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艾滋病(AIDS)疾病严重影响人群的身心健康[1]。目前的检测先经艾滋病病毒(HIV)筛查试验,如筛查结果为阳性,则进行确证试验。常用的确证方法为蛋白印迹试验(WB)。对于WB试验,有时会出现多次检测结果均为"HIV抗体不确定"。现对本市监测发现的多次WB试验结果均为"HIV抗体不确定"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使用四代艾滋病病毒(HIV)抗原抗体试剂筛查,联合蛋白印迹试验(WB)或核酸补充实验的检测策略进行临床效果评价。方法第四代HIV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筛查阳性样本282例,采用第三代HIV抗体检测试剂复检,复检阳性样本进行WB确证,复检阴性样本同时进行WB检测及HIV核酸检测。结果 282例样本,经WB检测HIV抗体阳性195例,占69.1%,阴性71例,占25.2%,抗体不确定16例,占5.7%。71例WB阴性样本,HIV核酸检测阳性5例。16例WB不确定样本,经核酸检测阳性11例。四代阳性+三代阳性样本206例中,WB确认为HIV抗体阳性195例,占94.7%;9例不确定样本的WB带型主要为p24gp160。四代阳性+三代阴性样本76例,WB检测HIV抗体阴性69例,其中5例经核酸检测为阳性,核酸值均1×106拷贝/mL。结论四代阳性+三代阳性样本,WB确证阳性符合率高;四代阳性+三代阴性样本,WB检测存在漏检的问题,需要补充核酸试验确证。WB不确定样本,核酸检测可以实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HIV WB结果不确定或阴性的疑似HIV感染样本中不同检测方法的检出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75例WB结果为不确定或阴性的疑似HIV感染样本,依据核酸检测和抗体随访结果最终判定受检者的HIV感染状态。样本先使用HIV抗体ELISA、HIV抗体快速检测法(RT)、HIV抗体胶体硒法(CS)和HIV抗原/抗体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进行筛查和复核试验,再进行WB抗体补充试验和HIV核酸检测。分析不同筛查方法对疑似HIV感染者的检出水平,并分析WB不确定结果中条带分布及p24抗原/抗体与HIV感染状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中纳入的75例疑似HIV感染样本中最终确证38例HIV感染,37例HIV未感染;35例受检者样本筛查试验和复核试验检测结果均呈反应性时,最终确证33例HIV感染者。21例ELFA法HIV抗原有反应样本,HIV核酸检测结果均阳性,而WB检测结果不确定有19例,阴性2例;47例ELFA法仅抗体有反应样本中,HIV核酸阳性15例,阴性32例,而HIV WB不确定38例,阴性9例;对62例WB不确定条带分析显示仅有1个条带的确证HIV感染阳性率占5/26;2个条带中确证HIV感染阳性率占25/30;而出现3个条带的确证HIV感染阳性率为6/6。结论对疑似HIV感染者样本进行检测时WB出现不确定结果时若条带数越多,提示HIV感染的风险越大。对疑似HIV感染者,即使HIV WB结果为抗体阴性,建议结合HIV筛查试验检测结果或进一步做p24抗原检测或HIV核酸检测,以免出现漏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抗体补充试验[蛋白印迹试验(WB)或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及HIV-1病毒载量(VL)试验在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样本中的检测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结果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策略。方法对2016—2018年衢州市HIV确证实验室WB或RIBA诊断为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进行WB和RIBA及VL试验回顾性检测分析,并比较三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21份HIV抗体不确定样本,单一使用RIBA检测,HIV-1抗体阳性3份,不确定18份;单一使用WB检测,HIV-1抗体阳性10份,不确定11份,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P0.05);VL试验5 000拷贝/mL 20份,低于检测限的1份,三者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7,P0.05)。结论在HIV抗体不确定或少条带样本的诊断中,WB试验比RIBA的阳性检出率高,不确定率低,部分WB试验诊断为不确定的样本,RIBA可以诊断为阳性,二者可以相互验证,提高HIV感染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检测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反应样本与蛋白印迹试验(WB)确证结果的相关性,探讨ELFA在HIV感染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杭州市各筛查实验室上送样本中,ELFA检测HIV抗体阳性反应样本2 113例,HIVp24抗原阳性反应样本39例,用WB试验进行确证。