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评价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早期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给予基因1b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DAAs抗病毒治疗。方案1:sofosbuvir+ribavirin(RBV);方案2:sofosbuvir+ledipasvir+RBV;方案3:sofosbuvir+daclatasvir+RBV,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不同治疗时间点的病毒学和生物化学指标变化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先期分析24例患者12周的数据。结果完成12周治疗的24例患者中,方案1组12例,方案2组和方案3组均为6例。24例应用DAAs治疗1、2、4和12周HCV转阴率分别是25.00%(6/24)、45.83%(11/24)、66.67%(16/24)和70.83%(17/24),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CV转阴率逐渐上升。方案1组中,初治和经治患者治疗12周时HCV转阴例数分别为4例和1例;方案2和3组中,初治和经治患者治疗12周时HCV转阴例数均为3例。截至2016年1月,有3例随访至停药12周,1例在方案1组,该患者停药12周后复发,HCV RNA为1.8×106 IU/ml;2例在方案2组,达到治疗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HCV RNA未检测到。DAAs治疗2周后ALT降到正常值范围,12周时仍在正常值范围。治疗1周时CK和CK-MB稍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后降到正常值范围,12周时仍在正常值范围。在DAAs治疗过程中,BUN和CRE无显著性升高,无须调整DAA剂量。DAAs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58.83%)。结论基因1b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DAAs抗病毒治疗早期疗效好,安全性高。对于经治患者应用sofosbuvir联合ledipasvir或daclatasvir。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球约有1.5亿慢性HCV感染者,其中20%会进展为肝硬化并最终死于终末期肝病和肝癌。干扰素(IFN)长期作为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基石,在维持持续病毒学应答以及阻止病情进展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其疗效有限、不良反应多。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呈现出良好的疗效,在DAAs的基础上,介绍了无IFN抗HCV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认为随着DAAs的出现,无IFN抗HCV方案发展迅速,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也是包括慢性HCV感染在内的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临床结局。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出现前,基于PEG-IFN及利巴韦林(RBV)的抗HCV治疗常由于肝硬化的存在而疗效不佳,甚至失代偿期肝硬化本身即是应用PEG-IFN治疗的绝对禁忌证。DAAs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HCV感染的一线药物,大量研究显示DAAs用于HC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耐受度。一方面,DAAs治疗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要优于PEG-IFN/RBV;另一方面,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也可耐受DAAs治疗,虽然获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比例可能较普通患者更低,但是DAAs仍能使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在多方面获益。综述了DAAs用于治疗HC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最新研究,以求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肝脏》2018,(10)
目的评估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慢性基因1b型HCV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评估DAAs治疗诱导肿瘤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至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基因1b型慢性HCV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索菲布韦(SOF)+达卡他韦(DCV)组和SOF+雷迪帕韦(LDV)组。两组患者均接受DAAs无干扰素方案,药物为患者自购,疗程均为24周,随访24周。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定量HCV RNA,比较两组DAAs无干扰素方案的抗病毒作用,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结束治疗当天、持续病毒学应答(SVR)4和SVR12,采集研究组患者血清,使用Randox仪器精确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变化。结果 SOF+DCV组SVR24率为96.7%,SOF+LDV组SVR24率96.4%,且无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开始后4周时,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一直维持至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时降低至治疗前水平,而后较治疗前再次升高(P0.05)。结论两组DAAs无干扰素方案治疗基因1b型慢性HCV感染均取得良好疗效,安全性较高。DAAs给药诱导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增加,可能是DAAs治疗风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HCV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按此治疗方案部分HCV感染者是可治愈的。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不能治愈。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针对HCV生活周期中病毒蛋白靶向特异性治疗的许多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提高了抗病毒的疗效。