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联合内毒素检测在重症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早期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体检中心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感染组患者血浆降钙素原及内毒素定量水平的治疗前后差异情况。结果:治疗前感染组患者血浆中的降钙素原定量水平(61.80±23.25)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1.12±11.32)ng/ml,同时血浆中的内毒素定量水平(87.54±25.7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7.23±4.25)pg/m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感染组血浆降钙素原及内毒素定量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浆降钙素原及内毒素定量测定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对重症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对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肺保护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开始起服用清燥救肺汤200ml,2次/d,连续6个月。放射治疗前后测定血浆TNF-α和ET,放射治疗开始15天起观察临床症状、高分辨率CT和肺弥散功能。结果:治疗组放射治疗前血浆TNF-α为(1.89±0.54)ng/ml,放射治疗后为(2.52±0.69)ng/ml;对照组放射治疗前为(1.90±0.51)ng/ml,放射治疗后为(5.12±1.01)ng/ml,较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放射治疗前血浆ET为(59.45±18.43)pg/ml,放射治疗后为(71.43±25.37)pg/ml;对照组放射治疗前为(58.93±16.98)pg/ml,放射治疗后为(97.87±37.83)pg/ml,明显升高(P<0.05)。放射治疗开始后5个月和10个月治疗组CO弥散量下降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血浆内毒素检测在革兰阴性菌引起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文山州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194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肺部感染患者均采取常规痰液细菌培养以及血浆内毒素检测,将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肺部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检测中革兰阴性菌的检出效果。结果194例肺部感染患者中经痰液细菌培养得出:15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革兰阴性感染,占比为77.32%,44例为革兰阳性感染,占比为22.68%;经血浆内毒素检测后,得出:194例肺部感染患者中内毒素检出阳性患者为132例,占比为68.04%,则漏诊患者为18例,则漏诊率为12.00%(18/150),内毒素检出阴性为62例,占比为31.96%,则经过血浆内毒素检测后对革兰阴性组肺部感染患者的内毒素检出水平88.00%(132/150)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组肺部感染患者71.00%(44/62),肺部感染患者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对由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患者实行早期诊断时,对肺部感染患者进行血浆内毒素检测,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清燥救肺汤加黄芪对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肺保护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开始起服用清燥救肺汤200 ml,黄芪口服液10 ml,2次/d,连续6个月.放射治疗前后测定血浆TNF-α和ET,放射治疗开始15 d起观测临床症状、高分辨率CT和肺弥散功能.结果 治疗组放射治疗前血浆TNF-α为(1.92±0.49)ng/ml,放射治疗后为(2.51±0.73)ng/ml;对照组放射治疗前为(1.90±0.51)ng/ml,放射治疗后为(5.12±1.01)ng/ml,较治疗组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放射治疗前血浆ET为(56.73±18.35)pg/ml,放射治疗后为(68.97±21.76)pg/ml;对照组放射治疗前为(58.93±16.98)pg/ml,放射治疗后为(97.87±37.83)pg/ml,明显升高(P<0.001).放射治疗开始后5个月和10个月治疗组CO弥散量下降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燥救肺汤加黄芪能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TNF-α、ET的过度表达,降低放射治疗后弥散功能的恶化,可以用于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热泄毒汤联合西药对重症肺部感染伴高热的疗效及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CT、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伴高热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清热泄毒汤,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其治疗有效率及体温变化、即刻热时间、解热时间,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表(CPIS)评价病情,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60%明显高于对照组70.37%(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温(37.03±0.52)℃、CPIS评分(2.10±0.34)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即刻热时间(2.16±0.75)小时、解热时间(5.13±0.27)天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WBC(7.85±1.3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8.39±1.24)%、PCT(10.17±1.03)ng/ml、IL-6(15.43±1.73)pg/L、TNF-α(14.29±1.34)ng/L显著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1%、7.4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热泄毒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伴高热患者退热效果较好,退热时间快,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156-159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疗的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共90例,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月后,观察组血清气道重塑指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值分别为(94.0±16.3ug/L、100.4±21.0ng/L、37.0±4.3ng/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29.8±17.8ug/L、144.7±22.8ng/L、52.6±5.1ng/ml)。治疗1月后,观察组痰液炎性指标IL-8、IL-18、TNF-α分别为(10.2±1.6pg/ml、31.0±6.9pg/ml、14.3±1.4n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7.5±1.7pg/ml、87.1±10.6pg/ml、21.7±1.9ng/L)。治疗1月后,观察组血气指标PaO_2、PaCO_2、pH值分别为(89.3±6.7mm Hg、36.3±5.3mm Hg、7.4±0.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6.5±5.4mm Hg、42.6±6.5mm Hg、7.4±0.9)。4治疗1月后,观察组血清炎性指标IL-8、IL-18、TNF-α分别为(7.5±1.3pg/ml、20.4±5.3pg/ml、4.1±0.6n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5.0±1.6pg/ml、62.0±9.3pg/ml、9.5±1.4ng/L)。5治疗1月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为别为(3.1±0.2L、2.8±0.3L、72.2±1.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8±0.2L、2.0±0.2L、69.4±1.4%)。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良好,优于单独运用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老年革兰阴性菌感染致重症肺炎患者血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老年革兰阴性菌感染致重症肺炎患者60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治疗联合ω-3鱼油脂肪乳治疗。观察记录2组血PCT水平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PCT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ω-3鱼油脂肪乳治疗老年革兰阴性菌感染致重症肺炎患者可以较好地调节患者血PCT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7,(10):1331-1332
