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854例病例资料。结果: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61例,占同期剖宫产术的7.14%,枕后位、胎先露高于+3cm、胎儿体重大于4000g、麻醉效果差者,子宫切口撕伤率明显增加。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是剖宫产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胎儿体重、胎方位、胎先露、麻醉效果与切口撕裂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612例病历资料。结果:子宫下段横切1:2撕裂42例,发生率6.86%。产妇第二产程、持续性枕后位、胎头深固者(先露≥3cm)、体重大于≥4000的胎儿、子宫下段形成差者切口撕裂率高。结论:娩头困难是造成术中子宫切口撕裂的主要原因,医生熟练掌握剖宫产的指征,恰当把握手术时机,才能有效避免剖宫产子宫切口裂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的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行剖宫产术患者771例,其中切口撕裂45例。结果:枕后位切口撕裂率最高(63.33%),胎头深固者切口撕裂率最高(65.56%),胎儿子宫切口撕裂率体重大于4000g者明显高于体重低于4000g者,子宫下段形成差者切口撕裂率高。结论: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做好日常监护工作,把握手术最佳时机,能有效防治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  相似文献   

4.
前置胎盘剖宫产子宫切口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比较前置胎盘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和子宫下段纵切口对产时并发症、产后出血量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以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者为对照组(117例),以子宫下段纵切口剖宫产术为研究组(142例),分别记录两组研究对象剖宫产术时并发症、产时和产后24小时累计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围产期结局。结果年龄、孕产次、孕周及前置胎盘类型和胎盘附着位置等有关因素比较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的术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口撕裂发生率、宫腔填纱条和子宫切除率、围产期结局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前置胎盘行子宫下段纵切口剖宫产术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而且避免子宫切口撕裂、宫腔填纱条和剖宫产术时子宫切除率也明显减少,是前置胎盘剖宫产结束妊娠的首选切口。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胎儿娩出困难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 ,术中发生取胎困难现象亦有所增加 ,行新式剖宫产术者尤为明显。现就其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我院施行剖宫产术共 2 0 2 8例 ,其中头先露首次剖宫产 190 5例 ,疤痕子宫 6 2例 ,臀先露 91例 ;术中胎儿娩出困难 12 7例 ,总发生率为6 .2 6 % ,低于文献报道[1] 。其中腹壁横切口 186 5例 ,取胎困难12 3例 (6 .6 0 % ) ,腹壁纵切口 16 3例 ,取胎困难 4例 (2 .4 5 % )。1.2 手术方法 全部采用腹膜内子宫下段切口 ;腹壁横切口操作按照马彦彦[2 ] …  相似文献   

6.
新式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撕裂70例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资料 ,解析子宫切口撕裂的原因。方法 :收集施行新式剖宫产术10 6 4例 ,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子宫切口撕伤共 70例 ,占同期剖宫产术的 6 5 7% ;枕后位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率占6 2 86 % ,较枕前、枕横位易发生子宫切口撕裂 (两组子宫切口撕裂率分别占 2 6 %和 10 % ) ;70例子宫口撕裂中麻醉效果不佳占 35 % ;体重大于 4 0 0 0g的胎儿 ,子宫切口撕裂率明显增加。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具有较多的优点也有缺点。子宫切口撕裂发生率并不低于与传统剖宫产术。术前必须判断麻醉的效果 ,综合胎儿大小、胎方位、先露下降情况等因素 ,如遇困难 ,可采取子宫纵切口或子宫下段横切口加上“⊥”型竖切 ,以避免子宫切口撕裂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简称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它是剖宫产术后的一种并发症。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剖宫产术式一般都已采用子宫下段术式。子宫下段切口瘢痕部妊娠的位置相当于子宫峡部,严格地说它也是一种异位妊娠,故也有学者称之为剖宫产瘢痕部的异位妊娠。以往本病在临床上十分罕见,Fylstra(2002年)[1]曾复习过相关的英文文献,自1996年以来仅报道了19例。很多病例由于诊断延误,处理不当以致大量阴道流血或发生子宫破裂而不得已行子宫切除术。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有关剖宫产瘢痕部妊娠(下简称CSP)…  相似文献   

8.
