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职业规划团体教学对实习护生带教的效果,以期为护生合理、科学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6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的实习护生62例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6月-8月于妇科轮转的护生设为对照组(n=30),2020年9月-12月于妇科轮转的护生设为干预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职业规划团体教学指导。结果 干预组个人职业规划的自我认识、职业生涯定向、职业认识及自我规划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4.461,P<0.001;t=-3.731,P=0.012;t=-7.683,P<0.001;t=-6.273,P<0.001);主观幸福感量表中的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与紧张、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维度及心理资本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职业规划团体教学能够促进实习护生职业规划,提高其职业心理资本以及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康复群组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转归、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精神科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群组管理,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生活技能训练量表(social skills training,SST)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对患者进行评价,比较2组治疗效果、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评分。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t=5.178,P<0.001);2组SST评分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265,P=0.001;F组间=4.394,P=0.001;F交互=0.357,P=0.003);2组SSPI评分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477,P=0.001;F组间=4.548,P=0.001;F交互=4.245,P=0.001)。 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群组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技能,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并帮助其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将Cameron适时理论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制订中,以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将2020年4月-9月收治的52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54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出院准备,干预组采用基于适时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比较2组出院准备度评分、出院指导质量评分、尿潴留发生率、首次残余尿量及恢复自主排尿时间。结果 干预组出院准备度得分、出院指导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15.696,P<0.001;t=-10.663,P<0.001),术后4周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27,P=0.038),首次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t=7.061,P<0.001),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t=7.501,P<0.001)。结论 基于适时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计划可提高宫颈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提高护理人员出院准备指导质量,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并促进患者加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移动平台在慢性肾病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血液科行血液净化的慢性肾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12月入组的5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12月入组的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治疗性沟通移动平台给予干预,比较2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面对评分、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t=13.751,P<0.001;t=9.049,P<0.001;t=22.985,P<0.001;t=14.261,P<0.001)。观察组屈服评分、回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9.543,P<0.001;t=4.284,P<0.001)。结论 治疗性沟通移动平台可增强慢性血液净化患者自我效能,促使患者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智能化疼痛管理决策与质量监测系统在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4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性疼痛干预,选取2019年7-12月骨科收治的跟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42例为研究组,应用智能化疼痛管理决策与质量检测系统对患者实施疼痛管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睡眠质量、术后锻炼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足踝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t=5.464,P<0.001;t=16.940,P<0.001;χ2=5.550,P=0.018),术后锻炼依从率、Morrey评分、MaryLand评分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χ2=9.217,P=0.002;t=12.906,P<0.001;t=10.687,P<0.001;χ2=6.717,P<0.001)。结论 智能化疼痛管理决策与质量监测系统能有效减轻患者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疼痛感,提高锻炼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膀胱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并分析其对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对114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和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膀胱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t=-3.517,P<0.001;t=-2.544,P=0.011;t=-7.277,P<0.001);低水平、中等水平以及高水平的社会支持膀胱肿瘤患者比较,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不明确性、信息缺乏、复杂性、不可预测性维度得分均具有显著差异(均P<0.001)。结论 膀胱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度为中等水平,膀胱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度越高,其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低。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营养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及放疗毒副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肿瘤科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放疗期间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营养干预,比较2组营养状况、放疗毒副反应情况及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5.628,P<0.001;t=3.822,P<0.001;t=8.498,P<0.001)。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唾液腺损伤等级均低于对照组(Z=-2.724,P=0.006; Z=-3.261,P=0.001; Z=-3.095,P=0.002)。干预后观察组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及记忆功能、放疗相关症状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 系统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患者放疗期间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璐  纪晓新 《中国临床护理》2022,14(10):625-628
