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截止1997年底,我省共检测艾滋病高危人群血清标本65323人份,发现HIV感染者45例。为及时掌握我省HIV/AIDS流行状况,现将我省1998年HIV/AIDS监测工作总结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 分析数据来源于常规监测、哨点监测(5个国家级哨点和8个省级哨点)、专题调查及献血员筛查。常规监测以卫生部规定的HIV/AIDS高危人群作为监测对象。哨点监测按卫生部制定的哨点监测方案进行〔1〕,省级哨点监测每年只进行一轮。献血员筛查包括抽检各血站的标本和血站所送的初筛阳性标本,以及1998年11月卫生部安排我省在安顺、六盘水两地区对吸…  相似文献   

2.
现将对徐州市 32例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的血清学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①血清标本来自我市 1 995~ 2 0 0 1年HIV高危人群 (输血 /献血员、戒毒人员、涉外宾馆服务员、因卖淫嫖娼被劳教人员、性病门诊和医院就诊患者、HIV感染者家属、自愿匿名检测等 )监测 ,共计 2 62 2份血清标本。②尿液标本来自 2 0 0 1年本市某些HIV感染者的乡镇 5~ 60岁健康人群 ,共计 3 32 4份。③检测方法 :用HIV1 +2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进行初筛 ,初筛阳性标本 ,送江苏省HIV抗体检测确认中心实验室 ,再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 (…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HIV/AIDS在我市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91~1997年在本市开展HIV/AIDS监测工作。通过对高危人群血清学检测(PA法及ELISA法重复试验阳性,送省HIV监测中心作WB试验确证)以及疫情监视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进行HIV/AIDS监测。结果:高危人群血清学检测4434人份(1995~1997年),于1997年检出阳性2例,检出率4.51/万,首次检出吸毒者阳性1例;疫情监视HIV感染者11例,为其它地区监测发现通报我市的HIV感染者。并对所有感染者(13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首例感染者是1991年发现的归国人员,已于1997年发病,感染者中以有偿献血员最多占69.23%(9/13)。文章讨论揭示本市HIV感染状况严峻及其危险因素,提示应抓住当前防制的有利时机,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防制工作。加强各采、供血机构及血、血制品的管理,加强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搞好HIV感染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眉山市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眉山市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现状和流行水平 ,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于 2 0 0 2年 8~ 1 0月首次在眉山市部分高危人群中开展HIV感染现状的基线调查。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吸毒者、性病门诊患者、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献血员 4类高危人群 ,数量分别为 1 4 9、 583、 657、 1 50 ,共1 539例。1 2 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高危人群采集血标本 ,分离血清后送眉山市HIV抗体初筛中心实验室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进行HIV抗体初筛 ,阳性标本送四川省艾滋病监测中心确认实验室确认。检…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艾滋病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安徽省1986至1994年HIV/AIDS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九年来,在各监测点累计采集血清标本8939份,分别来自于11类高危人群和部分重点人群。监测发现1例艾滋病人,3例HIV感染者。作者还就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不同人群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及流行趋势孙显光1孙建军2王丁力1王永伦3赵丽珠4白朝正5为研究不同人群HIV和梅毒的流行情况,用HIV-PA、RPR、TPHA3种试验方法对贵州省15856例高危人群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并进行了流行趋势分析。一、材料和...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于 1992年自国外输入首例HIV病例后 ,市卫生防疫站对各高危人群进行了HIV血清学监测 ,为青岛市HIV的防治对策和实施方略的制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血清标本来源 :包括涉外宾馆从业人员、性病门诊就诊病人、职业献血员、归国人员 ,特别是HIV携带者性伴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体检样本 ,共 16 6 42份。均无菌静脉采血 ,分离血清 ,置 - 30℃保存备检。 (2 )检测方法 :采用HIVELISA方法进行初筛 ,可疑阳性标本用WB或PA法进行复核 ,若仍呈阳性反应 ,送山东省艾滋病检测中心确认。每次试验…  相似文献   

8.
大连市1988~1996年HIV血清流行病学监测李德钧佟伟贾秀岩周晓中大连市是我国最早开展HIV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的重点城市之一。从1988~1996年,全市监测各类人群累计达485088人。其中献血员148629人,占30.64%,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9.
