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复方角菜酸酯栓在环状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运用马应龙痔疮膏换药,治疗组术后加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在大便便血、疼痛指数、创缘水肿、便秘次数、愈合时间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大便便血、疼痛指数、创缘水肿、便秘次数、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状混合痔术后换药加用复方角菜酸酯栓能明显减轻患者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并能加速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痔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复方角菜酸酯栓剂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对比的研究方法,将25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和复方角菜酸酯栓剂,在用药后30min至6d量化评价两组疼痛、出血、水肿、脱出等情况。结果用药后在疼痛以外的其他症状改善方面,两组疗效均显著,有效率分别为87.3%和94.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各时间点,治疗组患者疼痛平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后30min和3h,止痛起效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30min和3h总起效患者的比例也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用于混合痔的治疗,在缓解疼痛和起效时间上有优势;在改善疼痛以外的症状方面,与复方角菜酸酯栓相似。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三联疗法对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将126例拟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换药,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换药基础上,口服地奥司明片、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纳肛。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水肿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人、第7天肛门疼痛、水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用药6d,两组均末见明显不良反应。结果表明,三联疗法可有效减轻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及水肿程度,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切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切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切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80例为治疗组,与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切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外搽,每日3次,对照组使用卤米松软膏,配合使用尿素软膏,比较两组在4周、8周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及8周时痊愈率分别为41.02%和79.4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复方角菜酸酯乳膏能较快改善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症状和体征,疗效确定,且该药副作用极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进行PPH术(A组)和外剥内扎术(B组)。术后观察治愈时间、疼痛指数等并发症。结果:两组病者均痊愈,但疼痛与便后疼痛指数、痊愈时间等方面,PPH术明显优于外剥内扎术组。结论:PPH术治疗环形混合痔明显优于外剥内扎术组。  相似文献   

7.
外剥内扎侧切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外剥内扎侧切缝合术和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72例Ⅲ、Ⅳ期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采用外剥内扎侧切缝合术和单纯外剥内扎术予以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通过对术后出血情况、疼痛指数、创口水肿、尿潴留、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观察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外剥内扎侧切缝合术保留单纯外剥内扎术的优势,克服其不足之处,较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切口复方甲硝唑注射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采用切口复方甲硝唑注射加常规换药,对照组68例常规换药,观察两组术后2 d、3 d、5 d创面疼痛、水肿情况,评分量化比较,并统计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术后2 d、3 d、5 d,治疗组创面疼痛、水肿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切口复方甲硝唑注射用于混合痔术后创面能缩短创面炎症反应期时间,缓解局部疼痛、水肿症状,加速创面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加横切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加横切缝合术,对照组予以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愈率、术后肛门疼痛、水肿、坠胀、皮赘残留,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剥内扎加横切缝合术是目前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一种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1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一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术(外剥内扎痔核悬吊加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治疗组),一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创口愈合比对照组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果表明,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11.
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外剥内扎术采用“∝“形切口结合痔核高位结扎,黏膜收提,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治疗,每组40例,对比观察两组术后大便时出血、疼痛、创缘水肿、肛门溢液、肛周皮赘、平均愈合时间、治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减轻术后大便时出血、疼痛、创缘水肿、肛门溢液、肛周皮赘、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结论:该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12.
肛瘘肛周脓肿术后应用复方角菜酸脂乳膏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角菜酸脂乳膏对肛瘘和肛周脓肿术后治疗的效果,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换药药物.方法:将188例后位单纯性肛瘘或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后患者,分为复方角菜酸脂乳膏治疗组和中药换药对照组,对其愈合时间和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复方角菜酸脂乳膏在肛瘘或肛周脓肿术后伤口的促进愈合和减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优于传统中药换药(P<0.01).结论:复方角菜酸脂乳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肛瘘和肛周脓肿术后换药药物,尤其在纤维增殖期(中期)、上皮覆盖期(后期)作用明显,具有明显的镇痛、促进愈合作用,并有效防止湿疹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动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Ⅱ~Ⅲ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RPH联合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101例(治疗组),与同期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85例(对照组)相比较,观察治愈率、术后疼痛指数、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疼痛指数、并发症、平均愈合时间上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RPH联合外剥内扎术可以提高Ⅱ、Ⅲ期混合痔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外剥内扎断桥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外剥内扎断桥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 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6例用外剥内扎断桥缝合术式 ;对照组 40例用外剥内扎术式。治疗组术后症状及痔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1或P <0 .0 5)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改良外剥内套内注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采用改良外剥内套内注术(治疗组)或传统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治疗的混合痔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和住院费用等。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均为100%;治疗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并发症中,除肛门坠胀外,治疗组术后疼痛、出血、水肿和尿潴留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混合痔改良外剥内套内注术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及减轻术后疼痛、水肿、出血、尿潴留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重建皮肤黏膜桥术和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一组采用重建皮肤黏膜桥术治疗(治疗组),一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结果显示,在治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愈合方面,治疗绀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对照组低。结果表明.重建皮肤黏膜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分析剥切缝合手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与注射加外剥内扎术进行比较。方法:将摩洛哥拉西地亚省立医院剥切缝合手术治疗76例混合痔作为观察组,上海嘉定中医院外剥内扎加注射术治疗混合痔1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感染、尿潴留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9d,对照组15d,术后疼痛评分、感染、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加。结论:剥切缝合手术治疗混合痔愈合时间短,但术后各种并发症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改良分段外剥内扎加原位皮瓣留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2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改良分段外剥内扎加原位皮瓣留置术.对照组120例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结果表明,改良分段外剥内扎加原位皮瓣留置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缩短疗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不足,通过对环状混合痔手术方式的改良,以促进创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较外剥内扎术(对照组)与小切口外剥内扎及皮桥重建术(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在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小切口外剥内扎与皮桥重建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显著减少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PPH结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手术过程中的手术顺序问题,将51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4例先行改良外剥内扎术,再行PPH;观察组256例先行PPH,再行改良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后创口疼痛、肛门排便功能、尿潴留、平均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术中血肿形成、术后肛缘皮赘、水肿、肛门渗液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先行PPH,再行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中利于操作,术后患者近期并发症少,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