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镁离子对脑弥漫轴索损伤 (DAI)的治疗作用。方法  5 8例 DA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入院后 15 min内静脉注射硫酸镁 16 mmol,2 4 h内再静脉滴注硫酸镁 6 5 mmol;对照组患者不用此药。 1周后测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MBP) ,2周后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3个月后进行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 (GOS)评定。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 MBP分别为 10 .7ng/ml± 4 .2 ng/ml和 13.8ng/m l± 3.7ng/ml,GCS分别为 8.6± 2 .6和 7.1± 3.2 ,GOS分别为 3.4± 1.6和 2 .8± 1.9(x± s) ,两组之间的血清 MBP和 GCS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 .0 5 )。结论 镁离子对 DAI患者有显著的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镁离子对脑损伤患者脑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近年来,有关动物试验证明,镁离子有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而无明显的副作用,但针对脑损伤患者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大剂量硫酸镁对脑损伤患者脑功能的保护作用。设计:设立实验对照,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地点和对象:本试验在新乡医学院进行,所有试验对象来源于2001年1—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颅脑损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者共43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干预:治疗组患者入院后15min内静脉注射硫酸镁2g,24h内再静脉滴注硫酸镁7.8g;对照组患者不用此药。主要观察指标:3d后查血清磷酸丙酮酸水合酶(neuron specific enoluse NSE),2周后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6个月后测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lasgow outcome score,GO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NSE分别为(21.9&;#177;17.2)μg/L和(42.7&;#177;21.4)μg/L(t=3.51,P&;lt;0.01),GCS分别为12.5&;#177;3.1和10.2&;#177;2.9(t=2.52,P&;lt;0.05),GOS分别为3.8&;#177;1.7和3.2&;#177;1.5(P&;gt;0.05)。结论:大剂量硫酸镁对脑损伤患者脑功能有保护作用,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镁离子浓度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关联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分别对2组患者1、4、7、15d后的血清镁离子浓度和免疫球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分,同时分析血清镁离子浓度与免疫球蛋白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IgG)与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在第4天和第7天分别为(10.96±2.55)、(10.22±2.53)和(1.28±0.31)、(1.33±0.35)g/L,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IgG与IgM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镁离子浓度与IgG、IgM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与IgA含量无相关性,且2组患者15d后病情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静脉补充硫酸镁可以改善患者免疫机制的抑制状态,但其改善预后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硫酸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硫酸镁.分别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Mg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入院时、入院2周分别记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sTBI后3个月随访记录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治疗组血清IL-1β浓度于治疗后2、3、7 d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TNF-α浓度于治疗后2、3 d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入院2周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TBI后3个月GOS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治疗sTBI近期疗效良好.Mg2+可通过抑制sTBI患者急性期炎症反应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95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超声雾化吸入组47例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48例,超声雾化吸入组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法,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对血饱和度的影响.结果: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比雾化前增加,而超声雾化吸入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雾化开始后比雾化前降低,两者比较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缺氧发生率显著低于超声雾化吸入组(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能有效达到稀释痰液、祛痰、预防肺部感染及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冰盐水联合冰帽与冰毯的亚低温疗法对重症脑卒中和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为亚低温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方法 收集重症脑卒中和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患者84例,为脑出血、脑梗死、颅脑外伤三种常见并且脑损伤致脑功能异常(GCS≤8分)的疾病,发病均在12 h以内.脑出血、脑梗死均为高血压性脑血管病变,排除合并心、肝、肾、血液及其他病变.颅脑外伤排除伴胸、腹、四肢等其他器官复合伤患者.按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2组均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脱水、降低颅内压以及胞二磷胆碱、脑复康、神经节苷脂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联合冰帽和冰毯的亚低温疗法,观察组采用冰盐水联合冰帽和冰毯的亚低温疗法.对患者入院时进行GCS评分和6个月时分别进行神经系统GCS评分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并对治疗1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采用KP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发病至开始亚低温治疗的时间及开始实施亚低温至目标低温的时间,观察组为(8±4)h和(3±1)h,对照组为(16±5)h和(6±2)h,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6个月时的G CS评分分别是(7.01±1.12)和(4.02±1.1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GOS评分将患者6个月时的神经系统评分分为良好、中残及不良,观察组GOS评分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观察组GOS评分明显次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评估生活质量(KPS评分),观察组的远期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脑卒中和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冰盐水联合冰帽和冰毯的亚低温疗法,较采用单纯冰帽与冰毯的亚低温疗法,具有更好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85例脑心综合征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GCS8分(n=39),5分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应用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超声雾化吸入组和氧气雾化吸入组各64例.氧气雾化吸人组采用氧气作为气源,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超声雾化吸人组采用超声雾化.采用X2检验比较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缺氧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超声雾化吸入组血氧饱和度雾化开始后比雾化前低3%~8%,而氧气雾化吸入组比雾化前增加2%~6%.超声雾化吸入组的缺氧发生率显著高于氧气雾化吸入组.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更适合使用氧气雾化吸入器,能有效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抗感染及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功能之目的 .  相似文献   

9.
