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聚胺试验应用于血库作业上,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完全抗体与不完全抗体的筛选,其灵敏度、特异性远高于其他介质1倍~250倍,方法简单快速,因此,陆续取代了盐水,木瓜酶试验.其原理是利用低离子溶液降低离子强度,加速分子运动,减弱红细胞静电斥力,缩短红细胞间距,促进红细胞抗原和血清(血浆)中抗体结合发生非特异凝集,当附加假凝集清除液后非特异凝集立即散开,而由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特异性凝聚将依然存在.由此,检出完全抗体或不完全性抗体.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被广泛采用,临床上采用凝聚胺方法做交叉配血试验,此试验先利用低离子溶液促进红细胞抗原与血清中抗体反应,再利用凝聚胺引起红细胞间非免疫性的凝集,让已有抗体(IgG)反应的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距离缩短后,更能引起已反应的抗体和其它红细胞产生反应而形成免疫性的凝集。而由凝聚胺所引起的非免疫性红细胞凝集反应可被后来加入的复悬液所中和而散开。如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不会散开,为阳性反应。如为红细胞间非免疫性的凝集,加入复悬液后凝集就会散开,为阴性反应。在含肝素血样的凝聚胺交叉配血实验中,发现主侧按标准加入凝聚胺溶液,离心后主侧(病人血浆 给血者红细胞)均不显示凝集。结论:肝素带高价负离子,可以中和凝聚胺试剂,增加红细胞表面负电位,使红细胞之间非特异性反应减弱。因此对凝聚胺交叉配血实验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3.
1 抗人球蛋白配血法 (1)抗人球蛋白试验原理 红细胞表面被大量的IgG抗体分子及补体分子C3、C4的片段所包绕,这些包绕物均为人球蛋白,不足引起凝集反应,这种红细胞称为致敏红细胞.而抗人球蛋白血清(anti-globulin),可以与致敏红细胞作用发生凝集,即红细胞表面的人球蛋白与抗人球蛋白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使红细胞凝集,抗人球蛋白分子起着搭桥作用,从而证明IgG抗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手工低离子Polyrene(聚凝胺 )是检测血型抗体的方法 ,该法利用低离子作为促进红细胞和相应抗体反应的介质 ,在加入聚凝胺后 ,带正电荷的聚凝胺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 ,促进红细胞之间相互接近 ,引起红细胞发生非特异性的凝集反应。如果是由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凝集 ,则在加入再悬液时 ,红细胞不会散开 ,而非特异性凝集 ,则会在加入再悬液时散开。它是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1 材料与方法材料 :聚凝胺试剂盒由东亚生化试剂仪器有限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方法 :①取小试管 2支 ,标明主次侧。主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凝聚胺在交叉配血和不完全抗体检测中的使用。方法:用凝聚胺法对500名受血者标本与其同型献血员标本做交叉配血,谱细胞反应分别用抗人球蛋法和凝聚胺法测定。结果:检测中共发现31例冷凝集引起的假阳性;14例纤维蛋白网罗红细胞导致假阳性;3例同种抗体;4例自身抗体;4例在凝聚胺交叉配血中红细胞不出现非特异性可逆凝集。结论:凝聚胺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强和结果清晰等优点,是目前基层医院交叉配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邱德生 《嘉兴医学》2002,18(4):229-229
目的:主要用来检测病患血清(血浆)中是否含有具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异体抗体。方法:凝聚胺配血试验。结果:凝聚胺配血试验,能检测出患血清(血浆)中是否存在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结论:其方法具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血库中的交叉配血试验。  相似文献   

