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A)的效果和并发症随给药途径和药物配伍方案的不同而异。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不同配伍芬太尼、布比卡因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 ,为基层医院术后镇痛提供选择。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 0例 (ASAⅠ~Ⅱ )腹部、盆腔择期手术病人 ,年龄 2 2~ 5 8岁 ,体重 4 5~ 70kg ,其中男 2 4例 ,女 36例 ,胆道手术 18例 ,胃肠手术 9例 ,子宫输卵管手术 33例。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 ,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行PCEA。根据所用药物配伍的不同将病人随机分成 3组 :A组 (n =2 0 ) ,芬太尼 0 …  相似文献   

2.
病人自控镇痛(PCA)自Shechzer于1971年[1]提出以来已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但PCA在取得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并发症 ,其中以恶心呕吐为常见 (有报道其发生率高达77.7 %[2])。该并发症因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时甚至超过疼痛本身而成为患者拒绝PCA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枢丹对应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 )或芬太尼加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1资料与方法1.1病例与分组80例ASAI~II级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 (妇科48例、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吗啡镇痛(PCIA)和病人自控硬膜外吗啡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乳腺癌根治手术女性病人,术前随机分为PCIA和PCEA组,每组各20例。全部病人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手术,PCEA组病人术前作硬膜外穿刺置管备术后镇痛。PCIA组用药术毕首量生理盐水4ml+2mg吗啡,以后生理盐水1.5ml(0.45mg吗啡)h+PCIA组用药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7年开始实施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以来,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例(ASAⅠ-Ⅱ级)足月剖宫产患者,年龄24~31岁,体重60~75kg的初产妇。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为腰1~2(L1~2),麻醉平面胸8~骶(T8-S)。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带硬膜外导管回病房行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时间为24~48h。给药模式:首次剂量5ml 持续输注02~03ml/h 每次PCEA2ml,锁定时间为30min。对照组拔除硬膜外导管,术后4~6h肌注度冷丁100mg。12 仪器与方式 选用英国Gras…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 998年以来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早期采用硬膜外小剂量吗啡一次性镇痛 ,近期采用PCEA(患者自控镇痛 ) ,对其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比较。1 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贲门、食道肿瘤的患者 ,分为 3组 ,Ⅰ组为对照组 ( 50例 ) ,Ⅱ组为硬膜外一次性镇痛组 ( 50例 ) ,Ⅲ组为使用PCEA泵组( 50例 )。所有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法上均无差异 ,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复合静吸麻醉。Ⅰ组术后按患者的需要注射杜冷丁 50mg止痛 ;Ⅱ组在术毕从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 1 5~ 2mg 氟哌啶 2 5mg 生理盐水至 1 0ml后拔除硬膜外…  相似文献   

6.
术前硬膜外腔注射维拉帕米对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硬膜外镇痛已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观察术前硬膜外给予维拉帕米 (Verapmil) ,似能提高阿片药镇痛效应 ,并减少其用量。经临床 4 1例实践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 80例 ,男 37例 ,女 4 3例 ,年龄 2 6~ 70岁 ,体重 4 5~ 75kg。均行硬膜外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加全身麻醉 ,效果均佳。其中腹部手术 61例 ,下肢手术 19例。术后均保留硬膜外导管并行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随机分两组 ,A组 (n =4 1) ,B(n =39)。方法 :采用英国Graseby - 930 0泵。 10 0ml药液中含吗啡 7…  相似文献   

7.
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能有效地降低机体应激反应 ,减少并发症发生 ,确切的镇痛效果有利于病人康复 ,本研究旨在观察前列腺摘除术后PCEA治疗对血浆 β 内啡肽 (β EP)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择期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4 0例 ,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年龄 68.9± 5 .7岁 ,Ⅱ组年龄 67.3± 7.8岁。Ⅰ组有冠心病 2人 ;Ⅱ组有冠心病 3人 ,两组ASA均在Ⅱ~Ⅲ级。2 .方法 两组均选L2~ 3 间隙硬膜外阻滞麻醉 ,术中局麻药为 1.4~ 1.6%利多卡因 ,平均用药量18.2± 3.6ml,麻醉效果均满意。Ⅰ组为对照组 (n=2 0 ) ,术…  相似文献   

