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增加对内科疾病导致腹痛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并探讨治疗方法。方法连续抽取98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的住院病例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的统计和分析。结果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病变部位:腹腔内器官疾病占89.8%,腹腔外器官疾病占10.2%,其最常见病因为急性胃肠炎(19.3%)。结论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病因复杂,特征不典型,应重视其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周树锋  李瑜元 《新医学》1995,26(5):230-231
胃肠内科疾病所致的急腹痛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0180)周树锋,李瑜元临床将腹痛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痛指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必须紧急诊治的腹痛。约占内外科急诊就诊人次的15%。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可分为外科性和内科性急腹痛两类,前者...  相似文献   

3.
李雪丹  刘屹  徐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243-8244
目的探讨全腹CT检查在腹痛患者病因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0例以腹痛为主诉进行全腹CT检查的患者资料。结果 CT诊断阳性103例(85.8%),其中腹腔内器官疾病100例,腹腔外器官疾病3例。CT诊断未见异常17例。与临床最后诊断对照,CT诊断准确率为91.7%(108/120)。结论全腹CT检查在腹痛患者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腹痛根据病因可将其大体分为两类:腹腔内器官疾病、腹腔外器官以及全身性疾病。但一些腹腔外腹痛诊断比较困难、易误诊,有报道误诊率达34.62%[1],甚至引发患者死亡与医疗纠纷。现对2014年6月-2017年6月的315例腹痛患者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对腹腔外疾病导致腹痛的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急性腹痛是急诊中最常见症状之一,其诊断、处理是否及时、正确,与病人预后有关。现就1993年本院急诊科诊治的急性腹痛15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结果报道如下。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3年因急性腹痛为主诉就诊者共1526例,占全年急诊总人数的(不包括小儿患者)10.3%;男性902例,女性624例;年龄14~83岁;发病时间1小时至3天,平均为7.5小时。1.2结果分析1.ZI急性腹痛的病因分析①腹腔脏器疾病所致急性腹痛:共1486例(9738%),见表1;②腹外疾病所致急性腹痛:肺炎、胸膜炎19例问.25%),急性心肌梗死7例(0.46%),流…  相似文献   

6.
急性腹痛(acute abdominal pain)是指发生于1周内、由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外脏器病变而导致的腹部疼痛。腹痛是急诊患者常见的主诉.美国每年有5百万患者因腹痛至急诊就诊,占急诊总病例数的5%~10%。尽管大部分患者的腹痛并非由严重、甚至威胁生命的疾病引起,仅有约7%的腹痛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或存在威胁生命的疾病,其中老年患者患严重疾病导致腹痛的风险较高。并非所有急性腹痛均能查清其病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非创伤性腹痛的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此类疾病的救治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0-10-2013-10因腹痛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内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把腹痛按性质分为腹腔脏器病变与腹外脏器病变和全身疾病引起的腹痛,按诊断情况分为初诊即确诊的腹痛和初诊未被确诊的腹痛。记录各组病例的各种诱发因素、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发病及诊疗经过和最终的诊断情况,对各组疾病的例数及其所占的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53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收治于急诊内科的腹痛诊断有49种。初诊即确诊的腹痛共1 122例(占总例数73.19%),全部为腹腔脏器病变。初诊未被确诊的腹痛共411例(26.81%),其中腹腔脏器病变引起的腹痛共279例(18.20%),腹外脏器病变引起的腹痛共65例(4.24%),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腹痛共67例(4.37%)。本研究患者中,腹腔内脏器病变有1 401例,占所有腹痛病人的91.38%。共有10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死于主动脉夹层,1例死于铊中毒,1例死于胆道疾病,1例死于胃癌合并胰腺炎、肠梗阻;2例死于胰腺炎合并MODS,3例死于胃癌晚期,均发生在初诊未被确诊的腹痛患者。初诊即确诊的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初诊未确诊的患者,为0:2.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初诊即确诊可降低患者死亡率。腹腔内脏器病变与非腹腔内脏器病变患者的死亡率比较为0.56%:0.7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死亡率与疾病种类无关。结论: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复杂,表现多样、特征不典型。腹腔脏器的病变,腹外脏器与全身性疾病均可以引起腹痛,诊断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腹痛初诊较易诊断的疾病为腹腔脏器的病变所引起的疾病。初诊未被确诊的腹痛患者中,应重视腹外脏器病变和全身疾病引起的腹痛,这类疾病较少见,常被误诊,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2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亚民 《华西医学》1994,9(1):51-52
老年内科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28例分析李亚民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近20年来的新概念,是多数重要器官或系统在严重感染等因素影响下,导致器官功能同时或相继陷入衰竭的严重综合征。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总的死亡率达90%,因此及...  相似文献   

