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收集了近五年来,中药治疗小儿肺炎的报导,分辨证施治、专方论治、新型制剂三个方面作以分析:辨证施治与专方论治比较,后者报导较多,专方论治中传统的汤、散、丸剂的应用多于新型制剂。治疗结果一致认为,中药疗效是肯定的,但在作用机理研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以鼻塞、咳嗽等局部症状为主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极易向下呼吸道迁延而出现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多种并发症。该病在中医学上称为伤风、外感发热,为肺气不足,肾血不纳所致。中医药治疗采用辨证论治、分型防治、内外兼治的方式,能扶正祛邪,补阴固阳,具有突出优势。但中药成分复杂,系统地确定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和机制仍有挑战性。目前上呼吸道感染多见小儿外感、反复上感,治疗手段主要集中于外治法,对于内治法中单味中药或复方成分的协同作用、药效作用、抗炎机理、具体靶点通路均不明确。本研究从中医治疗途径、单味中药和临床复方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上呼吸道感染中药治疗进行阐述,就中药活性成分、单味中药提取物、经典名方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寻求有效药物,开发新型制剂,加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对中医外治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从病因病机、中药单方、中药鲜品、中药复方、中药熏洗、针灸疗法及刺血疗法等7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虽然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治疗思路及方法,其治疗仍停留在临床经验治疗上,该病的诊治规范化、系统化和个体化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卵巢衰竭的前期阶段,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西医认为本病发病原因与高龄、遗传基因、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而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以肾虚为主,同时与脾胃、心、肝关系密切。中医对该病的治疗特色显著,该文从辨证论治、中药外敷、针灸治疗、"治未病"思想四个方面阐述其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5.
产后缺乳指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中医中药在治疗该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传统的中药内服、药膳、中药贴敷等以及中药联合其他中医方法.笔者检索了近十年以中药为主治疗产后缺乳的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方法:归纳、总结、分析近年来的文献资料.结果:从辨证论治、分期治疗、专方专药内治方法和中药外敷、针灸等外治方法以及内外合治等方面综述了近些年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的优势及不足.结论: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药治疗迁延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gFangData)数据库,收集中药治疗迁延性腹泻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质量评价标准并用其提供的软件RevMan5.0,对纳入试验的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纳入29篇随机对照试验治疗3028名患者。所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23个中药内服与西药治疗比较的试验中有20个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个研究显示两组统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个中药外治与西药治疗比较的试验中有4个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1个研究显示两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从干预措施整体比较,中药内服或中药外治治疗迁延性腹泻临床总有效率优于西药治疗。中药内服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中药外治出现皮肤红色丘疹。结论:中药治疗迁延性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方法学方面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主要包括单独中药复方内服,或配合中药复方外治(外敷、熏洗及灌肠等),或配合针刺(外敷、熏洗、封包治疗等),或联合西药应用等,中药复方在AGA的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较西药治疗组具有显著优势。对于AGA的病因病机认识,以湿热蕴结为主,其他有浊毒内蕴、风湿郁热、毒热内盛、风寒湿阻、风湿郁热、痰瘀阻络和湿瘀内阻等,其中以四妙散、当归拈痛汤、萆薢渗湿汤、宣痹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白虎加桂枝汤、三仁汤和五味消毒饮8个方子最为常用或在此基础上加减而成的复方使用频率较高。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由于对乳腺增生发生的机理和病因尚无确切了解,目前治疗上基本为对症治疗,国内多采用手术、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法。从调节血液中激素水平、调节免疫功能、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影响自由基等多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乳腺增生的机理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孟安琪教授运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良好疗效。孟教授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对慢性盆腔炎进行分型治疗,主要治以清热解毒除湿、活血化瘀之中药,并从饮食、起居、情致等方面进行调理,临床取得满意疗效,对其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165-168
期前收缩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中医药防治期前收缩立足于整体,并非就单一病位而论,有着辨证论治的独特优势,并且在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毒副作用和减少期前收缩复发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治则、中药治疗等方面,综述近年来中药治疗期前收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论中药外治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秋生 《海南医学》2001,12(7):64-65
