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天津市某公立医院日间手术实施情况,以问题为导向,为日间手术开展数量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某公立医院2020—2022年日间手术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该公立医院3年间开展的日间手术术式以二级手术(43种)和三级手术(28种)为主。各专业学科实施完成的日间手术以肛肠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开展数量最多,其中肛肠外科日间手术人数占70.76%(2 285/3 229)。结论 在专业学科发展、日间手术管理体系、医疗服务保障方面仍需进一步健全,加强对日间手术管理路径中的薄弱环节建设,提升日间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可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贵州省某骨科医院日间手术的开展现状,探讨改进措施。方法 以贵州省某骨科医院为基本单元,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日间手术患者为基础,分析日间手术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不足。结果 2020—2021年贵州省某骨科医院的日间手术患者共834例,占择期手术的8.09%,且存在着流程不够优化、信息系统陈旧、医保结算阻滞、延伸服务缺乏等不足,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结论 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信息建设、“医疗—医保”联动、“医院—社区”联合、贯彻“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等举措,改善日间手术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不足,使医疗改革的成果真正造福于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综合评价某地市级三级甲等医院日间手术运行情况,为地市级医院日间手术管理和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筛选绩效评价指标,运用TOPSIS法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距离值,用秩和比(RSR)法进行分档和归类,分析评价2016年1月—2021年6月间每半年度日间手术运行情况。结果 2016年1月—2021年6月共计11组数据,分析统计结果为3个优秀、4个良、3个差,评价结果与日间手术实际运行情况较为符合。结论 日间手术整体开展趋势好,可助力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整体运营效率提升,具有很好的应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某眼科医院日间手术的实施情况,总结实施日间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间于某院住院的35 025例日间手术患者采用回顾性现况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从日间手术疾病病种、日间手术量占比、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手术取消率等方面对日间手术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日间手术的疾病病种逐年增多,排在前5位的病种依次是晶状体病、视网膜病、青光眼、结膜病、斜视;日间手术量占比逐年增加,至2021年达到81.62%;开展日间手术使平均住院日缩短1.26 d;平均总费用降低1 416.58元;手术取消率逐年降低,临时取消率平均为1.09%。结论 眼科日间手术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加快床位周转,具有住院时间短、安全、花费少等优点,符合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日间病历书写简单化,提高了医师的工作效率;同时随着医疗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增加开展日间手术病种和手术量,促进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各级公立医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某三甲医院在医院功能定位落实过程中,总结了现阶段医院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精细化管理程度不足;(2)学科发展方向不明晰;(3)医疗运行效率提升遇到瓶颈;(4)支付方式改革给医院带来了新挑战。针对以上问题,医院于2022年5月启动了精细化管理实践。以外科科室为试点,通过信息系统建设为精细化管理提升奠定基础,通过管理流程优化提高医疗运行效率,通过亚专科和学科联盟建设提高学科整体竞争力,通过调整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发挥绩效激励作用。以上措施有效提升了医院整体的医疗服务能力及效率,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天津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效果、实现程度,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深化天津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天津市28所二级公立医院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指标评价体系,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改革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从综合得分情况来看,郊县地区公立医院综合得分较高(4. 59),滨海新区公立医院综合得分水平较低(-1. 82),且各医院综合排名较低;从各公因子得分情况来看,二级公立医院在财务运营状况以及服务效率的公因子得分均为负数,各地区存在共性劣势;在优质卫生资源较为集中的市内6个区和滨海新区,其财务状况及服务效率的得分最低,分别为-50. 14和-66. 72。[结论]天津市公立医院的财务运营状况和医疗服务效率有待改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日间手术运行效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和现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某医院2020年日间手术开展量,并在2021年1月份收治的日间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60名患者满意度情况的统计资料作为对照组;选取该院2021年日间手术开展量,并在2022年1月份收治的日间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60名患者满意度情况的统计资料作为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日间手术量从2020年的3 321例增长到2021年的5 003例,改善率为50.6%;日间患者平均预约等待时间从2020年8.75天缩短为2021年的3.59天,改善率为59%;日间患者满意度从2021年1月份的86.7%提高到2022年1月份的96.7%,改善率为10%。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提升日间手术运行效率有明显的改进效果,能有效提升日间手术开展量,同时有利于缩短日间手术患者平均预约等待时间,提升日间手术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日间手术开展的基本情况并思考其规范化发展的关键要素。方法对2019年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收集的日间手术相关指标数据依照服务能力、质量与安全、效率和效益3大维度对日间手术的开展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三级医疗机构是日间手术开展的主力军,其三、四级日间手术占比高于二级医疗机构;但在所统计的主要质量与安全指标中,二、三级医疗机构各有千秋;二、三级医疗机构日间手术诊断常见病种相似且同一病种的次均费用差异不明显。结论日间手术的规范化发展关键是明确1个定义、建立2套体系,即在明晰、统一的日间手术概念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和监督评价体系。配套的医保政策的护航必不可少,院内绩效制度的支持和延续性医疗服务能力也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分析探究"日间手术"临床实践中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回顾总结我院南北部采用不同的(集中化与分散化)管理模式开展"日间手术"实践经验,对服务的效率、病人满意度等样本数据进行客观的进行类比分析。结果统计数据及分析结果表明"日间手术"采用集中化管理模式的南部在服务效率比、病人满意度方面大幅提升。结论"日间手术"集中化管理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比、医疗质量与安全得以最大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开展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行肛肠手术干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形式以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采用侧卧位配合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俯卧位配合手术方式,根据制订的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术后机体舒适程度和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护理方法、体位选择的满意度,观察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舒适度评分为(96.58±2.41)分,高于对照组的(80.14±2.06)分;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为(98.76±1.25)分,高于对照组的(81.58±1.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摆放配合方式的应用于肛肠手术方式开展手术室护理,有利于提升患者机体舒适程度,降低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1.
