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连不同炮制品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将黄连不同炮制品水煎液置于培养基中与细菌同时温育,观察药物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以此判断药物抑菌作用的强弱。[结果]以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显示黄连不同炮制品均有抑菌作用,但作用强弱不同。[结论]黄连不同炮制品与生黄连一样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但作用菌群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主成分含量及抗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水煎剂中主成分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小檗碱为黄连的代表成分,运用HPLC法测定4种不同黄连炮制品水煎剂中代表成分的含量。将黄连不同炮制品水煎液置于培养基中与细菌同时温育,观察药物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以此判断药物抑菌作用的强弱。结果:黄连不同炮制品中小檗碱的含量明显不同,以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显示黄连不同炮制品均有抑菌作用,但作用强弱不同。结论:不同炮制法不仅改变黄连药材的组分和含量,还可能通过影响其抗菌活性,使其药性及功能主治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连、苦参及其等比配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13种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中药抗菌试验试管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1)黄连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白色念球菌和枯草杆菌具有强抑制作用,对肠道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苦参具有低度抗菌能力;(3)苦参与黄连等比配伍后抑菌作用强于单独的苦参,对多数细菌抑菌作用弱于单独的黄连,对少数细菌抑菌作用不降低。结论:黄连、苦参及其配伍均有抑菌作用,但配伍后抑菌作用强于单独的苦参;与黄连单独用药相比对于不同的细菌作用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芩、黄连、五味子三种中药对多重耐药菌株的抑菌作用。方法:制备黄芩、黄连、五味子药液,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分别测定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五种多重耐药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黄芩、黄连、五味子对不同的耐药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五味子的抑菌作用显著高于黄芩、黄连。结论:五味子对多重耐药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尝试用于临床多重耐药菌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6种常用抗菌中药对3株常见病原性细菌的抑菌作用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抗菌中药对临床常见病原性细菌抑菌作用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6种常用抗菌中药(黄连、苦参、连翘、大黄、生地、知母),分别采用水提法制备至质量浓度1mg/L。应用液体稀释法测定上述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建立了中药抑菌作用的检测方法。黄连、大黄与连翘抑制细菌的作用较强,MIC值均≤0.05mg/L,其中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MIC值为0.00625mg/L)。结论:应用本方法可以进行中药抑菌作用的检测。抗菌中药对所试验菌种表现不同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葛根芩连汤(GQD)各配伍组合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作用差异来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 采用液体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各煎液对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各配伍组合后的药效学改变。结果 各配伍煎液的MIC不全相同。结论 GQD各配伍组合水煎液对肺炎链球菌抑菌作用不全相同;在全方中,抑菌作用药物主要为黄连与黄芩,炙甘草与葛根无明显抑菌作用;两药与黄芩、黄连配伍时对其抑菌拮抗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7.
中药对广州地区流感嗜血杆菌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草药对广州地区流感嗜血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流感嗜血杆菌对中药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6种中草药水煎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黄连抑菌效果最好,黄连水煎剂对流感嗜血杆菌MIC50为1g/L,MIC90为2g/L。结论:中药对流感嗜血杆菌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权建文  李博 《基层医学论坛》2013,(20):2591-2593
目的研究几种中药体外对大肠埃希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效果,分析五倍子、黄连、黄柏对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选择我院中药房清热药物五倍子、黄芩、黄连进行研究,分别制备中药水煎剂、菌悬液,最后进行抑菌试验分析。结果阳性组与阴性组MIC平均值对比,3种中药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清热药物具有明显抑菌作用,不同的中药抑菌范围特定,临床只要做到合理选择,就可以有效抑制细菌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探讨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在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结合本草文献报道,综合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药性的影响。结果 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偏温性药姜制黄连、酒制黄连、吴萸黄连使大肠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偏寒性药生黄连、醋制黄连、胆汁黄连也使生长速率常数减少,却使热量释放略增加,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结论 微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连翘等中药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确定其抑菌的有效部位,为下一步研发奠定基础;比较知母炮制前后的抑茵活性,以阐明其炮制原理.方法 采用纸片法,比较连翘等中药提取物及知母炮制品的抑菌作用.结果连翘耔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作用越强;锦灯笼宿萼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以90%醇提取物作用最强,但对大肠杆菌未见明显作用;知母炮制前后均未见明显的抑菌环.结论 连翘耔挥发油、锦灯笼宿萼醇提取物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草药对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临床分离细菌为受试菌,采用微量稀释法,观察黄连、千里光等10种中草药水煎剂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10种中草药水煎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黄连、千里光抑菌效果最好,黄连水煎剂对肺炎链球菌MIC范围(1.95—15.65)g/L,MIC50为3.25g/L,MIC90为7.18g/L;千里光水煎剂对肺炎链球菌MIC范围(1.95~15.65)g/L,MIC50为4.74s/L,MIC^90为14.66s/L;其次有黄芩、大黄等。