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针药结合治疗面肌痉挛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安定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面肌痉挛 46例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治疗组 46例中男 1 5例 ,女 31例 ;年龄 9~ 62岁 ,平均 41 .6岁 ;病程 2 1天~ 1年 ,平均 1 .6年。对照组 2 4例中男 9例 ,女 1 5例 ;年龄 1 7~ 58岁 ,平均 39.4岁 ;病程 1 2天~ 6.3年 ,平均 1 .8年。面肌痉挛程度分为 5级 :0级 :无痉挛 ;1级 :受外部刺激时瞬目动作增多 ;2级 :有轻度痉挛 ;3级 :有中度明显痉挛 ;4级 :有重度严重痉挛。按以上标准判定 ,治疗组中面肌痉挛属 1级者 1例 ,2级者 7例 ,3级者 2 3例 ,4级者 1 5例 ;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 1998~ 2 0 0 0年 7月对 2 8例面肌痉挛患者应用蒙医温针针刺 ,放血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8例 :女性 18例 ,男性 10例 ;2 5~ 30岁 2例 ,31~ 4 0岁 5例 ,4 1~ 50岁 7例 ,50岁以上 14例 ;病程最短者 3~ 5日 ,病程最长者 5年 ;其中左侧面肌痉挛 12例 ,右侧面肌痉挛 16例 ;嘴角、眼角痉挛同时存在者 2 5例 ,单纯眼周痉挛者 3例。2 蒙医辨证分型2 .1 急性“赫依”型 :除一侧面肌抽搐外 ,伴有头痛、眩晕、耳鸣、失眠、眼角流泪、急躁易怒 ,情绪紧张有波动时痉挛加重。均有受风寒、受惊情绪激动或…  相似文献   

3.
巨刺结合头针治疗面肌痉挛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 ,主要由面神经疾患引起 ,其特征是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搐。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巨刺法结合头针治疗本病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50例 ,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1 9例 ;年龄 2 1~ 65岁 ;病程 1个月~ 1 8年 ;左侧面肌痉挛者 2 6例 ,右侧痉挛者 2 4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3例及对照组 1 7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巨刺法 :取健侧四白、下关、颊车、下颧髎 (颊车与颧髎之间 ,颧骨弓前凹陷中 ) ,直刺 ,用“徐而疾则实”的手法进针到骨膜 ,不运用捻转提插手…  相似文献   

4.
眼针体针并用治疗面肌痉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 ,以一侧面部肌肉的抽搐收缩为特点 ,严重者可伴有轻微肌动和肌萎缩 ,中年女性多见。笔者用眼针与体针结合治疗该病 3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12例 ,女18例 ;年龄最小 9岁 ,最大 71岁 ,其中≤ 2 0岁 3例 ,>2 0~ 4 0岁 14例 ,>4 0~ 6 0岁 11例 ,>6 0岁 2例 ;病程最短 3d ,最长5a,其中≤ 1个月 7例 ,>1个月~ 0 .5a 15例 ,>0 .5~ 1a 6例 ,>1a 2例 ;左侧面肌痉挛 13例 ,右侧面肌痉挛 7例 ,嘴角、眼同时痉挛 11例 ,单纯眼周痉挛 9例。1 2 治疗方法1 2 1 取…  相似文献   

5.
<正>对34例面肌痉挛患者用蒙医温针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4例,女性23例,男性11例;25~30岁2例,31~40岁8例,40~50岁9例,50岁以上4例;病程3日~7年;其中左侧面肌痉挛13例,右侧面肌痉挛21例;嘴角、眼角痉挛同时存在者29例,单纯眼角痉挛者5例。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1 8例 ,其中男性 1 0例 ,女性 8例 ;年龄2 0~ 66岁 ;病程 2个月~ 2年 ;左侧 1 3例 ,右侧 5例 ;均表现为患侧眼轮匝肌及面肌痉挛抽动 ,每日均有发作 ,除面肌痉挛外平素体质一般尚好。治疗方法根据面神经分布及支配区域的情况 ,参考《灵枢》及《针灸大成》中“巨刺”的记载 ,选用百会穴及健侧下关、颧、颊车、四白 ,针刺加电刺激 ,留针2 0 min,每日针 1次 ,1 2天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结束后间隔 7~ 1 0日再行下一个疗程治疗。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 …  相似文献   

7.
四白汤治疗面肌痉挛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中药四白汤治疗面肌痉挛20例,收到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0例病人中,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28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达15年。痉挛部位为眼轮匝肌痉挛6例,眼面肌痉挛9例,眼面口部痉挛5例。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白芷、茯苓各15g,白僵蚕、剌蒺藜、甘草各10g,白芍、熟地黄各30g,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3 治疗结果  20例病人中,痊愈(面肌痉挛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19例;有效(面肌痉挛次数较前减少)1例,总有效率为95%。4 典型病例  王某,女,35岁,农民。1998年5月7日门诊就诊,右侧面部肌肉痉挛1年…  相似文献   

