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沈倪美  邹健  周维镕 《中外医疗》2013,32(15):64-64,6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真菌病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78例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患者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及其术后疗效。结果鼻内镜下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疗效良好,无一复发,可为该病之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有关问题。结果:86例患者术后经随访6个月~2年,窦口引流通畅,无1例复发。结论: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宜行鼻内镜手术,以彻底清除窦腔病变,术后应定期在鼻内镜下换药,反复冲洗窦腔,不必全身应用抗真菌药。  相似文献   

3.
傅国武  黎新波 《河北医学》2008,14(5):558-560
目的:讨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对32例鼻窦真菌病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术后不用抗真菌药。结果:全部患者均获治愈,随访6个月至3年未见复发。结论:在本病的治疗中,应用鼻内镜手术可减轻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并缩短诊疗时间,避免或减少复发。鼻内镜手术是诊断、治疗鼻窦真菌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提高临床对鼻窦真菌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术前均行CT扫描,用Stryker 0°、30°、70°鼻内镜行病侧钩突切除,扩大鼻窦开口,清除病灶,术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滴鼻,5%碳酸氢钠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及窦腔.结果:25例随访6个月至3年,原有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较之传统的柯-陆氏手术创伤小,不损害鼻腔正常生理功能,保证鼻腔通气引流,减少复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提高临床对鼻窦真菌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术前均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用0°、30°、70°鼻内镜行病侧钩突切除,扩大鼻窦开口,清除窦腔内病灶,术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及窦腔。结果:25例随访6个月~3年,原有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较之传统的柯-陆氏手术和鼻内蝶窦开放术创伤小,术野清晰,不损害鼻腔正常生理功能,保证鼻腔通气引流,减少复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6.
胡文健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1):46-47
目的讨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对36例鼻窭真菌病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术后不用抗真菌药。结果全部患者均获治愈,随访6个月~5a未见复发。结论在该病的治疗中,应用鼻内镜手术可减轻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并缩短诊疗时间,避免或减少复发。鼻内镜手术是诊断、治疗鼻窦真菌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上颌窦前壁小切口入路对于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2009年35例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病人,利用鼻内镜联合上颌窦前壁小切口入路的手术方法、手术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男15例,女20例,平均年龄37.3岁,最长随访时间均在12个月以上,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复查鼻内镜可见上颌窦窦口通畅,窦腔黏膜光滑,症状缓解,均无复发。结论对于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采用鼻内镜联合上颌窦前壁小切口入路,可以完全的清除病灶,术后反应小,有效保存鼻腔鼻窦正常功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杨秀英  刘万忠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250-125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充分开放鼻窦,彻底清除鼻窦病变组织,术后定期冲洗术腔并行鼻内镜检查。结果 34例均治愈,随访6个月-6年,2例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手段,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1998年9月至2006年12月, 本科共收治鼻腔、鼻窦非侵袭性真菌病患者73例,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侵袭性真菌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45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实施了鼻内镜手术,术后不用抗真菌药。结果:45例均全愈,随访6个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视野清晰,损伤小,能彻底清除病灶,建立良好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通道,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8年来采用鼻内窥镜术治疗的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治愈。术后定期在鼻内镜下换药,38例术腔黏膜轻度水肿,窦口通畅,窦内未见菌团;4例术后初期见上颌窦内有较多干酪样物,经用1%H2O2及生理盐水多次冲洗换药后,出院时术腔干净。40例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2例失访。结论: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较传统的柯-陆手术创伤小、照明好、清除病灶准确;不损害鼻腔正常生理功能;保证鼻窦通气引流,减少复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9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天其  田蓉  刘鹤 《四川医学》2010,31(8):1083-1084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原因及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炎96例,分析其临床表现、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 96例患者经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显示,鼻腔均有不同程度解剖异常和病变特征,术后病理学检查均发现真菌丝,随访6个月-2年,治愈85例(88.54%),显效9例(9.38%),无效2例(2.08%)。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与鼻腔解剖异常及病变有关系,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是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0年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炎65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3年,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非侵袭性真茵性鼻窦炎与鼻腔局部因素密切相关,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 T是诊断真茵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鼻内镜手术治疗本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97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7患者术后均随访6~12个月,90例治愈,5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7.9%,2例手术患者术后未定期鼻腔局部用药和鼻内镜下鼻腔清理,临床症状复发,行第二次手术。术后病理报告为曲霉菌感染。结论:鼻腔局部的解剖异常和病变是引起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主要原因,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或MRI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最为有效的方法,术后综合治疗是防止疾病复发确保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的发病原因、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该院5年来17例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A组7例单纯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B组10例,行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下鼻道开窗术或联合柯陆氏手术。结果17例均确诊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术后随诊6个月~2年,A组7例,治愈4例,有效1例,复发2例,治愈率57%;B组10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差异有显著性(P〈o.05),效果B组优于A组。结论治疗鼻窦真菌病合并鼻息肉,鼻内镜联合上颌奏根治手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该术式对手术设备要求不高,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其疗效。结果:20例患者全部治愈或好转,无二次手术。结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效果明显,创伤小,术后定期鼻内镜清理及鼻腔冲洗可减少术后复发,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真菌性鼻窦炎病例,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有关问题.结果:48例患者术后经随访3月~2年,窦口引流通畅,无1例复发.结论: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宜行鼻内镜手术,以彻底清除窦腔病变,术后应继续反复冲洗窦腔,术后不必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鼻内镜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4年,治愈77例,好转20例,复发5例.结论鼻腔解剖异常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主要致病因素.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手段,术后复发与手术的彻底性、术后鼻腔鼻窦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19.
鼻腔、鼻窦真菌病以往的发病率较低,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临床上以非侵袭型为主。2003年1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鼻内镜手术及术后窦腔治疗鼻腔鼻窦真菌病12例,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子鼻咽喉镜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换药中的应用。方法:对南充市中心医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间收治的4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术后采用电子鼻咽喉镜进行换药并随访6-12月。结果:4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复查见所有患者鼻窦自然口均无闭锁或粘连,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应用电子鼻咽喉镜对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进行换药,操作简单,无盲区,换药彻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