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本区居民死因谱,分析居民的健康状况,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ICD-9进行死因归类,比较分析了各种疾病、性别、死亡率的差异。结果呼吸系病、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损伤中毒是该区前5位的死因,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该区的重点疾病。结论 介入有效的干预手段防治慢性疾病应成为今后疾病防治和科研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2002年新昌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新昌县居民各类伤害、疾病的死亡水平,分析死因分布的特征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制订预防和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02年开展了居民全死因监测。  相似文献   

3.
疾病死亡原因分析是医学统计学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死因统计资料分析,可评价一个地区的人群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水平。本文通过对2005年~2007年大丰市居民主要死因分析,了解大丰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谱的变化,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工作规划和疾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松江县1995年居民死因资料的多死因分析松江县卫生防疫站(201600)徐爱英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和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老龄人口日益增多,疾病谱和死亡谱均发生了变化,一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死亡比重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用多死因分析代替传统的单死因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21世纪初期河南省居民死亡率水平和死因谱,笔者曾经对2001年河南省疾病监测地区居民病伤死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结果显示:伤害死亡率在各类死因当中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而居第4位;但是,同时其伤害死亡的PYLL(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率和WYPLL(work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率在各类死因中均居第1位。  相似文献   

6.
常州市天宁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凤  张伟  张燕杰 《职业与健康》2006,22(10):724-726
目的 了解常州市天宁区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及死因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促进居民健康长寿。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0-2004年天宁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专题研究分析天宁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特征及其对居民寿命的影响。结果 2000-2004年天宁区居民病伤死亡(全死因)7630人,年平均死亡率为460.61/10万。其中恶性肿瘤死亡2527人,死亡率为152.55/10万,在死因顺位中居第2位。男性恶性肿瘤的年平均死亡率为96.34/10万,女性为56.2/10万。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3218.66,P〈0.01)。在恶性肿瘤的死亡谱中,前3位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平均死亡年龄为66.04岁。结论 恶性肿瘤是影响天宁区居民健康长寿的第2位死因,肺癌在死亡谱中位居第1。干预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是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面临的紧迫的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1995~2001年上虞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上虞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通过对主要死因的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率(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及其顺位分析,结论是我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是以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但精神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死亡年龄较小,对生命造成的损失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依据1995-1999年疾病监测点死因资料,比较分析20世纪末辉县市居民的病伤死因特点,评价辉县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各类疾病的危害性。方法:采用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和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等指标对辉县市居民病伤死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5年期间各类死因的死亡率顺位依次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居前四位,各类死因的YPLL和WYPLL顺位依次为损伤中毒,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居前四位,可以认为这四类死因是不仅成为当前严重危害辉县市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也是当地居民“早死”造成YPLL和WYPLL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结论:损伤中毒,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已成为危害辉县,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建议政府在制定防治规划时,应将工作重点依次转移到这四种疾病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成都市成华区居民死亡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决策和依据,本文对成华区2004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居民死亡资料来源于成华区各居民死因监测点,收到各监测点原始资料后,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死因逻辑查错。人口数据来源于成华区公安分局。1·2方法疾病分类和死因分析以ICD-10编码,使用DIS自带的分析软件STAT进行汇总分类和统计。2结果2·1死亡率和死因顺位2004年成华区常住人口死亡2592例,死亡率为441·04/10万,前4位死因依次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意外伤害(表1)。表…  相似文献   

10.
死因分析是反映人类生长寿命的指标,居民死因资料分析,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政冶、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发展的综合水平,也体现一个地区全人群疾病谱的变化趋势。为了解崇安区2002年疾病监测点居民的死因水平,死亡率变化趋势以及主要死因等,我们对我区八个街道一个乡镇疾病监测点2002年死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宝鸡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因监测是疾病监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反映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而且能够体现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水平,是世界卫生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宝鸡市居民死因结构及特异性死亡水平,笔者对该地2009年死因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长春市南关区居民死因分布特点、死因谱变化与疾病危害程度,为制订相关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之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的2009—2011年南关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告数据,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死亡原因分析。结果2009—2011年南关区居民死亡原因顺位前5位的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全死因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变化(P〈0.01),以80岁组为最高,10岁组无死亡发生,5岁组为最低,不同年龄组人群的主要死因不同。结论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南关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加强慢病综合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了解武汉市居民死亡个案的漏报情况,评价死因监测系统报告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武汉市13个行政区抽取26条街道、乡镇的104个社区居委会、自然村作为抽样点,从武汉市死因监测系统之外的多种渠道收集2007-2008年间抽样点居民死亡数据,与死因监测系统死亡报告数据进行比较,计算漏报率。,对抽样点死因监测系统死亡报告卡进行审核,评估死因诊断的可靠性和编码质量。结果抽样点总死亡漏报率为7.90%,其中,中心城区2.11%,远城区为14.69%,城乡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170.913,P〈0.001),死因监测系统数据总体完整性较好;死者生前最高诊断单位达到区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占78.70%,未就诊的比例较低(7.10%),死因诊断可靠性较高;全市死因编码不准确率为8.48%,编码错误率为4.12%,编码质量合格。结论武汉市死因监测质量较好,在全人群的范围内能合理反映全市居民的死因模式。  相似文献   

14.
栾东凯 《现代保健》2012,(25):88-89
目的:了解本区居民主要死因、死亡构成及其分布。方法:确定死亡人数和死亡者名单,以卫生部规定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为原始调查表调查死因,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编码和根本死因的推断,计算死亡人数、死亡构成等指标。结果:男性死亡人数445人,死亡率为269.50/10万;女性死亡人数206人,死亡率为183.73/10万;男女死亡率性别比为1.47:1。主要死因及顺位前5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前3位的主要死因是肺癌、肝癌和胃癌。结论:为了社区居民自身健康利益,要加大慢性病的防治力度,针对结果中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的特点,对男性群体要进行心理、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正确辅导。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怀柔区2002年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居民死因状况,我们对北京市怀柔区2002年的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制定预防政策、确定防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牡丹江市305例儿童青少年意外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艳丽  杨军 《中国校医》1997,11(1):52-53
牡丹江市西安区卫生防疫站杨军刘晓兰元春花近些年,不论在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儿童意外死亡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是儿童青少年的第一死因,也是致残的主要因素。为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对我市1993~1995年的生命统计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掌握其死亡规律,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可靠依据,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来原与统计方法1.l死亡资料来自市区每年居民生命统计调查后编制的“居民生命统计年报表”。1.2人口资料为市统计局提供。13统计方法,按四川医学院主编(卫生统计学)中有关方法。2死亡原因2.l全死因情况1993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居民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明显变化,传染病已被有效地控制在一低水平,而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等慢性病已逐渐上升为目前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死因。本文试利用青岛市北区及莒南县(以下简称青岛、莒南)1995年居民人...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天津市疾病监测点红桥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及近年居民死因状况,分析死亡原因和其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资料,笔者对2008-2010年连续3年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全死因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人口资料由天津市红桥区公安分局提供.居民死亡原因资料来源于天津市红桥区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21世纪初我国城乡、不同类型地区居民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全部死因的死亡率水平、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掌握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的地区与人群分布特征,从2006年开始,卫生部和科技部在全国范围进行了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近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高水平,且呈持续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20.
洛阳市涧西区1987——1997年居民意外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外死亡(即ICD—9中的损伤和中毒),是一种非疾病性死亡,已成为当前社会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洛阳市涧西区居民死因中,意外死亡居第4位,为了解意外死亡状况,现将本区1987———1997年居民意外死亡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人口资料来自涧西区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