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分别给予利培酮片与阿立哌唑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变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总分为(46.54±5.76)分,观察组为(44.73±5.30)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5.25±0.42)、(5.41±0.75)、(1.42±0.25)、(3.40±0.43)mmol/L,观察组分别为(4.32±0.37)、(4.37±0.52)、(1.12±0.21)、(2.80±0.23)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均具有显著效果,且阿立哌唑对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影响小于利培酮,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阿立哌唑治疗,并与传统药物利培酮对症研究,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药物不良反应为27.08%,明显低于利培酮组的6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药治疗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但阿立哌唑组用药更安全,锥体外系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该症的临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精神科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利培酮治疗,观察对比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前PANS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在治疗男性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在我院首发确诊并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的60例成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20~6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利培酮组、喹硫平组、阿立哌唑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药物使用前后患者糖脂代谢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的BMI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与阿立哌唑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01),阿立哌唑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血糖及血脂水平明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的TC、LDL水平均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P0.05)。治疗前后阿立哌唑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有明显影响,建议临床用药时应定期监测血脂的变化,针对影响较大的患者,建议使用阿立哌唑,以减少患者自我形象紊乱的发生,同时注意减轻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多奈哌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治疗,1次/d,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b-FGF、IL-10、IL-6、TNF-α水平,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FGF、IL-10、IL-6、TNF-α[(0.40±0.11)、(0.62±0.18)、(0.50±0.14)、(0.43±0.17)ng/L]低于对照组[(0.47±0.12)、(0.72±0.23)、(0.58±0.19)、(0.53±0.2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ANSS评分(46.12±12.45)分低于对照组(52.78±11.13)分,WAIS评分(91.87±1.99)分高于对照组(72.21±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可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贺捷灵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583-1584
目的 探讨运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70例,将其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32,总有效率为91.43%,利培酮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31,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的震颤、静坐不能、体重增加以及月经改变或者泌乳的发生率分别为34.29%,28.57%,25.71%,25.71%,均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的8.57%,8.57%,2.86%和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疗效显著,且临床疗效相似,但是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在精神科临床治疗当中推荐优先选用阿立哌唑作为抗精神分裂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将10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分别进行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的疗效近似(p>0.05);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的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均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及阴性症状效果较好,其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口服奥氮平治疗,观察时间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价其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为76.7%,有效率为93.2%。奥氮平组分别为80.0%和9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周起2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并随治疗时间的延续呈持续性下降,但2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2组治疗前催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轻微,但研究组体质量增加、嗜睡及泌乳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静坐不能、失眠发生率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且疗效相当,阿立哌唑在体质量增加、嗜睡及泌乳方面的不良反应小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9.
王云  孙富根  张子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609-4610,4613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研究组(90例)和利培酮对照组(90例)进行治疗8周观察.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经8周治疗,180例患者完成研究.研究组治愈率56.67%,有效率84.44%;对照组治愈率58.89%,有效率87.7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阴性症状分治疗8周末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两组间其他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性症状分治疗8周末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末TESS评定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种药物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的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和闭经泌乳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服药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对比精神分裂症应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精神科在2016年5月~2017年7月接诊治疗的76例患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76例患者通过抽签法评分均为38例观察组与38例参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阿立哌唑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换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应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当,但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更少,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氯氮平组,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第2、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最终纳入分析的79例(阿立哌唑组40例,氯氮平组39例)。结果治疗第8周末,阿立哌唑组PANSS总分(51.75±8.56)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总体疗效与氯氮平相当,氯氮平起效较快,4周末PANSS总分与阿立哌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8周末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8周观察期与氯氮平比较,阿立哌唑对心电图、肝功能影响较小,少有体重增加,服药依从性好。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前PANSS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PANSS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总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阿立哌唑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具有更高的有效率和安全性,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利培酮及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与心肌酶的影响。方法给予利培酮及阿立哌唑治疗,同时进行心肌酶检测及心电图检测,对比观察两种药物对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影响。结果利培酮组18例出现心电图异常,阿立哌唑组40例出现心电图异常,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0d后,两组患者心肌酶水平皆出现升高的趋势,用药前后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及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肌酶及心电图皆产生较大的影响,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高春强 《现代保健》2011,(10):58-59
目的 探讨国产阿立哌唑(商品名:奥派)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治疗观察8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相当,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立哌唑组锥体外系反应、心动过速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立哌唑对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齐拉西酮联合心理治疗对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联合心理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联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分变化情况与用药安全性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C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8周后的C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3%,低于对照组的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齐拉西酮及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永柏 《现代保健》2012,(12):40-4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4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20例)和利培酮组(20例),疗程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有效率92.5%,显效率80%,利培酮组有效率90%,显效率75%,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引起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及内分泌变化明显低于利培酮。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薛蓉  程哲  程传宝  孙玉玺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88-2990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8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检测2组血糖、血脂、血清泌乳素水平及体重指数,对2组上述测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清泌乳素及体重指数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8周末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泌乳素水平及体重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各项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泌乳素水平及体重指数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血脂、血清泌乳素水平及体重指数均有显著影响,而阿立哌唑则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的不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共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阿组合利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4.4%和7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不同时间点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副反应相当,表现为为失眠、焦虑、头痛、头昏、静坐不能、肌张力增高、恶心厌食等,但较治疗前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在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发挥着同等疗效,副反应相当,是临床常用安全性较高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使用奥氮平、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8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区分为3组,每组收入27例患者,奥氮平组开展奥氮平治疗,利培酮组开展利培酮治疗,阿立哌唑组开展阿立哌唑治疗,比较3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不良反应发生率、PANSS评分、血糖血脂指标情况。结果阿立哌唑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PANSS评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对比奥氮平组、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奥氮平、利培酮和阿立哌唑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反应,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阿立哌唑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43.26±8.24)显著低于治疗前(43.26±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阿立哌唑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具有增加疗效作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