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康复是复原的意思,在医学上指伤病员的功能恢复.随着医学的发展,康复对象的逐渐扩大,护理工作承担着重要的康复任务.骨科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功能恢复,但骨科的临床治疗往往只能为功能恢复创造必要条件,且需要通过康复治疗,特别是功能锻炼才能实现功能的最大恢复,使临床治疗收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骨科患者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进而转变受教育者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方法对123例骨折或骨病的患者与正常健康人心理状况的调查方法得知。结果骨折或骨病患者存在恐惧、悲观、焦虑、痛苦等心理问题,我科健康教育内容就是针对此心理,向患者讲解骨科疾病的常识及复位前、后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功能锻炼、心理与疾病的关系,治疗进展等。结论做好上述护理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从根本上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从而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因骨科疾病而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有时诊治及时,手术成功,用药得当,也往往难以避免在身体某部位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在骨科患者的医治中,加强康复护理同抢救治疗一样,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和减少致残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骨科手术后进行功能复健的重要性。方法随访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期间进行过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选取74例接受过功能复健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74例不重视复健而没有进行功能性复健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这148例患者的康复情况的了解,比较随访时患者的患处功能的优良率、是否有后遗症、患处骨骼生长状况和患者自我评价等,分析骨科手术后功能复健的重要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患处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后遗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处骨骼生长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对康复情况的评价好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各项比对不难发现,经过骨科手术后是否采取功能复健对患处康复状况有很大影响,说明了骨科手术后功能复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骨科病人康复锻炼是影响骨科病人恢复速度与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康复功能锻炼率的概念及其意义,分析了现阶段影响骨科病人康复功能锻炼率不理想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了多元化康复指导体系.结果 显示,该项目对提高骨科病人康复锻炼率有较好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骨科病房责任护士康复护理技能和水平,使骨科病人得到科学有效的功能康复护理。方法选拔和培养有经验,责任心强的高年资骨科护士进修培训,并长期担任专职责任康复护士。结果骨科责任康复护士的康复护理技能显著提高,病人得到科学有效的康复功能训练,骨科整体护理质量得到保证。结论在骨科病房设置专职责任康复护士,符合骨科新业务新技术和整体护理的发展要求,能有效地促进骨科病人功能康复,提高骨科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姚江萍 《四川医学》2012,33(8):1499-1501
目的观察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快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探讨骨科手术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选择近3年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8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39例采用骨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加快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康复护理术后一般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P0.001);术后2周内并发症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1、3、6、9、12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进程较快。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王林林  王志梅 《吉林医学》2011,(33):7148-7148
目的:分析在骨科领域中,对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疼痛进行护理时的护理特点。方法:对骨科患者第一时间内采取对症护理,最大程度的缓解疼痛,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患者的疼痛缓解减轻了,身体状态明显得到改善,身体的功能恢复也比较好。结论:及时有效地对骨科患者进行止痛护理能起到很好的成效,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对患者身体的康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因膝关节炎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恢复对照组和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观察组,每组各26例。手术后6个月,采用数字评估量表(nume ricrating scale,NR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膝关节功能恢复评分表(?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定膝关节恢复情况;量角器评估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NRS评分显著减低(P<0.05),其中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HSS评分显著增高(P<0.05),其中观察组的增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AROM功能评分显著增高(P<0.05),其中观察组的增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能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周峥益 《吉林医学》2012,33(12):2632-2633
目的:通过对放松技术对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进行对比分析,达到推广放松技术来护理骨科患者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的208例骨科患者资料,对208例骨科患者手术后的护理采取放松技术护理。同时,设置198例骨科患者采用正常的护理,该组设置为B组。结果:通过对A组和B组的比较发现,通过骨科放松技术护理的A组骨科患者康复更快,恢复效果更好。结论:放松技术对于减轻骨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汤根芬 《当代医学》2009,15(7):96-96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00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分析原因,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应用镇痛药、技术性镇痛法等综合性措施,骨科患者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和控制,促进了病人的康复。结论疼痛的护理是骨科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护理内容。  相似文献   

12.
骨科康复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骨科病人术后没有及时做康复治疗,疗效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人民对康复医学不够重视,认识上有误区,因此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康复宣教,提高对康复医学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是当务之急.我院领导重视康复医学的发展,我们抓住机遇,努力在康复医学科内部建立骨科康复单元,让手术后的骨科病人早期康复,恢复功能,探索一条新的康复医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伤害控制骨科技术在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8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采取伤害控制骨科技术救治的情况。结果本组86例中,9例死亡,3例截肢,3例发生骨不愈合经再次手术或更换固定方法后愈合。61例患者的功能最终恢复到正常或基本正常,16例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结论伤害控制骨科技术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救治模式和理念,明显提高了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施康复治疗训练计划对骨科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120例腰椎和膝关节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由责任医师指导并督促其进行功能锻练。对照组术后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后自行活动。结果:观察记录术后1个月腰椎患者行五点支撑法,腰骶部离开床面的距离和直腿抬高角度。膝关节术后患者肿胀消退时间和关节活动度,观察组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骨科术后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能缩短康复的时间,提高康复效果,有利于提高其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院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病人希望获得优质医疗护理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医院内部惯有的管理体制和思路随着形势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医疗事业发展和病人需要。骨科康复治疗和护理的目的就是使伤肢恢复其正常功能。如何避免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与护理质量的好坏密不可分。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并理解康复不仅是指身体健康的恢复,更重要的是心、身功能的恢复。也就是说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因创伤所产生肢体或精神上的障碍,是骨科护理人员应尽的职责。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认识到骨科康复护理不是等患者相关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对骨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有效性.方法80例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心理反应、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功能锻炼计划的依从性、并发症及功能康复情况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心理活动方面,健康教育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施健康教育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功能锻炼计划的依从性方面,健康教育后,患者在掌握骨科康复知识方面有明显进步,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患者锻炼的主动性增强;并发症及功能康复情况方面,P〈0.005,观察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功能康复上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于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的健康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9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系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骨科术后恢复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医康复护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患者骨科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患者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肢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语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可以减轻患者的骨科障碍,加快恢复速度,减少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实施康复护理训练计划对骨科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实施康复护理训练计划对骨科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12 0例腰椎和膝关节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6 0例和对照组6 0例。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指导并督促其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后自行活动。结果:观察记录术后1个月腰椎患者行五点支撑法,腰骶部离开床面的距离和直腿抬高角度。膝关节术后患者肿胀消退时间和关节活动度,观察组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骨科术后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能缩短康复的时间,提高康复效果,有利于提高其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相关经验及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在骨折恢复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的恢复好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康复率达96%,而对照组的康复率为81%,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护理相比,康复锻炼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康复时间,对于患者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骨科患者的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病程进展迅速。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在为骨科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危险因素,骨科康复工作的投诉率也居高不下。在本文中,笔者根据本院康复科的实际情况,对骨科患者发起投诉的相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可有效降低骨科康复工作投诉率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