目的:探讨失笑散合四物汤加减治疗无痛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无痛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11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宫血宁治疗,研究组采用失笑散合四物汤加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月经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7%(P0.05)。两组治疗前月经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个月经周期,研究组患者月经NE水平为(0.32±0.05)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月经NE水平(0.41±0.07)ng/ml(P0.05);治疗后第3个月经周期,研究组患者月经NE水平为(0.25±0.0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月经NE水平(0.31±0.06)ng/ml(P0.05)。结论:失笑散合四物汤加减治疗无痛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异常出血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月经血浆中NE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知柏地黄丸加减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期间诊治的6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试验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225±41)pg/ml,C反应蛋白水平为(13.94±2.47)pg/ml;对照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223±41)pg/ml,C反应蛋白水平为(13.88±2.27)pg/ml,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86±17)pg/ml,C反应蛋白水平为(3.23±0.99)pg/ml;对照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126±22)pg/ml,C反应蛋白水平为(6.12±0.97)pg/ml,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加减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炎症因子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减少其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白头翁汤加减联合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型患者1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63例,予以康复新灌肠,治疗组患者63例,予以中药汤剂白头翁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炎症相关指标IL-1β(3.44±0.26)pg/ml、TNF-#(29.35±6.45)ng/ml、血清内毒素(0.07±0.01)eu/ml均低于对照组(4.95±0.36)pg/ml、(41.42±7.05)ng/ml、(0.18±0.05)eu/ml(P0.05)。治疗组患者的Mayo(2.09±1.05)分及Baron(1.16±0.85)分评均低于对照组(3.68±1.25)分、(2.52±0.93)分(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7.30%高于对照组68.25%。结论:中药汤剂白头翁汤口服联合灌肠能有效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炎症水平、能有效降低疾病的活动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疗效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柴芩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柴芩承气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以后T细胞亚群、IL-6和IL-8、超敏C反应蛋白和内毒素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4~+〔(45.62±2.78)pg/m L〕高于对照组〔(40.23±1.98)pg/m L〕,观察组患者的CD8~+以及CD4~+/CD8~+都有所下降,观察组〔(32.67±1.57)、(1.25±0.10)pg/m L〕低于对照组〔(35.26±3.02)、(1.98±0.37)pg/m L〕,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IL-6和IL-8都有所下降,观察组〔(74.26±9.78)、(3.05±0.24)pg/m L〕低于对照组〔(80.64±8.15)、(4.62±0.17)pg/m L〕,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内毒素都有所下降,观察组〔(7.12±0.31)、(0.28±0.05)pg/m L〕低于对照组〔(9.23±1.25)、(0.87±0.08)pg/m L〕,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芩承气汤可以调节重症胰腺患者免疫功能,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胡小莉  李曼红  车红芳 《陕西中医》2019,(10):1383-1385
目的:探讨益气滋阴补血方结合二甲双胍治疗Ⅲ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Ⅲ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66),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滋阴补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胰岛素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生长因子、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清蛋白(UAL)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42%高于对照组的7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生长因子、血管内生长因子(135.48±16.68)ng/ml、(96.15±33.66)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45.47±15.55)ng/ml、(115.45±24.26)pg/m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BUN、UAL(90.15±11.77)μmol/L、(4.16±0.73)mmol/L、(62.95±5.54)m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cr、BUN、UAL(98.38±15.37)μmol/L、(4.92±0.99)mmol/L、(79.86±7.26)mg/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滋阴补血方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Ⅲ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扶正解毒法治疗急性白血病3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扶正解毒法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机制的作用。方法:扶正解毒汤加化疗法治疗30例(除M3以外)急性白血病患者,观察1-2个疗程。抽取骨髓进行骨髓细胞分离培养,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活性和IL-2活性。结果:①治疗组CR率20%,对照组CR率15%。②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IL-2活性分别为6.17±1.41pg/ml和6.65±1.38pg/ml,均明显低于正常组(10.24±3.67pg/ml);治疗后,治疗组的IL-2的活性有所提高(7.94±2.09pg/ml),而对照组略下降(5.17±1.93pg/ml),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骨髓TNF分别为43.06±12.97pg/ml和42.19±13.42pg/ml,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18.73±8.64pg/ml);治疗后两组分别为30.77±12.38pg/ml和37.59±17.26pg/ml,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扶正解毒法能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调节急性白血病患者IL-2水平及TNF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2):223-226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2例为研究资料,随机抽取36例为对照组,并采用降颅压、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GCS和NIHSS评分分别为(10.41±0.47、12.51±1.06)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73±0.39、19.04±1.35)分。治疗后4周,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1.89±0.37ng/L、40.04±0.93ng/L、0.34±0.11μ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40±0.39ng/L、34.19±0.72ng/L、0.57±0.17μg/L)。治疗后4周,观察组血浆D-D和PT值分别为(0.35±0.07mg/L、13.25±0.48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49±0.08mg/L、15.95±0.51s)。(4)治疗后三个月,观察组预后评级为IV+V者的比例为47.22%,明显高于对照组22.22%。(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调节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相关因子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对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到2015年2月间收治的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治疗前和治疗后对其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进行检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行相同的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细菌性感染和真菌性感染两组,对不同降钙素原阈值水平的预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的PCT水平始终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但与治疗前相比,其治疗后的PCT水平显著下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在PCT≥0.25ng/ml和PCT≥0.50ng/ml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真菌性感染患者,同时,患者在PCT≥0.25ng/ml时的阳性率高于PCT≥0.50ng/m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妇科感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可以为病情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预后效果的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其检测速度快、安全性好,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2):179-182
