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周克文  杨华  汪静  孙张生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1986-1987
目的 探讨颈外动脉或筛前动脉结扎术治疗中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鼻出血部位及全身情况分别采用颈外动脉和筛前动脉结扎术治疗中老年重症鼻出血36例。结果 34例患者手术后止血均成功,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有效率94.4%。结论 颈外动脉或筛前动脉结扎术对中老年顽固性鼻出血有确切治疗效果,且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李玉芝 《河北医药》2011,33(22):3518-351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大多发生于中年以上患者,主要表现为眩晕、呕吐,严重者影响正常生活,部分患者由于反复发作,导致脑于、小脑或枕叶梗死,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尽快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本院近年来应用丁咯地尔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烟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烟雾病患者共35例,经体格检查显示所选患者没有高血压病史。应用本院1.5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对所选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35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左右两侧的颈内动脉末端显示狭窄闭塞;10例患者左侧或右侧的单侧颈内动脉末端显示狭窄闭塞;所有患者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的主干显示狭窄闭塞;4例患者显示大脑后动脉的主干狭窄闭塞。9例患者显示为血管跳跃征。21例患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大脑后动脉扩张。4例患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为颈外动脉分支扩张。35例患者的脑底动脉环血管周围显示迂曲或团块状的烟雾血管影像表现,在闭塞血管的同侧可显示单侧的异常血管网。对于双侧血管网异常患者可表现为一侧烟雾血管较多见。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烟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无创简便易行特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管腔内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动脉粥样硬化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保守治疗和血管腔内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腔内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兆熊 《云南医药》1994,15(6):412-413
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与眩晕的临床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650032)李兆熊关键词椎基动脉疾病,眩晕眩晕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高血压患者发生眩晕常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有关。本文对45例高血压患者发作眩晕进行检查,发现脑干和小脑出血或梗...  相似文献   

6.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系因基底动脉顶端狭窄或闭塞所致,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收集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资料,对其CT、MRI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严继萍  赵文莉  王志萍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2):1539-1541,I0001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的椎动脉频谱类型与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41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患者的椎动脉多普勒超声表现,将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的狭窄程度与椎动脉频谱类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1例SSS患者中,DSA诊断的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16例,重度狭窄或闭塞17例,超声检查椎动脉频谱类型中窃血前期表现者11例,部分窃血表现者18例,完全窃血表现者12例,所有椎动脉窃血程度与同侧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相关(r s=0.472,P〈0.05)。结论 SSS患者椎动脉的频谱表现与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的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但对于多发狭窄的患者应综合分析,避免低估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8.
4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化疗与血管栓塞治疗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或血管栓塞治疗,每次间隔时间为4~6周。结果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2例.病灶稳定20例,进展2例。结论绝大多数支气管肺癌患者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或血管栓塞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重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经验.方法 选择Fontaine Ⅲ、Ⅳ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例.根据病情选择的术式包括腹主动脉-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股-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髂动脉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单纯股总或股深动脉成形术、杂交手术或股总-股深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等.结果 22例患者中,行腹主动脉-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5例,股-股总或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3例,髂动脉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7例(其中3例加做股总或股深动脉成形术),单纯股总或股深动脉成形术4例,股总-股深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1例.2例患者髂动脉全程闭塞,采取杂交手术治疗.Fontaine Ⅲ期患者14例术后全部静息痛消失;Fontaine Ⅳ期患者7例静息痛消失,1例无效,术后行膝上截肢手术.4例患者行截足(趾)术后愈合,3例溃疡换药治疗后愈合.结论 当髂股动脉或股浅动脉广泛闭塞时,股深动脉作为流出道,对重建下肢血流、挽救肢体,降低截肢平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末节或指尖断指再植中,远端若无可供吻合的动脉,重建断指血循环的方法是将近端动脉与远端静脉吻合,即静脉动脉化。我科自1996年-2002年在护理12例疑难末节断指再植静脉动脉化患者过程中,除2例因损伤严重外,余均成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动脉解剖变异及肝癌肝外侧支供血在化疗栓塞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100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均行肝动脉造影,对其中可疑肝动脉解剖变异或存在肝外侧支供血的患者又选择性行相应动脉造影。结果:100例肝动脉造影发现肝动脉解剖位置变异23例,17例均存在侧支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12.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Bramwell便开始设法对动脉脉搏的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进行测定,以了解动脉的弹性,动脉的僵硬度越高或顺应性越差,则脉搏波的传导速度越快,反之动脉的僵硬度越低或顺应性越好则脉搏波的传导速度越慢。对大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测定成为反映血管病变的信号。我们的研究应用PWV自动测量系统,比较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未合并粥样硬化患者间大动脉缓冲功能的改变,旨在阐明EH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大动脉弹性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药源性低血压或药物相关性低血压是指由于药物的使用导致动脉血压降至90/60ramHg(1mmHg=0.133kPa)的一种情况。对于某些高血压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出现血压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同时出现低血压的临床表现,即使动脉血压并未降至90/60mmHg时也视为药源性低血压。最近荷兰学者对3515例住院患者进行的队列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4.
徐向红  陈世Xi 《江苏医药》1998,24(2):142-142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再治疗文献报道较少。笔者分析了我院27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介入治疗情况。材料与方法肝癌术后复发作介人治疗患者27例,男:女为22:5;年龄23~75岁,平均46.6岁。手术距造影时间18天~37个月。肝叶切除15例,(其中右肝切除10例,左肝4例,中肝切除1例)。肿掩局部切除7例,仅作手术探查或注射化疗药物1例,肝固有动脉或肝右动脉结扎4例。病理证实肝细胞癌23例,转移性晚场2例,胆管细胞癌2例。所有病例均采用selding6r技术括管至田腔动脉/及肝总动脉造影,2例疑有肠系膜上动脉供血者,进行了肠系膜上动脉造…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2000年8月至2001年3月共收治4例急性鼻腔大出血患者,并经五官科后鼻孔填塞,烧灼无效的情况下行急诊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本组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22~46岁,平均32岁。其中外伤2例,酒精性肝硬化致凝血功能障碍鼻腔出血2例,4例患者均经五官科填塞、烧灼等治疗无效。4例患者均行数字减影颈动脉造影,显示出血管远端造影剂外溢或滞留而确定出血动脉为面动脉唇上支1例,咽升动脉1例,颌内动脉2例。栓塞方法,用5F导管及3FSP导管尽量超选至出血动脉,明确无危险血管吻合后,…  相似文献   

