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心肌桥压迫对壁冠状动脉内血流、正压力、周向应力、切应力的影响。方法 对原有的壁冠状动脉模拟装置进行较大改进,使其测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从单一应力(正应力)扩展到多种应力,以便更全面准确地模拟在正压力、周向应力、切应力共同作用下的真实血流动力学环境,从而综合考虑在多种应力共同作用下血流动力学规律与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结果 壁冠状动脉模拟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应力的异常主要位于壁冠状动脉近端,随着心肌桥压迫程度加剧,近端的应力平均值与波动值明显增大,正应力平均值升高27.8%,波动值升高139%。结论 心肌桥压迫造成壁冠状动脉近端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对认识冠脉粥样硬化发病的血流动力学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心肌桥的病理影响及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液动力学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数值模拟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液动力学,探索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近心端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液动力学机理。方法建立随心搏运动的局部狭窄直圆管模型模拟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形态学,管壁为薄壁线弹性体,血流遵循不可压缩牛顿流体的一维管流方程组,用Lax-Wendroff方法数值求解。结果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液动力学与正常冠状动脉血液动力学相比有很大差异,血流量#壁切应力和壁切应力梯度均不同。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中,近心端壁切应力及壁切应力梯度的变化要远大于远心端。对于有两段心肌桥的情况,它们的壁切应力和壁切应力梯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距心室较远的心肌桥,其壁切应力和壁切应力梯度要大于靠近心室的那段心肌桥,且随时间的变化程度也更剧烈。结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液动力学不同于正常冠状动脉血液动力学,近心端壁切应力及壁切应力梯度的变化要远大于远心端,从而对动脉管内皮细胞产生重要影响,这可能是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近心端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液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并研制壁冠状动脉周向应力体外模拟装置,实现不同程度心肌桥压迫下壁冠状动脉周向应力的体外加载。方法利用心肌桥冠状动脉血液动力学体外模拟装置,实现壁冠状动脉周向应力的体外测量。依托上述实验数据,实现不同程度心肌桥压迫下壁冠状动脉周向应力的体外加载。结果通过体外测量实验发现,壁冠状动脉近心段周向应力最大值、平均值以及波动值都会随着心肌桥压迫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通过壁冠状动脉周向应力的体外加载实验,验证加载波形与周向应力体外测量实验波形基本吻合。结论该装置可以实现壁冠状动脉周向应力的体外加载,为探究壁冠状动脉近端血液动力学异常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及斑块破裂的影响,提供一个尽量接近在体环境、多种参数可调控的体外模拟平台。  相似文献   

4.
壁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实验模拟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研究、动物实验和模拟试验都证实心肌桥在收缩期的压迫作用,可引起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从而使流量、流速及压力发生变化,导致血流动力学特性的异常现象。作者从"水击"理沦的角度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前端的压力和流速变化这一异常现象的力学背景。方法利用心肌桥模拟装置在收缩期中和舒张期初"水击"发生前后对壁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模拟并用一维水击波理论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与正常情况下实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壁冠状动脉近端收缩压的升高幅度、舒张期流速的升高幅度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结论证实了壁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特性异常现象是由扰动引起的"水击"波。  相似文献   

5.
心肌桥形态学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肌桥是指覆盖在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上的心肌纤维,是一种较普遍的解剖现象,其肌纤维在组织学上有区别于普通心肌纤维而有类似于骨骼肌倾向结构的特点。。心肌桥的结构差异很大,部分可以压迫壁冠状动脉导致相应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造成心肌缺血,这可能和部分心肌桥较厚和较宽,距离冠状动脉窦距离较近,和壁冠状动脉的距离不大等因素有关。尽管壁冠状动脉本身很少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但其近段血管却有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倾向,已经得到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重胡。  相似文献   

6.