硫酸镁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离子(Mg+ + )是目前较为确定的天然脑保护因子。动物实验表明,Mg+ + 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1] ,但其临床应用效果如何,国内外的相关报道很少。2 0 0 0年6月~2 0 0 3年8月,我科应用Mg+ + 制剂硫酸镁治疗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0例均选自2 0 0 0年6月~2 0 0 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4 8例,女32例,年龄18~6 0岁。受伤至入院时间均<12h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ore ,GCS)均<8分,CT证实有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肿等1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以颅脑创伤为主的男性创伤患者早期血清孕酮的变化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急诊就诊的男性急性创伤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ISS评分对创伤严重程度予以评分分组,按GCS评分对合并颅脑创伤患者进行评分分组;分别在伤后12 h内、24h及72 h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沉淀法测定血清孕酮水平.同时各分组间比较血清孕酮水平变化,并与15例健康查体男性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伤后12 h内创伤患者创伤越重,血清孕酮水平升高越明显,其中严重创伤组(ISS> 25分)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颅脑创伤的3分≤GCS≤5分组与5分<GCS≤8分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24h血清孕酮水平开始下降.伤后72 h严重创伤组及3分≤GCS≤5分组孕酮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但5分<GCS≤8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重创伤及颅脑创伤男性患者早期血清孕酮水平的改变与创伤严重度特别是颅脑创伤的严重程度相关,该现象为临床应用孕酮修复中枢神经损伤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2及sIL-2R浓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溃疡性结肠炎(US)患者血清中浓度变化及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UC患者活动期、缓解期及正常对照者血清IL-2及sIL-2R的浓度。结果 32例UC患者活动期与缓解期及29例正常对照者比较,UC患者活动期外周血中IL-2的浓度显著降低,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均显著性(P<0.05);而外周血sIL-2R的浓度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IL-2及sIL-2R在UC肠道的炎症病理中起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Blastinjuryofneckandheadisamainwoundtypeinaccident,violenceandwarwound.Andtheskullwillbeimpactednecessarilyduringthosecourses.thromboxaneA2(TXA2)canincreaseresistingforceofcerebralbloodcirculationandprostacyclinI2(PGI2)canpre-ventthebrainviadilatingvessels犤1-2〗.ThehalflifeofTXA2andPGI2isshortinblood,andnoteasytodetectdirectly.Usuallydetectthestablenon-activityproduction-TXB2and6-ketop-PGF1αtorepresentTXA2andPGI2.HereweinvestigatethechangeofTXA2andP…  相似文献   

13.
尼美舒利对结肠癌细胞株PGE2及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COX-2高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明确以COX-2为靶点治疗结肠癌的作用途径。方法:将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nimesulide)按不同浓度作用于结肠癌细胞系HT-29,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法分别于0、24、48、72h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观察尼美舒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采用ELISA法检测药物作用后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阳性率。结果:尼美舒利对结肠癌细胞系HT-29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PEG2及VEGF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延长而下降。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能通过PGE2与VEGF途径影响结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与凋亡,是其治疗结肠癌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久强脑立清 (JNQ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浆血栓素A2 (TXA2 )和前列环素 (PGI2 )水平的影响。方法设立JNQ低、中、高剂量 3个组 ,剂量分别为 0 13 3 g/kg、0 2 65 g/kg和 0 5 3 0g/kg ,SHR和正常Wistar大鼠对照组给予 1%羧甲基纤维素溶媒对照 ,分别灌胃给药 5周后 ,分离血浆 ,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TXA2 和PGI2 的稳定代谢产物TXB2 和 6 keto PGF1α的水平。结果SHR血浆TXB2 及TXB2 /6 keto PGF1α(T/P)值明显上升 (P <0 0 1) ,PGI2 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经JNQ3种剂量治疗 5周后 ,SHR的血浆TXB2 均显著下降 ,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高剂量组SHR血浆 6 keto PGF1α水平也有明显提高 ,各治疗组T/P比值均下降。结论JNQ对SHR血浆TXA2 /PGI2 的平衡失调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雌二醇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灵敏度高 ,测定范围宽的检测人血清雌二醇 (E2 )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LIA)。方法 采用竞争抑制法 ,用碱性磷酸酶标记抗原 ,金刚烷 (CSPD)增敏化学发光体系作为酶底物。结果 敏感度为 2 .0pg/ml;在 10~ 10 0 0pg/ml之间可以准确定量 ;用不同浓度的E2 质控血清测定精密性 ,批内变异 <8% (n =2 0 ) ,批间变异 <10 % (n =2 0 )。与雌醇、雌酮、雌三醇(E3 )的交叉反应 <1% ,与睾酮、可的松等无交叉反应。试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 4℃保存 14个月其整体变化幅度 <10 %。