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迟发性内淋巴积水 (DEH)最早于 1975年报道 ,由Schuknecht命名并将 DEH分为同侧性、对侧性或双侧性。同侧性 DEH的特点是有类似梅尼埃病样眩晕症状 ,而且这些症状在同侧耳发生耳聋后 ,经若干年后的间歇期才出现。对侧性 DEH则在聋耳对侧出现梅尼埃病综合征症状 ,典型者包括进行性和波动性听力下降 ,耳压迫感和耳鸣和 /或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和呕吐。双侧性 DEH者在症状发生之前已有双侧极度听力下降。DEH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 (病毒性或细菌性 )、外伤和发生于儿童时期的不明事件。Schuknecht等对 2例对侧性 DEH患者进行颞骨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2.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delayed endolymphatic hydrops,DEH)是类似梅尼埃病但又有明确病因的疾病。1975年Nadol等首次报道,1978年Schuknecht对其分类和命名进行了全面阐述,DEH指患者原有一侧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以后又发生同侧或对侧膜迷路积水,从耳聋发生到以后出现膜迷路积水症状的间隔期可长达数十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耳自身免疫性病理因素在迟发性膜迷路积水(DE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6例(同侧性19例,对侧性7例)DEH患者行临床观察、听觉功能测试、免疫学试验;并施以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经迷路-耳蜗神经切断术及迷路后前庭神经切断术治疗,再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特异性抗体阳性:同侧性4例,对侧性l例;对侧性l例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阳性;同侧性l例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ll例药物治疗可控制眩晕发作,8例经行前庭神经切断术后眩晕消失,1例行对侧原发性聋耳鼓室成形术后眩晕消失,4例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1例自然缓解,1例经药物、免疫治疗及内淋巴囊引流术后无效。结论:导致先期耳聋的常见病因有突发性聋、脑膜炎、麻疹、乳突手术等;DEH与原发性聋的间隔期为1~34年。DEH症状较典型梅尼埃病更难控制。内耳自身免疫性病理因素在本病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delayed endolymphatic hydrops,DEH)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指患者先出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经过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膜迷路积水的临床症状。根据临床表现,DEH分为双侧、同侧和对侧三种类型。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DEH进行多项研究并取得相关成果,本文对DEH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BPPV(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可作为多种内耳疾病的后遗症所引发的一个症状。研究表明梅尼埃病患者中5%伴有BPPV,在这些患者中,梅尼埃症状比BPPV症状出现早2~5年,BPPV可发生于梅尼埃病  相似文献   

6.
内耳病变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继发于几种内耳疾病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发病情况,进一步了解BPPV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观察眩晕诊疗中心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53例前庭神经炎、90例突发性聋(包括伴眩晕的突发性聋)、381例梅尼埃病BPPV等的发病情况,并与同期183例原发性BPPV比较。结果4种内耳疾病后可以出现BPPV,分别是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聋、梅尼埃病和Bell麻痹。前庭神经炎后出现BPPV为9.4%(5/53);突发性聋后出现BPPV为38.9%(35/90);梅尼埃病后出现BPPV为0.3%(1/381);1例Bell麻痹后出现BPPV。其中外半规管BPPV5例;后半规管37例,其中1例后半规管BPPV在复位过程中出现同侧前半规管BPPV。管结石症39例,外半规管嵴顶结石症3例。内耳病变后出现BPPV在发病后半年内出现者占75.0%(27/36)。继发性BPPV的手法复位效果与原发性BPPV相似,大多都可1、2次就诊后治愈。结论内耳病突发性聋、前庭神经炎和梅尼埃病后可以出现BPPV。这种类型的BPPV主要表现为后半规管管结石,偶见外半规管嵴帽结石。原发性BPPV与内耳病变后出现的BPPV手法复位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7.
迟发性内淋巴积水 (简称 DEH)是一种不同于梅尼埃病的疾病。本病的典型特点是 :病人多有长时间的一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病史。关于这种病症的早期临床研究报告见于龟井、Wolfson和 Nadol的联合研究。 Schuknecht将原来患有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的又可引起进行性内淋巴积水的病例收集、并将此病症命名为“迟发性内淋巴积水”。而且将此病症分成二类进行临床研究 ,即常见的同侧型和对侧型二类。据近期有关的文献报道 ,从发现一侧耳患有重度耳聋到发展成出现临床症状的迟发性内淋巴积水 ,其发展过程持续 1~ 74年的时间。在产生听力障碍的…  相似文献   