背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领域,由于人体血液动力学环境的复杂性,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流动力学壁面切应力的相关性难以作出确切定论。目的:模拟心肌桥-冠状动脉装置,分析壁冠状动脉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心肌桥-冠状动脉模拟装置进行体外模拟实验,保持系统温度、平均流量和心率等相关参数不变,调节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的压迫程度,观察并记录壁冠状动脉近端和远端切应力平均值和震荡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0%压迫时,壁冠状动脉近端和远端的切应力平均值和震荡值差异均不显著;50%压迫时,近端切应力震荡值明显大于远端;80%压迫时,远端切应力平均值大于近端,近端切应力震荡值大于远端。随压迫程度的增加,切应力的平均值远端高于近端,而震荡值近端高于远端。提示壁冠状动脉近端切应力震荡值的升高是导致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心肌桥-冠状动脉"模拟装置的周向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一种心肌桥压迫冠状动脉的模拟装置,用以研究壁冠状动脉近端与远端周向应力的动态变化,并可实现其独立调节.制作"心肌桥-冠状动脉"模拟装置,分别改变模拟冠状动脉外压和心肌桥压迫程度并记录周向应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周向应力的异常主要位于壁冠状动脉近端,随着心肌桥压迫程度加剧,近端的周向应力平均值与震荡值(最大值一最小值)明显增大."心肌桥-冠状动脉"模拟装置能提供体外研究周向应力对血管影响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8.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赵俊  孙善全 《解剖学杂志》1998,21(5):443-446
探讨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及相关性,为心血管病临床提供形态依据.方法:解剖100例正常人心脏的冠状动脉,取前室间支桥下段血管(壁冠状动脉)中份及出桥段血管起始部,作石蜡切片HE染色,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下进行观测.结果:心肌桥出现率为85%,桥宽厚各为19.14±10.49mm,1.37±0.65mm.壁冠状动脉管径较其远端血管管径小;管壁较其远端血管壁薄;其形态有圆形、椭圆形、心形、不规则形和线形.相关分析表明;心肌桥的宽度与壁冠状动脉管径呈负相关;桥的宽度和厚度与其远端血管管径呈正相关;桥的厚度与壁冠状动脉内膜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多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价值及对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埋藏深度、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至我院接受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200例患者均统一实施冠脉造影以及64排256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下冠心病及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检出率,患者壁冠状动脉的平均长度、平均埋藏深度、平均狭窄程度及具体发病位置,并对比不同检查方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冠脉造影结果显示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检出率为70.50%(141/200),76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包含122处发病位置,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为(5.31±2.12)mm、平均埋藏深度为(2.41±1.15)mm、平均狭窄程度为(43.15±10.58)%.螺旋CT结果显示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检出率为86.50%(173/200),102例出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包含215处发病位置,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为(6.75±2.28)mm、平均埋藏深度为(3.17±1.45)mm、平均狭窄程度为(48.26±10.35)%;冠脉造影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3.00%(46/200)高于多排螺旋CT10.50%(21/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可准确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并明确其具体发病位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心肌桥的观测及其解剖生理学意义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存在及其存在的解剖生理学意义。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尸体心脏128例,作年龄、性别记录,比较观察心肌桥的出现率、出现位置、壁冠状动脉所在动脉的形态特点及其与年龄、性别间的关系。结果:心肌桥的解剖检出率随年龄和性别呈阶梯样增加,心肌桥出现的区域位置相对稳定集中,心肌桥所在的冠状动脉在形态匕存在显差异,并随年龄而增强。结论:心肌桥为一良性解剖结构,可能具有支持、固定冠状动脉,局部增大冠状动脉血压,提高心肌血供的“心肌瓣膜”作用。  相似文献   

11.
犬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心肌桥的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犬壁冠状动脉和心肌桥的形态学特点,为比较解剖学提供资料。方法取犬心41例,10%甲醛溶液固定,解剖显示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观测心肌桥及壁冠状动脉的出现率。结果犬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出现于前室间支、后室间支和左室前支。心肌桥出现率70.7%,前室间支79.3%,心肌桥厚度为0.56±0.61 mm。前室间支前段内径1.64±0.46 mm,厚度0.18±0.06 mm;壁冠状动脉内径1.35±0.46 mm,厚度0.13±0.04 mm。心肌桥近段距第一对角支距离为19.78±8.20 mm,距前室间支起始部距离为24.49±12.37mm,距右冠起始部距离为24.21±5.80 mm。心肌桥纤维走向与壁冠状动脉夹角为68.94±14.38。结论犬冠状动脉心肌桥出现率及位置与人相似,可作为科研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壁冠状动脉与心肌桥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 50例心脏上测量了心肌桥位置的长、宽、厚度 ;并在光镜下观察了壁冠状动脉的结构。