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9例和治疗组97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酯4mg/d,随访6月观察其血肌酐(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1)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P<0·05)。(2)治疗组随访6月后Cr、BUN显著降低、Ccr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随访6月后Cr、BUN和Ccr无明显变化。结论坎地沙坦酯在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之外对逆转老年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是有效可行的,且疗程越长者获益越大。  相似文献   

2.
坎地沙坦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萍  邓伟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14(12):1013-1014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9例和治疗组97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酯4 mg/d,随访6月观察其血肌酐(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 (1)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P<0.05).(2)治疗组随访6月后Cr、BUN显著降低、Ccr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随访6月后Cr、BUN和Ccr无明显变化.结论 坎地沙坦酯在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之外对逆转老年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是有效可行的,且疗程越长者获益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10月我院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O2为(72.98±10.76)mmHg高于对照组的(67.03±9.81)mmHg(P<0.05);观察组治疗后PaCO2为(54.08±8.45)mmHg低于对照组的(60.89±10.13)mmHg(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噻托溴铵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都保)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合肽素(Copeptin)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老年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吸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吸入信必可都保;比较两组14 d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呼吸困难程度(mMRC评分)、痰液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HMGB1、Copeptin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肺活量(VC)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MRC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痰液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血清HMGB1、Copeptin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噻托溴铵吸入剂联合信必可都保能显著提高AECOPD临床疗效,提高肺功能,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下调HMGB1和Copeptin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兰超  李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9):1902-1905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老年肺心病心衰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8)给予肺心病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n=42)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及坎地沙坦酯片治疗2w,然后停用低分子肝素,继续用坎地沙坦酯片4w(共用6w)。于治疗前、治疗后2w及6w分别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右室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内径、右心肺动脉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血流变学主要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分子肝素与坎地沙坦联合治疗2w及6w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治疗以后均明显改善;右室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内径、右心肺动脉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缩小(P<0.05),治疗6w后这种差异更为显著(P<0.01)。血流变学主要指标显著改善,尤其在治疗2w时这种差异更为显著。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与低分子肝素可以更好地改善老年肺心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亦能明显改善肺血管及右心室重构,降低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及坎地沙坦酯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血压正常)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GF、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指标,分析血清HGF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及坎地沙坦酯的干预效果。结果病例组中随着病情加重HGF、ET-1水平逐渐升高,NO水平逐渐降低(P0.05);病例组各级别中NO、ET-1、HG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病例组干预前经过检测HGF、NO、ET-1水平分别为(1 543.23±24.67)pg/ml、(12.38±2.36)μmol/L、(89.90±14.38)ng/L;HGF水平与NO呈负相关(r=-0.456,P=0.005),与ET-1呈正相关(r=0.765,P=0.001)。干预12 w后HGF与ET-1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与干预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HGF明显升高,HGF水平变化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坎地沙坦酯干预后HGF水平下降,改善了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9月新疆喀什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并CHF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坎地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心舒胶囊联合坎地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LVESD短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ET-1、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ET-1、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冠心病并CHF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ET-1、MMP-9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曹霞  吴小军  杨炯 《临床内科杂志》2003,20(12):659-661
目的 评价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比较分析 4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常规标准治疗 (对照组 )和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 (治疗组 )的临床疗效。结果  2 0例对照组中 12例需气管插管或切开 ,2 6例治疗组中仅 2例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两组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治疗组PaO2 在 4小时内显著性升高 ,PaCO2 则明显降低 ,治疗组的生命体征在 1小时内也明显得到改善 (P <0 .0 1) ,并且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治疗患者的耐受性好 ,并发症轻微且小。结论 正确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更快的改善呼吸衰竭 ,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坎地沙坦酯片8mg/次,1次/d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卡托普利37.5~75.0mg/d。两组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安全、平稳、疗效好,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培哚普利联合坎地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和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20例老年CHF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培哚普利组、坎地沙坦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抗CHF治疗,在此基础上,培哚普利组给予培哚普利治疗,坎地沙坦组给予坎地沙坦治疗,联合用药组则联合应用上述2种药物,均治疗8周,检测各组治疗前后ET-1、IL-6、MMP-9浓度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血清ET-1、IL-6、MMP-9浓度分别为(156.34±13.22)ng/ml、(131.20±10.76)ng/L、(256.45±18.21)μg/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与培哚普利组和坎地沙坦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培哚普利组和坎地沙坦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IVST及LVPW分别为(47.74±4.21)mm、(38.89±3.49)mm、(7.55±0.58)mm、(7.35±0.71)mm,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LVEF为(50.43±6.55)%,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与培哚普利组和坎地沙坦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哚普利组和坎地沙坦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变化明显,但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培哚普利组(72.50%)和坎地沙坦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且血糖、尿常规、电解质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单用于治疗老年CHF均能取得显著疗效,2者疗效相当,但联合应用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的作用。