9.
郑朝旭  郑冬  谭敏  陈国泰  吴志棉 《新医学》2003,34(3):164-165
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术对内科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7例因不明原因腹水、可疑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及腹部包块进行腹腔镜检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总的诊断阳性率为89%(86/97),其中不明原因腹水、可疑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腹部包块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4%(59/63)、73%(19/26)、8/8。本组仅1例不明原因腹水中转剖腹。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检查术安全可靠,对某些内科疑难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甄淑敏 《临床医学》2002,22(1):13-14
目的:提高对小肠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或漏诊。方法:对36例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变部位、疾病分类及确诊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为最多22例(66%),腹痛腹泻腹块8例(22.8%),另有肠梗阻、胸腹水、急腹症和黄疸。疾病分类以平滑肌瘤12例(33.3%),腺癌8例(22.2%),另有间质瘤、克隆氏病、憩室、息肉、血管病变和淋巴瘤。病变部位以空肠为多见20例(55.5%)。检查方法:小肠插管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阳性率为最高。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块肠梗阻均应考虑到小肠疾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外科急腹症是腹腔某一器官突发性病变引起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外科急症。发病突然腹痛剧烈。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需及时诊断手术治疗。然而一些内辞疾病也可以引起急性腹痛,其症状酷似外科急腹症,容易混淆,造成误诊乃至误行手术,给病人带来创伤和不良后果。现将能够引起剧烈腹痛的部分内科疾病介绍如下,以作急腹症诊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邬长兴 《新医学》1995,26(5):233-234
泌尿系统疾病与腹痛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050082)邬长兴腹痛病例,除了考虑腹腔脏器疾病之外,尚须考虑腹腔外脏器的疾病,尤其是泌尿系统的疾病。肾结石肾结石多为单侧。双侧结石者约1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9:1,青壮年多发,20~50岁...  相似文献   

13.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3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诊断要点及急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08年5月急诊科收住的374例以昏迷为主诉的急诊内科入院患者,对其病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374例昏迷患者中代谢性脑病占30.2%,急性脑血管病占28.4%,急性中毒占28.1%。其最常见病因为酒精中毒(占20.0%)。结论:以昏迷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应该重视其鉴别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作者近年来收治异位妊娠253例,现将诊断与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3例,年龄17~46岁,孕次1~6次。停经165例(占65.22%),阴道不规则出血168例(占66.40%),腹痛250例(占98.sl%),其中168例为突然发生剧烈下腹痛(占66.40%),并发休克53例(占20.95%)。宫颈举痛228例(占94.07%),附件包块sl例(占32.02%)。腹腔穿刺及后穹窿穿刺164例,阳性发现144例(占87.80%),HCG检查62例,阳性46例(占74.19%),B型超声检查156例,阳性发现140例(占89.67%)。手术247例(占97.63%)。输卵管妊娠233例,其中208例…  相似文献   

15.
小儿急性胰腺炎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胰腺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9年-2004年3月收治入院的43例急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呕吐72.1%(31/43)、腹痛65.1%(28/43);血淀粉酶升高81.4%(35/43),尿淀粉酶升高100%;腹部B超显像率为53.5%(23/43),单纯胰头肿大30.2%(13/43);腹部CT显像率达83.3%(30/36)。发病诱因中胆源性疾病30.2%(13/43),继发于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23.3%(10/43),继发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胰腺炎25.6%(11/43)。轻型胰腺炎及重症急性胰腺炎两种不同临床类型患儿的多器官损害率分别为18.4%(7/38)和100%(5/5)。结论:小儿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以胆源性疾病、病毒感染及胃十二指肠疾病为主,呕吐和腹痛是小儿急性胰腺炎主要临床症状,与成人患者有不同性,早期诊断及评估病情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克罗恩病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2月确诊为CD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男女之比为2.3:1,平均年龄37.9岁。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发热、消瘦或体重减轻为主,分别占93.02%、58.14%、69.77%和46.51%;并发症主要为瘘管形成,占30.23%。辅助检查主要依靠胃肠钡餐造影、纤维肠镜及病理检查。本组43例患者中正确诊断26例(60.47%),误诊17例(39.53%)。主要误诊疾病为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回盲部及结肠肿瘤。内科治疗以单用SASP制剂或联合激素为主,少数患者加用免疫抑制剂;18例患者(41.86%)曾应用肠外营养治疗;具外科手术指征者16例(37.21%)。经治疗好转38例(88.37%),死亡5例(11.63%)。结论:CD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临床表现多样,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对本院1990-2004年4J0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本病以老年人多见,50岁以上者占78%,常伴有高血压8例(20%)、自身免疫性疾病5例(12.2%)、便秘6例(15%)、结肠手术2例(10%)。突出临床症状为腹痛35例(88%)、腹泻26例(65%)、便血30例(75%)。结论诊断该病的要点是对临床表现做综合分析,并排除与之相鉴别的疾病,早期的结肠镜检查至关重要,及时的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腹痛是急诊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常由腹腔内或腹腔外器官疾病所引起,前者称为内脏性腹痛,常为阵发性并伴有恶心、呕吐及出汗等一系列相关症状,腹痛由内脏神经传导;而后者腹痛是由躯体神经传导,故称躯体性腹痛,常为持续性,多不伴有恶心、呕吐症状。腹痛又是一种患者的主观感觉,还受神经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易发生分诊的误诊或漏诊。有文献报道:腹痛患者的分诊失误率为7.2%[1‐2]。急诊预检护士对于腹痛患者的准确分诊和处理,是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32例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死亡6例(16.7%),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8.3%),腹腔内出血5例(13.9%),胰瘘6例(16.7%),腹腔残余感染2例(5.6%)。结论: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确诊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良好的围手术期管理能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严重腹腔感染诊治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腹腔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腹腔脓液细菌培养,G^-菌感染率为70%(28/40),G^+菌感染率为42.5%(17/40),感染2种以上细菌者15例,感染率为37.5%(15/40);死亡25例,死亡率62.5%(25/40),死亡原因为中毒性休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早期诊断及治疗;早期、及时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策略;彻底清除腹腔感染病灶及充分的引流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