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002~2005年衢州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衢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采集市区菜场、大型超市以及奶牛场的生猪肉、生牛肉、生禽肉、水产品、非包装熟肉制品、生蔬菜、生牛奶等七类食品343份进行了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H7、产单核李斯特菌检测。非包装熟肉制品和生牛奶共91份加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水产品45份加测副溶血性弧菌。结果:共检出致病菌79株,总检出率为23.0%。其中沙门菌检出29株,检出率为8.4%,李斯特菌检出28株,检出率为8.2%,O157:H7检出1株,检出率为0.3%,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21株,检出率为23.1%,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结论:我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比较严重,提醒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肉类屠宰加工行业以及经营销售生肉行业的卫生监督,尽量减少食源性致病菌的交叉污染;同时要做好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张掖市市售食品微生物指标污染状况,初步确定可能被污染的食品,为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监管依据。方法依据《2014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提供的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并按国家卫生标准进行结果判定。结果共监测了312件样品,检出致病菌41株,总检出率为13.14%(41/312)。其中检出沙门氏菌1株,检出率0.32%(1/31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5株,检出率为1.98%(5/252);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检出率为3.85%(12/312);蜡样芽孢杆菌7株,检出率为11.67%(7/60);大肠埃希氏菌O15716株,检出率为9.76%(16/164);阪崎肠杆菌和志贺氏菌未检出。结论张掖市市售凉拌菜,凉拌米面制品、熟肉制品及非发酵豆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严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食品中主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2011年共采集食品259份,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检测技术求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0157:H7检测。结果259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31株,总检出率为11.97%。生禽肉、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散装熟肉制品、冷冻饮品、非发酵性豆制品、糕点、发酵酒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26.47%(9/34)、21.43%(6/28)、13.33%(6/45)、9.09%(3/33)、8.57%(3/35)、8.00%(4/50)和2.94%(1/34);2007—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除大肠埃希菌0157:H7未检出,其余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21.43%(5/28)、6.18%(16/259)、1.93%(5/259)和1.54%(4/259);监测点中,个体摊点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高于其他采样点。结论如东县食品主污染的品种为生禽肉、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致病菌主为副溶血性弧菌。作为直接入口的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可能存在食源性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2005年河南省食源性致病菌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河南省食品中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57:H7、空肠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对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57:H7、空肠弯曲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肉(鸡肉、羊肉、牛肉、猪肉)、散装熟肉制品、生食蔬菜、淡水产品四类样品共540件,共检出致病菌170株,总检出率19.3%。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80株,检出率最高为41.4%;其次为沙门菌检出57株,检出率9.7%;单增李斯特菌检出19株,检出率2.7%;大肠杆菌O157:H7检出13株,检出率1.9%;空肠弯曲菌检出1株,检出率0.6%。4类食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为淡水产品(42.9%),其次为生肉(18.6%)。生食蔬菜和散装熟肉制品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所检沙门菌对10种抗生素均耐药,耐药率在3.6%~60.7%,对9种抗生素同时耐药的有16株,占28.1%;所检副溶血性弧菌小鼠毒力阳性的有54株,占92.9%,对链霉素耐药率达88.8%,有3株菌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河南省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淡水产品和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所检出的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部分表现出多重耐药,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动物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扩散;所检副溶血性弧菌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力。  相似文献   

5.
