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癌症已占我国死亡第一因素,而且他们在生命最后阶段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因此,笔者主张提倡实施安乐死,但必须在法律保护下.安乐死优点减少病人痛苦,节省人力、财力.就我国传统观念来看,认为"好死不如赖活",因此,对安乐死不理解,也不接受,这是一种落后的、不科学的、不进步的传统观念,他阻碍安乐死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癌症已占我国死亡第一因素,而且他们在生命最后阶段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因此,笔者主张提倡实施安乐死,但必须在法律保护下。安乐死优点:减少病人痛苦,节省人力、财力。就我国传统观念来看,认为“好死不如赖活”,因此,对安乐死不理解,也不接受,这是一种落后的、不科学的、不进步的传统观念,他阻碍安乐死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浅谈安乐死     
安乐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无痛苦、幸福的死亡。安乐死的基本含义有两层,一是作为一种死亡的状态,即无痛苦的死亡;二是一种死亡方法,指为结束不治之症等病人的痛苦所采取的无痛致死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安乐死”已成为一个较引人注目的问题。“安乐死”一词来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原意为“无痛苦死亡”,“快乐死亡”。其现代意义是指在不违反病患者公民的意愿的前提下,出于对患者的同情和帮助,用仁慈的方法提前结束病患者生命的行为。“安乐死”是一种死亡状态,其本质在于使死者在死亡过程中减少或避免痛苦,目的是使死者得到安乐。常见的安乐死有广义和狭义,主动与被动,自愿与非自愿之分,但现代意义的安乐死是指狭义安乐死,即为解除病患者的痛苦而致  相似文献   

5.
关于消除挣扎在激烈的肉体痛苦中并面临死亡的病人的痛苦,而使其安乐地死去的行为称之为安乐死。其性质问题,见解不一,有人认为构成杀人罪,有人则认为不构成杀人罪。这尚是一个困难问题。1962年(昭和37年),名古屋高等裁判  相似文献   

6.
杨桢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5):266-267
安乐死的定义及实质 安乐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安乐死,包括一切因为身心原因致死,让其死亡及自杀。狭义的安乐死则把其局限于不治之症而义极端痛苦的人,即对死亡已经开始的病人,不射他们采取人工干预的办法未延长痛苦的死亡过程,或为了制止剧烈疼痛的折磨而采取积极的措施认为的加速其死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安乐死的概念安乐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死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或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动物实验过程中或结束后,通常会为免除或减轻动物痛苦、节约动物饲养成本、获取精确的实验数据等原因,对实验动物施行安乐死。实施实验动物安乐死,应当由经过伦理道德、技术和心理培训的人员选择适当的仁慈终点,根据动物的品种、年龄、数量、身体状况及实验目的选择最合适的安乐死方法,使动物在无痛苦的状态下迅速失去意识,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9.
安乐死权指的是死亡状态权,而不是所谓的“死亡权“与生命权.把安乐死视为“致死行为“作为前置条件,不论是将安乐死权归类于生命权还是“死亡权“,从而做出对安乐死权肯定或否定回答,都不符合安乐死权属于死亡状态权的含义.安乐死权的认定,不能离开安乐死作为优化死亡状态的合理内涵.法律应当赋予个人安乐死的权利,这不仅在于安乐死作为优化死亡状态的本质不违背现行法律,也在于不论从个人、他人及社会角度分析,安乐死权的认可有其合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安乐死的研究者往往强调死得"安乐",但是安乐死首先面对的问题仍然是"生"与"死"的问题,本文从儒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来探讨安乐死问题,儒家世界观认为"天人一体",在死亡面前,应该坦然接受死亡,这为安乐死研究提供了一个逻辑起点。儒家人生观认为,并非存在持续性的痛苦的患者都可以申请安乐死,只有疾病已阻止到了对人格理想的追求时才可以申请安乐死,并且痛苦不包含精神上的痛苦。生命权的地位问题是安乐死的一个热点问题,儒家价值观认为,生命权并不是绝对神圣的,还对安乐死所附带的功利主义效果予以肯定,虽然这种功利主义效果不能作为实行安乐死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End-of-life care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medical practice. Individual physicians and the medical community must be committed to the compassionate and competent provision of care to dying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Patients rightfully expect their physicians to care for them and provide them with medical assistance as they are dying. To care properly for patients near the end of life, the physician must understand that palliative care entails addressing physical, psychosocial, and spiritual needs and that patients may at times require palliative treatment in an acute care context. To provide palliative care, the physician must be up to date on the proper use of opioids and the legality and propriety of using high doses of opioids as necessary to relieve suffering. Good symptom control; ongoing involvement with the patient; and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piritual support are the hallmarks of quality end-of-life care. Care of patients near the end of life, however, has a moral, psychological, and interpersonal intensity that distinguishes it from most other clinical encounters. With appropriate education, physicians can play a key role to improve care for patients and families who are living with advanced life-threatening illness. Although some issues (e.g., the role of physician-assisted death in addressing suffering) remain very controversial, there is much common ground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ur major principles of medical ethics, nonmaleficence, beneficence, autonomy, and justice.  相似文献   