8.
梅尼埃病的球囊功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通过记录、分析梅尼埃病患者的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 (VEMP) ,了解球囊的功能。方法 :15例确诊为梅尼埃病的患者行VEMP检查 ,分析梅尼埃病VEMP的不同表现形式 ,并将该结果与冷热试验结果比较。结果 :正常双侧短声刺激p13波和n2 3波出现率为 10 0 % ,梅尼埃病受试者VEMP 30 %不能正常引出 ,有 3种表现形式 :VEMP双侧无反应、患侧反应振幅正常和VEMP患侧反应低振幅。结论 :梅尼埃病患者膜迷路积液可影响球囊功能 ,VEMP检查有助于梅尼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桥小脑角脂肪瘤是罕见病变,大多数病例与桥小脑角肿瘤一样出现局灶性神经症状,而有些病例则有梅尼埃病样症状。作者报道了两例有波动性听力损失,其中一例有梅尼埃病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鼓室内钆造影剂注射后内耳显影对迟发性膜迷路积水(delayed endolymphatic hydrops , DEH)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迟发性膜迷路积水的病理机制。方法10例DEH患者行双鼓室钆造影剂注射24小时后行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hree dimensional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3D -FLAIR)序列和三维实时反转恢复(three dimensional real inversion recovery ,3D-real IR)序列扫描成像,分析患者内淋巴积水的范围及严重程度。结果10例DEH患者中9例为同侧型,1例为对侧型,均显示单侧或双侧内淋巴积水征象,其中9例同侧型DEH患者中仅1例(11.1%)患侧耳前庭内淋巴显示轻度积水,其余8例(88.9%)均显示患侧前庭内淋巴重度积水;8例(88.9%)同侧型DEH患者患侧耳蜗内淋巴积水,而1例(11.1%)同侧型DEH患者患侧耳蜗内淋巴无积水,9例同侧DEH患者对侧耳均未见前庭、耳蜗内淋巴积水。1例对侧型DEH患者的双侧前庭内淋巴重度积水,右侧耳蜗内淋巴轻度积水,而左侧耳蜗未见积水。结论内淋巴积水是DEH的主要病理因素,鼓室内钆注射后内耳显影能直观地反映出DEH患者内淋巴积水的范围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由于梅尼埃病具有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进行性听力下降、耳闷塞感及不同程度耳鸣等症状,人工耳蜗植入后不仅要解决听觉恢复的问题,还必须考虑前庭功能恢复,特别是眩晕的情况。另外临床上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双侧严重梅尼埃病发生率也较低。我们介绍1例梅尼埃病致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情况,探讨梅尼埃病行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证、术前术后处理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儿童梅尼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梅尼埃病一般认为主要以中年人发病为主,在儿童(≤15岁)中发病率均较低。本文关注儿童梅尼埃病的发病情况,研究儿童梅尼埃病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眩晕诊疗中心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共计586例梅尼埃病患者中儿童(≤15岁)梅尼埃病的发病情况,对这些患者进行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冷热试验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结果本组梅尼埃病发病最早为3岁。儿童期首发的梅尼埃病占全部梅尼埃病患者的1.71%(10/586)。4例首发为典型梅尼埃病症状(耳蜗症状和前庭症状均具备),占40%(4/10);以耳蜗症状首发的占30%(3/10);以旋转性眩晕或倾倒感为首发者分别占20%(2/10)及10%(1/10)。儿童梅尼埃病听力图有两种类型——低频下降型和平坦型: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共7例占70%(7/10);3例为平坦型曲线,占30%(3/10)。前庭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异常与病程无关。耳蜗电图的阳性率较高,达50%(5/10)。首发为倾倒感的患者,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异常。头痛和运动病是儿童梅尼埃病的一个常见主诉。结论儿童梅尼埃病的主要首发症状依次为典型梅尼埃病表现、耳蜗症状、单纯的眩晕或倾倒感。听力图多为低频下...  相似文献   

13.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是一种复杂的、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1861年Prosper Meniere首次描述了梅尼埃病的典型症状:发作性眩  相似文献   

