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省级血液中心对全省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模式。方法江苏省血液中心质量管理科按照"血站管理办法"的要求,逐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全省采供血机构的质量管理框架,通过开展全省血液检测能力室间评价、全省采供血机构联合内审、质量管理业务培训等方式,实施对省内采供血机构质量控制与评价职能。结果多年来,江苏省血液中心通过连续开展全省质量管理工作,增强了各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和质量抽检能力,提高了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缩小了单位间质量管理差距,使全省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整体提高。结论省级血液中心应充分行使其职能,促进全省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输血技术是输血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采供血机构与高等院校通过合作办学、建设教学基地,是输血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北京血液中心在教学基地建设、教学工作内容和教学基地管理工作的介绍和经验总结,为采供血机构开展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WHO在其采供血机构的组织与管理战略中,提出了区域内采供血机构的中心化建设和集中化检测思想[1]。我国卫生部在《血站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中第8条明确规定:“血液中心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液的集中化检测任务”。这种中心化建设、集中化检测的思想已被诸多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谢树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9):807-809
<正>随着输血事业的深入发展,国家对血液质量、输血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部在2006年全国血液管理工作会议中要求:加强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要进一步加强采供血机构的现代化管理和省内统一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建立和规范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充分挖掘信息资源,实现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国当前采供血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联。方法统计2008年浙江省血液中心、浙江全省和全国采供血数据与当地经济总量(GDP);同时对2005~2010年浙江省血液中心的采供血数据、杭州市GDP水平进行统计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2008年杭州市、浙江省和全国人均GDP分别为6.0、4.2和2.26万元,浙江省血液中心、浙江全省和全国采供血机构每千人献血比例分别为20.29、10.76和6.93人;2005~2010年杭州市人均GDP从3.92万元增至6.83万元,同期每千人献血比例从16.93最高至21.85人,人均用血量从4.45ml最高至5.85 ml。结论地区的经济水平高低对当地采供血的发展水平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对同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能促使采供血的发展,但是存在"边际报酬递减效应",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消息     
采供血机构现代化管理工作研讨会在洛阳举行本刊讯2006年4月4日,洛阳牡丹正艳。河南省输血协会学术委员会和洛阳市输血协会在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的洛阳举办了“采供血机构现代化管理工作研讨会”。河南省卫生厅与河南省输血协会的领导到会参加了开幕式并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了祝贺,同时也转达了卫生部医政司血管处领导对参加会议代表们的亲切问候与期望。来自全国各地61家采供血机构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国输血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血液中心主任严力行教授,中国输血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憬…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卫生部新的《血站管理办法》、《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规范》等文件的要求,对血液采集、检验、处理、储存、发放、运转、临床应用等环节实行及时、全面、完整、准确的信息化管理[1]。利用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现代化的手段,建立全市采供血为一体的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将卫生局、各级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8.
血站送血设备温度监控装置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站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是"保证血液安全和供应"[1].血站采集的血液及血液成分由于其特殊生物活性,须在特定的温度环境下保存才能保持其功能及输注的安全.目前,我国采供血系统血液运输温度监控均靠送血箱显示器或智能温度芯片实施监控温度.为进一步加强对血液运输冷链保存的全程监控管理,本站与梧州市自动化技术研究开发院合作开发"血站送血设备温度监控装置研制"课题项目,防止血液运送质量事故发生,确保临床用血及时、安全.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后,效果显著,在血液运送冷链管理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担负我国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工作,同时还被授权起草我国血液净化中心准入标准。本人作为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秘书长,受学会委托对我国血液净化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基本内容、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的基本原则进行思考,在此就前述工作提出自己的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研全国采供血机构与临床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临床用血监管现状。方法以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全国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所在城市2012~2014年的相关临床用血管理工作进行调研,内容包括:采供血机构开展临床用血管理现状、采供血机构与临床合作情况等,所得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整理分析。结果 2014年全国采供血机构供血医院总数超过21 343个,170家血站所在城市设立中心储血室863个,对中心储血室进行体系化管理、定期检查、血液调剂的血站分别达89%(151/170)、96%(164/170)、87%(148/170),全国40%(140/350)的血站成为各地输血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开展临床用血监督管理的血站达41%(142/350)。2012-2014年临床向采供血机构反馈输血不良反应例数、采供血机构为临床解决疑难配血数目均不断增长。结论采供血机构与临床医疗机构应有良好的沟通,建立互助合作关系,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加强输血监管,确保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输血领域的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建设情况。方法以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的31个血液中心和324个市地级中心血站的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有50.14%的采供血机构对献血点进行了联网,有4.23%进行了部分联网,目前已联网的献血点数量超过1 222个,且华东地区的联网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而西南地区则显著低于全国水平;有42.25%的采供血机构与全部用血单位实现了联网,有1.69%与用血单位实现了部分联网,目前已联网的用血单位数量超过2 302个,中南地区采供血机构与用血单位间的联网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有19.35%(6个)省、市、区实现了辖区内全部采供血机构的联网,有16.13%(5个)实现了辖区内部分采供血机构的联网,有64.52%(20个)尚未进行辖区内联网。结论虽然当前状况并不乐观,但是血液信息的网络管理是采供血机构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时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适用于我国的采供血不良事件监测模式,以融入团体标准,推进我国血液安全监测网络的建立。方法依托重庆市血液中心采供血不良事件的报告处理流程,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采供血不良事件监测模式;将建立的模式接受同行专家的理论检验和重庆市血液中心及重庆其他采供血机构的应用实践检验。结果初步建立了适用于我国的采供血不良事件监测模式,并融入团体标准《血液安全监测指南》。结论采供血不良事件监测是血液安全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薄弱环节。只有建立适合我国采供血工作的不良事件监测模式,才能推动我国血液安全监测工作的全面发展,促进采供血工作改进和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3.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9):I0001-I0001
深圳市血液中心是深圳市人民政府1998年8月批准更名设置的直属市卫生局领导的唯一采供血服务机构。深圳市血液中心前身为深圳市血站,成立于1984年7月,经过20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所集采供血、科研教学、临床输血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血液中心。  相似文献   

14.