这些药物统一命名为抗HCV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agents,DAAs),包括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3/4A蛋白酶抑制剂、NS5B聚合酶抑制剂和NS5A蛋白抑制剂等。本文对慢性丙型肝炎DAAs的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应用中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在全球的研发上市,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案不断演化,DAAs在我国也即将上市。DAAs主要作用于HCV的非结构蛋白,抑制HCV RNA的复制。介绍了各类DAAs的作用靶位、作用机制、耐药特性以及在中国的研发现状和临床Ⅲ期试验结果,旨在为慢性丙型肝炎DAAs联合其他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5年6月30日Hepatology发布由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和美国感染病学会更新的相对完善的丙型肝炎诊治指南推荐意见,就成人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方案达成共识。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的类型选择基于HCV基因分型、既往治疗应答情况以及是否存在DAAs相关耐药位点等问题的综合考虑,以便优化治疗,提高抗病毒疗效。同时规范临床合理使用DAAs,可以防止耐药发生,降低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8.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针对HCV生活周期中病毒蛋白靶向特异性治疗的许多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提高了抗病毒疗效。这些药物统一命名为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irectly acting antivirals,DAAs),包括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NS)3/4A蛋白酶抑制剂、NS5B聚合酶抑制剂和NS5A蛋白抑制剂等。2011年以来,以上三类药物中的多种药物已陆续在美国和欧洲上市,在临床试验和实践中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本文对已上市DAAs的临床应用方案、适用人群及疗效进行简要阐述,并介绍DAAs治疗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丙型肝炎病毒(HCV)全球感染人数超过7 000万。HCV感染慢性化明显增加了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的发生。HCV有8个基因型和数十种亚型,基因1型病毒株流行最广,其次为3型、2型、4型及其他。各基因(亚)型病毒株在地域分布和感染后诱发的自然病程上存在差异,如3型多在印度、巴基斯坦分布且更容易导致肝癌的发生[1]。HCV感染后如无治疗禁忌应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的目的在于清除病毒从而避免严重并发症。近几年出现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因疗效好、安全性佳,成为治疗HCV感染的一线药物。DAAs药物的发展从针对基因1型HCV的第一代药物Telaprevir和Boceprevir开始,到2014年  相似文献   

10.
刁青 《肝脏》2019,24(3)
目的探讨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ly acting antivirals,DAAs)治疗HCV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秦皇岛第三医院门诊和病房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HCV肝硬化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治疗方案A(n=16)、治疗方案B(n=22)和治疗方案C(n=24)治疗。治疗方案A:索菲布韦+利巴韦林;治疗方案B:Harvoni;治疗方案C:索菲布韦+达卡他韦。连续治疗24周。结果随着治疗的进展,各治疗方案的HCV RNA转阴率呈上升趋势,各时间点HCV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HCV肝硬化患者ALT、AST、Scr、BUN和HCV RNA水平逐渐降低,Alb水平逐渐上升,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仅部分患者发生轻微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1例、发热1例、头痛1例、皮疹2例、乏力5例、头晕2例,均可耐受,无需对症处理。结论 DAAs治疗HCV肝硬化可明显改善患者肝肾功能,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欧洲肝病年会发布新版《欧洲临床实践指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处理》的时候,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RBV)仍然是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但紧随其后,2011年5月两种直接抗HCV药物(direct acting antivirals,DAAs)在美国和欧洲陆续批准上市,即telaprevir和boceprevir两个蛋白酶抑制剂.2011年8月8日,JHepatol在线发表了法国Beaujon医院Asselah[1]撰写的述评,提出DAAs的迅速发展使在PEG-IFNα联合RBV的基础上加用DAAs(三联治疗)成为新的标准治疗方案.这一最新的进展显示了目前慢性HCV感染治疗的热点和随之带来的难点和希望.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常见原因。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可使90%以上的HCV感染者得到治愈。某些特殊HCV感染人群需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治疗后可能会发生HCV再激活(HCVr)。但由于DAAs治疗有效,因此HCVr不再是免疫抑制治疗的禁忌证。当HCVr发生时,可在充分评估DAAs与免疫抑制剂药物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应用DAAs启动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具有高效、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疗程短、临床治愈率高的优点,使其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著名的制药公司对其研究不断,其上市及更新的速度未减.随着DAAs的广泛应用及指南更新,抗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治疗已经步入全口服药物时期,即已经步入后DAA时代.但在使用DAAs抗HCV治疗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使用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14.
