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由于不同方式接触患病的牲畜或被其污染物而感染发病。道孚县自1983年从血清学和病原学证实为布病疫区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科学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为进一步掌握道孚县人畜间布病疫情动态,科学指导布病防治工作,按照国家和省上要求,在省、州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于2000-2003年与县畜牧部门一起进行了连续的布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畜间以乡为单位,监测未接种菌苗或接种菌苗1年半以上的成年牦牛和藏系绵羊;人间以10岁以上从事放牛、饲养、畜产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查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暴发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方法对该村所有养牛、养羊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流调基础上采血进行血检。结果共查出6人发病,5人诊断为急性布病,1人疑似布病,罹患率为2.85‰。暴发原因为外购未经检疫的患布病的羊与人密切接触造成暴发流行。结论必须提高对布病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做好人畜间布病监测监督工作,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查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暴发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方法对该村所有养牛、养羊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流调基础上采血进行血检。结果共查出6人发病,5人诊断为急性布病,1人疑似布病,罹患率为2.85‰。暴发原因为外购未经检疫的患布病的羊与人密切接触造成暴发流行。结论必须提高对布病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做好人畜间布病监测监督工作.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乔全 《预防医学论坛》2002,8(5):560-560
布鲁氏菌病 (布病 )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锡林浩特市为布病的历史疫区和重病区 ,多年来坚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 ,认真落实以畜间免疫为主的各项综合性防制措施 ,到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已基本控制了人畜间的布病疫情。但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 ,人、畜间布病在我市个别苏木出现暴发 ,并不断扩大蔓延。现对1998~ 2 0 0 0年布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监测对象主要为 7~ 6 0岁、有布病怀疑症状并与家畜及其副产品接触的重点人群 ,如牧民、饲养员 ,皮毛加工、销售、畜医和在疫区长期从事工作的人员。对监测对象登记造册 …  相似文献   

5.
青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 ,其北部和东部为平原区 ,南部和西部为山区。山区农民有养羊的传统。 1965年就有布鲁菌病病例报告。 1965 -1980年全市共确诊布病病人 5 1例 ,分布在 4处乡镇 19个自然村及 3个市直单位。从 7处乡镇 2 4个自然村检出阳性羊 5 2只。根据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布鲁氏菌病监测试行方案》及《山东省布病防治意见》的要求 ,自1991年起连续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 ,监测情况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监测范围 选择王坟、庙子、五里 3个乡镇为固定监测点 ,其余山区为非固定监测点 ,对人畜间布病疫情进行常年监测。1 2 …  相似文献   

6.
<正> 一、概况宜阳县是一个布病流行严重的老疫区。1985年控制了人畜间布病的流行。为了掌握人畜间布病疫情动态,从1986~1990年连续对该县人畜间布病疫情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二、监测点的选择根据已掌握的人畜间疫情分布情况,将重疫区的赵堡、石陵乡,中度疫区的韩城乡,轻度疫区的石村乡定为固定监测点,在固定  相似文献   

7.
在修武、获加、武陟三县联合防治布病过程中,每年对人畜免疲接种一月后,均进行了血清抗体测定。畜间(羊)阳转率分别为43.2%、69.4%、40.4%,平均为50.0%。人间阳转率分别为34.2%、58.2%、35.7%,平均为45.1%。根据阳转率测定结果,认为在活动性羊种布病疫区,羊仍采用连年免疫法为宜,人群于接种后对皮试阴性的应免对象,再进行补免更为完善。同时分析了血清学检查阳转率与免疫率不相符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朝阳市1999-2008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病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推断布病流行菌种,找出主要传染源,为布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监测方法,于1999-2008年对重点地区的重点人群、全市7个县(市、区)的散发病例及暴发病例、畜间牛、羊开展血清学检测。通过对3类群体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运用Spearman相关的分析方法,找出人群年发病数与牛、羊存栏数,人群年发病数与牛、羊血清抗体阳性率,重点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与牛、羊血清抗体阳性率的关系。结果人群年发病数与牛、羊存栏数及与羊血清阳性率明显相关(r=0.779,P〈0.01;r=0.816,P〈0.01;r=0.857,P〈0.01);2009年对18例布病患者进行病原菌血培养,有2株为布鲁氏菌羊种菌3型。结论朝阳市布病以羊种菌为主要流行菌种,在防治中羊应作为主要的监管对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河南地区的羊I型布氏菌的生物学及由其所导致的人畜间布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特点,对于指导布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布鲁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本次暴发流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例病例发生在同一养殖场,发病率为75%。以饲养人员与羊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结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对畜间布病的监测和检疫,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杜绝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畜共患病会议上,布病防控科技工作者共同发出建议书,建议将布病临时调整为人间甲类、家畜一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强化人、畜布病疫情报告管理,建立卫生和农业系统疫控部门共同防治布病的组织机构,共同展开布病防治。执笔该建议书的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崔步云介绍,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为国家法  相似文献   