安全输血的全程质量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输血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是广大输血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几年来,在各级人民政府正确领导下,在采供血机构共同努力下,临床用血基本得到保障,血液管理工作稳步发展,血液质量明显提高。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颁布实施,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了采供血工作的重要性,标志着我国血液管理工作进入全面依法管理的新阶段。加强血液质量管理,实行全程血液质量控制,是保证安全输血关键所在,也是广大输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国采供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采供血机构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和保障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采供血应急预案建设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入手,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对其进行分类汇总、细致剖析研究。结果总结出我国采供血预案体系中存在法制体系不健全制度不统一、重视程度不够风险意识薄弱、管理机制不协调错位越位缺位时有发生、预案体系编制不精准运转不顺畅等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总结出国外采供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可以借鉴的相关经验。结论针对我国采供血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可以借鉴发达国家血液整体管理和应急预案体系管理的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采供血应急预案体系和保障机制,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血液成分制备技术的使用与开展的新情况、新趋势。方法向全国省、市级中心血站以上的采供血机构发放问卷,对白细胞过滤、病毒灭活、血小板采集分离、血液辐照、血液冷冻保存及冷沉淀制备等技术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汇总统计数据。结果至2014年,我国血液成分分离率上升至99.17%,去白悬浮红细胞、辐照红细胞制备比例达49.68%和2.87%,手工血小板的机构开展比例下降至32.57%,冷沉淀制备比例达7.07%。结论我国采供血机构血液产品的供应结构日趋优化,随机构类别、采供血规模不同,血液制备技术的发展呈现不同特点。合理开展、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提高成分制备自动化水平,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血液产品。  相似文献   

17.
血站微机网络建设及BCOTSS软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向输血医学领域的渗透,微机网络已成为当今输血领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更是各级血站加强血源管理,保障采供血安全,提高血液质量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的有效手段。本站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研究开发的血液中心通用输血...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血站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无偿献血工作和血站业务深入发展,采供血业务量和工作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人们对血液安全、血站管理和血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手:亡资料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血站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全方位的血站计算机管理系统已成为当今血站现代化建设的一种模式,本站应用计算机管理时间较早,使用的是血站管理系统,有以下特点和功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长沙市各级医疗机构对采供血服务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采供血机构服务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走访,填写调查问卷表,50家各级医疗机构对血站血液领取方式、血液供应满意度、输血指导等情况进行调研。其中三级医院20家,二级医院20家,一级医院10家。结果在供血服务方面:约血接听电话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及时性、血液运输抵达时储血箱温度、送血服务及时性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0%、76%、68%。在血液质量、对出现的血液问题的反馈和处理满意度分别为88%、72%,血液供应满足临床需求的平均满意度为86%。临床医院对本中心的服务需求体现在输血技术的指导和培训上。结论临床用血医疗机构满意度及服务需求调查结果应作为衡量采供血机构血液质量及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确保血液中心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如何实行全面综合目标考核,提升采供血机构的管理水平。方法根据综合目标考核标准和方法,对血液中心运行管理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实行综合目标考核标准和方法后,采供血各项业务指标,如全血和机采血小板的人次和血量、向临床提供的种类血液成份的血量等分别有7.3%-31.7%上升比例,献血者满意度达99.6%。结论通过在采供血管理过程中引入全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能够促进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工作目标和质量目标的落实,使综合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对血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