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卢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205-206
目的:探索对老年良性前列前增生(BPH)患者运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术前术后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短,根据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残余尿量等方面较之手术前具有显著的改善;手术前后指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临床效果好,手术创伤小,且并发症少,适用于不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保留卵巢的附件扭转手术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桂娥  杨红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70-137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保留卵巢的附件扭转手术的可能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诊断附件扭转的28例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镜下观察瘤体呈紫蓝色,双极电凝卵巢骨盆漏斗韧带阻断卵巢血管,然后逆蒂扭转方向松解瘤体,血供恢复,行卵巢囊肿剥除术、输卵管造口术及卵巢复位术;对置镜后观察肿瘤及瘤蒂内血管栓塞不太显著者,直接松解扭转的瘤体.再行手术治疗.结果 28例附件扭转患者术中均血供改善较快,避免切除附件,保留卵巢;术中术后无全身脏器栓塞;术后2个月、6个月复查卵巢体积、血雌孕激素均正常.结论 腹腔镜下双极电凝阻断卵巢血管,附件扭转复位,保留卵巢功能,减轻患者术后的心理负担,无严重并发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陈强 《北方药学》2014,(8):154-155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中矫正角膜散光的不同手术方法及术后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根据术前检查的角膜散光情况,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手术方法:改变白内障手术切口的位置和大小;角膜缘松解切口;植入能矫正散光的Tofic复曲面人工晶体。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临床治疗24眼,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患者炎症反应轻,经过抗炎治疗在2周内基本控制。无角膜穿孔、切口裂开、浅前房甚至前房消失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主要问题是矫正不足。结论:角膜缘松解切口术、植入能矫正散光的Tofic复曲面人工晶体是最佳的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式,是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术后视力获得良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TUPK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85例采用德国狼牌双极等离子体切割系统治疗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电切综合征、大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排尿通畅,尿控良好。结论 TUPKVP是治疗BPH的有效术式,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中两种子宫动静脉处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用双极电凝和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处理子宫动静脉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4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子宫动静脉采用双极电凝、Ligasure于子宫峡部游离、钳断子宫动静脉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双极电凝组与Ligasure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惫义(P>0.05);但用Ligasure切断子宫血管较双极电凝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1),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双极电凝组输尿管损伤1例.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应用Ligasure有需要的器械简单、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效果更佳等优点,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术野清晰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6例择期手术的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8.70%),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26.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癌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幽门括约肌捏断联合十二指肠韧带松解在预防贲门癌术后反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例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患者术中行幽门成形联合十二指肠韧带松解作为A组,另选未行幽门括约肌捏断联合十二指肠韧带松解的18例贲门癌手术患者作为B组对照,通过术后进行反流症状监测,电子胃镜检查评价抗反流效果。结果通过比较37例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手术患者不同术式两组间反流症状评分及电子胃镜检查评分显示:A组反流性食管炎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抗反流术式方法简便,临床抗反流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208-210
目的分析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4月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开腹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则给予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粘连性肠梗阻缓解率;手术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肠蠕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躯体情况、心理状况等生活质量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梗阻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粘连性肠梗阻缓解率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肠蠕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P<0.05;干预前两组躯体情况、心理状况等生活质量指标相近,P>0.05;出院时腹腔镜组躯体情况、心理状况等生活质量指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梗阻复发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松解粘连,手术操作时间短,术后肠蠕动快,并发症少,可降低再梗阻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肠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肠粘连松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2例,其余3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松解粘连。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0-90min,中位数55min;术中出血量为10-80ml,中位数35ml;术后住院时间为3-11d,中位数5.8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可以有效解除肠粘连梗阻病灶,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组(剜除组)及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组(电切组)各5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及并发症。结果剜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电切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IPSS、QOL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Qmax明显增高,尤以剜除组效果为佳;且剜除组并发症率也较低(P<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时机、方法的选择及其临床效果,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 全组病例行开腹粘连松解或肠切除吻合手术的60例,1年内复发8例,复发率13.3%;行粘连松解后肠排列术24例,1年内无复发,发生1例术后肠瘘;行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19例,1年内无复发,1例因肠管间广泛致密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时机把握需要外科医生在如实掌握并迅速分析患者的发病资料、病史、辅助检查等资料做出综合判断;常规开腹粘连松解或肠切除吻合术仍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肠排列术复发率较低,可作为广泛性复发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首选方法;作为新兴方法,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简单方便,但是要注意适应证和禁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浅性膀胱肿瘤经尿道双极等离子气化与普通电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无发生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对照组有1例发生膀胱穿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气化术与普通电切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前者安全性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恢复快,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不同术式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感染、镇痛药物使用、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小,能减少术后感染,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同时,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和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实验组进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观察相关手术指征和临床指标。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意义,同时可以提高前列腺增生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应用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某院收治的7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传统手术治疗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IPSS评分、残余尿量(RU)、最大尿流率(Qmax)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IPSS评分、残余尿量(RU)、最大尿流率(Qmax)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应用效果理想,可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还能减少残余尿量(RU),优化IPSS评分与最大尿流率(Qmax),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莫忆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132-2133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时机、方法的选择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03粘连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行开腹粘连松解或肠切除吻合手术的60例,1年内复发8例,复发率13.3%;行粘连松解后肠排列术24例,1年内无复发,1例发生肠瘘;行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19例,1年内无复发,1例因肠管间广泛致密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时机把握需要外科医生在如实掌握并迅速分析病人的发病资料、病史、辅助检查等资料做出综合判断;常规开腹粘连松解或肠切除吻合术仍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肠排列术复发率较低,可作为广泛性复发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作为新兴方法,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简单方便,但要注意适应证和禁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性腹内疝致肠梗阻的术前诊断、手术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7-2004年收治的3l例非典型性腹内疝患者的诊断、术中处理和预防内疝发生方法,并对早期和延迟手术其肠坏死的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12例死肠段切除,19例分别采用束带松解和系膜裂孔、先天性裂隙缝补术。有无肠坏死与手术时间的早晚,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30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中毒性休克。结论 非典型性腹内疝致肠梗阻的术前诊断比较困难,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是避免发生肠坏死及术后并发症的关键,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非典型性腹内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肠扭转的早期诊断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3例小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全部经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减压复位术9例,肠粘连松解及扭转复位术4例;小肠坏死部分切除术10例。治愈21例,死亡2例。结论小肠扭转为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做到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对提高小肠扭转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太康县中医院2005年1月到2009年10月收治的26例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下行粘连松解,配合留置应用医用几丁糖或透明质酸钠防止术后再粘连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腹腔镜下成功实施粘连松解术,未出现手术并发症和留置药物过敏现象,术后随访4月~24个月,无梗阻症状再发;4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配合留置医用几丁糖或透明质酸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实用、经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参考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1%,数据比较与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