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解剖并观察了中国成年人尸体50具(男34,女16)计100例腹股沟区,重点观察了腹股沟管的有关结构。 1、腹股沟韧带平均长12厘米,宽0.6厘米,腹内斜肌多起于该韧带外侧1/2,腹横肌多起于外侧1/3,弓状下缘高度0.7±0.6厘米;约有1/3紧贴精索和腹股沟韧带。髂腹下神经穿出腹内斜肌处,位于髂前上棘前内4.6厘米。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0—2厘米。凹间韧带均不明显。 2、腹股沟管平均长4.7±0.6厘米,男性平均长4.9±0.6厘米,女性平均长4.4±0.5厘米,性差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 3、腹股沟镰平均长2.2±0.8厘米,本文观察有三种类型:联合腱型71例,结合肌型14例,混合型15例。 4、有10例腹壁下动脉行程异常(占10%),呈S形(5例)和L形(5例)。后者极易被误为异常闭孔动脉。 5、腹横筋膜在此区增厚,为紧贴的两层。浅层上方有腹横肌下缘的筋膜弓,下方有髂耻束(股深弓),二者之间围成一个卵圆形的区域,连有筋膜连结层,此处较薄弱,其平均纵径为2.9±0.8厘米,横径为1.4±0.4厘米。腹横筋膜深层较浅层薄弱。在疝修补术中,此结构的恢复和重建应引起手术医生的高度重视。 6、建议:将腹股沟区范围扩大,应包括腹股沟上三角(即传统的腹股沟区)和腹股沟下三角(髂前上棘、阔筋膜卵圆窝的下角和耻骨结节三者联线所围成)。  相似文献   

2.
凡经股环、股管而自卵圆窝突出的疝叫做股疝.股管为一狭长的漏斗状间隙,长1~1.5cm,内含脂肪、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结.股管有上下两口,上口称股环,其前缘为腹股沟韧带,内侧为陷窝韧带,外侧为股静脉,下口为卵圆窝.  相似文献   

3.
股疝的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3%-5%,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男性较少.女性骨盆较宽大,联合肌腱和腔隙韧带较薄弱,股管上口宽大松弛而易发此病.从解剖学来说,股管几乎是垂直的,股疝一旦形成,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成锐角,再加上周围韧带坚韧,因此容易嵌顿.在腹外疝中,股疝嵌顿最多,达60%以上,且容易发生绞窄,因此股疝确诊后应及时手术治疗.传统治疗方法Mcvay法,在圆韧带或精索后方把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另一方法是将腹股沟韧带与耻骨梳韧带,及陷窝韧带缝合,以关闭股管上口.还有就是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我院从2006-2011年共收治股疝患者20例,均采用关闭股环加平片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的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规 范 名 词曾 用 名 词规 范 名 词曾 用 名 词嵌合牙槽纤维关节椭圆关节髁状关节鳞顶缝顶颞缝距小腿关节踝关节内侧韧带(踝)三角韧带距下关节距跟关节浅筋膜皮下筋膜深筋膜固有筋膜帽状腱膜颅顶腱膜降眉间肌纤肌腹股沟韧带腹股沟弓腔隙韧带陷窝韧带腹股沟管浅环腹股沟管皮下环腹股沟管深环腹股沟管腹环常见医学名词术语规范使用(5)  相似文献   

5.
一、在212侧男、女性的大隐静脉解剖中发现: 1.根据大隐静脉上端属支共干或单干注入形式归纳为16种类型,其中以Ⅰ、Ⅵ型为多见。 2.大隐静脉均经卵园窝汇入股静脉,根据汇入部位分为四型,其中以Ⅰ型为多,而且发现男、女两性及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 3.卵园窝下缘中点及隐股结合最低点的位置进行了测量,成人男性隐股结合最低点在腹股沟韧带下方3.54厘米左右。至耻骨结节最高点距离为4.00厘米左右。二、在120侧男女性的腹壁浅动脉及旋髂浅动脉解剖中发现: 1.腹壁浅动脉多见起股动脉内侧为82.52%,旋髂浅动脉多见起股动脉外侧为72.72%。 2.两动脉均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腹壁浅动脉在韧带下方:左侧为1.94±0.67厘米(平均值);右侧为1.85±0.09厘米(平均值):旋髂浅动脉在韧带下方:左侧为1.78±0.28厘米(平均值)。右侧为1.73±0.28厘米(平均值) 3.两动脉根部外径均在0.10厘米以上(除女性及儿童左侧的平均值为0.09厘米外)。  相似文献   

6.
填塞修补可在局麻下操作,取一块合成网大小约为2×20cm(按缺损的大小,以确定各种厚度的填塞物的长度)将其卷成圆柱状,在松解疝囊及其内容物复位后,将填塞物从下面嵌入股管,使用几根单股不吸收缝线通过把填塞物缝合到腹股沟韧带、陷窝韧带、耻骨筋膜上,以保证填塞物的适当位置.填塞物封闭了缺损,填塞了出入口。这既保留了股环途径的其它优点,同时也完成了无张力缝  相似文献   