从中医学的起源来看 ,中药外治远早于内治 ,既便在《内经》时代也主张内外并治。但由于各种原因 ,后世医家大多沿着内病汤、丸、散剂内服药的治疗思路 ,使外法理论体系的建立迟于内治一千余年。在祖国医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至宋、明时代 ,中药外治才引起了许多医家的重视 ,使其治疗范围不断扩大 ,方法、制剂等不断完善 ,为清代中药外治理论体系的建立 ,及近代中药外治法的实验研究、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1、原始社会大约在 2 0 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里 ,人们为了生存 ,常常与猛兽作斗争 ,当被各种猛兽咬伤后 ,便用树叶 ,草茎等植物涂敷伤口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电针配和中药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颊车、地仓、牵正、合谷等穴配和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面瘫400例,经过1—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8%,提示用本法治疗面瘫见效快,治愈率高,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报》2013,(12):1881-188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特点。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文献,从单味药抗抑郁活性部位、提取物、中药复方等方面分析中药治疗抑郁症特点及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治疗抑郁症应用广泛,但存在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药理作用机制缺乏等不足。结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具有疗效稳定、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身心整体调治、适合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激素逐渐走进化妆品市场,外用激素的滥用愈发明显,进而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西医的治疗方法又较为单一、疗效一般。为寻找更有效的药物及治疗方法,本文从中药外治的角度出发,从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近15年来有关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药外治文献,按照不同的外治方法进行分类整理,进而归纳、统计出使用频数较高的中药及有效率较高的外治方法。结果共检索到69篇文献,其中使用频数较高的中药有黄柏、黄芩、甘草、苦参,平均有效率较高的使用方法是单味中药外用,为93.3%,可见中药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外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治疗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所致的膝关节滑膜的无菌性炎症 ,为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 ,以膝关节肿胀疼痛 ,屈膝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发病率较高 ,越来越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上取得较大进展 ,总结出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概述如下。1 中药内服中医认为该病外伤瘀血内停 ,经脉被阻 (急性 ) ,或风、寒、湿三气杂合所致 (慢性 ) ,故在治疗上以利湿散寒通痹和行气活血化瘀并重。郑祖刚[1] 等自拟加味四妙汤以清热利湿为主 ,佐以舒筋活络 ,标本兼治 ,既除病症之状 ,又杜病发之由。李景新[2 ] 等…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外治理论、外用功效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外治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在外治理论、外治作用机理、外用功效研究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提出在建立常见中药外用功效的基础上,依据穴位刺激,经络传感,并结合现代经皮给药和全息生理理论等,进一步完善中药外治理论,使中药外治理论更加丰富、完善和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治疗反复自然流产(RSA)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医师诊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制定检索式,检索2004-201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期刊数据库,采集中医药治疗RSA的临床文献及方剂的相关数据,按照统一标准处理后录入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进行整合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21篇文献,256首方剂,165种中药,总用药2 691频次;高频药物24种,出现1 972频次,占总药物频次的73.28%,说明治疗RSA所用中药较集中。通过因子分析将所用药物归纳为8个因子,有补益药、理血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固涩药,占总用药频次的88.25%。结论:聚类分析揭示了RSA治疗的5类聚类方,是中医文献中常用治疗RSA的中药,反映了RSA的证治规律和用药思路。应用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系统分析中药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配伍规律,可为今后临床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损美性皮肤病,本病虽无明显不适,但对患者造成严重思想负担。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中医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主要通过中药内治、外治等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文章仅就近年文献报道有关本病的中药内治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针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治疗尚无推荐的药理干预措施,皮质类固醇仍然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但其副作用不容忽视。中药有效成分作为天然药物的提取物,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方面对该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不良反应小的特点。通过回顾总结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实验研究,以期梳理明确其机制和特点,为下一步研发治疗用药提供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