12.
布鲁菌病(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绍兴市是非病区,在布病防控工作中,对从事山羊屠宰的专业村78名高危人群监测,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史,判定布病7例,在嵊州市尚属于首次发现,经细菌检测,首次检出羊种第3型布鲁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布鲁杆菌病(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松原市人间传播主要与羊布鲁杆菌有关,患有布病的绵羊和山羊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过去境内曾有散在的病例发生,发病率曲线平缓。近年来随着松原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防疫工作相对滞后,致使布病发病率持续上升。2008年,松原市共报告布病1019例,与2007年同期比上升128.48%。笔者于2008年对该市布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以便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城区职业人群布鲁菌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病,牛、羊猪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接触病畜的流产物乳猪、肉类、血液、皮毛、尿、粪便等均可染病陕西省近几年来疫情有所回升,集中在陕北、渭北农村地区,且有蔓延扩大之势,但城区发病少见西安市莲湖区为城区,且为回民集居区,又是全市牛、羊屠宰,贩卖集聚地。2004-06-05,莲湖区发现了首例布病,打破了本区15年无布病病例报告的历史。为了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开展了布病的疫情监测工作,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以本区32个清真屠宰加工厂的从业人员,收购…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是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1〕。在呼伦贝尔市郊人间传播主要与羊、牛布鲁氏菌有关,患有布病的羊、牛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4年晴隆县人间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了解人间布病感染状况,为布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晴隆县的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将晴隆县境内全部养殖场(指养羊的养殖场)、养羊农户中与羊密切接触及管理的人群列为布病血清学抗体监测对象,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监测布病抗体.结果 共监测出布病抗体阳性人群118例,阳性率为4.85%,118例布病抗体阳性人群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中的70个养殖场、养羊农户中,抗体阳性人员最多的养殖场高达11人,监测到2例以下抗体阳性的养殖场及养羊农户达63个,占90%.结论 晴隆县人间布病抗体监测阳性率较高,呈集中暴发和点多面广的流行态势,结合畜牧部门在畜(羊)间监测出点多面广的羊群布病抗体阳性结果,说明晴隆县农村养殖场和养羊农户的羊群及其环境中已广泛存在传染源,人间布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百色地区猪种在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雷动,杨勤保,覃云鹏猪种布鲁氏菌病(简称猪种布病)是由猪种布鲁氏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我地区50年代后期已发现猪种布病存在,在卫生防疫和兽医部门共同协作下,于1970~1994年在本地区开展人畜间猪种布病调查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卫东区布鲁氏菌病(布病)重点人群进行主动监测和收集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布病病例,分析布病流行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对卫东区从事牛羊养殖、牛羊肉制品加工、销售等重点人群采集血样,分离血清做虎红平板凝集实验进行初筛,结果为阳性者进行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并收集近年来卫东区的布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采集牛羊养殖人员血样102份,牛羊肉制品加工、销售人员血样125份,检测出阳性血样2份,阳性检出率为0.88%。各级医疗机构累计报告17例布病病例,卫东区人间布病疫情从无到有,需要引起重视。结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羊肉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刺激了牛羊养殖业发展,人间布病疫情也随之上升,今后的工作中除了加大对布病的防治宣传还要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培训,争取对布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卫生部门和畜牧部门应互相通报动物间和人间疫情,控制布病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布病防治经验,为布病的流行病学防治、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临床数据。方法洛阳市2001-2007年确诊的241例布病。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血清学检查:试管凝集试验1∶100(++)及以上者为阳性。结果布病防治工作应采取以畜间羊只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在畜间开展羊只检疫和免疫工作,使病羊彻底淘汰处理,在人间加强布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急性期转为慢性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桃源县首起布鲁氏菌病(下简称布病)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为布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发现桃源县首例病例后,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对重点监测人群和羊只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首例患儿家中母羊患有布病,患儿经常接触小羊羔而导感染的导可能性较大。从73名重点监测人群中检测出9名血清抗体阳性感染者,阳性率为 12.3 %;从378只山羊检出布病抗体阳性37份,阳性率 9.8%。结论桃源县存在动物布病,给人群健康带来危胁,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遏制布病在人畜间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