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作者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了浓缩吸附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的制备以及减少接种次数时的效果。实验材料采用纯化的组织培养狂犬病毒,用紫外线灭活。制备疫苗时使用分散度为1.0~1.18的氢氧化铝凝胶,每 ml病毒加入2mg 凝胶,于 pH7.0~7.5、4℃、不断震荡中吸附24小时。然后将浓缩吸附疫苗用紫外线灭活,再加蔗糖明胶作稳定剂,冷冻干燥。  相似文献   

2.
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价格昂贵,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狂犬病疫苗,为此,发展了一种新的更经济的高免疫原性鸭胚疫苗.新疫苗由狂犬病毒P-M株制备,从鸭胚组织提取病毒后,病毒上清液经过滤、分层、沉淀及β-丙内酯灭活加以提纯和浓缩,制成高度纯化的鸭胚疫苗(PDEV).每剂疫苗至少含有2.5IU与完整病毒颗粒有关的糖蛋白抗原,这种抗原是病毒颗粒衣壳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透明质酸钠原料病毒灭活/去除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彩霞  范素俊  侯永泰 《安徽医药》2010,14(10):1126-1128
目的对鸡冠来源的透明质酸钠病毒灭活/去除工艺进行验证。方法根据生产所用鸡冠确定其可能携带的病毒种类,选择呼肠孤病毒Ⅲ型、伪狂犬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和猴空泡病毒40作为相关的指示病毒。对透明质酸钠原料的制备工艺进行分析,确定透明质酸钠原料制备工艺中加热灭活工艺作为可能灭活/去除病毒的工艺,并进行病毒灭活/去除效果的验证。结果呼肠孤病毒Ⅲ型、伪狂犬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和猴空泡病毒40经加热灭活处理的平均灭活对数值分别为≥5.688,≥5.375,≥6.542,≥7.125。透明质酸钠加热灭活工艺可有效灭活病毒。结论透明质酸钠加热灭活工艺可作为透明质酸钠制备过程中灭活病毒工艺,能有效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为证实白细胞介素-2(IL-2)能否作为佐剂增强狂犬病毒灭活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将CBA/J(H-2K)纯系鼠分为3组,分别注射IL-2+狂犬病毒灭活疫苗、狂犬病毒灭活疫苗、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结果表明,IL-2能够提高CBA/J(H-2k)纯系鼠对狂犬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反应,加入IL-2后,小鼠体内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提高,达51,3±6.7%(P<0.01),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活性的二次反应达29.1±3.0%(P<0.01)。  相似文献   

5.
狂犬病疫苗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礼  朱关福 《医药导报》1994,13(5):201-202
近10年来,现代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狂犬病疫苗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①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制野生动物狂犬病毒口服疫苗(狂犬病毒糖蛋白——重组痘病毒、腺病毒或杆状病毒等)获得成功;②狂犬病毒无毒变异株口服疫苗筛选成功具有应用前景;③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制备优质狂犬病毒疫苗。1 狂犬病基因工程疫苗 采用DNA重组技术表达狂犬病毒糖蛋白(G)或核蛋白(N)发展新一代狂犬病疫苗,是一条良好途径。学者们先后采用大肠杆菌、酵母和哺乳类动物细胞作为狂犬病毒G蛋白的表达系统,考虑到免疫  相似文献   

6.
传统疫苗制备常采用加热或化学方法来灭活细菌。然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采用γ辐射制备的疫苗的效力强于“灭活”疫苗,而且贮存期长于活疫苗。研究者相信这些结果可使疫苗生产成本降低,贮存容易,无需冷藏运输。研究者分别用加热灭活的单核细胞增  相似文献   

7.
文摘     
043 一种由感染狨肝制备的灭活甲型肝炎疫苗本文首次介绍一种由感染狨肝纯化制备、并经福马林灭活的甲型肝炎疫苗。经此疫苗免疫的狨对甲型肝炎病毒的攻击具有保护作用。试验采用野生捕捉的甲型肝炎抗体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动物组织来源透明质酸钠的安全性,本研究选择有效的病毒灭活工艺并进行验证。所用动物组织为鸡冠,选择小鼠脑脊髓炎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猴空泡病毒40和伪狂犬病毒作为相关的指示病毒。选择透明质酸钠制备工艺中的酶解工艺作为可能灭活病毒的工艺,酶解工艺对小鼠脑脊髓炎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猴空泡病毒40和伪狂犬病毒的平均灭活对数值分别为6.125、5.438、5.792和5.250 lgTCID50/0.1 ml。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毒32株在原代地鼠细胞中培养,传33~38代,培养液浓缩100倍,超速离心(50,000g)90分钟提纯,经紫外线灭活后,按1ml 分装,冻干。浓缩疫苗抗原价为7.0~7.8,对照毒株 Ty-42的未浓缩疫苗抗原价为0.7~1.2。肌肉注射时,注入小白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认为,在制备22nm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颗粒的疫苗的过程中,有两个重大问题尚待解决:一、选择灭活感染病毒的有效方法。作者认为加热或甲醛处理灭活并不完全可靠,因而提出一个边提纯、边灭活的制造操作过程;二、建立检定疫苗特异  相似文献   