沧州市2006-2007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沧州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为该市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标方法和2005年全国食源性致病菌规定方法,对8类食品进行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型鉴定。结果160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8株,总检出率为11.25%。其中沙门菌7株,检出率为4.38%;单增李斯特菌7株,检出率为4.38%;副溶血弧菌4株,检出率2.50%;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未检出。结论沧州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的生熟肉制品和水产品污染最严重。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对上述产品流通、销售和餐饮的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2002-2004年广西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监测了解主要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构建广西食品致病菌污染数据库,为有效防治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南宁、桂林等6个市采集6大类食品,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方法对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大肠杆菌0157:H7、志贺氏菌以及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2002~2004年在6市5类食品中检出沙门氏菌54株,检出率4.49%;其次为检出单增细胞李斯特菌51株,检出率为4.24%,志贺氏菌为1.64%、大肠杆菌O157:H7为0.25%;而另1类食品海产品中副溶血检出率高达20.00%(41/205)。结论 广西主要食品均遭受食源性致病菌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以生肉污染最为严重,受到了沙门氏菌、L.m、0157:H7、志贺氏菌的污染,熟肉、水产品、生食蔬菜也遭受L.m污染;而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严重。有针对性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江北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为探索建立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和控制系统打基础。方法:采集2家大型农贸市场在售中生鲜肉制品、散装熟肉制品、生海水产品3类样品进行了沙门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种致病菌监测,每季采样1次,共采集检测样品76份。结果:共检出致病菌21株,总阳性检出率为27.63%。其中检出德尔卑沙门菌1株,检出率为1.32%;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检出率为3.95%;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株,检出率为6.58%;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2株,检出率为15.79%。3类食品以生鲜肉制品卫生状况最差,检出率为37.50%。在生海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25%。夏秋季节检出率最高为33.33%。结论:农贸市场在售中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建议长期、定时开展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的主动监测工作,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的报告与预警系统,并提醒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更好地开展食品安全性研究和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对衢州市部分食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的调查,初步确定可能被污染的高危食品,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国家标准方法 ,采用进口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对样本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生化鉴定。结果 2005-2007年共检测食品样品323份,检出致病菌67株,总检出率20.74%;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检出率为16.24%(19/117);其次为单增李斯特菌检出27株,检出率为8.36%(27/323);沙门菌检出16株,检出率为4.95%(16/323);副溶血性弧菌检出5株,检出率12.20%(5/41);未检出EHEC O157∶H7。结论本研究显示衢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水产品、生肉类食品和散装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通过检测,为衢州市食品安全预警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9.
2006年杭州市江干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江干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对4类食品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EHEC O157:H7和空肠弯曲菌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型鉴定。结果:109份样品共检出各类致病菌32株,总检出率为29.4%。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7株,检出率为38.9%;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8株,检出率为15.1%;单增李斯特菌检出15株,检出率为13.8%;沙门菌检出2株,检出率为1.8%;未检出EHEC O157:H7和空肠弯曲菌。结论:江干区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生肉类、生食果蔬类和水产品受到的污染严重,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物及污染方式,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和《北京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检测。结果2011年共采集食品样本12种130件,进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蜡样芽孢杆菌计数、阪崎肠杆菌计数等项目检测。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5株,总检出率为3.85%,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3.64%(4/11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0.91%(1/110)。熟肉制品和凉拌菜污染率最高,检出率均为20.00%。结论门头沟区市售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主要在熟肉制品和凉拌菜中有检出。  相似文献   

11.
2011年许昌市肉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了解许昌市肉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及分布,并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方法在全市6个县(市、区)28个监测点(包括超市、农贸市场、冷鲜肉门店等)采样并检测了四大类(生禽肉、生畜肉、动物性水产品、熟肉制品)食品,共计353份。结果 353份食品中63份检出了致病性病菌,总阳性为17.85%,其中沙门菌13.31%,单增李斯特菌4.53%,弯曲菌1.71%,大肠杆菌O157:H7 0.33%。4大类食品中,生禽肉阳性率为37.61%,生畜肉阳性率为17.82%,动物性水产品阳性率为3.85%,熟肉制品阳性率为2.41%。结论许昌市肉食品存在较严重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禽肉是主要污染品种,熟肉制品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0-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肉及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评价其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采集市售肉及肉制品样品,根据《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标准操作程序,监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DK〗∶H7、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弯曲菌等6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结果 3759份样品中共检出485株阳性菌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2.90%。