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温小凤 《医学综述》2013,(23):4294-4296
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广泛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死率显著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的肝脏疾病逐渐成为HIV感染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HIV人群中HBV感染率稍高于普通人群.HIV与HBV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尚存在争议.合并HIV感染的HBV患者抗病毒治疗时机及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影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发生终末期肝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对HIV合并HBV感染者进行调查,对影响终末期肝病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彻)。结果255例HIV合并HBV感染者终末期肝病发生率为19.2%(49/255)。基线CD4〈200/μl、基线氨基转移酶异常、抗反转录病毒治疗6个月内HIVRNA降至检测下限、HIVRNA和HBVDNA持续阳性时间较长、使用含拉米夫定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最终进入多因素分析的回归模型,OR值分别为6.503、14.456、0.049、1.814、1.536、0.012。结论HIV合并HBV感染者发生终末期肝病的风险与患者免疫功能、肝功能、HIV及HBV持续复制密切相关;为降低终末期肝病发生率,HIV合并HBV感染者宜首选含拉米夫定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不断增加,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广泛使用,AIDS产生的机会性感染已相对减少,而由HIV与其它病原体引起的合并感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的肝脏疾病现在已成为发达国家HIV感染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HIV和HCV合并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陈楠 《世界感染杂志》2006,6(3):268-271
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用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前,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DC)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对ADC的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HAART在HIV感染者中的广泛运用,ADC的发病率明显下降,预后也有很大的改善。本文就艾滋病痴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吴念宁  黄绍标 《广西医学》2011,33(10):1357-1361
自从开展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之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e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或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的预期寿命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6.
白若靖  代丽丽  吴昊 《北京医学》2021,43(9):850-852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有效抑制HIV复制,并能长时间将血浆中的病毒载量控制到检测限以下.然而,ART并不能清除潜伏的HIV储存库,大多数患者体内病毒在ART中断后的几周内迅速反弹,HIV感染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PLWH)需终身服药.本文从快速抗病毒治疗、新型抗反转录病毒(antiretroviral,ARV)药物和方案、功能性治愈和ART挑战4个方面对AIDS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清除体内潜伏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静  李太生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8):3450-3452
1995年出现的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不仅有效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制,并且能重建艾滋病(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为AIDS的治疗打开了希望之门。人们曾寄希望于凭借HAART完全清除体内的HIV,从而达到彻底治愈AIDS的目的。但随后的实践证明,虽然HAART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患者体内病毒复制,使血浆病毒载量降低至现有常规检测方法测不出的水平,但感染者体内仍有病毒持续存在。HAART时代HIV持续性感染状态的形成涉及了多种机制,  相似文献   

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如在感染早期未及时诊断和治疗,HIV将在体内持续复制,损害免疫系统。目前,越来越多的指南建议HIV感染者应尽早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尤其是急性HIV感染者。早发现并在感染早期开始ART可以限制病毒储存库的规模,改善免疫细胞功能。从社会层面而言,感染早期的患者通过启动ART达到病毒抑制状态,可以减少HIV的传播机会,降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发病率,进而减少与AIDS相关的卫生支出。但HIV感染早期诊断及治疗存在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的问题,阻碍了早期治疗的实施和开展。尽早启动ART,联合其他治疗策略,有可能真正实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9.
随着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 )的推广应用,AIDS患者生命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 AIDS 相关的心脑血管病却相继增加,成为AIDS患者死亡的重要威胁。近来研究表明,HIV本身可致心脑血管病,其中 HIV包膜糖蛋白gp120(HIV gp120)具有致病性,对 HIV/AIDS性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起潜在作用。笔者综述HIV gp120介导心脑血管病分子机制,以期为防治HIV/AIDS性心脑血管病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和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0.
巨细胞病毒(CMV)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共感染率极高,当伴有活动性CMV感染时,将加速HIV感染者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进展。虽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CMV终末器官疾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但是CMV感染仍然是HIV感染者远期非AIDS相关死亡以及导致免疫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CMV感染对HIV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的免疫重建、异常免疫激活、炎症、心脑血管疾病、免疫衰老、HIV储存库的大小均有重要影响,而CMV特异性的T细胞与B细胞免疫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阐明相关机制并寻求可行的预防性治疗策略,如开发CMV疫苗,将有助于更好地临床管理CMV与HIV共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11.
