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20年来,针灸学科在临床研究、方法构建、标准制定、指南推广及学科基础理论和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针灸发展从关注临床证据,逐渐开始关注学科本身的基础问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聚焦穴位知识库和数据库的建设及外周神经刺激装备的转化,是针灸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目前中医针灸学科发展的短板,提出未来高质量发展策略:梳理针灸学科基本科学问题,形成针灸学术共识;用现代科学语言表达针灸理论的科学内涵,构建开放、自洽的现代针灸理论体系;吸引多学科人才融合创新,开辟针灸基础科研成果转化新局面;创立以针灸为代表的“体表医学”理论体系,引领针灸学对现代生命科学和未来医学的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针灸医学导论》一书的特点可以用"导"字来概括。该书不但承担着指导、学习针灸学相关概念和理论的任务,又在总结学科现状基础上指出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文章从针灸学定义、针灸临床有效性评价和针灸实验研究意义3方面来评价该书包含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总结程莘农院士的学术思想和对中医针灸学科的贡献。程院士强调经络理论对于针灸学科的重要性,主持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的研究"项目,提出了循经归经辨证思想;重视中医理论对针灸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主张穴药同性,创立了理、法、方、穴、术的针灸辨证施治体系;善于总结中医优势病种的针灸治疗规律,在临床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刺方法——程氏三才针法;拓荒针灸早期教育,编写教材,是新中国针灸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开展针灸国际培训,传扬针灸,是中医针灸国际传播的开拓者;潜心临床,大爱仁心,是完美的"大医精诚"践行者。  相似文献   

4.
针灸学科的研究工作有别于其他一般的中医学科,目前对于针灸学术思想脉络的传承和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急需多种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总结、整理和抢救。通过论述和剖析针灸发展和传承的特点,结合现代历史研究方法,阐述口述史学方法在针灸传承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与优势,介绍口述史学在针灸流派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与存在问题,对针灸传承模式的方法学研究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指出 ,针灸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具有独特的医疗和保健作用 ,在现代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必须正视针灸学科面临的挑战。从针灸学科发展的机遇、全国针灸学科的发展状况、针灸学科发展战略 ,论述了新世纪针灸学科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认为要加强建立基地及内涵建设、科学研究、专科建设和国际针灸人才培养 ,针灸专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针灸学家石学敏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中国针灸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灸》杂志主编刘炜宏教授担任编写组组长,组织中国针灸学会各个二级分会参加研究工作。经过1年多的工作,在广泛收集资料、认真细致调研、反复征求意见、专家精心审修的基础上,编撰了《2011-2012针灸学学科发展报告》,已于2012年4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详细梳理了2006-2011年针灸学科科研、临床、教学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展,总结了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针灸学家石学敏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中国针灸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灸》杂志主编刘炜宏教授担任编写组组长,组织中国针灸学会各个二级分会参加研究工作。经过1年多的工作,在广泛收集资料、认真细致调研、反复征求意见、专家精心审修的基础上,编撰了《2011-2012针灸学学科发展报告》,已于2012年4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详细梳理了2006-2011年针灸学科科研、临床、教学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展,总结了  相似文献   

8.
<正>在过去的20年间,针灸的现代科学研究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针灸研究在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发展特征就是来自更多国家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参与加入。近期,一本针灸研究的专著很好地体现了目前国际针灸研究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9.
指出,针灸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具有独特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在现代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正视针灸学科面临的挑战。从针灸学科发展的机遇、全国针灸学科的发展状况、针灸学科发展战略,论述了新世纪针灸学科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认为要加强建立基地及内涵建设、科学研究、专科建设和国际针灸人才培养,针灸专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0.
正学科交叉是"跨学科"或"跨领域"的研究活动,其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及知识体系的更新至关重要。针灸作为中医学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备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天然具有与其他学科或领域融合的特点,《黄帝内经》中针灸体系雏形的建立便是最直接的反映。对于某种学科、学术的发展,其本身有着不断演变与自我更新的属性,而针灸学科、学术的发展演进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这对于我们不断推进针灸学科、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呈现出生命、信息、数学、  相似文献   