比较ELFA阳性反应结果和WB确证结果的相关性,分析ELFA检测HIV抗体不同检测值对WB确证结果的预测性。结果 2 113例抗体阳性反应样本与WB试验结果符合率为98.25%(2 076例)。剔除46例无随访结果的样本,进一步讨论2 067例抗体阳性反应样本,ELFA法检测HIV抗体阳性预测值为97.92%(2 024例)。39例HIVp24抗原阳性反应样本首次WB确证36例(92.31%)为结果不确定,已随访的23例均确证为阳性。结论ELFA检测HIV抗体抗原结果直观,抗体阳性反应样本和WB确证试验有很好的相关性和预测性,是HIV抗体检测S/CO比值替代策略中一种较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云南省艾滋病快速检测替代推广运用情况,为全省艾滋病实验室网络建设及艾滋病抗体补充试验检测策略选择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全省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阳性样品补充试验检测策略选择情况及其检测结果,构建决策树模型,对传统确证检测(蛋白印迹试验,WB)和快速检测替代策略两种艾滋病抗体检测补充试验检测策略进行检测成本分析。结果 2018年1-3月全省所有县(市、区)HIV抗体筛查阳性样品送检情况:具备确证能力和不具备确证能力县(市、区)的送样成本和获得确证检测结果时间,不具备和具备确证能力的县(市、区)送样成本分别为73元/份和31元/份,从首诊单位HIV抗体筛查阳性到获得确证结果报告的时间分别为10.6天和4.6天(含非工作日);每诊断出一份HIV抗体阳性样品,使用快速检测替代策略检测成本为58.93元,使用传统确证检测检测策略成本为487.00元。结论与传统确证检测检测相比,快速检测替代策略具有缩短检测结果反馈时间、降低检测成本等优点,适合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1]规定,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需经过初筛试验、复检试验和补充试验后才能报告最终结果。确证试验(条带蛋白印迹法,WB)会出现一种为HIV抗体不确定结果,即有特异性条带但又不满足阳性诊断标准,需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继续随访,抗体不确定随访有阴性、阳性、不进展等转归结果[2],本文就1例WB带型不进展病例情况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安阳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筛查试验阳性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更加合理地开展HIV抗体日常检测。方法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然后对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HIV抗体阳性者与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经两种ELISA试剂筛查HIV抗体呈阳性或一阴一阳的352份血清标本,经WB确认阳性331例,阳性率为94.03%;21例为不确定,占5.97%。WB带型≥7条带的共计328例,占99.09%;6条带的3例,占0.91%。结论艾滋病筛查实验和确认实验结果一致性高。筛查实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阳性样本必须进行确证实验,对确证实验不确定的样本需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核酸检测用于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诊断的可行性,为制定新的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对云南省德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蛋白免疫印迹(WB)试验确证结果为不确定、背景资料齐全、初次血浆留样大于1000μL的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并与抗体随访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9例WB不确定的样本,有22例检出HIV核酸。其中成功随访18例,随访过程中17例HIV抗体阳转,1例带型有进展但不满足诊断标准。被访者WB条带在2周随访时均出现明显变化。核酸阴性的27例,7例成功随访,WB条带无进展或阴性。结论有条件开展HIV核酸检测的地区,对HIV抗体不确定者宜采用核酸检测尽早诊断;无核酸检测条件的地区,对HIV抗体不确定人群的随访间隔宜缩短至2周。  相似文献   

10.