张宪荣 《中国保健》2007,15(14):27-28
目的掌握本市HIV/AIDS感染发病情况,摸清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和行为指标,弥补监测数据不足.方法2006年对济宁市高危人群,采用ELISA和PA法检测血清中的HIV-Ab.结果全年共监测7195人份血清标本.检测出HIV抗体阳性标本42人份,阳性率0.58%.艾滋病(AIDS)流行进入快速增长期,并以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1].结论济宁市HIV感染率有较大幅度上升,感染途径以吸毒、性乱传播为主.提示目前应在本市加大开展艾滋病人群行为干预,预防和控制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0.
大连市为沿海开放城市,国内外流动人口较多,几年来通过对各类高危人群的动态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杜绝和控制了HIV在我市的进一步扩散和传播,也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规划提供了依据。现将我市1987~1999年HIV监测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监测对象:大连市从1987年开始对高危人群进行HIV抗体监测,监测的人群及数量逐年增加,到1999年4月全市共设立艾滋病监测点约32个,监测血清样本总数95万余份,监测对象为献血员、出入境人员、服务人员、涉外婚检、妇科、皮肤科就诊者。(2)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山东省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法或方便样本法,在全省8个城市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面对面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结果共调查1617名男男性接触者,平均年龄为26岁,已婚占71.9%,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58.6%,青年学生占25.3%。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全部回答正确率较低,为28.2%;发生高危性行为的比例较高,安全套使用率低于50%;检出HIV抗体阳性18例,感染率1.3%。结论山东省男男性接触者人群中存在着艾滋病流行,并有向一般人群蔓延的潜在危险。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该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安全套推广使用工作,以提高他们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艾滋病高危人群规模估计及疫情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估计山东省艾滋病各类高危人群的规模,预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人数,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山东省艾滋病病例报告、哨点监测、艾滋病专题调查等获得的数据,参考有关资料,运用Workbook估计法,估计山东省各市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预测艾滋病疫情。[结果]估计山东省现有HIV高危险人群1023770~1864181人;预测山东省现有艾滋病感染者7077人。[结论]山东省目前仍处于艾滋病低流行状态,但流行形势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我省既往有偿供血(浆)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探究既往采供血途径而射发的艾滋病流行潜在的危险因素,为艾滋病防治措施和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按普查法的原理,对重点市、县、乡、村所有有偿献血员人员的数量进行计数。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既往有偿献血员比较集中的县、区年龄在20~60岁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做HIV抗体检测。结果:调查有偿献血员900人,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29人,阳性检出率为3.18%,其中男性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阳性检出率。HIV抗体检出率最高的地区达8.86%,最低的为0%。900名被调查者中单采血浆者HIV感染率(8.64%)高于既献全血又献血浆者(2.11%);献全血者中没有检出感染者。感染者中安全套使用率极低,86.21%的感染者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既往有偿供血(浆)员人群中,HIV感染具有明显的区域聚集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了解山东省艾滋病项目地区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counselingandtesting,VCT)工作进展
状况,为艾滋病防治政策制定和措施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2年8个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
县接受VCT 服务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和危险行为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HIV 抗体检
测,对结果进行χ
2 检验,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6-2012年,项目地区接受VCT 服务
75898人次,44.06%的病例由VCT 检出。接受VCT 服务者中,具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和男男性接触史
者分别占43.12%和3.03%,其HIV 抗体阳性检出比例分别为26.47% 和15.69%;HIV 抗体阳性总检出
率为0.27%,不同人群HIV 抗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2.68,犘<0.05)。结论 山东省艾滋病
项目地区VCT 能够覆盖高危人群,在发现HIV 感染者中发挥较大作用。目前项目地区高危人群主要是非
婚异性性行为人群和MSM 人群。