7.
BioVue系统是用柱凝集技术,预先将细小的玻璃珠和介质装入微柱中,应用红细胞抗原抗体特异性凝集反应,离心将凝集红细胞档在微柱上端,未凝集红细胞则通过玻璃珠缝隙到达微柱底部,肉眼观察结果。最近使用此方法作抗体筛选发现患者血清中存在抗、、引起输血不良反应IgG-c-E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盐水凝聚胺试验在交叉配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16例住院申请输血患者用盐水凝聚胺法做交叉配血试验,出现凝集者再用微柱凝胶卡抗体筛查试验做不规则抗体筛检。结果:用盐水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检测4216例输血的血浆标本中出现凝集15例,其中主侧出现凝集的14例、次侧凝集1例。经用微柱凝胶卡抗体筛查试验比较,结果其中主侧出现凝集14例抗筛为阳性,另1例次侧出现凝集为供血者抗筛阳性,二法结果完全一致,抗体检测阳性率为0.33%。结论:盐水凝聚胺交叉配血法是既能检测IgM抗体,又能检出IgG抗体的方法,且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对临床输血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有冷自身抗体存在时,会引起自身红细胞凝集,即冷凝集。冷自身抗体极易干扰红细胞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高效价自身凝集抗体可通过37℃盐水洗涤法或硫醇试剂处理法来消除,同时红细胞抗原及结合在红细胞上的IgG和补体均不受影响。现将1例高效价自身凝集患者的血型鉴定与配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全血快速免疫学试验,可用来检测患者血液中抗原、抗体和某些药物.试验过程中仅需一种双特异性试剂:即特异性抗体(或特异性抗原)与特异性凝集红细胞之抗体相连接的试剂.当双特异性试剂中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与患者血液中相对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时,则可引起患者血液中红细胞的凝集反应.本试验方法不需特殊设备、操作简便,适用于门诊或群体体检的筛选.  相似文献   

11.
抗HI是低温完全抗体、与成人或自身红细胞的凝集很强,而与脐带血呈微弱阳性或阴性反应,其中不为唾液抑制的称抗HcI抗体,为唾液抑制的称HsI抗体。本文发现一例抗HcI抗体。患者红细胞与抗B抗体在20℃出现可疑凝集,但放在37℃水溶中即消失,而患者红细胞与抗A抗体在37℃或20℃凝集均很好,故血型是A型。将患者血清与标准细胞作凝集反应,证明患者血清含有低温抗体及自身抗体,尤其对O型红细胞亲和力特别强,而在37℃凝集消失。进行交叉配合试验也证明患者血清中有自身抗体。将患者血清与脐血进行凝集试验,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出生1.5d有贫血和黄疸症状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为临床进一步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患儿进行ABO、Rh血型鉴定、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抗体特异性鉴定、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对患儿母亲进行ABO、Rh血型鉴定、血清抗体特异性及效价测定。结果患儿ABO血型为O型,Rh表型为DccEE,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凝集强度4+,血清和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出IgG抗-E抗体;母亲ABO血型为O型,Rh表型为DCCee,血清中检出IgM和IgG混合型抗-E抗体。其中IgM抗-E的效价为32,IgG抗-E的效价为128。结论该患儿和母亲ABO血型相同,但有2个Rh抗原不同;母亲血清中检出的高效价抗-E抗体和患儿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中检出的抗体特异性一致,该患儿可确诊为免疫性抗-E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汉族,46岁,其血型为A型,Rh(D)阳性,因肝内外胆管结石来我院就诊,行择期手术,且备血6U悬浮红细胞。患者既往无输血史,生有二子,均健康,常规作抗体筛选实验,发现其抗体筛选阳性,置37℃水浴箱凝集有所减弱,取患者血与随机10袋库存血作交叉配合实验,其中6袋主侧在盐水及凝聚胺介质中均有凝集,  相似文献   

14.
血型抗体主要以球蛋白IgM ,IgG和IgA等形式存在 ,它由相应血型抗原刺激而产生 ,最常见的免疫途径是血型不合的输血和妊娠。采用适当的方法检查出这些抗体 ,能使输血安全有效地进行。血型抗体的检查方法因抗体的性质不同而异。1 完全抗体检查法完全抗体 ,使用含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在盐水介质中的反应能检出其血清中抗体 ,凝集是IgM抗体的行为 ,但在ABO血型系统 ,A、B抗原位点多 ,当IgG抗A、抗B的浓度足够大时 ,在盐水介质里也能发生凝集。( 1)材料。①受检者血清 ;②受检者 5%红细胞盐水悬液 ;③已知表现型的标准红细胞…  相似文献   

