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 QT 综合征(long-QT syndrome,LQTS)为心室复极时程延长、不均一性及离散度增大的一种疾病,其危险性在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P)、心室颤动的发生,临床表现为晕厥、搐搦或猝死。LQTS 包括遗传性长 QT 综合征(cLQTS)和继发性长 QT综合征(aLQTS),aLQTS 在临床工作中较 cLQTS 更为常见,具有潜在致命性,是院内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推荐的 QT/QTc 间期延长的临界值范围内,利用不同的 QT/QTc 间期计算方法,尽量准确评估心室复极,可预测 TdP 并进一步降低猝死率。  相似文献   

2.
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亦称QT间期延长综合征,是一种心室复极时程延长、不均一性增大的疾病。心电图上表现为QT间期延长、T波和(或)U波异常、早搏后的代偿间歇及心率减慢时易于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获得性QT间期延长(LQTS)伴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心电图特征、相关病因及诱因。方法选取获得性LQTS伴Tdp发作住院患者19例,观察其QT、QTc间期和TdP发作特征。结果 19例患者QTc间期变动在0.49-0.87s(平均0.63±0.09s),伴随T波电交替4例,Niagara瀑布样T波3例,Tdp触发方式和发作时间不同。相关诱因和病因包括电解质紊乱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7例,药物过量4例。15例患者抢救成功,4例发生院内死亡。结论 LQTs伴Tdp起病急骤,院内死亡率高,了解其心电图特点、相关诱因及其危险因素,及时防范,对于减少院内心脏恶性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长QT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属于离子通道病.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由编码心脏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突变所致,后者产生于药物、电解质不平衡及器质性心脏病对心脏离子通道的影响.其心电图特点为QT间期延长,T波改变以及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为特点的多形室速(TdP),导致心室颤动(室颤)甚至引起心脏性晕厥和猝死.LQTS虽然不是临床常见病,但并非罕见.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是60年代初合成的含碘苯呋喃衍生物,早年用作冠状动脉扩张剂,治疗心绞痛。但同时发现,胺碘酮能延长QT间期具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于70年代后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至今。临床医生对其使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由于胺碘酮能延长动作电位时限(APD),通常不用于QT间期延长的病人。笔者近期遇见两例应用胺碘酮治疗长QT综合征(LQTS)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往人们多认为QT间期延长是药源性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的重要机制。但是QT间期延长并不都能引发TdP,而TdP的发生也并不都伴随着QT间期延长,甚至在一些QT间期缩短的情况下,也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近年来有学者提出TRIaD的概念,其为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三角形化(triangulation)、逆向频率依赖性(reverse use dependency)、不稳定性(instability)以及离散(dispersion)等指标的合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TRIaD指标的变化是药源性TdP发生的共同基质;药物应用后表现出动作电位三角形化、逆向频率依赖性、不稳定性、离散增加等反应,无论有无QT间期的延长,均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包括TdP。反之,即使QT间期延长,致心律失常作用也很小。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临床特征表现为心电图上QT间期显著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de pointes,TdP)反复发作,是心脏结构正常的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体表心电图的Q—T间期为心室除极及复极的总时间,正常人的Q—T间期随心率、年龄、心脏疾病及药物而变动,但一般不超过480ms。长QT综合征(Iong QT Syndrome,LQTS)是以体表心电图QT间期延长,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性晕厥和猝死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长QT综合征可分为先天遗传性长QT综合征(Congeniml or Inherited Long QT syndrome,CLQTS)和后天获得性长QT综合征(Acquired Long QT syndrome,ALQTS)。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快速识别和治疗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6例Tdp的临床资料、心电图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LQTS)伴发Tdp者3例,获得性长QT间期致Tdp(LQTT)者29例,伴有极短联律间期的Tdp4例。先天性LQTS治疗的重点是使用β受体阻滞剂;获得性LQTT治疗的重点是去除病因,增快心率,纠正心室复极异质性;伴极短联律间期的Tdp治疗的重点是使用钙拮抗剂。结论:尽快获取病史和诱发因素,详细甄别心电图和针对性治疗,对Tdp的快速识别和及时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种遗传性离子通道疾病,表现为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可引起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致患者突发晕厥甚至心脏性猝死。对于先天性LQTS,可以通过肾上腺素负荷试验明确其基因型,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TdP发生的目的。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进展就先天性LQTS的诊断与TdP急性期治疗与慢性期预防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