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宏  秦为民 《医学文选》2004,23(2):154-154
目的 探讨锥颅减压术在抢救急性颅内血肿所致脑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急性颅内血肿致脑疝者,开颅前行锥颅术清除血肿以争取抢救时间。结果 18例脑疝症状改善。结论 锥颅减压术使脑疝持续时间缩短,为尽快开颅清除颅内血肿争取得宝贵时间,减少急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锥颅减压术在抢救急性颅内血肿所致脑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急性颅内血肿致脑疝者,开颅前行锥颅术清除血肿以争取抢救时间.结果 18例脑疝症状改善.结论锥颅减压术使脑疝持续时间缩短,为尽快开颅清除颅内血肿争取得宝贵时间,减少急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李成  程亭秀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961-962
目的探讨急诊钻孔减压在抢救急性硬膜外血肿并发脑疝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急性进展性硬膜外血肿合并脑疝者,先在门诊处置室行急诊钻孔减压,完成术前准备后立即开颅清除血肿.结果良好28例,中残2例,无死亡.结论急诊钻孔减压术对于抢救急性硬膜外血肿合并脑疝者有明显疗效,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李成  程亭秀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1):961-962
目的:探讨急诊钻孔减压在抢救急性硬膜外血肿并发脑疝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急性进展性硬膜外血肿合并脑疝者,先在门诊处置室行急诊钻孔减压,完成术前准备后立即开颅清除血肿。结果:良好28例,中残2例,无死亡。结论:急诊钻孔减压术对于抢救急性硬膜外血肿合并脑疝者有明显疗效,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防治开颅血肿清除、去骨板减压术后脑疝的预防及处理。方法:采用双侧开颅或二次开颅减压,治疗多部位颅脑外伤及脑内血肿。结果:通过对多部位颅脑损伤及脑内血肿术前预判,经改变术式使术后减压性脑疝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合理选择开颅术式,能有效预防减压性脑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爱新  宋保新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078-2079
目的:探讨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急救措施。方法对66例发生脑疝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首先利用YL-1型颅脑穿刺针行血肿穿刺初步减压,然后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结果伤后6个月-1年进行随访,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疗效,66例患者良好23例,中残13例,重残9例。植物状态生存4例,死亡17例(其中有4例退院后于24h内死亡)。结论及时解除脑疝,降低颅压,去除占位是成功抢救合并脑疝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关键。及早利用YL-1型颅脑穿刺针行血肿穿刺减压,可以为进一步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辩减压手术争取时间,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抢救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的手术方法。方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所致的小脑幕切迹疝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结果:31例中27例存活,4例死亡。27例幸存者中19例随访3-6月,智能均接近正常,其中9例能生活基本自理。结论:去骨瓣减压术是抢救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早期快速血肿钻孔引流减压在抢救脑疝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收治脑疝患者146例,试验组68例应用超早期快速血肿钻孔引流减压,再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78例采用常规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试验组瞳孔回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个月GOS评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超早期快速血肿钻孔引流减压,再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能够快速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5例大面积脑梗塞所致的脑疝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部分变性坏死脑组织切除术,同期对15例大面积脑梗塞所致的脑疝患者采用单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比较其疗效,分析总结手术方式.结果:随访6个月-1年,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部分变性坏死脑组织切除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14例(56.O%),轻残生活需要照顾者7例(28.0%),重残3例(12.O%),死亡1例(4.O%);采用单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3例(20.O%),轻残生活需要照顾者5例(33.3%),重残4例(26.6%),死亡3例 (20.O%).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部分变性坏死脑组织切除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单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组,前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去骨瓣减压+部分变性坏死脑组织切除术是抢救大面积脑梗塞所致脑疝的有效方法,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 耳源性脑疝是耳源性颅内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种,一旦形成,甚难抢救。磺胺抗生素的应用,使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耳源性颅内并发症却未下降,所以仍为临床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山区边远地区尤为重要。现将我院1970年至1985年底的12例耳源性脑疝抢救治疗的经验教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谊 《四川医学》2010,31(11):1653-1654
目的总结并探讨脑疝期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已发生脑疝的高血压出血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方式治疗,总结评判其疗效。结果小脑幕切迹疝29例,术后存活25例(86%),枕骨大孔疝9例,术后存活2例(22%)。结论脑疝期的高血压壳核出血,只要未进入枕骨大孔疝期,要积极手术救治,而发生枕骨大孔疝后,则要有选择性的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55例先天性膈疝术后机械通气的治疗,以提高先天性膈疝术后生存率。方法总结4年来对先天性膈疝术后机械通气治疗的经验,分析术后合理使用机械通气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55例先天性膈疝术后顺利撤机,撤机成功率达92.7%,撤机后均成活。结论加强术前术后的管理,机械通气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刘军  柯于勇 《医学综述》2011,17(15):2399-2400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疝患者的临床急救方法,提高外伤性脑疝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外伤性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外伤性脑疝患者皆行开颅手术治疗,死亡16例(22.2%),存活56例(77.8%),其中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示植物状态4例,重残6例,中残8例,恢复良好38例。结论手术前瞳孔散大的时间长短在治疗及预后中起决定性作用;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是脑疝患者获得救治成功的关键,术中对颅内血肿及失活脑组织的充分清除或满意的内减压,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院1979年至1986年收治创伤性膈疝9例(其中开放性损伤2例、闭合性损伤7例)的诊断、治疗提出了讨论。本病的诊断关键在于对胸腹部损伤的病人应想到有膈疝的可能性,对可疑患者及时拍摄X线胸片,提高阅片能力,胸腹部外伤手术时常规探查膈肌。治疗时凡有条件者均应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术中注意正压呼吸。  相似文献   

15.
