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ICU病房2002年5月~2004年12月收治的42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病原菌及耐药性、易感因素,从而寻找防治措施。结果ICU病房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73.4%,其次是兰氏阳性球菌,占21.1%,真菌占5.3%。昏迷、卧床、年龄、胃内容物返流误吸、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激素等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可能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抗生素的应用等临床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基础疾病、误吸、留置胃管、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抑酸药物的应用、机械通气以及较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本组79例患者痰培养出致病菌11种共10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4株,占71.8%,对亚胺培菌及头孢他定较敏感,革兰阳性菌25株,占24.3%,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4株,占3.9%。经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痊愈36例,控制19例,因肺部感染导致死亡2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多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气道管理及营养支持,稳定内环境等对防治肺部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79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情况。采集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痰液等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79例肺结核患者中肺部感染82例,感染率为45.8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4年、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复治肺结核和侵入性操作为影响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82例肺部感染患者分离病原菌8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58株,占69.88%。结论 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程≥4年、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复治肺结核和侵入性操作为影响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探讨中老年急性脑卒巾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对2003~2005年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调查分析,结果132例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33例,感染率为25%。中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年龄、脑卒中性质、意识障碍、临床时间有关,应以积极治疗原发病,切断感染途径、缩短卧床休息时间,鼓励咳嗽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吕青兰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184-2186
目的探讨引起机械通气相关性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行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108例患者引起机械通气相关性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率52.78%,最终死亡率24.56%;年龄、吸烟史、呼吸机使用方式、机械通气时间、频繁吸痰、雾化吸入、营养不良、留置胃管、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是导致肺部感染的单危险因素;感染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占58.43%,革兰氏阳性菌占33.71%,真菌占7.87%。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引起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该尽可能减少相关危险因素的操作。  相似文献   

6.
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引起老年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259例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测确定院内肺部感染并对其危险因素予以分析.结果 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1.3%.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住院时间、卒中类型、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吸烟史、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呼吸机的应用等.结论 早期有效加强对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的处理.积极恢复患者意识,可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因脑卒中昏迷入院接受治疗的6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分析病原菌种类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 610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86例,感染率为14.09%,共培养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56.67%)、革兰阳性菌23株(25.56%)及真菌16株(17.7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抗菌药物、卧床时间、气管切开时间、血清白蛋白因素是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气管切开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以及低白蛋白血症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并发院内感染性肺炎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行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的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98例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性肺炎67例,发生率为68.37%,机械通气>20天、年龄>60岁是院内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留置胃管者并发院内感染性肺炎的机率高(100%),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多,首位是克雷伯氏菌,次为大肠埃希菌。结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易并发院内感染性肺炎,危险因素主要是机械通气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的390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作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098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390例(35.52%)。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卒中部位,卒中性质、意识状态等有密切关系。肺炎双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是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结论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避免感染的易患因素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293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冠心病及吸烟史、手术中通气方式和手术方式是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Logistical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吸烟史和通气方式是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合并糖尿病、吸烟史以及通气方式是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本院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分析。结果92.8%的肺部真菌感染者除肺结核外均患有较严重甚至多种基础疾病,易患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通气,低蛋白血症等。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痰培养以念珠菌多见占80.4%,且多合并一种或多种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占76.8%。治疗仍主要以抗真菌为主。氟康唑在肺部真菌感染中是广泛使用的药物。结论多种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是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应及时痰真菌检查、早期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靖  杜明艳  张瑞华 《山东医药》2009,49(24):83-84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调查与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依次为意识障碍、侵袭性操作、卒中类型、卒中部位、糖尿病。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伴有意识障碍、糖尿病及侵袭性操作等高危因素的,应加强护理,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方法对我科2010年9月—2011年9月脑卒中住院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对肺部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主要与住院时间、年龄、气管切开、意识障碍程度、误吸、使用抗生素不当,吸痰方法不正确、合并基础病等因素有关。结论探索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选取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50例其中合并肺部感染39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增加肺部感染的因素有年龄较大、住院时间长、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创伤前有休克、多发损伤以及合并基础疾病(P0.05)。调查390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320次,分离出细菌19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5株,占71.0%;革兰阳性菌30株,占15.8%;真菌25株,占13.2%。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经治疗,治愈294例,死亡60例,中途放弃治疗36例。结论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变等,其主要致病菌为革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针对上述危险闪素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导致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发肺部感染的10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10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进行培养及鉴定,观察104例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导致10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侵入性操作、合并症和住院时间等。104例患者共检测出病原菌132株,其中95株为革兰阴性菌,30株为革兰阳性菌,7株为真菌。结论 年龄高、住院治疗时间长、合并症多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临床可根据上述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制定防治对策,以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导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上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肝病科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8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36)和非感染组(n=250)。对可能引起术后肺部感染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分布、吸烟史、糖尿病、术中输血量、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糖尿病、术中输血量和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麻醉相关因素中使用一次性器械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的使用均使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下降(P值均0.05)。结论吸烟史、糖尿病、术中输血量、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麻醉使用一次性器械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23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分析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统计并分析肺部感染患者的菌群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30例患者中共有45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9.57%。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有吸烟史、卧床时间≥12 d、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喉返神经损伤均是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45例肺部感染的患者中共检测出9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0株(77.78%),革兰阳性菌15株(16.67%),真菌5株(5.56%)。各种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均在80.0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均未超过50.0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红霉素的耐药性高,均为100.00%,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低,均未超过17.00%,其中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均为0.00%。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概率较大,其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70岁、有吸烟史、卧床时间≥12 d、有COPD、糖尿病、喉返神经损伤,临床上应根据危险因素做好防治措施,同时部分病原菌对一些抗菌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COPD患者肺部感染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468例,依据是否感染分成肺部感染组(n=208)与非肺部感染组(n=260);对两组患者肺部病原学进行检查,并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送检肺部感染组患者痰液标本208份,合计检出147株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0. 54%(89/147株)。肺部感染组患者使用呼吸机、合并糖尿病、卧床、抗菌药物种类≥2、留置导管方面的分布率,均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组(P 0. 05);两组患者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及心力衰竭的分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在Hb、ALB、FVC、FEV_1、FEV_1/FVC、Pa O2等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BUN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呼吸机、合并糖尿病、卧床、抗菌药物种类≥2、留置导管是COP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COPD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使用呼吸机、合并糖尿病、卧床、抗菌药物种类≥2、留置导管均为诱发COP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需要结合感染因素、合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对160例重肝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160例重肝患者发生肺部感染48例(30.0%),肺部感染者死亡率为83.3%。14例患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其中以真菌混合其它细菌感染为最常见。重肝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重肝的病期、是否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是否有侵袭性操作以及抗生素的应用等有关。如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可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救治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本院脑外科及ICU2003年2月-2006年2月收治的82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的死亡率78.1%,病死率显著高于无肺部感染者P〈0.05。共培养出328株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株202,革兰氏阳性球菌46株,真菌80株。结论救治此种合并伤患者,尽早气管切开并行痰培养、根据药敏用药,对降低伤残与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