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Scutellaria Baiculensis Stem-leaf Total Flavonoid,SSTF)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然后松开再灌注2 h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SSTF不同剂量治疗组.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Bax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AI增加,Bax阳性表达增强,Bcl-2阳性表达减弱(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STF组AI、Bax阳性表达下降(P<0.05或P<0.01).Bcl-2阳性表达上调(P<0.05或P<0.01).结论 SSTF能明显抑制IR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ax蛋白表达和上调Bcl-2蛋白表达,提高Bcl-2/Bax比值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腺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探讨腺苷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2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腺苷后处理组(AD组),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SP70表达;采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与AD组HSP70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且AD组明显高于I/R组(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I/R组与AD组较假手术组增高(P〈0.05),且AD组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腺苷后处理可增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HSP70的表达,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有效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3、p53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卡维地洛组、美托洛尔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和放松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末端标记原位细胞凋亡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测caspase-3、p53蛋白表达。结果 I/R组caspase-3、p53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各项指标较I/R组明显降低(P〈0.05),卡维地洛组各指标较美托洛尔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p53和caspase-3在缺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均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且卡维地洛作用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腺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的关系。方法取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v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缺血再灌注后腺苷处理组(AD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min和灌注2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GF-1蛋白的表达。结果 I/R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IGF-1蛋白表达较iv组升高(P〈0.05);与I/R组相比,AD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而IGF-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腺苷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明显提高IGF-1蛋白表达水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提示腺苷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与提高IGF-1蛋白表达水平和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breviscapine)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 灯盏花素组。灯盏花素组大鼠于术前1周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灯盏花素(25、50 mg.kg-1.d-1),另2组给等量生理盐水。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灯盏花素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率(P<0.05,P<0.01),且较IR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减轻。结论:灯盏花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黄合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B型白细胞/2型淋巴细胞样蛋白( Bcl-2)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生黄含剂低、中、高剂量组(17.5,35,70 mg·kg-1分别加入5 mL·kg-生脉饮),每组8只,分别给药7d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生黄合剂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及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值( P<0.05),其中以生黄合剂高剂量组作用较为明显.结论:生黄合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抗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和Caspase-3基因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breviscapine,bre)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IR)和灯盏花素组。灯盏花素组大鼠于术前1周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灯盏花素(25、50 mg.kg-1.d-1),另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缺血30min、再灌注2h后,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凋亡指数和Caspase-3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灯盏花素组各指标较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通过下调Caspase-3基因表达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苓桂术甘汤组。辛伐他汀组药量为20 mg·kg-1·d-1,苓桂术甘汤组药量为50 g·kg-1·d-1,另2组给生理盐水1.0 mL·kg-1。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细胞Smad3,Smad7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并且Smad3蛋白表达增加(P<0.01),Smad7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苓桂术甘汤和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率(P<0.01);心肌细胞Smad3蛋白表达减少(P<0.05);Smad7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可以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细胞凋亡,上调Smad7蛋白表达,下调Smad3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保护MIRI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凋亡以及烟酸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健康Sprag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A组,n=15),心肌缺血/再灌注组(B组,n=15),心肌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C组,n=15),心肌缺血/再灌注+烟酸组(D组,n=15),心电图记录肢体Ⅱ导联ST段的变化。光镜和电镜检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形态学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Bcl-2,Fas的表达。结果B组光镜和电镜可以发现心肌的凋亡,B组心肌凋亡率较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ax增高,Bcl-2下降,Bcl-2/Bax下降及Fas升高(P均0.01),C组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D组的各项指标较B组明显改善,心肌细胞凋亡减少,Bax下降,Bcl-2升高,Bcl-2/Bax升高及Fas下降。结论心肌再灌注损伤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增多,Bax增高,Bcl-2下降及Bcl-2/Bax下降,Fas升高;烟酸能够减轻以上变化,说明烟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董淑英  童旭辉  刘浩  高琴 《中药材》2012,(11):1824-1828
目的:观察石榴多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和石榴多酚150、300、600 mg/kg组。连续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及心率(HR)变化,并计算心率-血压乘积(RPP);光学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aspase-3的活性;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心肌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参数(MAP、HR及RPP)数值均降低(P0.01);病理切片显示心肌纤维排列紊乱,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1),心肌Caspase-3的活性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石榴多酚150、300、600 mg/kg组MAP、HR及RPP有所提高(P0.05或P0.01);病理切片显示心肌损伤显著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1),心肌Caspase-3活性减弱(P0.01),BCL-2的表达显著增强;各组BAXA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石榴多酚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Caspase-3的活性,上调BCL-2/BAX表达比例,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SV)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继发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机制及其对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32只糖尿病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DS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DIR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RLIR组)、白藜芦醇高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JNK、P38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Res组[40 mg/(kg·d)].线栓法制备SD大鼠MCAO模型,I/R后24 h,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用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用We...  相似文献   

13.