12.
陈爱云  张亮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5):3241-3246
背景 慢性病是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健康风险,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国内外研究证明,提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有利于拓展慢性病患者健康潜能,改善病情及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目的 了解广州市老城区慢性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以及社会经济特征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对慢性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取广州市4区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750例慢性病患者,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第2版修订本(HPLP-ⅡR)及自行设计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调查表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69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9%。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标准化得分为72.02分,营养、人际关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体育运动、精神成长6维度的标准化得分分别为81.33、78.40、71.73、71.00、62.63、71.15分。年龄≤65岁慢性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优于>65岁者(P<0.05);受教育水平和经济收入是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正向影响因素(P<0.05);年龄≤65岁慢性病患者营养、人际关系、压力管理、体育运动、精神成长5维度得分优于>65岁者(P<0.05);受教育程度是营养、健康责任、精神成长3维度的正向影响因素(P<0.05);个人月均收入对压力管理和体育运动2维度有正面影响(P<0.05);多种慢性病患者健康责任优于1种慢性病患者(P<0.05),但精神成长不如后者(P<0.05);接受过全科医生健康教育和慢性病随访服务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和健康责任、体育运动维度得分优于未接受组(P<0.05)。结论 广州市慢性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处于良好水平。年龄>65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个人月均收入≤2 000元是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干预的重点对象;精神成长、压力管理及体育运动是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重点干预维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健康教育和慢性病随访服务是有效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44例,根据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类型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切开引流加挂线术与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治疗。结果术后各组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切开引流,待脓肿缩小,管道纤维化,继发肛瘘后再行第二次手术治疗。这不但会给患者带来再次手术的痛苦,也使疗程大为延长,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是可行的,可以减少二次手术的痛苦,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癌症患者的心理伦理分析与治疗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在部分城市恶性肿瘤已成为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病人得知患癌以后,由于心理活动极为复杂和精神极为痛苦,会影响手术及治疗效果,影响预后及生活质量,进而导致缩短寿命,加速死亡。因此,全面了解和掌握癌症病人的心理特点,选择恰当心理伦理支持与治疗,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不仅是高科技较量的时代,也是国民素质较量的时代,学生身心的健康、思想品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新世纪国民的素质,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体育教学中潜力较大的思想教育内容,言传身教,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continuing dilemma for doctors who have to tell a patient that he has cancer, particularly the moment when he should confirm a diagnosis that most patients have already sensed. For the writers it is most important that the doctor should be a bridge for the patient to return to his everyday world from the physical and spiritual isolation which his disease has creat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高校大学生身体及心健康状况的调查,掌握河北省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状况,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在校大学生1404人,逐人进行问卷调查。结论河北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总体水平高于全国水平,但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全国均值。在被调查的1404名大学生中,313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占学生总人数的22.3%。心理亚健康状况:轻度占39%、中度占21.7%、重度占7.6%。结果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姑息关怀的焦点是全人的关怀,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灵的多元化的需求.生命末期关怀应该包括心灵关怀,此是生命末期关怀运动的倡导者Dr.Dame Cicely Saunders的学术魅力的精髓.遭患严重疾病的人们时常应用和寻求宗教或心灵信仰的依赖,如果不关注心灵的痛苦可能会扼杀生命末期提高生存质量的机会,导致难治性症状,并引发“不安宁的死亡”.姑息关怀执业者时常抱怨,对生命末期患者提供心灵关怀让他们感到沮丧.什么是心灵的关怀?心灵的痛苦是什么?怎样进行心灵的分析?什么是心灵的干预?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出应答.  相似文献   

19.
赵轶超 《中国病案》2012,13(8):19-20
目的发现死亡证明书网络直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方法,提高死因网报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西院2007年-2010年944份死因网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西院死因网络直报率100%,网报合格率96.3%,根本死因正确率98%,死因编码正确率98.3%。结论提高死因网报质量应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医师填写质量培训,及网络直报人员专业技能入手,三管齐下,提高死因网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