好免疫抑制效果的同时减轻或避免CNI肾毒性是移植医生关注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6.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通过与淋巴细胞内亲环素结合后再与钙神经磷酸酶结合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因其能显著降低器官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发生率,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故为临床上最广泛应用的免疫抑制剂.但CNI同时能引起肾血管收缩物质(血管紧张素Ⅱ、儿茶酚胺、血栓素A2、血小板活化因子、内皮素)和血管扩张剂(前列腺素、一氧化氮)之间的平衡失调,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增加TGF-β的表达等对肾脏造成毒性作用.在各种免疫抑制剂中,CNI的肾毒性作用比较显著,其代表有环孢素(CsA)和他克莫司(FK506).CNI肾损伤主要以血管病变为主,Naesens等[1]认为CNI肾损伤可以分为两类:①急性CNI肾损伤,为可逆性、血流动力学介导的肾功能障碍,肾脏结构在组织学上没有发生改变.可表现为肾小管空泡形成和血栓性微血管病.②慢性CNI肾损伤,为不可逆性损伤,肾脏组织学结构发生改变.可表现为肾小球损伤(肾小囊增厚和纤维化,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脉管损伤(小动脉玻璃样变性),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由于肾移植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造成的肾毒性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目前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等检测指标不能很好地预测免疫抑制剂造成的肾毒性损伤,因此,我们对用于检测肾毒性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体液免疫在移植免疫及实体器官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针对体液免疫的各种治疗措施(如血浆置换、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多克隆及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包括利妥昔单抗等)由于对成熟浆细胞缺乏作用而具有局限性[1].硼替佐米作为首个被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的蛋白酶体抑制剂,不仅在其已批准的适应证如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而且在移植免疫中也具有多效的调节效应.本文就硼替佐米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实施,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得到了有效控制[1],慢性排斥反应及由此导致的移植物慢性功能丧失已成为限制移植器官及受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2].  相似文献   

9.
器官移植和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有效方法,然而移植后长期的免疫抑制治疗容易导致感染和肿瘤的发生.另外,各类免疫抑制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甚至无效[1].如何控制排斥反应、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诱导免疫耐受逐渐成为移植领域血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心脏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最有效手段.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报告,近10年来,全球每年进行心脏移植约5000例,已注册病例的中位存活期为11年[1].随着新型免疫诱导剂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率已明显降低,心脏移植后1年和5年的排斥反应累积发生率从1994-2000年的41%和59%降至2001-2009年的26%和44%,这表明心脏移植后早期的排斥反应风险仍较高,在心脏移植后1~3年因急性排斥反应所致的死亡约占9%,3年后逐渐降低[1].因为移植心脏的去神经化使排斥反应症状不明显,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监测,并及时治疗,现就此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首选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器官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往往是导致移植失败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往往需要在移植前或移植中加用强效免疫抑制剂对受体免疫系统进行抑制性诱导治疗。抗体类免疫诱导剂作为器官移植早期实施覆盖性免疫抑制治疗的常用方法,可显著减少器官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同时可延迟或减少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药物的应用,有利于保护肾功能、促进移植物功能恢复及受者长期存活。本文就抗体类免疫诱导剂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ABO血型不相容的器官是缓解移植供者短缺的潜在途径.随着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相继开展了ABO血型不相容的实体器官移植,包括肾移植[1-2]、肝移植[3]、心脏移植[4-6]和肺移植[7-8]等.现就ABO血型不相容的实体器官移植的临床价值、免疫抑制策略、免疫耐受和调节适应假说等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提高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运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受者长期存活率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受者年龄增长、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原因,肾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1-2]。为总结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治疗方案及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2005年1月至2016年8月肾  相似文献   

14.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8,29(7):448-448
许多肾移植或其他器官移植术后使用西罗莫司(SRL)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患者,在撤除环孢素A(CsA)后经常会发生尿蛋白增加[13],导致这一现象的机制不明,目前有许多假设,如药物直接的肾小管毒性作用和撤除CNI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入球血管扩张导致肾小球滤过压增加[4].不过,大部分患者的这一并发症是可逆的,在撤除SRL并重新使用CNI后,尿蛋白水平可恢复到转换前水平.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初始使用SRI是否是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5.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导致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CMV感染主要发生在移植后最初3个月内,但在接受CMV预防治疗的受者中可能会延迟发病.CMV倾向于侵袭移植物,其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移植物内部的免疫应答出现了异常[1].除与受者死亡率直接相关之外,MV也可引起免疫功能失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规范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思路和治疗原则、移植肾复发肾小球疾病、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NI)肾损伤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相似文献   

17.
<正>现代器官移植发展迅速,随着移植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发现及有效综合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受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然而,移植后免疫相关的并发症仍是移植领域的难题。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免疫抑制剂剂量和血药浓度监测来调整免疫治疗方案。但是并非所有免疫治疗剂都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而且个体免疫系统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均会导致血药浓度甚至药代动力学指标无法真实反映患者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是肝移植术后常用的主要免疫抑制剂.但其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1].因此,对于术后需长期服用CNI.特别是发生肾功能不全的肝移植受者,应密切监测受者的肝肾功能及合理渊整免疫抑制方案.2002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对郎分肝移植术后出现肝肾功能不全的受者,采用以两罗莫司替代CNI的方案,以改善肝肾功能,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BK病毒(BK virus,BKV)是一种人群普遍易感的多瘤病毒。近年来,随着实体器官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检测手段的革新,BKV感染率不断升高。肾移植术后感染比例尤为突出,由其导致的BKV相关性肾病(BK virus nephropathy,BKVN)已成为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之一[1]。BKVN的临床表现均缺乏特异性,容易与移植  相似文献   

20.
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的免疫学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异体肢体移植经实验模型研究现已应用于临床[1,2 ] ,但移植肢体具有高度抗原性的多种组织类型需长期应用系统免疫抑制剂也就限制了异体肢体移植的临床推广应用。与实质性器官移植相比同种异体肢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免疫反应和排斥反应的机制更加复杂 ;(2 )缺乏排斥反应明确的诊断标准和预测指标 ,使排斥反应的发生难于预测和判断 ;(3)保护实质性器官异体移植的免疫抑制剂的剂量不足以保护肢体的异体移植 ,而增加免疫抑制剂的剂量以控制排斥反应的发生又增加了感染、药物毒性和恶性变的可能性[3 ] ;(4 )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在内脏器官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