新型抗HIV药物靶点核糖核酸酶H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艾滋病感染人数和HIV耐药性突变的不断增加,对抗HIV新药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抗HIV新药研究主要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针对现有靶点开发新药,另一方面致力于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核糖核酸酶H是逆转录酶上具有自身独特酶功能的催化区域,成为抗HIV药物研究的一个新靶点。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发现的核糖核酸酶H抑制剂进行总结,阐述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核糖核酸酶H抑制剂的改造和设计提供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12.
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找肝癌新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迫切。基因治疗途径(依赖遗传物质转染细胞如溶瘤病毒、抑癌基因、自杀基因、编码抗血管生成因子基因、小干扰RNA(siRNA)和免疫调节分子基因)为肝癌治疗提供了富有希望的治疗途径,并且已经在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动物模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评估,治疗的载体和基因的多样性,单独或联合应用基因治疗的途径可能在控制肝癌生长方面产生有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耐药是长期抗病毒治疗面临的最大问题。在经治患者已经出现抗病毒药物耐药、现有抗病毒药物种类极为有限、多数药物存在交叉耐约的情况下。往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耐药株复制能力下降、毒力较弱、耐药发生有一定时间过程的特点,觇范、及时地进行相关检查及合理调整治疗,最大限度降低耐药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艾滋病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新的抗艾滋病病毒(HIV)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但大量抗HIV药物的应用也导致了耐药性问题的出现。因此,建立高通量快速的抗HIV药物筛选平台对研究新的抗HIV药物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目前抗HIV药物研究中常用的体外和体内筛选模型,重点阐述了体外以病毒复制特异性功能活动或特定结构作为靶点的筛选系统及其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正以日益严重的趋势影响着人类,随着高效抗病毒治疗(HAART)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延长了生命,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但是HIV耐药性的出现,已经成为HAART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从分子水平解释耐药发生的机制。本文就HIV/AIDS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耐药发生情况及检测技术等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2010~2012年鞍山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现状,为艾滋病防控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鞍山市VCT门诊求询者的基本信息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全市各级VCT门诊接受检查人数共计28 600人,男女性别比为1:1.32;求询者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占总人数的75.04%;求询者类型以商业异性性行为史者居多,占总人数的51.76%,且其构成比逐年增加;咨询检查者中,99.81%接受了抗体筛查,筛查阳性率以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和男男性行为史者两类人群为高,分别是8.19%和2.36%,其中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的阳性率与其他人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和男男性行为史者的干预和宣教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HIV感染的治疗策略目前还处在探索中,在综述了HIV药物治疗和药物开发的基础上,总结了艾滋病药物研发潜在的新靶点和荮物治疗的新策略,提出艾滋病发病机理的复杂性为中药研发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We have seen a dramatic increase in the types of antiviral strategies and numbers of specific antiviral agents that have emerged since the early 1980s when infection with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was first recognized. At the moment, zidovudine is the only drug approved by the FDA for treatment of HIV infection, and its indication is limited only to patients in the most advanced stages of immunodeficiency. Although zidovudine cannot "cure" HIV infection, it can significantly delay the seemingly inexorable course of immune system decline and buy some meaningful time for most HIV-1 infected patients, whether or not they have developed immunodeficiency. Other agents such as interferon alpha and the didoxynucleoside analogues, ddI and ddC, have also shown promise as antiretroviral agents, and it is hoped they will be proved, in the near future, capable of delaying the progression of immune system destruction by HIV-1. Other related treatment modalities such as the use of PCP prophylactic regimens also have succeeded in de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and thereby improving survival. It is likely that future strategies will involve the use of alternating, multidrug regimens both to reduce selective press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rug resistance and to minimize the toxicity of single-agent therapy. The sum of these developments has been to change the prognosis of HIV infection. A disease once viewed as an automatic death warrant is now i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 chronic, potentially long-term treatable illness.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HIV病毒研究的深入以及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通过基因治疗达到控制甚至治愈艾滋病受到重视。CCR5(趋化因子受体5)作为HIV-1进入人类白细胞的主要受体蛋白之一,其突变型CCR5Δ32携带者表现出一定抗HIV-1感染能力。本文综述两类基因工程酶ZFNs和TALEs在艾滋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