16.
颞动脉炎又称巨细胞动脉炎(GCA),主要累及大一中型动脉,如主动脉、颞动脉及眼动脉,以头痛、发热、突发视力障碍等起病,部分患者起病后病情甚至迅速进展为永久性单眼或双眼盲,由于本病临床表现较复杂,神经科医师多将其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眼肌麻痹性偏头痛等。我们收集了我院神经内科1999年7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0例颞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腘动脉损伤9例分析王兵赵宏斌动脉损伤在战时较多,和平时期相对较少,但由于动脉损伤处理不当将造成截肢或遗留功能障碍,应引起重视。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动脉损伤患者9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为16~41岁。车祸伤6例,重物...  相似文献   

18.
曾志宏  王奕 《江西医药》2009,44(8):786-788
目的探讨3.0F微导管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使用适应症。方法对13例患者使用3.0FSP导管分别在支气管动脉主干或支气管动脉分支超选择插管行化疗及介入栓塞术。栓塞物质为300~1000μmPVA颗粒或明胶海绵颗粒。结果13例患者使用微导管15次,其中2例患者使用2次,成功率100%。全部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导管操纵简便,成功率高,适用于支气管动脉细小、走形迂曲、与肋间动脉及脊髓动脉共干的患者,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提高动脉采血(血气分析)成功率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红  田晶 《中国医药研究》2005,3(4):316-316
动脉血气分析是对机体的氧合和酸碱平衡状态进行监测,不仅对疾病的诊断、了解病情有利,而且对指导治疗,尤其对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机械通气及各种救治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而临床常选择: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进行动脉采血。动脉采血有一定的难度,采血失败常导致或影响动脉血气分析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此我科于2003年1月。10月对收住的188名患者动脉采血方法实施一些改进,观察到改进后的方法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动脉采血法,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足背动脉缺如患者临床少有观察。我们收集14例足背动脉缺如患者以足背静脉采血行血气分析,观察其应用方法可行性,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足背动脉缺如患者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19~70岁。肝胆胰手术10例,甲状腺手术2例,胃手术1例,肺手术1例。2.方法仔细触摸患者双足背动脉。如未扪及双足或一侧足背动脉搏动,可视为双足或一侧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