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昏迷待查的综合性临床思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昏迷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昏迷的原因多且复杂,涉及临床多学科,可为单一或综合因素所致,如缺血缺氧、感染中毒、代谢紊乱、血管病变、内分泌或免疫功能障碍等等。昏迷患往往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而不同于其它危重症的是患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低血糖昏迷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血糖昏迷的危险因素,总结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767例急性昏迷患者中,100例发生低血糖昏迷(发生率为13.04%),其中27例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昏迷(发生率为3.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2型糖尿病病史、接受降糖药物治疗、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接受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是低血糖昏迷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正常血红蛋白是低血糖昏迷的保护因素。结论急诊患者发生低血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施合理的护理对策可有效防治急诊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降低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病死率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祥振  傅一明 《新医学》1994,25(3):131-132
本文分析高渗性糖尿病昏迷24例,诱因以感染及停药多见;其中合并多器官衰竭(MOF)21例,死亡14例,病死率占58%。本文重点分析和探讨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合并MOF的临床特点以及降低其病死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刘国强  李锐  贾润霞 《护理研究》2007,21(2):337-339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VEM)发生昏迷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儿科住院的93例VEM病历资料,根据有无昏迷分为两组,昏迷者为病例组(23例),未昏迷者为对照组(70例)。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发热、头痛头晕、惊厥、呼吸系统表现、消化系统表现、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等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纽脑膜刺激征的发生率为65,2%,而对照纽为31.4%,两组相比(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膜刺激征为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膜刺激征阳性为小儿VEM伴昏迷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27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对其病因、病死率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7例昏迷患者中急性脑血管意外致昏迷者最为常见,计48例,占37.8%,其次是各种休克,计37例,占29.1%,再次是外源性中毒,计24例,占18.9%。共27例最终死亡,病死率为21.3%,少尿或无尿、高热以及血压异常为致死的直接因素。【结论】昏迷患者原发病因较多,病情较急、较重,快速准确的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婴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症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加,严重时伴有脱水征、低血钾、发热、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护理人员通过了解腹泻的原因,预防及护理对促进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多塞平是一种可抗郁虑的抗精神病药。大剂量服用后引起昏迷,呼吸抑制,如未及时发现抢救,可危及生命。我院内科收治一例口服多塞平中毒致昏迷的患者,经过积极抢救、护理,昏迷20小时的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河豚毒素中毒昏迷急救方法。方法 选择重症河豚毒素中毒致昏迷患者,作脑电图、经颅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采用通气补液治疗。结果 患者脑电图基本正常,脑彩超检查结果亦基本正常,均抢救成功。结论 河豚毒素中毒昏迷是可逆的,非传统意义上的真性昏迷,更不是脑死亡,不可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9.
插胃管鼻饲是昏迷患者补充营养及给药的重要途径,而气管切开术是昏迷患者常实施的手术,所以在临床实践中给昏迷并气管切开患者插胃管的操作非常多见,但一次成功率相对较低,为此我们着意进行了这方面的摸索,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赵红萍  武玲娥 《护理研究》2007,21(6):1621-1621
脑卒中病人由于昏迷或神经障碍所致吞咽困难,不能进食,是脑卒中营养障碍的主要原因,留置胃管是解决病人营养障碍的基本措施。现结合20多年内外科临床护理经验并查阅有关资料,对影响胃管成功插入的因素和常见插管意外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视神经创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志强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3288-3288
目的 分析创伤性视神经病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视神经创伤112例临床资料,筛选出影响创伤性视神经病变预后的因素。结果 112例患者经随访3个月,治疗有效58例,治疗后视力无变化51例,视力减退3例。在最终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中,伤后无光感与有光感相比,伤后有昏迷与无昏迷对比,就诊或入院前未行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与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熄灭者与非熄灭者对比,前者的危险因素增高。结论 伤后无光感、昏迷、入院前未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影响视神经创伤预后的危险因素。VEP是评价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脑外伤昏迷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ICU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5例脑外伤昏迷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并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针对性制定护理对策。结果:115例脑外伤昏迷患者中41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5.65%;单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激素使用情况、气管切开、胃管留置、ICU住院时间、吸烟史、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合并基础疾病均与肺部感染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使用激素、气管切开、留置胃管、ICU住院时间≥7 d、GCS评分≤4分、合并基础疾病均是导致脑外伤昏迷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发脑外伤昏迷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依据危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对策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昏迷漏诊的原因分析刘乐忠,范敏晟,薛纯英151100黑龙江省肇东市人民医院肇东市妇幼保健院近年来,糖尿病昏迷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多以昏迷原因待查入院,已引起临床上的重视。本病之所以受到注意,是因为一般抢救昏迷原因待查病人时,几乎都静滴葡萄糖,而本...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昏迷患儿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强  李锐  贾润霞 《护理研究》2007,21(4):337-339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VEM)发生昏迷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儿科住院的93例VEM病历资料,根据有无昏迷分为两组,昏迷者为病例组(23例),未昏迷者为对照组(70例)。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发热、头痛头晕、惊厥、呼吸系统表现、消化系统表现、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等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脑膜刺激征的发生率为65.2%,而对照组为31.4%,两组相比(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膜刺激征为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膜刺激征阳性为小儿VEM伴昏迷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老年突发昏迷的患者,常见于脑出血、脑血栓和脑梗塞,人院首选头部CT检查。但有一部分老年人突然昏迷患者是由于低血糖而引起的,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将发生严重后果。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发现致病因素,使之有效预防和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神经外科3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压疮分为压疮组52例和无压疮组260例,对可能影响患者出现压疮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压疮组与无压疮组在年龄、压疮Braden评分、体质量指数(BMI)、卧床时间、合并慢性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体温、活动情况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GCS评分、卧床时间、活动情况、Braden评分是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压疮发生风险较高,且受众多因素影响,应制定相应护理预防策略,以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1日。2004年8月30日收治重症监护病房48小时以上的828例患者,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结果:昏迷、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和抑酸剂的使用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应根据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的严重副反应,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身体各方面功能减退尤易发生。而且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肺功能不全,发生低血糖昏迷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误诊甚至危及生命。现将11例资料较完整的老年糖尿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原昏迷是高原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平原居民在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因个体代偿机能差及各种原因而发病。出现严重昏迷者,多并发脑出血、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如不及时抢救,则预后不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及青藏铁路的开通,参与各项活动及旅游人员逐步增多,如何避免和降低高原昏迷的发生,及时做好对高原昏迷的预防和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昏迷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危急症状之一,诊断复杂,涉及多学科、多系统,搜集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扩充背景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对昏迷患的诊断。目的是为了提高对突发昏迷病因的临床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误治,为改善患预后提供依据。急诊医生对此必须迅速做出正确诊断,针对病因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密切监测重要器官功能变化,才能成功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