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运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 并在此方法上加以改进 ,共进行 5 0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1~ 6月我院分娩总数 5 0 6例 ,剖宫产 10 6例。将入院分娩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 5 0例 ,行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对照组 5 6例 ,行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孕妇年龄平均 2 8 75岁 ,孕周 36~ 44周。剖宫产指征 :头盆不称 48例 ,胎儿窘迫 37例 ,臀位 11例 ,双胎 4例 ,前置胎盘 2例 ,妊高征 2例 ,珍贵儿 2例。1 2 手术方法 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 :①切口选择及开腹 :取髂前上棘连线下 2c…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和子宫切口感染8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率明显升高,剖宫产术后感染危险性比阴道产常见而严重。我院于1978年1月1日至1985年12月31日,8年间共有腹壁切口和子宫切口感染84例,其中有6例为子宫腹壁瘘。同期分娩总数为49,422例,剖宫产分娩为8,709例,剖宫产率为17.62%,腹壁切口感染率为0.97%,子宫腹壁瘘发生率为0.069%。资料与分析1.一般资料本组84例,平均年龄为28.9岁。初产妇80例,经产妇4例。足月产67例,过期产13例,早产4例。61例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21例腹膜外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2例做了古典式剖宫产。下段横切口都用1号肠线作二层缝合,第一层为间断或切口两角间断、中间连续缝合,第二层为连续褥式包埋缝合;古典式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10余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术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制宫产与术后并发症均有明显上升,其中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也有增加.据国内文献报道子宫切口裂开率为0.4~1.26%左右,我院自1959年1月至1988年12月,31年间,收住分娩产妇50216例,行剖宫产术6449例.其中1例因子宫下段横切口术后2周发生切口裂开大出血,而行腹式子宫全切术.我院切口裂开率为0.13‰,比文献报道为低.这与重视剖宫产技术操作常规与提高手术技术有密切关系.现就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的临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行剖宫产术患者771例中切口撕裂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枕后位切口撕裂率最高(63.33%),胎头深度固定者切口撕裂率(65.56%),胎儿体重大于4000g者子宫切口撕裂率明显高于体重小于4000g者,子宫下段形成差者切口撕裂率高。结论: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做好日常监护工作,把握手术最佳时机,能有效防治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剖宫产术后的一种并发症.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剖宫产术一般均采用子宫下段术式,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妊娠的位置相当于子宫峡部并位于子宫腔以外,严格地说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1978年Larsen报道第1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近年来发生率明显上升,目前发生率已达1/1800~1/2216,已超过宫颈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下子宫成形术及改良Cho缝合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择期剖宫产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穿透性胎盘植入并行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术的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行改良Cho缝合,在子宫下段胎盘穿透入处取第二横切口并修剪子宫重塑成形,共15例,对照组取子宫体部单切口,局部予常规"U"或"8"字缝合,共12例。结果:研究组中术中失血量≥2000 ml者比例少于对照组(20.0%vs 66.7%,P0.05),手术时间≥3小时比例低于对照组(33.3%vs 83.3%,P0.05),术后住院时间≥7天比例低于对照组(53.3%vs 91.7%,P0.05)。两组术中切除子宫各1例(P0.05),均未有非计划再次手术切除子宫及败血症发生。研究组1例膀胱修补,对照组2例膀胱修补(P0.05)。研究组腹壁伤口愈合不良2例,对照组1例(P0.05)。两组患者术后1~3月随访超声检查均无异常,均无其他器官系统后遗症及血栓发生。结论:低位腹主动脉血管外阻断下子宫成形术及改良Cho缝合可联合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的剖宫产术中,手术时间缩短,失血量下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顶三角法腹膜外剖宫产1342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腹膜外剖宫产已有百余年历史,此术式主要用于产时有感染的难产。近年来,腹膜外剖宫产术式趋于改进和创新阶段。我院从1981年1月至1987年3月,应用顶三角法行腹膜外剖宫产术1342例,并与原顶法97例对照分析报告如下。手术操作过程一、术前留置尿管(不排空)使膀胱充盈,待子宫下段充分暴露后,排空膀胱。二、取脐耻间切口,逐层达腹膜外时,可见隆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的原因及宫腔镜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半年以上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09例行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结果 109例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发现59例子宫下段憩室腔积血,占54.2%,其中憩室合并息肉2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18例(占16.5%),剖宫产切口部位息肉16例(占14.7%),子宫下段缝合线残留14例(占12.8%),子宫假性动脉瘤1例(占0.9%),剖宫产切口部位动静脉瘘1例(占0.9%)。结论子宫下段憩室腔积血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最常见原因;宫腔镜对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具有明确诊断作用,部分病例宫腔镜下还可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6.