7.
<正>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域的腹外疝,该部位腹壁存在缺损,具有突向体表的囊性结构,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可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腹壁缺损或薄弱点向体表突出而形成。典型的腹外疝有疝环,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构成。依据解剖学上的"肌耻骨孔"概念[1],腹股沟疝分为:斜疝、直疝、股疝和股血管周围疝。腹股沟是位于下腹部两侧的三角形区域。其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水平线,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腹直肌外侧缘。该区域有腹股沟管  相似文献   

8.
嵌顿性股疝手术中,疝环松解是重要的一步。传统方法是在股环处“Z”字形剪断腹股沟韧带。此法损伤大,不利修补。现多主张经腹股沟部剪开部分陷窝韧带,但此法操作不易,疝环难以松解。为此,我们对股环的松解部位和方法做了点滴改进,使之较为简捷、安全,显露好而易修补,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傅移山  王洪林 《重庆医学》2001,30(2):129-129
我院1998~1999年应用Shouldice修补法:为多层加强疝修补法或加拿大疝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和股疝20例。经1年以上随访,效果满意,仅1例复发,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1~83岁,平均51岁。斜疝10例,直疝8例,股疝2例。单侧15例(右10例、左5例)双侧5例。按Nyhns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10例、Ⅳ型4例[1]。嵌顿疝5例。 1.1 操作方法 本组20例,18例用硬膜外麻醉,2例局麻。切口选择:自腹股沟韧带上2cm与腹股沟韧带平行,上端超过韧带中点2cm,下端至耻骨结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暴露腹外斜肌腱和腹股沟管浅环。于腹股沟管浅环和深环的连线上,沿腹外斜肌腱膜纤维走行的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膜,保护髂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纵行切开提睾肌和切开暴露的腹横筋膜,同时切除部分提睾肌。找到并游离疝囊,做到高位结扎,多余疝囊尽量予以切除。游离并提出精索,完全暴露腹股沟管后壁和内环[2~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腹股沟斜疝和股疝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经手术证实的腹股沟斜疝和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盆腔CT检查,分析16排螺旋CT鉴别诊断腹股沟斜疝和股疝的准确性,观察疝的位置、走行、形态、内容物、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等影像学特征。结果 16排螺旋CT鉴别诊断腹股沟斜疝和股疝的灵敏度为92.13%(82/89),特异度为90.63%(29/32),准确率为91.74%(111/121)。73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存在腹股沟管扩大征象61例(83.56%),腹股沟管深环不同程度扩大46例(63.01%),轴位、冠状位见82个疝囊位于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前侧52个(63.41%),前内侧30个(36.59%),矢状位见疝囊源于腹壁下动脉外侧,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前方。股疝患者轴位可见疝囊起源于腹壁下动脉内下方,位于股静脉内侧或前内侧,疝内容物位于耻骨结节后外象限,冠状位可见疝囊位于"影像学股三角"内,矢状位可见疝囊位于腹股沟韧带后下方。结论腹股沟斜疝和股疝在16排螺旋CT检查中有特征性的图像表现,CT鉴别诊断腹股沟斜疝和股疝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腹股沟管的解剖和疝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25侧成人腹股沟区标本上,解剖观察并测量了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肌腱膜筋膜层和髂耻束。腹内斜肌腱膜与腹横肌腱膜融合形成联合腱者仅占5.6%,其余均不融合。骼耻束位于腹股沟韧带深处,与腹横筋膜融合。腹股沟管后壁的内侧部分由腹横肌腱膜筋膜层构成,疝修补时可采用此层的坚实部分与髂耻束缝合,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  相似文献   

12.
熟悉局部解剖是穿刺成功的重要环节。股动脉系髂外动脉的延续,由腹股沟韧带的中点出来经内收肌管转入腘窝成腘动脉,故在腹股沟上寻找较为容易,亦易固定;但因其内侧有股  相似文献   

13.
例 1女 ,5 5岁。因左股部可复性包块 5年入院。查体见左腹股沟韧带下卵圆窝处有一 4cm× 3cm× 3cm质软包块 ,可用手还纳入腹腔 ,直立位时肿块又出现。于 1999年 6月 3日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采用平行于腹股沟韧带上方 2cm的切口 ,自耻骨结节向外 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显露腹股沟韧带 ,在其内下方卵圆窝处有一 4cm× 3cm× 3cm的疝囊 ,内容物为大网膜 ,用Allis钳将疝囊通过股管回纳入腹腔 ,股环口直径约 2 .5cm ,将锥形充填物内层所有花瓣取出 ,将其自股环处推入腹腔 ,然后将锥形充填物…  相似文献   