11.
针灸、针灸学、针灸学科概念之间存在层层包含的关系,针灸学知识体系与组织建制相结合建构了针灸学科。交叉学科的方法与视角引入是针灸学科形成与发展演化的核心动力,不仅促进了针灸学科问题域的变化,更与建制力量相互作用。在学科交叉的参与下,当前针灸学科在临床、技法、基础与人文等4个维度上有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12.
《光明中医》2021,36(11)
针灸预处理是中医治未病的特色疗法之一,此文在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对针灸预处理体现出的治未病三重科学内涵、现代机制研究、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针灸预处理作为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防治疾病优势,但仍需进一步探索临床机制、扩大疾病谱、统一量化标准,为中医针灸"治未病"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针灸作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不仅以其防病治病的显著疗效赢得了普遍赞誉,其科学价值和丰富的内涵亦不断被人们所揭示。目前,针灸学科在科学研究、临床应用、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套庞大的综合性学科体系。1源远流长的文化体系针灸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相传原始社会时期,伏羲"尝味百药而制九针"。石器时代,砭石作为针具的雏形,被用来切割痈肿或刺激人体的某些部位以治疗疾病。此后,历朝历代的针灸医家通过对自己医术经验的总结,撰写了大量的针灸学专著,不仅记载了针灸的发展过程,也记录了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新与  相似文献   

14.
中医针灸的发展呈现国际化与现代化趋势。而2014年10月1日在JAMA杂志发表的"针灸治疗慢性膝痛"一文对针灸疗效和传统手法、经穴理论提出质疑,对于针灸发展形成一定的冲击和挑战。笔者立足于针灸未来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该研究对于针灸发展的潜在影响,同时结合针灸理论对研究设计和结果解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疑问。此外,还总结了该研究对未来临床研究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针灸学的鼻祖,针灸学科在世界上具有领先优势,在"双一流"背景下,如何促进针灸学科迈向国内乃至国际一流学科行列,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加强针灸学科顶层设计出发,以学科发展实际情况为着眼点,构建出"五模块""四机制""三结合"的五位一体学科建设新模式,期望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和产学研结合能力,旨在提高学科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代飞  郭义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445-2446
为构建实验针灸学学科体系,对实验针灸学的发展和多年积累工作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并结合教学实践及科研成果,该学科体系主要包括针灸基本理论、针灸作用规律及针灸作用原理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针灸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毛兵  王丹琳  吴滨 《中国针灸》2007,27(2):79-83
应用广义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系统检索《中国针灸》《针灸临床杂志》《上海针灸杂志》3种专业针灸期刊在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发表的针灸临床研究文献,及相关卫生主管部门的官方网站,制定统一标准,筛选文献。初筛得到针灸临床研究文献1637篇,综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官方网站信息发现,尽管针灸治疗疾病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专科疾病(327种),但目前尚无针灸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系统培养制度,不利于学科发展及与国际接轨。针灸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应在综合考虑国内外医学发展趋势、针灸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尽快建立。  相似文献   

18.
针灸学科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门独立学科,针灸学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针灸学科不断吸收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加强了自身的科学内涵,从而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学科,率先走向世界,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1987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成立,标志针灸医学成为世界医学。那么针灸学科的现状如何,怎样才能使针灸学科在新世纪充分发挥其医疗保健作用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1针灸学科的发展状况近30年来,针灸医学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融入了现代科技的针灸医学得到…  相似文献   

19.
实验针灸学教学发展简史1 979年北京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标志着中国针灸学已越出了传统医学的范畴 ,并为发展实验针灸学教学创造了条件 ,在会议期间有人提出是否可将现有的大量实验针灸研究成果转化为教材之后的 2 0年间 ,不少专家致力于对过去的针灸实验研究进行汇集、整理和总结 ,实验针灸学的诞生就是这种汇聚、整理和总结研究的突出成果之一。1 982年上海中医学院 (现上海中医药大学 )开始把针灸实验引入针灸教学 ,1 983年 ,天津中医学院率先把实验针灸学作为独立的课程授课 ,此后 ,天津、上海分别举办了实验针灸学教师培训班 ,促进了实…  相似文献   

20.
<正>早在2000多年前,在《内经》时期系统的针灸知识体系已经形成。《内经》中已经较详细地论述了腧穴、针具、刺灸方法、适应范围、针刺操作方法、影响针刺效果的关键因素与针灸密切相关的经络系统、针灸的基本原理等。历代医家对针灸知识体系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丰富了针灸医籍内容,但将针灸学提炼、升华,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学科,还要归功于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不同版本的针灸学教材为针灸理论体系的系统化、为针灸知识点的学习掌握、为针灸的推广应用,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越来越多的针灸工作者看到目前被广泛学习推广的针灸理论体系,过多的受到"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