复心煎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复心煎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氟伐他汀组(4 mg·kg-1)及复心煎高、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28,14 g·kg-1),预先ig给药1周后,采用结扎冠状动脉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最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的凋亡,RT-PCR测定心肌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的表达。结果:复心煎高、低剂量组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组织病理损害;复心煎高剂量组MDA含量(4.49±0.42)μmol·L-1,与模型组(5.27±0.69)μmol·L-1比较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SOD和GSH-Px活性分别为(127.64±19.54)U·mL-1、(534.10±40.82)μmol·L-1,与模型组(104.58±20.54)U·mL-1、(483.85±33.29)μmol·L-1比较明显升高(P<0.05);复心煎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各血清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复心煎高、低剂量组凋亡指数分别为(19.11±5.78)%,(24.63±4.10)%,与模型组(29.94±6.77)%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复心煎能一定程度上抑制iNOS mRNA的表达。结论:复心煎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降低iNOS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孙琳  张涛  柴智 《中草药》2015,46(22):3382-3385
目的研究木豆叶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前10 min大鼠ig给予不同剂量木豆叶提取物(125、200、500 mg/kg),复方丹参滴丸为阳性对照,再灌注30 min后以II导联心电图监测各组大鼠心律失常出现和持续时间,进行心律失常评分;再灌注90 min后测定心肌梗死范围,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心律失常出现较早,持续时间较长,室性早搏、室速、室颤等发生率较高,且心律失常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末期仍非常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木豆叶提取物能够降低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明显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减轻心肌细胞肿胀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木豆叶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红花黄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红花黄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24只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红花黄素预处理组。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以及免疫组化法,观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Bcl-2、Bax基因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AI增加,Bax阳性表达增强,Bcl-2阳性表达减弱(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红花黄素预处理组AI、Bax阳性表达下降(P<0.01),Bcl-2阳性表达上调(P<0.05)。结论红花黄素预处理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下调Bax基因蛋白表达,上调Bcl-2基因蛋白表达,起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玉郎伞皂苷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玉郎伞( YLS)皂苷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YLS皂苷低剂量组(2×10-2g·L-1),YLS皂苷高剂量组(4×10-2g·L-1),阳性对照维拉帕米组(5×10-7 mol·L-1).离体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停灌30 min再灌30 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左心室插入水囊导管,记录YLS皂苷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测定冠脉流量(CF)和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活性以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YLS皂苷高剂量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减少CK,CK-MB,LDH,LDH-1的释放和心肌组织MDA的产生,增加SOD的活性(与模型组相比,P<0.05或P<0.01).结论:YLS皂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工后亳州丹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药前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的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的凋亡。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加工后亳州丹皮组能明显降低血清中MDA,CK,LDH的含量,提高SOD,GSH,NO的含量;并能有效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结论加工后亳州丹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增加NO的含量,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酶的漏出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蕨麻乙醇提取物对大鼠结扎冠状动脉所致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及对心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9、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9,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组,蕨麻乙醇提取物0.9,1.8,3.6 g.kg-1干预组,阳性药物恬尔心组(盐酸地尔硫卓,diltiazem,30 mg.kg-1)。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RT-PCR检测心肌组织Caspase-3,Caspase-9 mRNA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检测Caspase-3,Caspase-9蛋白水平。结果:TUNEL结果提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出现大量凋亡,模型组凋亡指数为(31.5±3.6)%;各组蕨麻乙醇提取物均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细胞凋亡导致Caspase-3,Caspase-9 mRNA及蛋白大量表达,而给予蕨麻乙醇提取物后,1.8,3.6 g.kg-1剂量组缺氧损伤心肌Caspase-9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0.9 g.kg-1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各剂量组蕨麻乙醇提取物均可显著降低心肌组织Caspase-3 mRNA水平(P<0.05)。免疫组化分析提示各干预组蕨麻乙醇提取物均可显著抑制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蕨麻乙醇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并抑制Caspase-3,Caspase-9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蒌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8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 m L·kg~(-1)灌胃)、模型组(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m L·kg~(-1)灌胃)、丹蒌片组(0.9 g·kg~(-1))。预防性给药7 d后,结扎大鼠心脏冠脉左前降支,50 min后复灌,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每组取6只大鼠于复灌2 h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剩余大鼠于造模前及复灌48 h进行心脏射血分数检测,每组取6只进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评估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余大鼠行依文思蓝-TTC染色评估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复灌2 h时,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血清LDH及CK-MB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ET-1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MDA及MPO明显升高(P0.05)。复灌48 h时,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心脏EF值明显上升(P0.05),心肌梗死范围明显下降(P0.05),心肌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心肌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丹蒌片在MIRI早期可以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抑制氧化及炎症浸润,在MIRI晚期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来实现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茶黄素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茶黄素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茶黄素组。利用Langendorff灌注技术,使心脏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大鼠离体心脏全心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观察茶黄素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以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茶黄素组可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的梗死面积。茶黄素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DA含量则低于对照组。结论茶黄素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此作用与茶黄素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