14.
屠的研究腹股沟疝和股疝的多层螺旋CT(mLilti—Slice spiralcT,MSCT)表现,探讨如何通过MsCT对腹股沟疝和股疝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证实的腹股沟疝和股疝MscT包括多平面重组(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表现,重点观察疝的位置、形态、走行、内容物及与周围结构间的关系以及继发征象。结朵MSCT诊断腹股沟斜疝16例,腹股沟直疝11例,股疝3例。16斜疝中l2例有腹股沟深环的扩大,16例显示腹股沟管的扩大。以耻骨结节为参考点,10例斜疝和4例直疝跨越中线位于外上象限和内上象限,3例股疝则位于外下象限。3例股疝中2例显示股静脉受压变形。结论MSCT能够显示腹股沟疝和股疝的位置、形态、走行、内容物、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并发症,能够为腹股沟疝和股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于腹股沟疝和股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应综合观察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深环的改变以及疝与腹壁下血管、股血管、腹股沟韧带的关系,并重视多平面重组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杨明 《四川医学》2000,21(6):557
我院外科于1987~1997年对24例绞窄性股疝病人采取了经腹直肌外缘切口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22例。年龄53~82岁,平均71.5岁。嵌顿病程均在2~4天。疝内容物22例为回肠,2例为大网膜,均已发生坏死。1.2 手术方法:取下腹部腹直肌外缘切口、探查股环及嵌顿的股疝疝囊颈。以手指将疝囊颈部推开,显露陷窝韧带,切开陷窝韧带时须注意检查有无异位的闭孔动脉,防止损伤。若仍有困难,可在靠近耻骨结节处将腹股沟韧带作斜形切断,使疝囊颈部完全松解,在疝囊颈的上方切开腹膜,将疝内容物提出至切口外,若为大…  相似文献   

16.
例1,男,64岁。双侧腹股沟区包块,呈半球形,左侧较大,立位出现,卧位消失,不进入阴囊,复位容易,诊断为双侧腹股沟直疝而手术。术中发现双侧均有两个疝囊,其一较大,自海氏三角区隆起,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其二较小,位于前一疝囊后外,经扩大之腹股沟管内环口突出,未进入阴囊,切开还纳疝入的大网膜、触摸疝囊颈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确诊为直疝、斜疝并存。游离切断腹壁下血管,按Callander氏法处理疝囊,在精索后方将联合肌腱缝合于耻骨梳韧带,最内侧一针连同陷窝韧带一并缝合,并将精索移位于皮下,在其后重迭缝  相似文献   

17.
股疝是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称.股疝多见于中年妇女,因女性骨盆宽广、联合肌腔和陷窝韧带较薄弱,致股管的上口宽大松弛.当妊娠或腹内压增高时,对着股管的上口腹膜被下坠的腹内脏器推向下方,经腹环进入股管形成股疝.由于疝颈狭小易发生嵌顿,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52具中国成年人尸体上对103例喉返神经和50例喉上神经外支进行了观察和测量。重点观察了喉返神经与甲状软骨下角、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下极、甲状腺侧韧带及气管食管沟的关系,以及喉上神经外支与甲状腺上极和甲状腺上动脉的位置关系。1、甲状软骨下角平均长0.49厘米(0.30—0.84厘米),喉返神经入喉处距下角尖0.62厘米(0.16一1.13厘米),并且总是经过环甲关节后方入喉。2.甲状腺下动脉缺如者9例(8.7%)。左侧喉返神经多位于动脉后方,右侧多位于动脉前方,有75例(81.5%)神经与动脉交叉位于下极之上1.36±0.78厘米,有15例恰位于下极平面,有2例位于下极之下(0.4厘米和0.13厘米)。3、发现6例甲状腺上动脉行经甲状腺表面,供应胸腺组织,过去来见有报导,可能系胸腺动脉的另一来源。4、每一例均具有甲状腺侧韧带。喉返神经大多数位于该韧带后方,少数穿过韧带后份。5、左侧喉返神经(52例)均沿气管食管沟直行向上,右侧喉返神经有2/3在沟内直行,有1/3在气管外侧斜行向上,在颈根部神经位于沟外0.2—1.0厘米。6、手术中识别喉返神经的标志,按其可靠程度分别为:甲状软骨下角(或环甲关节)、甲状腺侧韧带最佳;其次是甲状腺下极、气管食管沟和甲状腺下动脉。 7、50例喉上神经外支,有15例紧贴甲状腺上极,穿出血管神经鞘。50例平均距上极0.30—0.54厘米,多在动脉内侧穿出血管神经鞘(46例,占9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绞窄性股疝手术中经腹股环扩张法的应用。方法:回顾并总结1996~2005年应用经腹股环扩张法手术中的经验和体会。结果:本组29例疝内容物顺利返纳,未切开陷窝韧带或腹股沟韧带。全部行疝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未见复发。结论:在绞窄性股疝手术中,经腹股环扩张法不破坏股环结构下也能使疝内容物顺利返纳。该法操作方便又安全,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无张力修补在股疝修补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使用美国戈尔公司的网状补片行无张力股疝修补术31例临床资料。经腹股沟切口,高位游离疝囊,平片与陷窝韧带、耻骨梳韧带及腹股沟韧带固定。结果:31例手术均顺利,恢复良好,术后并发尿潴留4例,局部轻度隆起1例,切口下青紫瘀血2例,无1例感染,随访6~36月,31例无复发。结论:无张力股疝修补术,尤其适合于老年或伴有其他疾病者。该术式可有效避免压迫股静脉、股疝复发,预防直疝和斜疝新发,是治疗股疝比较理想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