15.
谢毅  宋琳 《洛阳医专学报》2002,20(3):185-18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非特异性反应的形成原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固相载体,封闭剂,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配伍,洗液离子强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进口微孔板的吸附性好于国产板,但非特异吸附也高于国产板;军产BSA作封闭剂非特异性反应高于进口BSA;合适的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配伍可提高反应的特异性;NaCl浓度为0.15mol/L的PBS-Tween作洗液可满足本系统要求。结论 固相载体,封闭剂的选择,包被抗体与酶标抗体的配伍,洗液离子强度均与非特异性反应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制优质的抗人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单克隆抗体(MCAB-GPA),因为该抗体是研制快速全血凝集试剂中双功能抗体的关键成份.为在我国研制能诊断多种疾病的快速全血系列诊断试剂创造条件.方法首先用MN亚型GPA(购于美国Sigma公司)免疫小鼠,采用常规杂交瘤细胞技术进行融合和克隆.用EIA和血凝方法进行生物特性鉴定.结果建立了12个MCAB-GPA株.12个抗体株与GPA发生特异性反应,但对A、B、AB和O 4个不同血型的红细胞不产生自凝,属于人红细胞GPA的特异性抗体.在12株抗体中,7株为IgG1亚型,4株为IgG2a亚型,1株为IgG2b亚型.结论本文研制的7株IgG1亚型抗体可用于全血凝集试剂中双功能抗体的制备,为研制快速全血凝集系列试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是根据反向间接血凝原理(Reverse passive hemagglutination test,RPHA)采用金属盐—鞣酸免疫蛋白法,在pH6.4醋酸盐缓冲液中把抗人血红蛋白(Hb)抗体吸附在三醛化的人“O”型红细胞表面上。当该红细胞与人Hb相遇时,在适当的条件下,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相结合,使红细胞被动凝集起来。吸附抗人Hb抗体的醛化红细胞称为抗人Hb指示红细胞。血凝效价为1:50000,对人体其他体液及分泌液呈阴性反应。对牛、狗、猪等动物血不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在法医物证检验中,抗人Hb指示红细胞成为血痕种属判定的理想制剂。  相似文献   

18.
配血不合25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配血不合的原因。方法配血不合患者25例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ABO、Rh血型复核,抗体筛选、抗体鉴定、吸收放散实验,确定了血清中抗体的类别。结果9例Rh血型抗体阳性,2例自身抗体阳性,3例为冷凝集素,1例红细胞缗钱状凝集,10例假性凝集。结论发生配血不合的原因多样化,不论RhD阳性还是阴性患者,通过输血或妊娠均可产生Rh血型抗体,而某些疾病、药物及其他原因也可引起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  相似文献   

19.
凝聚胺试验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临床使用凝聚胺试验,总结其优点和不足及影响配血的原因。促进医院输血工作的开展,使临床输血更加安全。方法 利用凝聚胺降低介质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促进抗原抗体结合。结果 通过临床使用和其它试验比较,凝聚胺试验法灵敏度较高。结论 凝聚胺试验相对更加敏感,快捷,了解其特点,才能使交叉配血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20.
血型正定为AB,反定为非AB型:此种反应见于寒冷凝集和自身免疫性温抗体。寒冷凝集:正常人寒冷凝集效价低干1:16,0~5℃作用最强,20℃时即可消失。高效价病理性的自身冷凝集抗体与本人及其他各型红细胞均可发生凝集。当病人的红细胞上存在此种抗体时,用标准血清正定型时不管哪型都为AB型,但反定型时与A、B、O型红细胞都发生凝集反应。若出现此现象,首先应观察病人红细胞有没有自身凝集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