8.
罗哌卡因(ropivacaine)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用于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效果确切[1],本研究观察了子宫切除术后应用罗哌卡因配伍低浓度吗啡行PCEA对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择经腹子宫全切术并要求PCEA的病人30例(ASAⅠ~Ⅱ级),年龄30~55岁,将病人随机分成3组,R1,R2,R0组(n=10),镇痛药分别为01%罗哌卡因、02%罗哌卡因或09%生理盐水配伍001%吗啡。排除有心血管、呼吸系统疾患者、神经质者及体重指数>30kg/m2者。12 麻醉与PCEA实施 所有病…  相似文献   

9.
指导剖宫产病人对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的认知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滔岩 《现代护理》2002,8(5):362-362
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CESA)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妇产科手术及术后镇痛中已广泛应用[1]。我们通过术前教育,指导剖宫产病人对CESA的认知,从而使病人能够正确理解麻醉特点及如何配合,改善了麻醉效果,缩短了麻醉等待时间,提高了手术台周转率。  相似文献   

10.
阳启茂  陈冰  齐国华 《华西医学》2002,17(3):393-393
术后病人常伴有恶心呕吐 ,病人自控镇痛 (PCA)过程中 ,恶心呕吐又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格拉司琼在PCA技术中对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择期手术病人 12 0例 ,其中普外科手术 47例 ,妇科手术 38例 ,骨科手术 2 6例 ,泌尿科手术 9例。所有病人术前均无恶心呕吐病史 ,术前 48小时内未接受止吐药物治疗。入室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5mg ,安定 10mg。依手术部位选择相应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 ,以 2 %利多卡因维持满意的麻醉阻滞平面 ,术中酌情肌注氟…  相似文献   

11.
子宫全切除术后PCEA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 ,对60例经腹腔子宫全切除术患者 ,采用术后硬膜外自控止痛泵 (PCEA)技术 ,并与用传统肌注镇痛药的方法 ,比较镇痛效果和术后住院天数以及肛门排气时间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情况选择ASAⅠ—Ⅱ级 ,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60例 ,年龄35~63岁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30例 ,两组年龄体重无明显差异 ,均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二、方法A组术毕保留连硬导管 ,给负荷量后 ,连接上海怡新一次性自控止痛泵 ,持续剂量2ml/h。锁定时间15min,回病房后病人在疼痛时按键加液。…  相似文献   

12.
自 1 998年 8月~ 1 999年 8月 ,我院使用美国生产的Microjeot牌一次性自控镇痛泵 (PCA) ,对 46例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术 (PCEA)。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6例中。男 30例 ,女 1 6例 ,年龄 1 0~65岁。ASI~Ⅱ级 41例 ,Ⅲ级 5例。上腹右胸食管癌根治术 34例 ,左胸食管或贲门癌根治术 8例 ,肺癌根治术 3例 ,心包异物取出术 1例。术中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卡肌宁、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全麻插管前先施行硬膜外腔置管术。穿刺部位 :食管、贲门癌取胸 7到胸 8间隙 ,肺癌和心包异…  相似文献   

13.
1:20万肾上腺素对硬外腔自控镇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观察1:20万肾上腺素对丁布氟芬液行术后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PCEA)效应的影响。选择ASAⅠ ̄Ⅱ级,硬膜外腔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20):丁布氟芬液100ml+NS0.5ml。用双盲法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24小时用药量、镇痛效果、血压、心率变化及嗜睡发生率。结果:24小时用药量、VAS评分、嗜睡发生率,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内镇痛前、  相似文献   