14.
对梅尼埃病尽管已有广泛研究,但确切的发病机制迄今仍不清楚,内淋巴积水的原因和导致症状发作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尚在研究之中。早在1923年Duke就报告过变态反应与梅尼埃病之间的联系,2例有典型梅尼埃病症候群的患者存在严重食物过敏,用肾上腺素控制过敏反应,梅尼埃病症状亦显著缓解,在无症状期用患者高度过敏的食物变应原皮内注射诱发出梅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一例双侧梅尼埃病的病情演变、治疗过程和文献复习了解该病的复杂性以及保守治疗方案的作用。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一例明确诊断的,病程30年并随访15年的双侧梅尼埃病患者的病情演变、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症状分析及听力检测结果可有效诊断梅尼埃病;保守治疗方案对于早、中期患者效果较好,庆大霉素鼓室注射可用于治疗顽固性眩晕。结论梅尼埃病的症状复杂且首发症状呈现多样化,单侧病变可随病程迁延向双侧转化;对于临床症状及听力检查结果的分析仍然是对于梅尼埃病的诊断、分期及治疗的基础;双侧梅尼埃病症状及转变的复杂性提示应该慎重选择治疗方案,保守治疗方案对患者是有益的且庆大霉素鼓室注射对于顽固性眩晕具有良好治疗效果。鉴于梅尼埃病的慢性病特点,以及疾病认识的局限,任何激进的、有创性的诊治方法都应审慎。  相似文献   

16.
56例梅尼埃病纯音听力表现李明奇1梅尼埃病是耳科常见疾病,因其症状多变,阳性体征不易获取而给诊断带来困难,眩晕发作时患耳出现听功能受损或间歇期检测出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可为诊断提供依据。本文对56例梅尼埃病患者的纯音听阈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对梅尼埃病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出现耳聋及反复发作眩晕。方法 对来诊的628例眩晕患者进行甘油试验及眼震电图检查。结果 共确定梅尼埃病患者110例,其中无典型三征者96例(占87.3%)有典型三征者14例(占12.7%)。结论 梅尼埃病早期仅以症状断有一定困难,而甘油试验和眼震电图检查,可为梅尼埃病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梅尼埃病是耳科的常见病,在梅尼埃病的诸多症状中,以眩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最大,因此,其治疗主要以控制眩晕为目标。我们对18例有严重眩晕的单侧梅尼埃病患者尝试行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梅尼埃病首发症状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梅尼埃病患者的性别、首发的年龄、症状,并根据首发症状进行临床分类。方法回顾分析准确提供首发症状的145例梅尼埃病患者,按照耳聋和(或)耳鸣(耳蜗症状)、半规管(旋转性眩晕)和耳石器症状(倾到或平衡障碍)进行分类。结果首发症状依次为耳鸣45例、耳蜗加眩晕症状30例、眩晕28例、耳鸣加耳聋27例、听力下降9例、耳石器症状6例。累及耳蜗及前庭系统30例;累及耳蜗81例:累及半规管28例:累及耳石器6例。小于20岁和大于60岁年龄组患者数最少。男性高发年龄较女性高发年龄早10年,男性和女性在30-49岁年龄段发病例数最多。三种类型梅尼埃病临床首发症状与典型症状出现的间隔差异均较大。结论梅尼埃病耳蜗受累明显高于前庭,首发症状耳鸣最常见,其次是听力下降,再次为眩晕,倾倒的出现率最低。对不典型病例的早期诊断酌情选择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前庭双温试验和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等检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4例4~7岁开始患病且具有梅尼埃病症状的患儿临床数据和听-前庭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综述,所有患儿均从较早年龄开始有自发性复发性(旋转性)眩晕、波动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症状,可明确诊断为梅尼埃病。由于年龄较小,不能表达听觉症状,起初患儿并不符合梅尼埃病的诊断要求,但至其8岁时,4例患儿均主诉耳鸣和(或)患侧耳胀满感,因此符合美国耳鼻咽喉科学会(AAO)梅尼埃病诊断标准。即使缺乏主观听觉症状的信息,对具有特发性自发性复发性眩晕、听力图为波动性低频听力损失的幼儿仍可考虑为梅尼埃病。本报告提示梅尼埃病也可发生在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