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相关并发症模拟体验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5月31日初次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基础上加入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模拟体验;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行为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中加入相关并发症模拟体验,有利于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接受系统的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糖尿病的认识、治疗目的、饮食控制、规则锻炼、遵医服药、血糖监控及社会心理等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1年后对2组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及遵医行为的测评,同时测量干预前后的血糖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结果 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病情控制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均接受系统的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糖尿病的认识、治疗目的、饮食控制、规则锻炼、遵医服药、血糖监控及社会心理等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1年后对2组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及遵医行为的测评,同时测量干预前后的血糖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结果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对病情控制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运用知信行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知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社区健康教育方式.1年后比较健康教育实施前后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情况比对照组患者理想.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运用知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1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护理工作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采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对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可行性强,效果好,它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血糖达标率、遵医行为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刘杰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121-122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情况及血糖控制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早期个体化家庭访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个体化家庭访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1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家庭访视组(实验组)47例及对照组44例.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年共12次家庭访视,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并对两组患者出院后血糖,治疗、服药依从性,足部自我护理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实验组血糖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实验组服药依从性、足部自我护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个体化家庭访视,可促进患者血糖达标,提高服药依从性及足部自我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同伴支持健康教育法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的需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40名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应用同伴支持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血糖控制、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护能力及自愿接受胰岛素治疗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健康教育法,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健康教育的普及,拉近医患关系,促进患者遵医行为及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知识知晓率、遵医率、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低血糖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等方面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知识知晓率、遵医率、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血糖达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中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遵医率、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血糖达标率,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自我管理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巩固患者相关知识,强化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干预组患者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健康讲座、发放调查问卷等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宣教,定期复查。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组遵医行为与出院1年后糖尿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中感染、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使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提高,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两组在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FBG、2 hFBG、HbA1C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85.00%(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教育学院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糖尿病教育学院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以及用药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教育学院健康教育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提升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12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值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遵医行为和干预1,3个月后血糖降低效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效果。方法:将286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46例和对照组140例。实验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自我血糖监测准确掌握程度、监测主动性及疾病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促进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及疾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31例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2019年10月1日~2020年1月31日收治的31例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ERAS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早期康复相关指标、应激性指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首次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第2天监测FPG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应激性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实施ERAS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1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给予普通门诊知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遵医行为.结果:两组干预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术后血糖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糖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中,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专科协作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胃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与糖尿病专科护士、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协作,共同参与护理措施的制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即刻血糖及术后24 h血糖测定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专科协作能加强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理、饮食、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减轻患者血糖波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个体化家庭访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1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家庭访视组(实验组)47例及对照组44例。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年共12次家庭访视,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并对两组患者出院后血糖,治疗、服药依从性,足部自我护理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实验组血糖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实验组服药依从性、足部自我护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个体化家庭访视,可促进患者血糖达标,提高服药依从性及足部自我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