14.
本院近年来 ,分别采用硬膜外间断给药、硬膜外连续恒量泵入和硬膜外背紧输注病人自控镇痛三种方式术后镇痛 ,并进行了比较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美国麻醉学家学会 (ASA)ⅠⅡ级 ,年龄 2 0 5岁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病人 80例 ,分为A、B、C三  相似文献   

15.
手术薄膜巾在自控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控硬膜外镇痛简称PCEA。它是由麻醉医生在硬膜外腔放置麻醉导管后与自控镇痛装置连接 ,病人可根据疼痛情况自行控制镇痛药物给量的一种镇痛方法。此种镇痛方法能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 ,有利于疾病转归。我院从 1998年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 ,使用后发现偶有失败现象 ,分析失败的原因 ,除极少数硬膜外导管阻塞外 ,大部分是因为患者在床上活动致导管滑脱。我科从 1999年 2月开始采用手术薄膜巾代替胶布来固定导管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两组PCEA患者 ,每组 2 0 0例 ,均为下腹部手术后…  相似文献   

16.
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时三种镇痛药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为比较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时等效剂量芬太尼、吗啡或哌替啶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术后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治疗。按镇痛药将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镇痛药液为0.1%布吡卡因40ml中加入芬太尼0.1mg(I组)、吗啡10mg(Ⅱ组)或哌替啶100mg(Ⅲ组)。患者感到手术创口疼痛时自行揿压PCEA泵的自控按钮。结果显示48h镇痛药效  相似文献   

17.
患者自控镇痛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止痛的方法和药物很多 ,由于硬膜外腔单次注入吗啡操作简单 ,效果可靠而被许多医院采用 ,但并发症多 ,镇痛时间短。我们根据芬太尼硬膜外腔应用副作用发生较吗啡少的特点 ,实施芬太尼自控镇痛 (PCEA) ,根据患者情况设计了最佳浓度 ,既能有效镇痛 ,又预防了过度镇静的发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芬太尼PECA组 ,ASAⅠ~Ⅱ级患者 1 68例 ,男 74例 ,女 94例 ,6~ 79岁 ,体重 2 0~ 94kg ,手术种类有胸部、上腹部、中下腹部、盆腔及下肢等。吗啡组 ,ASAⅠ~Ⅱ级患者 1 32例 ,男 80例 ,女 52例 ,8~ 70…  相似文献   

18.
术前HANS对剖宫产术中及术后病人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对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镇痛药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ASAⅠ级剖宫产产妇40例。HANS组(HANS+PCEA组)20例:术前应用HANS且术后进行PCEA;对照组(PCEA组)20例:单纯术后PCEA。HANS采用DD波(2/100Hz)刺激30min后切皮。记录切开腹膜、分离膀胱反折、婴儿娩出、清理宫腔、探查附件、术后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观察1∶20万肾上腺素对丁布氟芬液行术后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PCEA)效应的影响。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腔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20):丁布氟芬液100ml+0.1%肾上腺素0.5ml(即含1∶20万肾上腺素);Ⅱ组(n=20):丁布氟芬液100ml+NS0.5ml。用双盲法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24小时用药量、镇痛效果、血压、心率变化及嗜睡发生率。结果:24小时用药量、VAS评分、嗜睡发生率,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内镇痛前、后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心率变化:I组镇痛后比镇痛前增快(P<0.05)。结果表明:1∶20万肾上腺素对丁布氟芬液术后PCEA无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20.
胸科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亚勤  许靖 《现代护理》2001,7(3):10-10
疼痛是外科手术病人的突出问题。据报道 ,胸外科手术后的 70 %患者疼痛严重 ,而且持续时间比腹部或整形外科要长。我院自 1999年 4月以来 ,将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用于胸科手术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采用全身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麻醉的胸科手术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P组和M组 ,每组 2 0例 ,两组病人一般状况比较无差异。M组病人术毕拔除硬膜外管回病房由主管医生肌注镇痛药。P组病人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行PCEA。将吗啡 5mg +布比卡因 10 0mg +氟哌啶 5mg +生理盐水至 10 0ml注入PCA泵连接于硬膜外导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