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分析珠海市2016年艾滋病疫情特征。方法 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珠海市2016年报告的艾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珠海市2016年新发现HIV感染者/AIDS患者(简称HIV/AIDS)275例,男女比例为9.2∶1(248∶27),年龄较为集中在20~49岁,占81.45%;人群以流动人口为主,占75.91%;以性接触感染为主,占91.32%,而其中 61.84%是经男男同性性接触感染。结论 2016年珠海市艾滋病疫情继续保持增长趋势,经男男同性传播是本地艾滋病目前主要传播途径。要继续加强对普通人群艾滋病知识宣教和重点人群行为干预及病例发现等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连州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连州市2005-2010年艾滋病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表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0年连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50例,其中HIV感染者28例,艾滋病病人22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11例。疫情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域和北部乡镇。男女性别比为3.17:1,年龄介于17~82岁,20~49岁青壮年占74.00%。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和工人为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0.00%,已婚占64.00%,异性传播占74.00%。其它就诊者检测、术前检测和检测咨询是发现HIV抗体阳性者的主要途径,合计占病例总数的62.00%。结论连州市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度流行期,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策略,以遏制艾滋病的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平湖地区2005—2008年HIV/AIDS的流行特征,分析其传染来源和流行趋势,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平湖地区艾滋病监测资料及个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8年共发现46例HIV/AIDS病例,男32例,女14例,主要感染途径为性接触(52.17%)和静脉吸毒(36.96%),25%是通过HIV阳性配偶或性伴侣间感染,46例HIV/AIDS病例中外来流动人员占89.13%。结论HIV/AIDS在该地区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流行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预计今后HIV感染者将大幅度增长,需加大防制力度,防止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AIDS)在我国的流行形式日趋严重,据<2005年中国艾滋病(AIDS)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报道,估计中国现有AIDS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约65万人[1].2009年底<中国- 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网络直报,累计HIV32.6万例,AIDS10.9,死亡5.4万;疫情估计,成活HIV/AIDS约74万人,其中AIDS10.5万,新感染4.8万,因AIDS死亡2.6万.以性传播为主.我县为全国艾滋病流行重灾区,孕产妇的感染以性传播及注射吸毒为主.现将我院2010年收治HIV孕产妇住院期间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四川省某市艾滋病疫情的流行特征。方法:HIV/AIDS疫情数据来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历史卡片数据库中下载数据资料,导入SPSS13.0。将HIV/AIDS病人依据时间先后分为A组合B组。A组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病人,B组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病人。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艾滋病流行特征。结果: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发现HIV感染者1909例,AIDS病例925例。两组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AIDS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之间,占62.86%。感染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注射吸毒)和母婴传播。其中,性传播途径占绝大多数。结论:HIV和AIDS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的趋势,加强艾滋病检测网络的建设,针对性的艾滋病知识宣传,关注重点人群,对HIV/AIDS的预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庆市艾滋病流行趋势与特征,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收集1993—2009年重庆市艾滋病疫情资料与哨点监测数据,描述性分析HIV感染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传播途径等的流行趋势,比较分析1999—2009年吸毒人群以及2006—2009年暗娼与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的变化趋势。结果重庆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7775例,近5年报告的病例数都超过了1000例,2009年经异性和同性性接触传播分别占26.6%和38.5%,50岁及以上年龄组所占的比例由2001年前的1.9%上升至2009年的17.4%。哨点监测发现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由1999年的0.4%上升至2009年的6.4%,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由2006年的10.4%上升至2009年的19.0%,暗娼人群HIV感染率维持在0.5%以下。结论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显著升高,加强针对上述人群的防控工作与HIV感染者的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越边境的宁明县近7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0年的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目前总人口数为43万多,近7年报告梅毒、淋病、艾滋病和HIV阳性病例共2802例,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人群发病率为96.51/10万,其中淋病206例,梅毒1649例,艾滋病571例(死亡197例),HIV阳性376例(死亡44例)。以上4种疾病高发病例数在15~岁年龄组至45~岁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81.01%。农民发病人数占总发病数的59.67%。梅毒、AIDS/HIV病例数近几年呈逐年平行上升的趋势。AIDS/HIV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病死率为25.45%。结论该县近七年来淋病患者数量未能反映当地真实流行状况,而梅毒、AIDS/HIV阳性总病例不断增多,并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其防治任务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柳州市1999—2010年5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和分析柳州市1999—2010年5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报告、综合监测和专项调查资料。结果1999—2010年累计报告50岁以上人群HIV感染者/AIDS病人1788人,其中AIDS977人,死亡608人;男1367例,女421例,男女性别比为3.25: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0.78%;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占73.43%;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75.84%,且历年统计显示异性传播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96.94%;50岁以上病例存活时间逐年延长,但超过3年的仅占3.34%,远远低于全人群的1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z=27.50,P〈0.01);病例发现晚,导致治疗晚是主因。结论5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艾滋病防治难度大,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州市天河区1995-2010年艾滋病(AIDS)疫情,探讨防控策略。方法根据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的信息,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河区的艾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天河区199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至2010年底累计共报告HIV感染者223人,AIDS病人110人,死亡17人。