自1981年起,美国的剖宫产率明显增加,是前次剖宫产史占1/3的指征。作者集中5年间11所医学中心有前次剖宫产史后阴道分娩的资料,其中包括有1次以上剖宫产史者。本文除外已知前次为古典式或下段纵切口、臀先露和双胎者。分娩时行电子胎心率(FHR)及子宫活动连续监护。有指征时应用硬膜外麻醉和催产素加强产力。规定子宫破裂为有症状的或需手术处理的全子宫壁缺损。1984~1988年分娩163814次,前次剖宫产者15098(9.2%)次,其中5733例(38.0%)试产,4291(74.8%)例阴道分娩成功。1984~1985年9所医学中心前次剖宫产4929例,试产1776例(36%),阴道分娩成功1 314例(74%)。1986~1988年11所医学中心前次剖宫产10169例,试产3957例(39%),  相似文献   

17.
新式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B超监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子宫复旧和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方法两组各150例,观察组行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于术后7天、30天分别行盆腔B超检查观察子宫复旧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术后7天、30天子宫各径线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30天宫腔积液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30天子宫切口回声区域的纵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0天子宫切口A型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因子宫切口局部缝线少、异物反应小、吸收快,是有利于子宫复旧和子宫切口愈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子宫单切口与子宫双切口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剖宫产手术分娩,根据术前超声检查评分诊断并在术中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妇共136例,根据术前、术中的评估,采用子宫下段单切口术式的94例(69.1%)为子宫单切口组、采用子宫双切口术式的42例(30.9%)为子宫双切口组。收集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等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双切口组与子宫单切口组在前置胎盘严重程度、孕妇的年龄、孕次、流产次数、既往剖宫产次数、终止妊娠的孕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单切口组与子宫双切口组孕妇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52.74±1060.26 ml、1578.26±916.53 ml、输红细胞量分别为1549.56±986.36 ml、1052.35±589.69 ml、手术时间分别为125.30±36.63分钟、148.42±40.75分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子宫单切口组12例,双切口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5,P=0.334)。子宫单切口组与子宫双切口组在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住院时及术后发热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在膀胱损伤的发生、术后24小时出血、新生儿Agp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双切口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能够减少术中出血、保留子宫及降低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大子宫经阴道与经腹子宫切除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大子宫经阴道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优点及手术结局进行比较。方法:随机研究1999年4月至2004年3月因子宫肌瘤有症状行子宫切除术者,其中385例大子宫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研究组)与269例腹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Ⅰ)及130例子宫<200 g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Ⅱ)作对比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Ⅰ子宫重量均达200g~1200 g,研究组在术中采用了子宫分碎术。结果:3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及产次差异无显著性。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腹式(76分钟,61分钟与108分钟)。住院时间研究组(6.5天)、对照组Ⅱ(6.2天)短于腹式组(6.9天)。术后并发症(发热或感染)腹式组较阴式组增多(8.9%,2.1%与1.6%)。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并发症低,即使是大子宫,对许多患者都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术式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院 1999年开始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 ,该术式在以色列Stark教授创立的改良式剖宫产术及香港周基杰术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此手术顺应解剖生理特点 ,简化手术步骤 ,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9月本科住院分娩产妇 10 72例 ,剖宫产 30 1例 (占 2 8 1% ) ,其中初产妇2 6 6例 ,经产妇 35例 ,除去既往有剖宫产史的 33例 ,余 2 6 8例分成两组 :改良式剖宫产 191例 (改良组 ) ,传统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对照组 ) 77例 ,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及手术指征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