以苏州某三级综合医院为例,对不同阶段的日间手术激励机制进行探索,总结了医院开展日间手术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通过建立绩效奖励、注重其公平性,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以及正负向激励相结合等措施,逐步提高日间手术的数量和质量,全面推进日渐手术的开展,为我国日间手术绩效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广东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公立医院运营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广东省2018—2019年489家公立医院的运营数据,对比分析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服务能力等情况的变化。结果:政策实施后,广东省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的增长大于10%;诊疗人次、出院人次和手术量增幅均大于7.00%,平均住院日降低了2.89%;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卫生材料消耗为27.44元,增长了0.72元。结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全省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和服务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医疗费用的增长趋势有所控制;但成本管控能力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3.
探讨肛肠外科实施预住院制度对提高床位利用率的影响。2013年11月起,肛肠外科病房实施预住院制度,比较预住院前后各1个月的床位利用率、小肛肠病人的住院收治率及患者满意度。肛肠外科实施预住院制度后,床位利用率从97.5%提升至115%,小肛肠病人住院收治率从55.3%提升至93.5%,患者满意度从92.8%提升至98.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型公立医院实施平均住院日管理的做法及其效果.方法通过制定平均住院日考核方案,严格控制手术接台时间,大力发展日间手术,加快影像科室检查效率,开展加速康复外科等举措,对平均住院日进行管控.结果经过全方位管控措施的实施,医院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结论在确保良好的医院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医院平均住院日,有利于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医院尽可能缩小医疗服务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日间手术管理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5月实施日间手术管理后开展日间手术量最多的10个病种,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各病种住院费用的水平变化和趋势变化。结果共纳入4400例患者,开展日间手术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造影的住院费用分别立即下降3648.15元和3708.05元;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和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在开展日间手术前住院费用呈上升趋势,开展日间手术后住院费用每月分别下降74.81元和77.34元,较开展前每月降幅分别增加568.58元和382.54元。结论医院实施日间手术管理后大部分病种的住院费用逐渐下降,可有计划地扩大日间手术的开展量和病种范围,不断完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某公立医院分院区优势与劣势,提出发展策略。方法 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直属分院区为例,通过文献查阅法、专家会议法,结合工作实际,运用SWOT-PEST模型,分析公立医院分院区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挑战,提出公立医院分院区发展策略。结论 提出强化专科优势,突出服务特色的增长型战略;信息化促进同质化,提升人员能力的扭转型战略;完善学科设置,改善医疗服务的多元化战略;提高管理效能,提升资源效率的防御型战略。同时建议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动态调整公立医院分院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声带息肉日间手术管理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快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我科2015年500例声带息肉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500例声带息肉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运用快速康复理念和日间手术进行干预,对照组按照以前的常规工作流程进行,对比评价两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结果实施日间手术管理后,我科声带息肉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由3.44d缩短到2.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日间手术能够有效缩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管理》2017,(6):46-48
在日间手术逐步推广的背景下,对国内日间手术开展情况与取得成效进行回顾,有助于为有意向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提供经验参考。笔者从手术服务量、术种类别等方面介绍了国内数家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开展情况,并从住院日、住院次均费用与医疗质量等方面探讨日间手术开展的成效;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从加强术前宣教、术后服务延伸等方面为进一步推广日间手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某中心城区精神疾病日间康复机构的实际功能发挥与运行现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推进社区精神康复服务。方法采用自制问卷,以访谈和文献调查法对某区域内所有精神疾病日间康复机构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区域日间康复机构可使用场地144.6m2/所,接纳康复学员占需服务对象的1.93%。机构管理人员共22人,缺少精神康复等专业人员。接受调查的服务对象认知日间康复机构的为25.77%,对日间康复机构课程需求的前3位是音乐、烹饪和康复训练,有33.45%的人对参加日间康复机构的康复活动不感兴趣。结论日间康复机构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和回归社会起重要作用,目前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需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Logistic回归探讨肛肠外科老年住院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老年患者859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标本病原体培养结果。利用Logistic回归探讨肛肠外科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859例患者中共有13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5.72%。在发生感染的患者中,以手术切口感染的构成比最高,共67例,占49.63%。135例患者的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147株,革兰阴性菌93株,占63.27%,革兰阳性菌48株,占32.65%,真菌6株,占4.08%。大肠埃希菌的比例最高,共39株,占26.53%。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手术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种类,是肛肠外科老年住院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肛肠外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