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教授以辨证精准见长,用药独特,临床效果显著。其将崩漏分为三类:血热型崩漏、气虚型崩漏及血瘀型崩漏。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下,治以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相似文献   

2.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是妇科常见病。陈莹教授认为血瘀是崩漏的主要病因,治疗上应当以活血化瘀为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相似文献   

3.
张红梅 《光明中医》2013,(11):2342-2344
目的 观察耳穴贴敷配合中药治疗崩漏证.方法 收集中医门诊患者80例,利用耳穴贴敷配合中药治疗崩漏.结果 临床采用耳穴贴敷配合中药应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建立中医"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人工周期治疗崩漏,疗效显著.结论采用耳穴贴敷配合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更年期妇女崩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张庆文教授从虚实论治更年期崩漏的经验。张教授认为,崩漏主要病机为虚、瘀、热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其本在肾。故治疗上急则治其标,塞流以止血,兼重澄源;缓则治其本,澄源复旧并重。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丛慧芳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的经验;肾虚肝郁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治疗原则,采用补肾疏肝法治疗本病;同时注重心理疏导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褚玉霞教授是全国首批中医传承博士后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第二批全国中医妇科名师,河南省首届名中医。褚教授认为崩漏病因病机复杂,病因以虚、瘀为主,故治疗时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治崩三法,根据患者年龄分而治之。总结褚玉霞教授治疗崩漏的临证经验,为临床诊治该病拓展思路,希望能对崩漏的诊治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7.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其发病特点是月经的期、量、色和质的严重失常。我们根据崩漏的临床表现,结合长期的临床体会,笔者认为其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热和血瘀,致脏腑功能失调,冲任损伤不固,不能制约经血,故经血从胞宫非时而下。根据崩漏临床发病的缓急和出血的新久,而治疗本病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同时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大法则。笔者按中医分期论治崩漏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临床上治疗崩漏的新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介绍张烨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的经验。张教授认为肾脾两虚是本病的根本原因,主张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采用固本培元法治疗本病;同时注重心理疏导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崩漏止血探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崩漏的病因复杂,对其治疗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辨证求因,从因而治.对其止血法可概括为益气养血止血、滋阴止血、活血祛瘀止血、调肝理气止血法等.  相似文献   

10.
庞泮池教授治疗崩漏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庞泮池教授是上海名中医,治疗妇科病,很有特色,仅举庞师治疗崩漏经验,以飨读者。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可见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环后出血”、“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中。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历来治法多种,最有...  相似文献   

11.
探讨孟河医派章次公先生治疗妇人崩漏医案的临诊经验及用药特色。章次公治疗妇人崩漏能够谨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灵活运用古代医家治崩之塞流、澄源、复旧三法,临证侧重于补、涩与祛瘀3个方面,体现"祛瘀生新,补涩止血"之要旨,或以通利祛瘀为主,或以收涩止漏为主,或通涩并重,或先攻瘀血后固摄之。继承古代医家治疗崩漏经验的同时不忘创新,临证时还结合现代医学之药理学,充分体现其"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学术思想,总之其治病以切实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持续淋漓不尽者。崩漏在中医辨证中属月经病范围。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受损,不能制约经血,故经血从胞宫非时而行。常见病因有血热、脾虚、血瘀、肾虚等。蒙医辨证崩漏则属妇科病赫依瘀症范围,其病因为赫依、希拉、巴达干等三根紊乱影响血液及肝肾的正常功能而导致经血暴下或淋漓不止。因此中蒙医辨证多根据出血的量、色、质的变化,参合全身症状、舌脉,详辨其虚实寒热。由于崩漏发病的缓急不同,出血的新久各异。中蒙医治疗崩漏皆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崩漏的治疗方法。现分述如下:1 中医…  相似文献   

13.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中汇集了前人治疗崩漏病的精华,认为崩漏病因繁多,病机复杂,虚实夹杂,涉及多脏。病理因素与虚、热、瘀相关;病理机制以脾肾亏虚为本,瘀热为标;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治疗大法,分别采用养阴清热、活血化瘀、健脾补肾具体治则;以四物类方为主灵活加减治疗,同时注意顾护脾胃,巧用苦酒煎药等。该书对崩漏病的论治思路于当今临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尤昭玲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崩漏的经验。尤教授认为脾肾亏虚是该病的主要病机,临证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治则,以"塞流、澄源、复旧"为治法,辅以健脾补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崩漏是中医妇科疑难病证之一,其病因多端,病机复杂.对其治疗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截流开源"和"健脾固肾"二法.  相似文献   

16.
辨治崩漏三法李春英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前贤认为治疗崩漏有三个重要环节。如方广《丹溪心法附余》所云:“治崩次第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若只塞其流而不澄其源,则滔天之势不能遏;若只澄其源而不复其旧,则...  相似文献   

17.
崩漏误治挽逆案析王静芳崩漏是多种妇科疾病中常见症状之一。临床多以血热、血瘀、脾虚、肾虚为因,治疗应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随证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全面周到方能收效,否则见血即止,非但血不止,而变生实证者也不鲜见。若能从失败中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经者 ,常也 ,三旬而一下 ,如月之盈亏有序 ,故名月经。正常月经是生理性出血。漏者 ,淋漓不断之谓也 ,崩者 ,经血突然大下也。凡突然大下 ,又淋漓不绝者 ,统称崩漏 ,是病理性出血 ,对其治法清代叶天士提出 :“凡崩漏初起以止血以塞其流 ,急则治标也 ,血既止矣 !如不清源则滔天之势不可遏 ,源既清矣 ,如不端正则散失之阳无以自恃 ,故治崩漏者 ,当守三者次第治之 ,以收其功。”叶氏指出 :止血 ,清源 ,端本三个步骤治疗崩漏 ,确为后世医家治疗本病提炼出可遵循之法则。但在临床施治中三个治疗阶段很难截然分开 ,多是交替运用 ,园机活法 ,方能取…  相似文献   

19.
苏敏  陈巧利  马春芬 《光明中医》2010,25(6):941-943
马春芬教授治疗崩漏的经验,病因病机为热、虚、瘀,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冲任损伤,不能约制经血,"经血非时妄行"为表,"脾肾亏虚"为本。根据"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遣方用药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20.
<正>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属西医宫血症范畴。成因多,病机复杂,病程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生理。笔者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临证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