方法将56例患有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28例)和BiPAP治疗组(28例),观察分析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血压、BNP。结果 BiPAP通气治疗可迅速的改善患者的症状,24 h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减慢,呼吸频率减慢,收缩压下降,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明显的提高(P<0.05).BiPAP治疗组血清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BiPAP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钟春荣 《临床肺科杂志》2013,(12):2189-2190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硫酸镁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9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联合硫酸镁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血浆NT-proBNP和ET-1.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MPAP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血浆NT-proBNP和ET-1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采用BiPAP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期肺心病患者可以减轻血浆NT-proBNP和ET-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时机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2012年9月到2017年2月选择在我院ICU诊治的老年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两组都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在呼吸泵衰竭改善会改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照组只有在符合撤机标准时予撤机。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86.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MAP、RR、pH、PaO2与PaCO2值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狭窄、气道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20.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作为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并不影响患者的血气指标,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BiPAP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BiPAP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采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通气模式为S/T,治疗前后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监测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结果:BiPAP组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缓解,总有效率为95.0%,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时,BiPAP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血清ET-1及CC16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来院就诊患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共114例,采用随机数表分组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儿入组后均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予NCPAP,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均连续治疗3 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清内皮素-1(ET-1)、Clara细胞蛋白-16(CC16)、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67%(49/60),高于对照组64.81%(3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ET-1、CC1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SaO2均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5/60)、9.26%(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血清ET-1及CC16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机械通气(NI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0)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治疗,试验组(n=60)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iPAP联合NIV治疗;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 d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酸碱值(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评分表Ⅱ(APACHEⅡ)、血气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统计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HR、RR、pH值、PaCO2、PaO2、SaO2、FVC、FEV1、FEV1%pred、APACHE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6、1.041、1.058、1.140、1.026、1.260、1.021、1.274、1.165、1.529,P值均>0.05),但治疗后组间HR、RR、pH值、PaCO2、PaO2、SaO2、FVC、FEV1、FEV1%pred、APACHEⅡ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4、3.985、3.052、4.162、3.262、5.124、3.544、3.127、5.251、3.184,P值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气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8、5.187,χ2=26.359,P值均<0.05)。结论BiPAP NIV可以有效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但需注意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面(鼻)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比较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BiPAP治疗组插管率和病死率较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 h、72 h后及出院前BiPAP治疗组患者PaO2、pH值升高,PaC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IPPV能缓解呼吸肌疲劳,合理应用BiPAP治疗可明显改善PaO2、PaCO2及pH值等生理学参数,减少气管插管率,降低病死率,对治疗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及和肽素(Copeptin)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1,慢阻肺稳定期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2,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清IL-17、IL-23、Copeptin及CRP水平。结果观察组1血清L-17、IL-23、Copeptin及CRP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2和对照组,观察组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L-17、IL-23、Copeptin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L-17、IL-23、Copeptin水平均分别与血清CRP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682、0.664、0.705,P0.05);血清IL-17、IL-23水平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0.653,P0.05),血清IL-17、IL-23分别与血清Copeptin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694、0.705,P0.05)。结论血清IL-17、IL-23及Copeptin可反映慢阻肺患者炎性反应程度,与疾病的病情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刨正压通气(BjPAP)对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肺心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124例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64例,给予氧疗、药物等常规治疗,BiPAP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无创通气。结果:BiPAP组治疗后6h,动脉血氧分压(PaO2)即有显著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24h,血pH值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且优于对照组(P均〈O.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24h。PaO2有显著上升(P〈0.05),pH值、PaCO2均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于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BiPAP无创通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较快地改善动脉血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的疗效.方法 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下,治疗组22例加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20例加用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的pH值、PaCO2及PaO2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H值,PO2,PCO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降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改善缺氧,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