结论黄连、千里光等中药在体外对肺炎链球菌有较强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板蓝根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方法对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进行抑菌试验,检测出具有抑菌作用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比较其抑菌作用强弱。结果板蓝根水洗及20%、40%、60%、80%乙醇提取5个部位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抑菌作用较强的部位集中在80%乙醇提取部位。结论板蓝根的不同提取部位均具有抑菌作用,板蓝根80%乙醇提取部位抑菌作用相对较强,对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对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有抗菌活性的中药,并初步探究其体外抑菌机制。方法从60种中药颗粒剂中,筛选对28株泛耐药菌有体外抗菌活性的中药。调整有抗菌活性药液pH至中性,比较调整pH前后抑菌效果差异。检测有抑菌活性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联合抑菌效果以及对细菌细胞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改变。结果筛选出黄芩、黄连、麻黄和鸡血藤等4种对泛耐药菌均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其MIC依次为:64、64(82.1%黄连菌株)、128(19.9%)、128、256 mg/mL;MBC依次为:128、64(28.6%黄连菌株)、128(71.4%)、256、512 mg/mL。4种中药调整pH前后抑菌效果均无差异(P>0.05)。黄连和黄芩联合应用时的FIC值均>2。随着4种药物浓度的增加,ALP的浓度均升高,其中黄芩和黄连作用后的ALP浓度升高更为明显。结论黄芩、黄连、麻黄和鸡血藤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效果,其中黄芩和黄连的抗菌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关;但黄芩和黄连联合用药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克隆特合漱液对口腔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将12株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及早株需氧菌分别接种在含不同浓度克隆特含漱液的培养基上,分别置入厌氧、需氧环境培养,观察抑菌效果,并与甲硝哇稀释液和克隆特含激液空白基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克隆特含漱液稀释1000倍时(含主药5.0旭/ml)对所有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均有很强的抑菌作用;稀释120倍(41.7#g/ml)时对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抑菌作用,对其它两种需氧菌无抑菌作用.结论克隆特含激液对口腔常见16株细菌中的14k$明显抑菌作用,可作为牙周组织疾病治疗或辅助治疗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草乌炮制品的药理毒理及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实验研究方法,对蒙药草乌炮制品进行药理毒理及药效学研究,评价炮制作用,为炮制工艺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定LD50研究草乌炮制品的毒性;利用体外抑菌试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试验,大鼠纸片肉芽肿和扭体法实验等研究草乌的主要药效。结果:①烘制炮制和童尿泡制均能降低草乌的毒性,与生草乌比炮制品毒性降低显著;相比诃子汤泡制草乌毒性未减。②经体外抑菌试验证明:烘制草乌的抑菌作用较生品增强;对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有显著镇痛作用(P〈0.05);尚能明显抑制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纸片肉芽肿及炎性渗出物(P〈0.05)。结论:烘制草乌毒性低,且抑菌作用增强,依然保留抗炎、镇痛等作用。草乌不宜用诃子汤炮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酒蒸黄连的HPLC指纹图谱,并比较不同黄连炮制品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酒蒸黄连等不同炮制品样品,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相似度评价方法分析其结果。结果:建立了酒蒸黄连的HPLC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将七批酒蒸黄连样品聚集在一起,并与其它炮制品样品明显分离。结论:酒蒸黄连与姜黄连、萸黄连、酒黄连等炮制品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本法稳定、准确、重复性好,为酒蒸黄连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青藏高原唐古特大黄不同成分提取物及不同方法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唐古特大黄提取物中鞣质类成分、蒽醌苷类成分和蒽醌苷元类成分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显著,MIC值均(0.1g/m l。大黄醇提物抑菌作用优于水提物。结论青藏高原唐古特大黄不同成分提取物及不同方法提取物均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5种中药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黄连、黄芩、黄柏、知母、甘草等5种中草药单独或两两配伍情况下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5种单味药及两两配伍药物的提取液,按倍比稀释法将药物提取液进行稀释,体外测定黄连等5种中草药单独及等比例两两配伍情况下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黄连、黄柏和黄芩单药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其MIC分别为6.25 mg/ml、50 mg/ml和100 mg/ml。在配伍药物组中,黄连配伍其它药物的药物组均显示出了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以黄连+知母(MIC为6.25 mg/ml)和黄连+黄柏(MIC为12.5 mg/ml)两个药物组抑菌效果最强。[结论]黄连、黄芩和黄柏三种中草药具有直接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其中尤以黄连的抑菌作用最为显著;而知母和甘草对白色念珠菌不具备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两两配伍的中药提取液中以黄连配知母的药效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牙膏的抑菌作用及口腔清洁作用,帮助选择牙膏以达预防龋齿之目的。方法;用小钢管法测不同牙膏的抑菌环直径,用倾注培养法检测刷牙前后口腔细菌的数目。结果:高露洁牙膏抑菌环直径大于只结牙膏,刷牙5min,口腔细菌清除率分别为:高露洁牙膏17.44%,对照牙膏7.68%,结论:高露洁牙膏抑菌作用大于中华牙膏,对口腔细菌有较强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通过解热实验及热板、扭体实验,观察、比较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对小鼠肛温、痛阈、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可降低发热小鼠的肛温,其中柴胡鳖血100∶20组的肛温相对较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药物组小鼠痛阈值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其中柴胡鳖血100∶20组的痛阈抑制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均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其中柴胡鳖血100∶40组的抑制率最高,其次是柴胡鳖血100∶20组。结论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能降低发热小鼠的体温,但解热效果随时间延长有所差别;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对小鼠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中以柴胡∶鳖血为100∶20的比例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