近3年报告数增加较快,共报告201例,占总报告数的60.4%;全区21个街道均有HIV/AIDS报告,以棠下街最多,占14.7%(49/333);年龄最小3岁,最大99岁,以青壮年为主,占91.9%;男性251人,女性82人,性别比为3.07:1;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36.3%(121/333),男男同性传播占25.2%(84/333),注射毒品占16.2%(54/333);户籍以广东省为主,占53.5%(178/333)。结论天河区艾滋病报告数近3年呈快速增加,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HIV/AIDS病例的死亡原因.方法 对345例HIV/AIDS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某医院HIV/AIDS住院患者3406例,死亡345例,病死率10.13%.自2005年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以来,病死率较前下降.CD4+T淋巴细胞计数< 200个/μl者病死率为14.61%(299/2046),与≥200个/μl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D4+下降,病死率上升.(2)机会性感染累及99.42%(343/345)死亡病例,共出现机会性感染924例次,与死亡直接相关的占84.64%.机会性感染以真菌和细菌感染最常见,感染部位以肺部、口腔、全身播散性、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为主,其中重症肺炎、播散性青霉菌病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艾滋病指征性机会性感染占29.65%.引起HIV/AIDS死亡的因素还有机会性肿瘤、HIV相关性疾病及艾滋病非相关性疾病等,占15.36%.无接受有效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亦构成死亡的因素,其中接受HARRT者疗程超过3个月只占6.96%.结论 终末期艾滋病患者病死率极高,机会性感染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HIV/AIDS的早期诊断和积极控制机会性感染,及时有效HAART治疗是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广州市白云区艾滋病流行特征,评估监测效能,为下一步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运用SAS统计软件对广州市艾滋病疫情数据库中白云区属的病例进行相关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07年底,白云区共发现病例1136例,男女比为3.5:1;年龄以15-49岁为主(94.01%)。传播途径以静脉吸毒为主(61.10%),流动人口占疫情的大部分(71.48%)。性传播(x^2=12.009,P=0.001)和职业人群(x^2=44.935,P=0.001)随年份比例增加;常规监测发现病例日趋增加(x^2=5.533,P=0.019)。结论白云区已进入疫情的快速增长期,疫情主要侵袭青壮年男性,吸毒人群和无业人士所占比例较大。由于白云区在经济和生活上的一些特点,流动人口的疫情负担较重,且传播途径向多元化发展。加大监测力度包括高危人群干预专项和监测效能,将有助于迅速准确的掌握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HIV流行情况,评价已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策略和依据。方法对2006年顺德区哨点和常规HIV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6年顺德区共发现HIV感染者84例,感染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HIV感染者主要以青壮年男性和外省籍人员居多。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传播,静脉注射吸毒传播31例(占36.90%);性接触传播29例(占34.52%),其中异性性接触传播25例(占29.76%),同性性接触传播4例(占4.76%)。结论顺德区目前正处于艾滋病流行初期,建议加大综合防治措施,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才能控制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张家界市永定区1995-2008年老年人艾滋病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张家界市永定区1995-2008年老年人艾滋病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张家界市永定区1995-2008年的老年人艾滋病疫情报告、综合监测和专项调查资料,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08年累计报告老年人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83人,其中艾滋病病人48人,死亡人数为41人;56.6%的感染者分布在城区;男性62人,女性21人,男女比例为2.95:1;最大年龄84岁,平均年龄(66.20±8.00)岁,职业为农民的占89.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1.6%;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83.2%,血液传播占8.4%,途径不详占8.4%,年度统计显示异性传播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94.4%。结论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此情况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9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广州市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09年报告登革热病例18例,本地感染病例3例,累计发病率0.08/10万,无死亡病例,输入性病例或来广州就诊病例占全年报告病例的83.33%(15/18),实验室监测表明,2009年广州市病毒流行株为登革Ⅲ型病毒。结论 2009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处于散发流行状态,流行的登革病毒型别与往年监测结果有所不同,较多的输入性病例或异地来广州就诊的登革热病例对广州市登革热流行存在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市2005—2006年新发现的HIV/AIDS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6年全市新发现的HIV/AIDS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年新发现1236例HIV/AIDS,有偿采供血感染的人占60.44%(747/1236),既往受血感染占14.97%(185/1236);异性性传播占21.36%(264/1236),其中HIV感染者配偶间性传播占48.48%(128/264),婚外性传播占51.52%(136/264)。确认的1236例HIV/AIDS中,通过自愿咨询检测(VCT)发现的人占61.65%(762/1236)。结论全市新确认的HIV/AIDS中经性传播的比例正在上升;HIV感染者主要通过VCT发现;应进一步加强VCT工作。  相似文献   

16.
The prevalence of HIV infe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AIDS are higher among prison inmates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lthough African Americans and Hispanics constitute approximately 13% and 12.5% of the population, respectively, they are over-represented among the prison population. The current trend in the adult/adolescent AIDS cases among African Americans and Hispanics outpaces that of the white population. The sociodemographic data of HIV/AIDS looks similar to the sociodemographics of U.S. prisons. This suggests that there may be a link between HIV transmission in prison and the current AIDS epidemic in the community. In addition, this high incidence is also a reflection of the high-risk lifestyle of the incarcerated population. High-risk behavior common among the incarcerated and inner city minority communities includes injection drug use, sharing of drugs and drug paraphernalia, and multiple sex partners. HIV transmission risk-reduction efforts such as mandatory screening of inmates, preventive HIV/AIDS education, and appropriate and adequate therapeutic management are essential to curtail the epidemic. However, any HIV/AIDS reduction program for minority communities must include culturally sensitive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深圳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深圳市VCT人群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4239名求询者接受了咨询和血清HIV抗体检测,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占82.4%;男女比例为0.89∶1,文化程度以初、高中或中专为主,占62.6%;咨询类型主要为危险性行为28948例,占65.4%;HIV阳性428例,阳性率为0.97%。2008-2010年男男性行为(MSM)感染率分别为9.2%、9.8%和14.6%。结论深圳市MSM感染率逐年升高,应加强对MSM人群的行为干预,并对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