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目的: 探讨“3H HCRM”护理模式在特需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0年7月至12月对526例特需病房的患者实行“3H HCRM”护理模式,通过调查对实施“3H HCRM”护理模式服务效果进行了评价。结论: 在特需病房实施“3H HCRM”护理模式,不但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职业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因此“3H HCRM”护理模式运用于特需病房患者的护理服务中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制一体”护理模式对推进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100例患者为研究组,普通病区100例同期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新制定的服务标准,并采用“三制一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服务标准及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住院患者家属满意度、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住院满意度、住院患者家属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护理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三制一体”护理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是一项推进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行之有效的护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刘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6):3182-3183
目的通过将“3H”护理服务模式引入社区医院输液服务管理,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个性化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门急诊输液室通过建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改进硬件设施、增强护理人员沟通礼仪培训等措施,落实“3H”护理服务模式,并对患者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教育认知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中工作的现状实施前(34.57±5.53)分,实施后为(37.86±4.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P〈0.05);输液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实施前(20.45±2.48)分,实施后为(22.35±2.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7,P〈0.01)。结论“3H”护理服务模式在社区医院输液服务管理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3H”护理服务模式(简称“3H”)是运用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论”,以整体护理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使各层次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得到全面护理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之一,即:宾馆式礼仪服务、医院个性化护理服务、家庭式温馨服务。近年来,我院把“3H”服务模式引入护理服务实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12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全程的护理服务,对照组采取传统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氩气刀治疗的健康教育路径,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氩气刀治疗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规范化管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上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氩气刀治疗中,提高了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有利于培养专科护士。督促护士履行职责和减少护理差错,推动责任制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H"(hotel,hospital,home)规范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疗养科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注重疗养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需求,实施以宾馆式礼仪服务、医院式个性化护理服务及家庭式温馨服务为核心的"3H"护理服务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疗养员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在实施"3H"护理模式后,疗养员满意度(87.88%vs 92.78%)和护理质量评分[(84.78±4.03)vs(90.83±1.54)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H"护理模式的实施提升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疗养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开展“3H”护理教育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在护理专业学生实习过程中开展“3H”规范化护理教育,介绍照护理论的内涵以及“3H”规范化护理服务的目的、措施和实施效果。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开展“3H”护理教育与服务。  相似文献   

9.
“3H”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H”护理服务模式(以下简称“3H”)是运用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以整体护理为基础,使各层次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得到全面护理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之一。即:宾馆式(Hotel)礼仪服务、医院(Hosipital)个性化护理服务、家庭式(Home)温馨服务。我院2003年下半年开始对“3H”进行了设计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探讨其能否降低医疗成本,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方法 按照临床护理路径,以规范化的手段,为患者提供合理、到位、优质的护理服务,根据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调查、住院天数评价其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通过引入护理路径,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由于服务流程的优化,患者住院天数缩短,医疗费用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对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病人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1-6月同科室的120例病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护理,实验组采用改革后的护理工作模式对病人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日均输液呼叫铃声次数、护士到位时间、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实验组日均输液呼叫铃声少于对照组,护士到位时间短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推行责任制护理和开展床边工作制,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收治的1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在一般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普通病房同期住院的16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一般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安全风险事件评估、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安全风险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或P<0.05)。结论: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护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80例,将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将2019年4月1日~10月31日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改进项目质量评价情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级护理落实率、护理技术规范率、风险应对合格率和康复训练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态度、专业能力、综合服务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能有效改善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宋蕾  曾燕  赵静  徐娟 《现代临床护理》2009,8(4):10-13,6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接受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实验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舒适护理。在出院前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舒适度、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及护理效果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术后舒适度、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及护理效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结论对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上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手术治疗与护理,同时也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规范护理服务,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制定各项护理服务、操作与语言行为,健康教育规范与流程、质量标准等;设对照组和观察组,将两组质量考核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住院患者、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士仪表语言行为、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与特Ⅰ级护理质量、专业技能、健康指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该项研究规范了住院患者全程护理服务,达到患者、医生、护士三满意的目的,使护理服务走向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术后康复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按常规进行诊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除常规进行诊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外,将制订好的康复路径表发给病人,根据康复路径表的内容指导病人进行康复。测评两组护理法在住院天数、功能锻炼达标率、康复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较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肢体功能锻炼达标率、康复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乳腺癌术后应用康复路径指导病人锻炼有利于病人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退热时间、食欲恢复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标识牌在肝胆外科优质护理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4月本科室住院患者284例为对照组,选择同年5~8月住院患者311例为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实验组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思想的指导下,采用双标识牌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和责任护士的知晓率、满意度和护士加班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责任护士的知晓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士加班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优质护理病房中应用双标识牌,可有效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指导护士按流程开展护理工作,节省护士的工作时间,同时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模式对开展优质服务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12月的19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以责任制为实现方式的整体护理模式;选择2011年1~3月的198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层级护理模式。采用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总体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主动服务、关爱与沟通、健康教育方面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层级护理模式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