目的:研究清气化痰丸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痰淤互结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呼吸科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诊断为痰淤互结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100例患者为资料纳入研究。抽签法分为2组,各50例。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雾化基础上给予清气化痰丸治疗。分析两组在治疗后的疗效,治疗期间肺功能、血气以及炎症的改变情况。结果:在总体治疗效果上,观察组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l)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和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百分比分别为(60.04±2.57、66.85±3.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4.93±2.20、58.48±2.99)%。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氧分压(PaO_2)值分别为(39.45±2.86、75.48±3.26)mm Hg,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5.01±3.01、68.91±3.19)mm Hg。(4)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分别为(6.03±0.49×109/L、0.68±0.24ng/ml、10.06±2.37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18±0.53×109/L、1.09±0.30ng/ml、16.02±2.51pg/ml)。结论:在雾化治疗的基础联合清气化痰丸能更有效的治疗痰淤互结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更明显的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下调其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内毒素(ETx)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分层抽样、分段随机,将15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黄芪组、川芎嗪组、黄芪川芎嗪组、阴性对照组和肝素对照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和肺心病组(CPHD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各组以及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1月COPD患者的ET-1和ETx水平。结果:①健康对照组、COPD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以及肺心病组血浆ETx水平分别为:(36.39±38.90)、(117.96±45.21)、(49.35±40.06)和(258.23±210.67)pg/mL;ET-1水平分别为:(39.60±16.51)、(61.96±8.98)、(45.59±9.02)和(104.70±17.11)ng/L。COPD组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OPD组治疗前与CHPD组和健康对照组、COPD组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血浆ET-1和ETx之间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关系;③应用黄芪或(和)川芎嗪治疗后血浆ET-1、ETx水平降低较阴性对照组明显,两种药物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结论:COPD的病理生理改变与ETx、ET-1有关;内毒素血症可以激活血管内皮系统,引起ET-1升高。长期的高内毒素血症是COPD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黄芪、川芎嗪能有效地清除ETx、降低ET-1,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1):201-204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医症候为肝胆湿热型的慢性胆囊炎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肝利胆胶囊联合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肿瘤坏死因子(TNF-α)、β-内啡呔(β-EP)、白细胞(WBC)、血清丙二醛(MDA)和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胆囊B超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为(6.73±2.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02±2.33)分。观察组治疗后TNF-α、β-EP和WBC水平分别为(0.8±0.1ng/ml、150.1±10.4pg/ml、7.11±0.36×109/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0.1ng/ml、170.0±13.2pg/ml、8.14±0.47×109/L)。观察组治疗后MDA和SOD水平分别为(13.1±0.5nmol/ml、682.1±35.7ng/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4.9±0.8nmol/ml、608.9±32.5ng/ml);4观察组治疗后胆囊B超疗效总有效率为81.63%,显著高于对照组59.18%。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61.22%。6治疗后观察组胆壁增厚、胆囊壁毛糙、胆囊体积变形和患者比例分别为(20.41%、22.45%、12.2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46.94%、30.61%)。结论:清肝利胆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可有效降低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体内炎症水平,调节体内相关因子水平,提高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肛肠科2013年8月到2017年8月间收治的104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手段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给予观察组益生菌辅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成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相比于观察组的94.23%,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浆胃动素(motilin,MOT)、血浆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间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对照组治疗后MOT水平为(196.82±14.54)pg/mL,VIP水平为(36.21±1.65)pg/mL,SS水平为(16.12±1.84)pg/mL,与观察组的(133.85±12.18)pg/mL、(39.69±2.14)pg/mL和(13.56±1.21)pg/mL相比,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益生菌辅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明显,可在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同时改善患者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脑欣胶囊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属中医气滞血瘀型)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符合西医诊断急性脑梗塞及中医辨证气滞血瘀证的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口服血脑欣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20mg,每日3次;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血浆ET水平(57.658±14.877)pg/L,低于对照组(70.456±17.059)pg/L,CGRP(84.404±8.705)pg/L,高于对照组(78.402±10.699)pg/L,两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治疗组NDS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效疗效:治疗组愈显率8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愈显率58.62%,总有效率86.21%,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血脑欣胶囊通过调节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