正艾滋病病毒(HIV)抗体蛋白印迹试验(WB)不确定的结果给受检者诸多困扰及心理负担,同时因随访时间不足或未能进行核酸检测辅助确证诊断,导致此类患者未能及时确诊及进行抗病毒治疗(ART),可能导致HIV继续在人群中传播。为了解HIV抗体WB不确定者发生的频率、人群特征及随访转归,对2013-2017年HIV抗体WB不确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几种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试验组合中,找出哪种HIV初筛试验组合做蛋白印迹(WB)试验的必要性。方法以2010-2016年,唐山市HIV初筛试验有反应的1 972份需进一步做WB确证试验的样本为研究对象,包括确证结果为"阳性"、"不确定"、"阴性"样本。两种快检(RT)(+)、两种RT(-)、一种RT(+)或(±),分别与各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化学发光结果的各种试验组合与WB结果及不确定带型的比较分析。结果1 972份样本中,两种RT(+)与ELISA、化学发光的试验组合中,WB确证阳性860例,不确定8例,阴性0例;两种RT(-)的试验组合中,WB不确定137例,2例随访后转阳,阴性925例;一种RT(+)或(±)的试验组合中,WB确证阳性7例,阴性20例,不确定15例,其中4例转阳;三种不同RT组合试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581.367,P=0.001)。在两种RT(+)与ELISA、化学发光的7类试验组合与WB结果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4.850,P=0.563)。结论两种RT(+)两种ELISA S/C(O值均≥6的试验组合替代WB试验确证HIV感染是完全可行的;两种RT(一)与一种ELISA阴性的试验组合是没必要进行WB确证试验的。这种替代策略可以大量降低HIV抗体确证的费用,也减少WB不确定结果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病毒载量(VL)检测对87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患者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对蛋白印迹试验(WB)确证为HIV抗体不确定患者进行VL检测及分析,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及流行病学调查,以证实其感染情况。结果 87例HIV抗体不确定患者中,VL低于检测限18例(20.69%),VL高于检测限69例(79.31%),其中VL在20~5 000拷贝/mL 4例(4.60%),VL5 000拷贝/mL 65例(74.71%)。经随访,VL低于检测限者最终排除了HIV感染,而VL高于检测限者最终诊断为HIV感染。结论 VL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HIV抗体不确定患者是否感染,是WB的一种有效补充检测试验方法,有助于提高HIV感染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原抗体联检电化学发光法(ECL)反应性结果与蛋白印迹法(WB)确证实验检测结果,找出ECL诊断HIV阳性病人的阈值,探讨HIV检测新策略。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4月至2016年2月646例病人复筛ECL及HIV确证试验结果,对23例WB不确定结果进行随访确诊,回顾性分析两组检验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ECL检测HIV抗体的能力。结果 ECL检测方法的总阳性率为59.44%(384/646),ECL诊断HIV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0,cutoff值32.17,灵敏度97.10%,特异度96.20%;以cutoff值为界值,COI≥32.17的病人中97.14%为真阳性,COI≥200时,确证实验阳性率为100%,COI32.17的病人中96.23%为假阳性。结论 ECL检测值COI越大,WB的阳性率越高,该结果可为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HIV抗体的检测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最近一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实验室检测"不确定"结果的分析讨论,尽可能减少实验室"不确定"结果的比例,提高实验室HIV确证实验的质量。方法该病例的血清标本采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两种快诊实验检测,又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实验,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对该样本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一例首次来自上海市肺科医院,两次随访均来自浦东新区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的病例,ELISA和快诊检测为HIV抗体阳性,但WB确证结果首次为"不确定",第2、第3次随访结果也均为"不确定",后经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基因测序结果为HIV-1型的CRF01_AE重组亚型,符合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论对确证试验为"不确定"的病例,应综合初筛结果和实验室辅助检测手段及流行病学史,尽早明确个体HIV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一种条带免疫印迹试剂确证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效果。方法用蛋白印迹试验(WB)和条带免疫印迹试剂(LIA)平行检测1 035份标本,按照各自的说明书判断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总体上,两种试剂检测的一致率为95.3%,对经过确证的640份HIV抗体阳性标本(含2份HIV-1O组和2份HIV-2标本)的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在339份WB试剂判断为阴性的标本中,LIA试剂有5份(1.5%)为不确定结果,而在362份LIA试剂判断为阴性的标本中,WB试剂有28份(7.7%)为不确定结果(χ~2=15.29,P0.001)。