目的 探讨院外生活与出行情境模拟适应性训练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12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为对照组,2021年1月-6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按骨科常规模式施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院外生活与出行情境模拟适应性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院外生活与出行能力、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院外生活与出行能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 47.231,P<0.001;t=15.568,P<0.001;t=15.869,P<0.001)。结论 采用院外生活与出行情境模拟适应性训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升其院外生活与出行能力、髋关节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在硼替佐米相关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62例硼替佐米相关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结果 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好于对照组(t=19.790,P<0.001 ),治疗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01),疼痛情况轻于对照组(t=8.824,P<0.001),跌倒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t=28.488,P<0.001)。结论 经皮神经电刺激应用于硼替佐米相关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能减轻患者体征症状,改善其血液循环,使其运动能力和感觉恢复良好,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7月于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体检报告提示有骨质疏松症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2组自我效能、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行为及骨密度值。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124,P<0.001;t=7.452,P<0.001;t=5.666,P<0.001),腰椎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t=2.014,P=0.047),2组股骨颈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1,P=0.273)。结论 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素养,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进而对腰椎的骨密度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接纳和承诺疗法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在我院骨外科接受髋关节置换的1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ACT疗法实施前后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ACT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经验性回避得分、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和功能锻炼依从性。 结果 出院时,干预组的经验性回避得分低于对照组(t=-5.471,P<0.001);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中身体锻炼、应对维度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7.036,P<0.001;t=3.912,P<0.001;t=9.105,P<0.001);功能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Z=-3.916,P<0.001)。 结论 接纳和承诺疗法可减少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经验性回避,提高其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和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药封包结合针灸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6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封包与针灸。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4周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648,P<0.001;t=4.446,P<0.001);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Barthel 指数、生活质量量表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373,P<0.001;t=4.822,P<0.001;t=3.699,P<0.001;t=4.357,P<0.001)。 结论 应用中药封包结合针灸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减轻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针对性核心肌群康复训练联合疼痛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核心肌群康复训练联合疼痛护理,持续4周.比较2组腰背肌力、疼...  相似文献   

14.
杨洋 《中国临床护理》2022,14(12):736-738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先天性肌性斜颈学龄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骨科收治的81例先天性肌性斜颈学龄期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1)。2组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胸锁乳突肌松解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叙事护理,比较2组负性情绪和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9.732,P<0.001;t=5.072,P<0.001),术后24 h和72 h 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t=7.343,P<0.001;t=9.478,P<0.001)。结论 对学龄期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应用叙事护理,有助于缓解患儿的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16年2月-2018年6月ICU收治的92例机械通气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对2组患者康复情况、肌力、功能独立性、并发症发生率予以观察。 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t=15.400,P<0.001; t=13.044,P<0.001; t=4.611,P<0.001);2组患者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六级肌力评定法(the UK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评分在时间效应及组间效应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6.578,P=0.001;F组间=8.924,P<0.001);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拔除时、转出ICU时的运动及认知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深静脉血栓、压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 早期四级康复训练能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肌力,也能改善其功能独立性,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结合音乐放松疗法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分娩结局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住院的足月经阴道分娩初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分娩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导乐陪伴结合音乐放松疗法进行干预。比较2组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评分、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焦虑和抑郁情况。 结果 观察组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的疼痛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9.800,P<0.001; t=-11.963,P<0.001;t=-7.474,P<0.001),产后焦虑和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350,P<0.001;t=-6.630,P<0.001),第一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3.288,P=0.002;t=-3.366,P=0.001)。2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导乐陪伴结合音乐放松疗法能有效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不适感、缩短产程及减少负性心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教结合康复训练干预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ASD患儿72例,将2019年6月-2020年3月就诊的36例患儿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将2020年4月-2021年1月就诊的36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接受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Gesell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简称S-M量表)、社会沟通能力问卷(social 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SCQ)评分。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Gesell量表中语言、个人社交、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行为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 S-M量表和SCQ量表评分也高于对照组(t=10.688,P<0.001;t=3.905,P<0.001)。结论 医教结合康复训练干预能够有效改善ASD儿童发育水平,提高其社会生活与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递进式健康教育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康复作用。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则予以递进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医疗纠纷发生率、投诉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15.553,P<0.001; t=9.343,P<0.001),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t=20.056,P<0.001)。研究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投诉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6.753,P=0.009;χ2=7.942,P=0.005;χ2=4.074,P=0.044)。结论 递进式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胫腓骨骨折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率,且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与投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