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粒细胞缺乏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粒细胞减少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血液病征象,一般是指周围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每立方毫米低于2,000以下而言,其中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最为显著。临床上对粒细胞减少症检查周围血液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反映周围血液白细胞数量和细胞成分,而对  相似文献   

3.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是指外周血中粒细胞绝对值<1×10~9/L,而红细胞、血小板大致正常,病死率高.我院收治6例药物所致意性粒缺伴严重感染,采取粒细胞输注等综合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见附表.  相似文献   

4.
观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外周白粒细胞的超微结构及阴离子位点。对后者用图象分析仪作了定量检测。镜下可见早闰细胞及各阶段粒细胞,细胞核分化程度不一。细胞间可见胞膜融合现象,维稚细胞的表面阴离子位点明显增多,且分布不匀。提示细胞表面的阴离子位点与CML细胞的异常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观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粒细胞的超微结构及阴离子位点,对后者用图象分析仪作了定量检测。镜下可见早幼粒细胞及各阶段粒细胞,细胞核分化程度不一,细胞间可见胞膜融合现象,幼稚细胞的表面阴离子位点明显增多,且分布不匀。提示细胞表面的阴离子位点与CML细胞的异常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治疗非化疗药品所致粒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 ,选择 30例粒减或粒缺患者 ,其中应用小剂量rhG CSF(治疗组 ) 15例 ,对照组 15例。结果 :治疗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升至 2 0× 10 9/L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用 2个样本均数差异的t检验方法 ,P <0 0 5。表明非化疗药品所致粒减或粒缺使用rhG CSF能加快周围血粒细胞上升至正常计数值 ,帮助患者加快度过骨髓抑制期 ,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经常见到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低于 2× 10 9/L时称为粒细胞减少症 ,低于 0 .5× 10 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其主要发生于接受放疗、化疗的肿瘤患者 ,长期在存在化学毒物如苯、二甲苯等的环境中工作的劳动者 ,某些自  相似文献   

8.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sarcoma,GS)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髓外由未成熟髓系细胞构成的实体瘤,又称为绿色瘤.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瑞金医院血液科2009年4月10日收治的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伴G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鑫 《海南医学》2007,18(8):33-34
目的 探讨骨髓中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在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70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按现在国内通用的诊断标准进行复核和确认[1],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骨髓象中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的情况.结果 嗜酸粒细胞中晚幼阶段与正常参考值比较显著增高,其U值为4.8,P<0.05,杆状核、分叶核阶段与其正常参考值比较,U值为8.5,P<0.05.嗜碱粒细胞百分率的均值与正常参考值比较,显著增高(U=2.3,P<0.05),不能划分阶段的嗜碱粒细胞占大多数,故难于判断其成熟障碍.嗜酸、嗜碱粒细胞形态学上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中各自有其特点.结论 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中,嗜酸、嗜碱粒细胞数量上的变化,形态学上的一些特点、对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霆 《四川医学》1993,14(4):245-247
粒细胞性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是一种由幼稚粒细胞形成的髓外局灶性实体肿瘤。临床上主要发生在以下3种情况。①作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先兆,而骨髓和血液并无白血病证据;②与骨髓增生症合并,通常临近于慢粒急变期或其他类型骨髓增生症的白血症转化期;③作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髓外表现。由于其临床表现较罕见和特殊,尤其是当骨髓和血液尚不能诊断白血病时,常常导致临床误诊。本文就粒细胞性肉瘤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1811年Burns最先描述了1例病人患有凸眼后眼眶、泪腺、鼻副窦绿色实体性肿块。1853年King观察到类似的病人,并将这  相似文献   

11.
宫颈粒细胞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宫颈粒细胞肉瘤引起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病例非常罕见。病例:1例33岁女性患者,出现阴道出血、疼痛,盆腔出现一巨大肿块,向下侵及宫颈,向两侧延伸至双侧盆壁。宫颈活检提示为粒细胞肉瘤,随后骨髓活检证实为AML。结果:大部分宫颈粒细胞肉瘤患者出现阴道出血,有时有腹痛和其他全身症状。文献报道,宫颈粒细胞肉瘤患者的2年总存活率为6%.且无患者存活时间〉5年。结论:官颈粒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疾病,了解其本质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正>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已证明能加速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恢复。作者将其应用于5例由抗甲状腺药物、苯衍生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1879年Ehrlich发现血液中有一种胞浆含嗜碱性染色颗粒的白细胞,称为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 leukocyte, BL)。BL占血液白细胞的1%。由于分离精制的困难,对其功能和其在机体防御机理上的重要性认识较晚。至今仍有一些问题尚待阐明。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35岁。因面黄 ,乏力年余 ,于 1 999年 3月 31日第一次住院。查体 :T38℃ ,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未触及肿大 ,胸骨压痛 (- ) ,心肺 (- ) ,肝大肋下 2 cm,脾剑下 2 0 cm,质韧 ,无压痛。实验室检查 :血象 :Hb 80 g/L ,RBC 2 .2 3× 1 0 1 2 /L ,WBC1 67.6×  相似文献   

16.
KX-21血细胞三分类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使用方便快速,全血防凝标本与血液稀释标本,只要转换程序都可以操作。但也出现一些形态学的质量问题。对于细胞内部结构,如核的形态,染色质的粗细,有无核仁,整个细胞的结构是难以鉴别清楚,唯一的方法,进行手工复核。下面是对181例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与手工复核的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研究粒细胞减少症与抗粒细胞抗体 (IgG)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固相免疫竞争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外周血中抗粒细胞抗体 (IgG)。结果 :30例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抗粒细胞抗体 (IgG)阳性 12例 ,阳性率4 0 % (12 /30 )。对照组 4 0例不伴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抗粒细胞抗体 (IgG)阳性 2例 ,阳性率 5 % (2 /4 0 )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抗粒细胞抗体是引起粒细胞减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他巴唑所致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十余年来收治的46例因服他巴唑而致粒缺患者,采用常规升白细胞治疗(对照组)和G-CSF治疗(治疗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白细胞恢复情况:口服升白细胞药物者(对照组),白细胞开始上升时间为4~9d,平均(6.13±1.46)d,白细胞上升至正常时间为11~20d,平均(14.23±2.17) d,而用rhG-CSF/rhGM-CSF-者(治疗组),白细胞开始上升的时间为1~5d,平均(2.46±1.13)d,白细胞上升至正常的时间为3~7d,平均(5.14±1.36)d,两组间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01),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明显较对照组迅速。结论与口服升白细胞药物相比较,应用rhG-CSF/rhGM-CSF是治疗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方法,主张尽早使用,以利积极控制感染,减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