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 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呈地区性小规模流行,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以及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WHO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刚 《临床内科杂志》2010,27(5):295-297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行性感冒(human infections with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简称人禽流感,是指人感染甲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5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禽类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株的某些亚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并不感染人类,但自1997年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之后,相继有H9N2、H7N7.亚型感染人类和H5N1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职业暴露人群感染状况及外环境因素调查,探索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禽流感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外环境样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职业暴露人群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血清抗体监测。结果 2011年11月采集昌吉州高危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50份,检出H5N1抗体阳性1份,说明职业暴露人群中存在人禽流感病毒H5N1隐性感染者;外环境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持续存在。结论昌吉州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依然存在,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工作应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22年3月河南省濮阳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感染来源,为防控人感染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和涉禽外环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呼吸道标本、环境标本、禽类生物样本和禽类产品,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该病例肺泡灌洗液、咽拭子和鼻拭子样本均检出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病例有宰杀禽类职业暴露史。1份屠宰厂的案板涂抹拭子检出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9份鸭头类产品的口咽拭子检出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确诊为人感染H5N6禽流感,为单个散发病例。结论 濮阳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为单个散发病例,病原甲型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可能来自宰杀的鸭子;应加强禽流感日常监测及健康科普。  相似文献   

6.
截至2009年3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3年以来全球实验室确诊的人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患者413例,死亡256例,病死率超过60%,由于人类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感染后病死率较高,WHO认为此病可能是使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为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护理人员感染此病的可能性,现将北京市2009年1月确认的首例禽流感患者预防院内感染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呈地区性小规模流行,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以及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WHO认为该疾病可…  相似文献   

8.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avianinfluenza)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禽类传染病。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并列入国际生物武器公约动物类传染病名单。我国农业部1999年颁布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禽流感于1878年首次报道于意大利,1901年证实其病原体为病毒,1955年经血清学鉴定为A型流感病毒。历史上禽流感病毒主要感染家禽及野生鸟类等低等脊椎动物。1997年5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例3岁儿童死于原因不明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之后相继有H9N2、H7N7亚型感染人类和H5N1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至2006年7月26日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的国家和地区有13个,成为人类面临的又一挑战,严重威胁着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本文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省内首例既全球第3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结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排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描述、分析云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过程、疫点及密切接触人员采样检测结果,总结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我省首例人感染 H5N6 禽流感确诊病例为单个病例,未出现人传人,发病前有野禽接触史及菜市场活动史,住地菜市场部分禽类摊档标本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 我省首例人感染 H5N6 禽流感病例为本地感染非人传人病例,传播途径可能为禽-环境-人或禽-人。  相似文献   

10.
散发时有报道,流行潜在威胁禽流感系由甲型禽流感病毒株某些亚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情况下主要为禽类的传染病,但亦可引起多种哺乳类动物感染,如猪、犬等。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首次报道18例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的患者,其中6例死亡,使人们认识到禽流感病毒可在人类引起严重疾病。以后世  相似文献   

11.
禽流感研究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禽流感(avianinfluenza) ,全称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感染到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病死率很高。1878年禽流感首次发生于意大利,当时称之为鸡瘟。190 0年其病原体首次被人发现,195 5年才经血清学证实属A(甲)型流感病毒。此后禽流感病毒一直在世界各地家禽中普遍存在,并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其中1995年在苏格兰鸡中首次发现了H5N1禽流感病毒。在1997年5月9日香港一名3岁男童体内分离出一株甲型流感病毒,同年8月确诊为全球首例由A(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病例,至同年12月底,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人感染H6N1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分子特征、致病机制、来源及进化。方法 从Flu和GISAID两大数据库中获得人感染H6N1及近缘禽流感病毒的HA序列,通过ML、MP、BI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推测进化速率和最近共同祖先(TMRCA)时间,并分析相关变异位点、糖基化位点及裂解位点。结果 人感染与台湾3株禽感染H6N1病毒聚成一支,最近共同祖先时间为2002年,目前正在流行,且进化速度很快。其氨基酸序列含有5个N-糖基化位点和2个O-糖基化位点,裂解位点上游仅1个碱性氨基酸,拥有两个特异的变异位点P186L和A287T。结论 人感染H6N1禽流感病毒目前仍是一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其HA基因由家鸡的序列进化而来。由于其高的进化速率及病毒重配的可能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禽流感病毒通常在鸟类中传播。虽然偶尔发现某些H7禽病毒(H7N2、H7N3和H7N7)感染人类,但直到2013年3月中国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之前,没有人类感染该病毒的报告。截止2014年5月,感染这一病毒的大多数病人出现了重症肺炎。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和呼吸急促。据我们所知,仅有少数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在未就医的情况下痊愈。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病毒H6N1亚型广泛存在于水禽和陆禽,是最常分离到的甲型流感病毒亚型,遗传分析表明该病毒可能是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N1的前体。随着病毒基因的持续进化,H6N1可跨种间屏障传播至哺乳动物,其对于哺乳动物小鼠、猪和雪貂已经具有较强感染能力。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少数人H6禽流感病毒抗体阳性,2013年5月,我国台湾出现全球首例人类感染H6N1亚型流感病毒。因此,H6N1病毒宿主范围不断扩大,在这些宿主内可发生病毒基因突变、基因重配,进而演变为具有感染人类潜能的新变异株的可能。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病毒感染哺乳动物和人类等方面对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H6N1禽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据医药网12月20日报道,日、美、英三国科研人员对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获重大突破,他们确定了病毒基因中两处关键部分,只要这两处发生变异,H5N1病毒就能更容易地感染人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流感病毒颗粒外膜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血细胞凝集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3、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据医学空间网8月9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的第一种人用禽流感疫苗已经通过人体试验,这种疫苗能保护人类不受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A(H5N1)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病毒A(H5N1)[avian influenza(H5N1) viruses]之前一直存在于鸟类,但却能导致人类疾病,并且具有高致死性和广泛流行的威胁。本文在综合了第二届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感染人类禽流感病毒A(H5N1)临床诊断咨询会议公布的研究信息基础上,对2005年的报告进行了更新。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病毒(AIV)毒株是感染禽类和人类的重要病原体,感染人类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常见的亚型有H5N1、H7N7和H9N2,其中以H5N1毒性最强[1].自1997年3月,禽流感H5N1毒株初次感染人类以来.截至2011年1月5日,全球共有15个国家出现感染人禽流感H5N1病毒的病例,横跨亚、非大陆,确诊病例534例,死亡312例,病死率为58.4%[2].其病死率在急性传染病中已名列前茅.广东地区的首例人禽流感患者于2006年2月24日出现在广州市,死于2006年3月2日.  相似文献   

20.
自1997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报道首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以来,截至2008年9月10日,这场在禽类中史无前例地持续流行、造成了人类感染并具有高病死率的疫情已经波及到15个国家和地区,总发病387例,死亡245例,其中我国疫情30例,病死率超过60%,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本文旨在整理分析2005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对禽流感病毒临床防治研究成果及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报道的最新信息,力求提供一个防治人禽流感方面的较为全面而清晰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