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较严重,检出率为7.21%(255/3539),空肠弯曲菌次之,检出率为3.51%(13/370),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DK〗∶H7检出率分别为2.98%(92/3089)、2.95 %(111/3759)、1.20%(12/998)和0.11%(2/1830)。各类食品总检出率范围为2.89%~34.78%,调理肉制品检出率最高,熟肉制品最低。结论 肉及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率较高,存在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熟肉制品受致病菌污染的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酒店、超市和市场禽类熟肉制品随机采集360份样品,依据国标方法、荧光PCR方法及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上述样品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360份样品共检出致病菌38株,检出率10.56%,其中沙门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单增李斯特菌2株。酱卤类、烧烤类、白切类熟肉制品检出率分别为11.66%、3.33%、16.67%。结论:深圳市熟肉制品受致病菌污染严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和单核李斯特菌污染为主;白切类熟肉制品受致病菌污染最为严重为16.67%;其次是酱卤类为11.66%;最后是烧烤类为3.33%。说明酒店、超市熟肉制品存在很大问题,应加大对熟肉制品监管力度,保证食品质量,确保消费者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渭南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5 - 2016年共采集渭南市售12类共411份食品样品,按照《陕西省食品微生物及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方法对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等10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 411份样品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11株,总检出率27.01%(111/411);其中霍乱弧菌检出率最高(34.04%,32/94),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6.73%,43/257)和蜡样芽胞杆菌(15.83%,19/120)。不同食品类别中生畜肉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66.67%,20/30),其次为生禽肉(63.64%,14/22)和淡水产品(49.35%,38/77)。不同采样场所中采自养殖场的样品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48.33%,29/60),其次为零售便利店(33.33%,25/75)和街头摊点(28.89%,13/45)。结论 渭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致病菌,生畜禽肉和淡水产品是易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三门峡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4789-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及《河南省食源性致病菌作业指导书》技术要求进行增菌、分离、鉴定及菌种保存。2010年对市区及辖区县农贸市场、超市食品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等致病菌进行抽样监测,共132份。结果 132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2株,总检出率为9.10%(12/132)。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5株,检出率最高(3.8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4株(3.03%)、副溶血性弧菌2株(1.52%),沙门菌检出1株(0.76%),未检出空肠弯曲菌和大肠艾希氏菌O157。10大类食品中,速冻米面制品和生鲜肉污染率最高,分别为25.00%和16.70%。结论三门峡市居民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速冻米面制品、生鲜肉、凉拌菜、沙拉和冰激凌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单增李斯特、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郑州市2016—2018年食品中主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并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郑州市共561份食品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 结果 2016—2018年郑州市共检测561份食品,检出致病菌阳性样本49份,阳性样本率为8.73%,阳性菌株51株,菌株检出率为9.09%。在检出的菌株中,蜡样芽胞杆菌最多,占总阳性菌株的41.81%,其次为沙门氏菌10株,占总阳性菌株的19.60%。在检测的10类食品中,餐饮食品阳性样本率最高,为15.83%,其次为肉与肉制品15.15%,水果及其制品10.00%,豆制品8.89%,特殊膳食用食品6.13%,调味品3.45%。从不同的采样地点分布来看,集体食堂的阳性样本率最高,其次为学校周边小商铺、街头摊点等。 结论 2016—2018年郑州市市售食品中存在一定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主要污染菌为蜡样芽胞杆菌和沙门氏菌。建议持续开展对餐饮食品、肉与肉制品和水果及其制品的致病菌监测,加强对集体食堂、学校周边小商铺、街头摊点等地点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食品中重要食源性病原菌污染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主要食品中弯曲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O157大肠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预警和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省5个地区抽检生畜(禽)肉、水产品、熟肉制品、生食蔬菜、速冻米面5类食物样品共929份,依据国标法和特定新方法,运用API卡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从929份样品中共检出180株病原菌,总检出率为19.4%,其中弯曲杆菌17株,检出率9.0%,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130株,检出率14.0%,O157大肠杆菌17株,检出率2.5%,沙门菌5株,检出率0.7%,副溶血性弧菌11株,检出率5.7%;5类食品中病原菌阳性率最高的是水产品(35.8%),其次为生畜(禽)肉(26.1%),第3为熟肉制品(9.4%)。[结论]四川地区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食源性病原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生畜(禽)肉是主要的污染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在冷冻(藏)禽肉和水产品中污染严重,分别为47.5%和28.5%,在直接入口的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率达到8.8%。应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病原菌的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6年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为国家食品安全监测网提供数据。方法:随机从武汉超市和集贸市场采取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制品、水产品、生食蔬菜、蔬菜沙拉样品共172份,经过两步增菌后,用HE和科玛嘉沙门菌选择性平板分离,可疑菌株再进行API生化条和血清学鉴定。结果:从31份样品中分离出沙门菌,检出率18.02%,其中以生牲畜肉最高(37.14%),熟肉制品次之(21.21%)。结论:武汉市2006年食品沙门菌污染严重,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分析2014年绵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了解绵阳市食品安全现状,对食品监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预警,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采样检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共抽检食品样品467份,总合格率为92.93%(434/467),合格率最低是饮料/饮用水/食用冰64.86%(24/37),其次是肉与肉制品80.00%(32/40)。理化指标检测合格率为94.58%(227/240),微生物指标检测合格率为91.19%(207/22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P>0.05)。其中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和荧光增白剂指标合格率分别为94.39%(202/214)、99.13%(114/115)、100.00%(57/57)和100.00%(10/10)。结论 绵阳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应加强对饮料/饮用水/食用冰、肉与肉制品等食品的监测与监管,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