关键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现状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400 0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山东省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7年山东省报告的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病例报告信息进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结果 2008-2017年共报告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1403例,81.6%(1145例)为男性,18.4%(258例)为女性,平均年龄(57.7±7.0)岁,63.7%(894例)已婚有配偶,文化程度已初中及以下为主占70.6%(991例),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9.0%(688例)。2008-2017年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数量不断增加,占当年新报告病例的比例呈增长趋势(〖XC六号.EPS;P〗趋势=107.4,P<0.001),男性病例以男男同性传播为主,病例发展到病人的时间短,大部分发现时已处于病人阶段。结论 山东省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呈上升趋势,晚发现比例高,其中的男男性行为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明湖南省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与艾滋病防治有关的资源,各类高危人群的人数与分布,艾滋病KAP(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及HIV感染情况。方法 召开政府多部门协调会议,进行知情访谈,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结果 6个示范区用于防艾经费仅为16.8万元,查出HIV感染者55例,估计感染者和病人分别有457和150例;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最高为8.9%。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仅为27.6%,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在50%以下,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电视。结论 6个示范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处于起步阶段,防艾经费投入很少,高危人群数量多,行为感染HIV的危险性高,此次基线调查为示范区下一步开展有针对性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实验室及流行病学调查等资料,认识艾滋病在福建省的流行特征及推测其流行趋势,为制定福建省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 L I S A)及免疫印迹试验对高危及特定人群标本进行人免疫缺陷病毒( H I V) 抗体检测,对抗体阳性者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及收集艾滋病病人临床资料,采集感染者全血分离淋巴细胞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 H I V- 1 D N A 片段进行序列分析鉴定病毒亚型。结果 从1987 年1 月至1997 年12 月30日止,全省共检测了569 870 份标本,检出 H I V 抗体阳性70 例,检出率为0 .12 ‰。其中 A I D S 病人21 例,已死亡18 例。福建省 H I V/ A I D S 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和厦门等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以境外感染为主,并向国内蔓延扩散,经异性性接触感染是福建省抗体阳性者的主要感染途径。17 例艾滋病病人临床资料分析表明,艾滋病人存活期短,早期症状以持续或反复发热为主,艾滋病病毒序列分析证实 H I V- 1 E 亚型为福建省主要流行株。结论 福建省艾滋病将主要在性乱人群中流行  相似文献   

18.
1992~2005年山东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山东省艾滋病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ecl数据库和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山东省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结果]按时间、人群特征和传播途径分布,山东省艾滋病流行分为3阶段,1992-1995年,以出入境劳务人员、性传播途径为主;1996~2003年,以既往有偿献血员、血液传播为主;2004-2005年.以流动人口和外来妇女为主,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3种途径同时并存。[结论]山东省的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女性比例增加,应采取措施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9年艾滋病流行状况,为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山东省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山东省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49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62例;死亡103例。按现住址统计报告数居前5位的是青岛市(69例)、菏泽市(69例)、济南市(60例)、临沂市(53例)和潍坊市(40例);男性361例,女性137例;20~29岁172例,30~39岁187例,40~49岁78例;农民198例,工人48例,商业服务人员42例;异性传播的215例,同性传播的138例。样本来源为自愿检测咨询的149例,其他就诊者检测的80例,术前检测的51例,专题调查的40例,无偿献血人员检测的39例,阳性配偶或性伴检测的36例。[结论]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0.
李丽廉  刘莹  邱劲军  莫浩联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809-2811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05—2009年HIV/AIDS的流行状况,为AID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田区2005—2009年AIDS常规监测和哨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福田区2005—2009年共监测1022540份血清,发现HIV/AIDS658例,其中AIDS患者63例,阳性率0.064%。在658例HIV/AIDS中,年龄分布以21~40岁的中青年为主,占85.58%,男女性别比为3.39∶1。职业分布以无业、退休或家政、商业服务为主,共502例,占76.29%;感染途径为性接触传播的占52.43%。地区分布以外省籍流动人员为主,共324例,占50.00%;样本主要来源于公安监管场所,其他就诊者,检测、性病门诊就诊者,共检出538例,占81.91%;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为阳性者配偶或性伴(100.00%)。结论福田区的AIDS流行形势严峻,性接触是HIV/AIDS传播的主要途径,HIV/AIDS中以外地流动人口和无业、退休或家政、商业服务居多,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阳性率最高。当前工作重点是加强对流动人员、阳性者配偶或性伴的防治AIDS知识宣传,采取适当的行为干预措施,促使高危人群改变其高危行为,减少危害,预防和控制AIDS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