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桡动脉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干预组(6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急诊PCI术后患者心功能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输出量、每搏心输出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急诊PCI术后患者,出院1个月后生活质量4个维度(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生理机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急诊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运动疗法,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6MW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水平和生命质量[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LVEF、6MWD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指导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6MWD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指导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行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PCI术,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脏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LVEF(60.31±4.27%)和SF-36评分(85.14±3.6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4.36±1.36%、78.42±5.17分),组间差异P<0.05.结论: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尽早采取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心功能,并改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张利娟  彭倩  杨展 《黑龙江医学》2021,45(20):2135-2137
目的:研究早期路径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采取PCI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61)和对照组(n=59),实验组给予早期路径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2周心功能、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出现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干预2周后,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更高,左室收缩末期内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更高;干预2周后,相比对照组,实验组SF-36显著更高;相比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显著更低.结论:早期路径心脏康复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CI手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39例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情绪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抑郁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1,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2,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可促进患者肠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90例成功实施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n=95)、对照组(n=95)。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指导,运动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院内、院外心脏运动康复干预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6个月,运动康复组LVESD、LVEDD、LVEF均较出院前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6个月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较出院前明显升高(P<0.05),且心理、社会关系维度评分运动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两组生理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术后1个月内MACE总发生率为9.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 PCI术后给予心脏康复运动可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抽调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护理差异分为两组均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运动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与心血管事件。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无差异,干预前两组患者GQOL-74评分情况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者各项心功能、GQOL-74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PCI术后患者可采取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其心功能,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中应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护理方式分组,将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应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为(359.85±31.53)m,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3,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9,P<0.05)。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李静 《新疆医学》2023,(4):479-481+491
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对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依从性、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比较两组患者再入院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自我保健、规律用药、运动康复、健康饮食方面的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的依从性,改善负性情绪,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0.
王玉鑫 《黑龙江医学》2022,46(11):1377-1379
目的:探讨渐进式阶段性康复联合康复日记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康复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康复日记进行护理干预)和研究组(在对照组采用康复日记进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渐进式阶段性康复进行护理干预),每组各41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心功能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1d,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6,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Bar thel指数评分均比干预前1d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2,P<0.05)。干预前1d,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半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V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2、0.084,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LVEDD水平均比干预前1d低,LEVF水平均比干预前1d高,且研究组LVEDD水平比对照组低,LEVF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PCI术后的护理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脏指数(C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且少,应用价值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河池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行PCI术的AMI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LVEF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八段锦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八段锦康复训练。训练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清生化指标、影像学指标、心肺运动试验及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利尿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均低于干预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干预前,试验组cTnI、BNP、LVE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无氧阈、最大摄氧量、能量消耗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个月内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八段锦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后Ⅰ期心脏康复患者的心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并行PCI术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和血管并发症情况,以及出院后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干预前后LVEF和ADL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7.83±2.09)天]比观察组[(9.13±3.20)天]明显缩短(P<0.05)。两组PCI术后患者舒适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MACE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8,P<0.05)。结论 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李姗姗 《黑龙江医学》2021,45(4):385-386
目的:探讨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术的82例急性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者组术前给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实验(6MWT)、自理能力、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 d 6MWT、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PCI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高于对照组(P<0.05),而室壁运动积分(WMS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PCI术后1个月总体健康感、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自理能力、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路径优化心脏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经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心脏康复程序治疗,观察组实施路径优化心脏康复程序治疗。记录两组术后心功能、LVEF、生存质量评分(采用QOF量表评估)、精神心理状态评分(采用SAS量表评估)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心功能、LVEF、QOF、SAS评分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实施路径优化心脏康复程序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药物治疗护理措施,给予研究组患者术后常规药物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脏射血分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护理以及康复治疗,在手术1d后,两组患者在心脏左室射血分数上无显著差异,P 0.05;术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复检,研究组患者心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在实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中冠状动脉内应用不同药物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肌灌注效果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急诊PCI术联合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照组采用急诊PCI术联合冠状动脉内应用尿激酶。比较两组治疗后心肌再灌注指标、心功能指标、心血管意外事件。结果 研究组患者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一氧化氮NO水平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ST段回降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LVEF、LVEDV、LVESV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sICAM-1、sVCAM-1、vWF、hs-CRP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0 d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急诊PCI术中采用冠状动脉内用药,相较于传统尿激酶,替罗非班有利于改善心脏灌注效果,提升心功能评分并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其安全性与稳定性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行为转变理论心脏康复护理在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8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心脏康复护理,研究组行行为转变理论心脏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次日、术后3月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及心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入院次日,两组患者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cale,CSMS)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月,两组患者CSMS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有提升(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次日,两组患者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Schwarzer,GSES)总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月,两组患者GSES总评分均有提升(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次日,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对比无显...  相似文献   

20.
张亚楠 《黑龙江医学》2021,45(6):596-597
目的: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患者,为了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常规组,联合进行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患者为研究组,每组各40例.比较分析护理前后的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后,在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内径(LVESD)上,研究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护理后,在生活质量评分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患者,为了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高,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