发现桥前段血管内膜较桥下、后段的内膜显著增厚 (P<0 .0 1) ,讨论了它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We pathologically evaluated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of left ventricular ruptures dur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 (148 sudden out-of-hospital death cases; 93 men and 55 women; age range 42–94 years; mean age 68.9 years; 143 atherosclerotic and 5 non-atherosclerotic lesions). Among the 143 hearts with atherosclerotic coronary lesions, three-vessel disease was most frequent, and plaque rupture or erosion and occlusive thrombus were identified in most cases. Ages of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occlusive thrombus in the culprit coronary artery corresponded histopathologically to thos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features in this pathological study is that acute thrombus in the culprit coronary artery was identified morphologically in most of the cases with advanc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3 or more days). On the other hand, in cases of fres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preceding mural non-occlusive organizing thrombus was observed mostly underneath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thrombus. It is suggested that, in most cases, cardiac rupture dur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occurs at the time of a new ischemic event caused by a new thrombotic coronary les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壁冠状动脉比较解剖学积累资料,为选择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家猪心脏塑化染料灌注,10%甲醛溶液固定,大体解剖显示壁冠状动脉,测量数据,并与既往文献报道的犬的壁冠状动脉分析比较。结果家猪壁冠状动脉出现率为50.0%,前室间支、后室间支壁冠状动脉出现率为15.0%、27.5%。前室间支壁冠状动脉近端径(1.96±0.71)mm,远端径(1.52±0.80)mm,长度(9.19±6.58)mm。总壁冠状动脉长度(9.20±4.99)mm。一支血管上可出现1-2处的壁冠状动脉壁。壁冠状动脉可以扭曲和发出细小的分支血管。结论家猪可以作为动物模型研究壁冠状动脉,但犬比家猪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南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健康体检人群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壁冠状动脉(MCA)检出率、MCA合并粥样硬化检出率以及MCA发生部位及其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6年7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3 461例维吾尔族及汉族健康体检人群CCTA资料,其中维吾尔族1 987例,男1 267例、女720例,年龄25~79(48.43±10.61)岁;汉族1 474例,男944例、女530例,年龄28~74岁(47.79±10.56)岁。采用双源螺旋CT进行CCTA,并进行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重组,比较汉族及维吾尔族人群MCA检出率、MCA合并粥样硬化检出率、MCA发生部位的差异。结果 3 461例健康人群中,MSCT发现MCA 1 111例,占32.10%(1 111/3 461);其中汉族人群检出率为34.32%(506/1 474),维吾尔族人群检出率为30.45%(605/1 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6, P<0.05)。汉族人群组1 474例中MCA伴发粥样硬化为136例、检出率为9.23%(136/1 474),维吾尔族人群组1 987例中MCA伴发粥样硬化为268例、检出率为13.49%(268/1 987),有统计学意义(χ2=14.902, P<0.01)。壁冠状动脉1 111例中,发生在左前降支的为1 001例,占90.09%(1 001/1 111),其中汉族432例,维吾尔族569例;发生在左回旋支为42例,占3.78%(42/1 111),汉族31例,维吾尔族11例;发生在第一对角支为55例,占4.95%(55/1 111),汉族37例,维吾尔族18例;发生在右冠状动脉5例,占0.45%(5/1 111),汉族3例,维吾尔族2例;发生2支以上的8例,汉族3例,维吾尔族5例,占0.72%;两族人群MCA发生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22, P<0.01)。结论 南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健康体检人群CCTA显示的MCA检出率、MCA合并粥样硬化检出率以及MCA发生部位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冠脉CT与冠脉造影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20年7月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次进行冠脉CT和冠脉造影检查,计算壁冠状动脉(MCA)狭窄程度,观察前降支、对角支、钝缘支、后降支和回旋支冠脉分布走行以及与心肌的关系,测量心肌桥长度和厚度。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优良率、心肌桥检出率以及心肌桥测量指标。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显示MCA狭窄程度和诊断心肌桥的一致性。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估冠脉CT判断MCA中重度狭窄和诊断心肌桥的价值。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优良率均较好,冠脉CT心肌桥检出率显著高于冠脉造影(25.23% vs 14.02%, P<0.05);冠脉CT测得心肌桥长度大于冠脉造影,MCA狭窄程度低于冠脉造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CT和冠脉造影显示MCA狭窄程度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32, P<0.05);与冠脉造影比较,冠脉CT判断MCA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3%、86.67%、74.36%、95.59%、87.85%;冠脉CT和冠脉造影诊断心肌桥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15, P<0.05);与冠脉造影比较,冠脉CT诊断心肌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29%、73.33%、69.23%、68.75%、68.97%。结论:冠脉CT与冠脉造影对心肌桥诊断均具有一定价值,而冠脉CT具有无创性、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且对心肌桥位置及分布显示佳,并对MCA狭窄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更具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