8.
眼针体针并用治疗面肌痉挛5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 ,以一侧面部肌肉的抽搐收缩为特点 ,严重者可伴轻微肌无力和肌萎缩 ,中年女性多见。笔者用眼针与体针结合治疗该病 5 0例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5 0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12例 ,女 3 8例 ;年龄2 0岁以下 3例 ,2 1~ 40岁 3 4例 ,41~ 60岁 11例 ,60岁以上2例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68岁 ;病程 1个月以内 7例 ,1个月至半年 3 5例 ,半年至 1年 6例 ,1年以上 2例 ;病程最短3 d,最长 12年 ;左侧面肌痉挛 2 3例 ,右侧面肌痉挛 2 7例 ;嘴角、眼周同时痉挛 41例 ,单纯眼周痉挛 9例。治疗方法1.取穴眼穴取肝区、…  相似文献   

9.
巨刺加艾灸治疗面肌痉挛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肌痉挛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搐,部分病人继发于面神经炎,多数病人原因不明,即原发性面肌痉挛。我们采用巨刺加艾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面肌痉挛患者22例,其中5例由面神经炎继发而来,其余均为原发性面肌痉挛,女性15例,男性7例;年龄23~62岁;病程1个月~1年。2 治疗方法取穴:阳白、四白、迎香、地仓、颊车、翳风。方法:针刺采用巨刺法,取健侧腧穴。四白,迎香、翳风均直刺;阳白向鱼腰穴透刺,地仓透颊车。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艾灸采用艾条温和灸患侧腧穴。置灸火距腧穴…  相似文献   

10.
止痉穴结合巨刺远取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盛  王瑛  安丽萍 《河北中医》2007,29(3):241-241
1992—2003年,我们应用自创止痉穴结合巨刺远取法治疗面肌痉挛9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均为本院针灸科患者,其中男21例,女69例,男女之比为1∶3.28,女性多于男性;年龄最小19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0.61岁;病程最短10日,最长15年,平均病程2.43年;均为单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调神止痉结合面部巨刺法与常规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调神止痉结合面部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级别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痉挛分级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痉挛分级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对照组为5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止痉结合面部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2.
正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一侧面部神经所支配的肌群不自主的、阵发性的面部肌肉抽搐,多由于后颅窝面神经出脑干区动脉受到压迫所致[1]。笔者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苏州相城区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31~55岁,平均48岁;病程1个月~  相似文献   

13.
电针合腹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资料 原发性面肌痉挛(FS)8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符合原发性玮诊断标准。必要时CT检查排除颅内肿瘤、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等。将面肌痉挛强度按CohenAlberl标准分级。0级:无痉挛;1级:外部刺激引起轻度痉挛;2级:轻度痉挛,可见面部肌肉颤动;3级:中度痉挛,面肌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4级:重度痉挛,重度痉挛和功能障碍,影响工作和学习。复发标准:痉挛程度上升,大于或等于1级。将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男10例,女32例;平均年龄45岁;病程8天~6年。治疗组40例,男9例,女31例,平均年龄48岁,病程10天~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位等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云峰 《河北中医》2006,28(1):53-53
1994-06~2004-01,笔者运用镇静安神法为主治疗面肌痉挛3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8例,女22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5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其中原发性面肌痉挛26例,曾患面神经麻痹经长期针刺治疗后引发面肌痉挛4例.  相似文献   

15.
浮针浅刺法治疗阵发性面肌痉挛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阵发性面肌痉挛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为特征,常起于下眼睑的眼轮匝肌,逐渐向下部肌肉扩展.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本病病因不明,治疗较为棘手,单纯服用中药、西药封闭或手术治疗均暂时缓解,容易复发。笔者近5年来以浮针浅刺针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结果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探讨隔姜灸配合巨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隔姜灸配合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隔姜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其总有效率优于隔姜灸联合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8.
穴注安定治疗面肌痉挛35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又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笔者自 1996年至 1998年采用安定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 35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12例 ,女 2 3例 ;年龄在 15岁至 74岁之间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5年 ;病位在左侧者 16例 ,在右侧者 19例 ;有情绪紧张及劳累病史者 18例 ,既往有面瘫史者 11例 ,原因不明者 6例。2 治疗方法  主穴 :翳风、下关、颧、合谷 (对侧 )。配穴 :眼周痉挛甚者取四白、丝竹空 ;口周痉挛甚者取地仓、承浆。操作 :选取上述诸穴中 3~ 4穴常规消毒 ,用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巨刺针法治疗轻中度慢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轻中度偏头痛患者,予巨刺针法治疗,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5次。结果:近期疗效:近期控制7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远期疗效:临床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结论:巨刺针法治疗轻中度慢性偏头痛急性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不规则的半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搐,通常局限于眼睑、口角,病侧眼裂变小,嘴歪口斜,并可引起功能性残废运动。笔者近年来采用"三部配穴法"治疗面肌痉挛5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3例面肌痉挛患者均为我们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34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4岁,平均4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