11.
最近的研究为乙型肝炎(HB)疫苗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补充证据.美国最近批准的疫苗是采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的混合血浆制备的,其中有些血浆来自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简称爱滋病)高危人群.令人担心的是疫苗中可能有AIDS的病原因子,在生产过程中未完全灭活.尽管有报道表明,现行的灭活程序能灭活所有已知病毒组的代表,这种担心仍然存在.现已确定逆转录病毒是AIDS的病原因子,从而可使疫苗研制人员(1)直接检测疫苗生产中的灭活程序对AIDS病毒的灭活;(2)寻找疫苗中AIDS病毒的核酸顺序;(3)在疫苗接种者中寻找AIDS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同时继续  相似文献   

12.
目前β丙内酯(BPL)广泛地用于细胞培养疫苗制备过程中的病毒灭活,它还可与疫苗中残余的细胞DNA起反应。作者检测了BPL对用BHK-21细胞制备的实验性狂犬病疫苗中残余DNA的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用狂犬病疫苗是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和使用的疫苗之一,经夯用动物脑组织制备的活疫苗,灭活疫羁,原代细胞培养灭活疫羁和细胞培养精制纯化疫苗等几个阶段,它为人类防治和控制狂犬病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各种类型的狂犬疫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各种类型的狂犬疫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作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
据纽约血液中心的Stevens报道,Merck乙型肝炎疫苗传播致病因子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这种疫苗虽用血浆制备,但是,三个灭活步骤(pH2胃蛋白酶、8M尿素  相似文献   

15.
作者应用荷兰制备的加热灭活的乙型肝炎疫苗,对800名易感的男性同性恋者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疫苗系由含HBsAg ad和ay两种亚型的混合血浆提纯,经101~104.5℃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一种新型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Lyssavac-HDC),该疫苗以狂犬病病毒Pittman-Moore 90RA 4EE2株为毒种,感染人二倍体细胞后,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β丙内酯灭活,再除去灭活剂,加入明胶、L-半胱氨酸、磷酸钾和乳糖等作为稳定剂制备而成。作者在泰国100例严重狂犬病接触者中对该疫苗的免疫原性、副反应及效力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作者用适应于恒河猴胎肺二倍体细胞(DBS-FRhL-2)的狂犬病毒Kissling株制备了一种新的人用狂犬病疫苗(RDRV)。曾用二针法作暴露前人体反应观察,证明优于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的疫苗系用HBsAg阳性献血员的血清或血浆制备。HBsAg对流免疫电泳滴度≥1:16,不含HBV或“e”抗原。按不同亚型分别纯化。小量疫苗经两步亲和层析制成。大量疫苗用理化方法(吸附、抽提、聚乙二醇沉淀和区带离心等)制备。以福尔马林灭活。蛋白含量2~10μg/ml。含微量同种血  相似文献   

19.
由于某些病毒对肿瘤生长有明显作用,因而促使人们努力制备预防病毒感染的疫苗。Epstein介绍了他们在研制与两种人类肿瘤(Burkitt淋巴瘤和鼻咽癌)有关的EB病毒(EBV)疫苗方面的进展。由于灭活或减毒的EBV DNA都可能有致癌作用,所以用完整的病毒颗粒制备疫苗是不明智的。Epstein等已选用病毒外膜的大分子糖蛋白制备疫苗。这种糖蛋白(gp340)的分子量为340,000。自然感染EBV所产生的gp340抗体能中和EBV。  相似文献   

20.
作者研制提纯羊脑狂犬病疫苗,制备步骤包括用高渗缓冲液将感染的脑组织制成悬液、搅拌及低速离心等。此种β丙内脂灭活的纯化冻干疫苗,在去除65~80%杂蛋白的同时,也除去了神经变应原活性物质,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