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通闹  范兴恳 《新中医》2022,54(2):53-56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静联合血塞通软胶囊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比较2组血管内皮功能[血栓素B2(TXB2)、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ET、TXB2、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TXB2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  相似文献   

2.
管小勇 《新中医》2015,47(6):134-135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活络法治疗临床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养血活络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7%,对照组7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血活络法治疗临床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9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常规疗法联合自拟益气心脑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之前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即巴氏指数(The Barthel Index of ADL)评分结果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量表评分结果较之前降低幅度、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较之前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检测值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好,能改善肢体功能,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拟开忧解郁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76例纳入观察的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口服黛力新,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自拟开忧解郁方,连续治疗8周后对比治疗前后HAMD评分、ADL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ADL评分均有所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2.1%,高于对照组的78.9%,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开忧解郁方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祛风解毒活络汤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残疾指数(FDI)、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15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评分(FDIS)及血清ET、NO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FDI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FDIP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B、FD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DI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面神经功能和血清ET、NO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神通络方加针灸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按照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方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节血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神通络方,1剂/d,常规水煎服,同时采用醒神通络针灸治疗,3次/周。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采用经颅多普勒仪测定治疗前后脑梗死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优于对照组的57.14%(P<0.05);治疗后观察组除意识因子外,其他CSS因子评分及C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改善,而治疗后的观察组ACA和MC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PC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NO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ET-1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神通络方加针灸提高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ACA和MCA的血流速度,改善了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脑血流灌注,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治疗脑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中药益气聪明汤治疗,对照组40例则采用西药盐酸丁咯地尔治疗,200mg/次,1次/d;两组以连续治疗14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并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2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P0.05);观察组的无效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P0.05)。结论:采用益气聪明汤治疗脑鸣,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加味祛痰通阳汤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祛痰通阳汤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ADL评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SD、LVEDD、LVEF水平、AD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祛痰通阳汤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方联合热毒宁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结合热毒宁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通腑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退热、咳嗽咳痰、喘促)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腑方联合热毒宁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脑复元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本研究诊断及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肾脑复元汤,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ADL),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参数,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ADL评分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安全性指标与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肾脑复元汤能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同时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血液流动性,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调督通脑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P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31例加用调督通脑针法治疗;对照组31例加用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2、4、8周后HAMD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2、4周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8周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2组ADL评分均升高(P0.05),CS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4周后2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4周、8周后2组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督通脑针法治疗PSD疗效确切,并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固本培元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固本培元方。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癌因性疲乏评分均明显优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消化道和骨髓抑制毒副反应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本培元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毒副反应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自拟方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剂,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差别不大(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比黏度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余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自拟方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机体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沈韩雄  曲立哲 《四川中医》2012,(12):111-113
目的:探讨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均采用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灸和推拿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allet评分显著降低、ADL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Mallet评分、ADL的改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可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俞珊珊 《新中医》2015,47(12):24-26
目的:观察大补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阴虚火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98例脑梗死恢复期阴虚火旺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大补阴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血清IL-6、MMP-9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80%,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C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而上、下肢FMM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上、下肢FM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IL-6和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血清IL-6和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大补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阴虚火旺证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肢体运动能力。下调血清IL-6和MMP-9水平可能与上述治疗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聪明汤加减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因子(GFAP)、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VD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益气聪明汤加减,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量表评分及GFA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GFA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VD临床疗效佳,可提高MMSE量表评分,降低血清GFAP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因外伤所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2组均经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配合服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连续治疗90 d。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30 d、90 d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比较2组治疗后10 d、30 d、90 d术后血肿残余百分比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0 d,2组血肿残余量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90 d 2组血肿残余量百分比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d、30 d、90 d,2组CSS评分逐渐降低(P<0.05),ADL评分逐渐升高(P<0.05),且观察组同一时间点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0.73%...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针刺配合祛风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针刺配合祛风通络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ADL-Barthel)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及7 d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针刺配合祛风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加快受损神经恢复过程,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改善实验室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9.
叶维敏  留盈盈  洪显钗 《新中医》2015,47(8):274-276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早期中风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银杏达莫静脉滴注配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心理状态、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DL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NIHSS、ADL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AMA、HAMD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2%,对照组为7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活络丹联合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FBS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ESWT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活络丹联合ESW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HAMD-24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28/36),高于对照组的77.78%(3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活络丹联合ESWT治疗FBSS,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及心理状况,提高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