王福川  董漪  张敏 《传染病信息》2019,32(4):379-382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或α-2b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治疗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方案。该方案最早应用于成人,对HCV的有效率仅约50%,并且对于儿童HCV的治疗有效率最高也只达70%。近年来,直接作用于HCV基因靶点的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不断被研发出来,对HCV的治疗起到质的飞跃,但该类药物在儿童HCV治疗中的应用大多处在临床试验阶段。本文通过对目前DAAs在儿童慢性丙型肝炎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HCV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肝脏》2015,(7)
<正>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已成为抗HCV治疗的趋势。2014年12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与国际抗病毒学会美国分会(IAS-USA)[1]更新了丙型肝炎的诊治指南,对丙型肝炎初治、经治及肝硬化早期患者依据基因分型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关注了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治疗丙型肝炎(丙肝)肝硬化和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入组丙肝肝硬化7例(5例失代偿)和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7例(移植后时间6~44个月,中位时间17个月),年龄26~69岁(中位年龄55岁),HCV RNA分型均为基因1b型,HCV RNA载量为6.90×104~4.34×107IU/ml。DAAs治疗方案为索菲布韦(sofosbuvir)+息米普韦(simeprevir)(3例)和harvoni(sofosbuvir+ledipasvir)(11例),疗程12周。治疗过程中观察HCV RNA、肝功能、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除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4周时HCV RNA为5.60×10 IU/ml,其余患者均获快速病毒学应答,HCV RNA最快5 d低于检测值下限。所有患者均获得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和持续病毒学应答,ALT和AST下降,ALB水平升高。移植术后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未见明显变化。不良反应轻,主要为头痛(1例)、乏力(2例)和关节痛(1例)。结论 DAAs治疗丙肝肝硬化和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安全性好,疗效肯定。对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的远期疗效待观察。  相似文献   

17.
正据WHO统计,全球HCV感染率约2.8%,约有1.85亿人感染HCV,每年因HCV感染导致死亡约有35万例[1]。2006年我国调查显示,1~59岁的人群抗HCV阳性率为0.43%,约有560万HCV感染者[2]。慢性HCV感染抗病毒治疗方案一直是PR,PR诸多不良反应、长疗程限制了应用;研究显示PR方案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不足50%。随着对HCV生命周期深入研究,产生了针对HCV RNA复制过程中相关蛋白的特异性抑制剂,例如NS3/4A蛋白酶抑制剂,NS5A  相似文献   

18.
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的应用使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抗病毒治疗进入了新的时代,全口服的DAAs联合治疗方案抗病毒活性强、安全性好且不良反应少。耐药相关变异(resistanceassociated variants,RAV)的出现削弱了DAAs的抗病毒活性,给DAAs的临床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将对临床试验和体外研究中检测到的DAAs RAV及其在CHC患者中的自然发生率进行系统的阐述,以期为DAAs治疗效果的预测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革命性变化是近几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进入临床,开辟了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新纪元。以DAA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包括1个DAA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和利巴韦林(PR)、DAAs联合RBV,以及不同DAA联合或复合制剂的应用~([1])。三种方案基本可以涵盖所有类  相似文献   

20.
自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被发现以来,对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的认识和治疗模式均已发生巨大变化。本文总结近30年来CHC抗病毒治疗方式的演变和疗效进展,并对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的临床应用及前景进行了展望。随着新一代治疗药物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获得HCV清除和疾病治愈。尽管如此,DAAs在中国大陆上市前,CHC治疗仍是一大挑战,需要开展大量培训工作使临床医师尽快掌握药物使用方法,最终造福于我国CHC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