与BeckmanAccessTm及其配套试剂比较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方法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稳定性好 ,检测范围宽 ,准确性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Osf2)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OB)的分子机制。方法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大鼠的MSCs,通过细胞免疫化学、免疫荧光、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进行鉴定。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Osf2,通过脂质体系统转染传代培养后的MSCs,用Northern Blot检测三种OB细胞外基质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后的MSCs都表达OB特异性基质蛋白骨钙素、骨桥接蛋白和I型胶原。结论Osf2在转录水平定向调控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可应用于骨质疏松、骨缺损等疾患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2型糖尿病(T2DM)及糖耐量受损(IGT)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的关系,分析AIP反映T2DM及IGT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行性,并探讨AIP与IMT增厚相关的原因。方法选择78例T2DM患者、92例IGT患者与80例正常对照者(NGT),测量腰臀比(WHR)、血压、血脂谱I、MT、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与NGT组比较,T2DM组呈现出高BMI、WHR、SBP、DBP、TG、TC、LDL-CI、MT、ox-LDL、AIP及低HDL-C;IGT组呈现出低HDL-C及AIP、ox-LDL的升高;T2DM组相对于IGT组,呈现SBP、DBPI、MTo、x-LDL及AIP的增高。②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IMT与HDL-C呈负相关(r=-0.180),与其他各指标均呈正相关,与AIP的相关系数最高(r=0.492,P<0.01)。③T2DM组AIP值与ox-LDL(r=0.645)及WHR呈正相关(r=0.468);IGT组AIP值与WHR呈正相关(r=0.410)。结论AIP与T2DM及IGT患者的IMT具有较好相关性,可作为血糖异常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的一个判断指标,其部分原因是AIP可以反映ox-LDL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TUEVBt)联合膀胱灌注和中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TUEV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THP、IL-2及给予华蟾素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6例。男27例,女9例,平均55岁。肿瘤单发21例,多发15例,病理分级G-G,分期Ta-T,肿瘤直径0.3 ̄3.8cm。结果手术131均一次成功,平均手术2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6mL,无膀胱穿孔或术后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也无水中毒并发症。36例随访5 ̄17个月,平均9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5.6%。结论经尿道电汽化术联合膀胱灌注及应用华蟾素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集100例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及PCI治疗后24 h、72 h外周血,30例健康受试者外周血作为对照。分离血浆及中性粒细胞;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RT-q PCR法检测血浆及中性粒细胞中Lcn-2水平。选取12周龄25~30 g的C57BL/6雄性小鼠(北京维通利华) 16只用于制备AMI模型。通过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小鼠AMI模型(n=8)。分别取模型组小鼠结扎前及结扎1 h、24 h外周血,检测血浆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Lcn-2水平。此外,采用Lcn-2抗体对该模型进行干预,对结扎24 h后小鼠进行心功能检测,并采用TUNEL法和免疫荧光检测心脏梗死区心肌凋亡情况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与健康受试者比较[血浆Lcn-2(20.35±8.51) ng/m L,中性粒细胞Lcn-2(1.03±0.16)倍],AMI患者PCI治疗前Lcn-2水平[血浆(113.55±22.73) ng/m L,中性粒细胞(16.81±3.83)倍]明显升高,PCI治疗后24 h[血浆(74.26±14.36) ng/m L,中性粒细胞(10.86±2.71)倍]、72 h[血浆(46.81±12.83) ng/m L,中性粒细胞:(6.15±1.92)倍]依次明显下降。在小鼠模型上,与结扎前比较[血浆Lcn-2(8.14±2.33) ng/m L,中性粒细胞Lcn-2(1.01±0.08)倍],小鼠结扎1 h Lcn-2水平[血浆(17.33±6.19) ng/m L,中性粒细胞(12.86±5.66)倍]、24 h[血浆(35.15±10.44) ng/m L,中性粒细胞(20.17±7.14)倍]依次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143.25±10.29)μL,左室射血分数(LVEF)(40.35±5.10)%,左室缩短分数(LVFS)(20.16±2.64)%],Lcn-2抗体干预明显改善了小鼠的心功能[LVEDV(123.25±9.35)μL,LVEF(49.37±6.69)%,LVFS(24.79±3.40)%]。此外,Lcn-2抗体干预明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结论血浆及中性粒细胞中Lcn-2水平与AMI发生相关,靶向抑制Lcn-2对AM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血浆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的变化,探讨其在胰腺和器官功能损伤中的作用及维拉帕米(verapamil)的治疗效应。方法符合AP诊断患者48例,随机分成维拉帕米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入院时)、治疗后第2、4天清晨空腹抽肘静脉血4mL,测定血浆PLA2活性、血清淀粉酶和血钙含量,并设对照组。结果AP患者血清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维拉帕米治疗组血清淀粉酶活性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AP患者血浆PLA2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维拉帕米治疗组血浆PLA2活性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AP患者血钙浓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拉帕米治疗组血钙浓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维拉帕米治疗组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例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PLA2在AP及并发器官功能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维拉帕米可以通过钙通道拮抗作用抑制PLA2的活性,减轻胰腺及器官功能的损伤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