在初次检测的341份标本中,确证了17份为HIV抗体阳性,考核试剂检测5份为不确定,12份为阳性。结论 LIA试剂显示出非特异反应暨不确定结果少的优势,可考虑用于HIV抗体的常规确证,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替代策略在各类人群中检测HIV抗体的可靠性,探讨HIV抗体替代策略在全人群中推广的可行性。方法对1 040份筛查阳性的样本,用6种不同的快速试剂、1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及蛋白印迹法(WB)同时进行检测,对WB不确定样本做病毒载量(VL)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 040份筛查阳性样本中,WB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1 007份,当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ELISA试剂检测结果 S/CO≥1时,一致性为100%;WB检测结果为不确定,且VL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20份,当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ELISA试剂检测结果 S/CO≥6时,一致性为100%;以上结果在各类人群中均一致。结论当2种快速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且ELISA试剂检测结果 S/CO≥6时,与WB或VL检测结果一致性达到100%,可以替代WB确证检测。在保证检测试剂质量的情况下,将HIV抗体检测替代策略向全人群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1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确证试验阳性者进行随访检测,探讨目前HIV抗体筛查和确证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受检对象进行HIV抗体筛查和确证试验,并于3、6个月和1年随访检测.结果 首次筛查试验PA试剂为阴性,第3代梅里埃ELISA试剂为阳性,确证试验WB试剂检测带型gp120p24,判为HIV-1抗体阳性.比较试验第4代梅里埃ELISA试剂为阳性,金豪、吉比爱ELISA试剂为阴性,雅培硒标试剂为弱阳性.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阴性.3次随访检测,筛查试验结果与首次检测基本一致,确证试验带型分别为gp120p24、p24和p24p55,1年后的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阴性,受检对象随访后结果定为阴性.4次血样集中检测显示,筛查试剂批间无明显差异,但不同试剂间有差异;确证WB试剂不同批号间带型存在差异.结论 目前应用的WB确证试剂存在一定的批间差异,对弱阳性带型或阳性带型不常见的样本,需更换试剂批号重复进行确证检测;确证试验结果处于临界阳性状态者需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WB确证试验若同时出现1条env带和p24带判为HIV抗体不确定,并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1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确证试验疑似阳性样本进行随访检测分析,探讨最新《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解决思路。方法对蛋白印迹试验(WB)条带为gp160、gp120、p24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按常规检测程序进行HIV抗体筛查和确证试验,采集的血液标本同时补充检测HIV核酸。结果 5次WB试验带型均为gp160、gp120、p24,4次病毒核酸随访检测均未检出HIV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最终判断为无HIV感染。结论对刚符合阳性判定标准的样本应予高度警惕,切勿急于出具确证阳性报告,应补充检测病毒核酸,并继续随访检测,观察条带是否有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中的临床诊断的抗体检测策略进行验证,证明"抗体确证试验"作为补充试验时存在局限性,对处于早期感染样本的检测有漏检风险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实验室抗体确证试验结果为"HIV抗体阴性"的160份样本,用灵敏度略高的抗体试剂进行复检,按复检结果报告,并对两次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160份样本中40份复检为"HIV-1抗体不确定",无"HIV-1抗体阳性",进行核酸检测的样本17/40结果5 000拷贝/mL,2/40结果5 000拷贝/mL,21/40未检出。收集到17份随访复查结果,其中11份"HIV-1抗体阳性",4份"HIV抗体阴性",2份"HIV-1抗体不确定"。结论抗体确证试验检测为"HIV抗体阴性"的样本,不能直接排除HIV感染,建议对"HIV抗体阴性"样本进行区别分析,有必要时进行随访复查或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20.
220份HIV抗体检测确证为阴性或不确定标本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2007-2009年红河州220份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确证为阴性或不确定的标本进行分析,以减少HIV抗体检测中假阳性结果的发生。方法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的常规HIV抗体检测方法和程序,以及HIV抗体检测的替代策略进行检测及结果判断。结果共有4 043份标本做蛋白印迹(WB)确证实验,220份标本被确定为阴性及不确定结果,占5.44(。其中阴性标本66份,占0.16%,不确定标本154份,占3.81%。结论对实验的各环节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对不确定结果的受检者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