梁奎伟  宋越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584-585
目的探讨术后腹内疝发生的病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经手术证实的17例腹内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腹探查手术证实为胃大部切除毕Ⅱ式胃空肠吻合口后疝3例,食管空肠Roux-Y吻合口后疝2例,胆管空肠Roux-Y吻合口后疝2例,经腹腔粘连间隙疝5例,经肠系膜裂隙疝3例,造瘘口旁内疝1例,盆底裂隙疝1例。1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腹内疝临床较少见,术前诊断困难,均以肠梗阻收入,对有手术史及腹部创伤史考虑腹内疝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防发生肠绞窄、肠坏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脑室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64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脑室出血66例,存活53例;继发性脑室出血98例,存活57例;单脑室出血62例,存活53例;双脑室以上出血102例,存活57例;血肿量60ml以上者43例,存活3例;血肿量60ml以下者121例,存活107例;昏迷57例,存活18例;清醒或意识障碍轻者107例,存活92例;脑疝63例,34例存活,无脑疝101例,76例存活。结论原发性脑室出血、单脑室出血、血肿量60ml以下、无脑疝及合并症者、年轻者及得到合理的治疗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并脑疝15例急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先处理颅内血肿,后行动脉瘤显露、探查及夹闭术;对术中再次破裂出血者及时控制出血并夹闭瘤体。结果: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14例,未发现动脉瘤1例;术后脑疝恢复11例,死亡4例。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7例。结论:动脉瘤破裂出血并脑疝病情危重,需要急诊手术;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即使在探查中动脉瘤再次出血,也能很好控制夹闭动脉瘤;但如果术中遗留未夹闭的动脉瘤将是导致术后潜在出血危险的原因,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8.
200例急性硬膜外血肿经手术治疗后,生存161例(80.5%),死亡39例(19.5%)。作者认为:可根据头部受伤的(着力)部位,探讨本病的诊断和预后;其病死率与患者头部的着力部位,颅内的病变性质,患者的年龄及有无合并伤密切相关,对颅脑外伤病员,若出现一侧瞳孔对光反射异常,不论意识清醒与否,应立即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19.
多发伤患者的肢体主干血管损伤修复手术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67例伴有肢体主干血管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血管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患者肢体缺血时间长短、部位及多发伤伤情,分别采用端端吻合、血管移植、修补、结扎或分流术等手术91例次。结果除2例患者死亡外(分别死于术前脑疝、失血性休克及术中甲亢危象),3例患者分别在术后6、7、12 h,出现血管危象(动脉痉挛危象2例,静脉危象1例),经对症治疗及手术探查解除危象,各有1例患者术后7、12 d出现肺炎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后治愈。结论对伴有肢体主干血管损伤的多发伤患者,在急诊实施抢救性脏器手术的同时或先后,应尽快行肢体血运重建手术。应特别注意对多发伤患者伴有的闭合性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断和修复、注意术中凝血象检测及术后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高危孕妇尽快终止妊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方法采用低位水囊对220例高危孕妇,其中包括重度妊高症、过期妊娠、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全臀及单臀等进行引产。结果均有效。220例中完全成功216例,成功率98%;新生儿死亡1例,占0.45%;孕妇存活220例,存活率100%。结论应用此方法效果良好,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