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崔应珉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方法:以崔应珉教授治疗冠心病验案为依据,分析总结其辨证思路及临证经验。结果:崔应珉教授针对冠心病多为本虚标实这一特点,以心气、心阳亏虚为本,痰浊、瘀血、寒凝和气滞心脉为标,临床施治以舌脉为辨证要点,分为心脾两虚证、痰湿阻滞证、血脉瘀阻证、心肾阳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五种证型,以归脾汤、黄连温胆汤、血府逐瘀汤、真武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生脉饮等灵活化裁,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崔应珉教授认为冠心病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临床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可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崔应珉教授治疗过敏性荨麻疹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分析病案,总结经验。结果:崔教授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机体正气不足,加之外界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血虚化燥,无以濡润肌肤而发为本病;治宜养血活血、祛风止痒;方以四物汤合民间验方神仙止痒汤随证加减,常获良效。结论:崔师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名老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李佃贵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用药特点进行分析,共搜集有效病例276例,纳入处方625首,分为浊毒内蕴、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及胃络瘀血5个证型,对5个证型的症候群及用药规律进行阐述,较为系统地整理了李佃贵教授在治疗CAG伴IM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瘀毒理论"探讨猴菇和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不同类型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后对照观察,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CAG伴IM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IM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讨谢晶日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伴肠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IM)的用药经验。方法 收集筛选出2020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谢晶日教授门诊且确诊为CAG伴IM的病例,提取并规范首诊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频次统计分析、组方规律分析以及新方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探讨谢师治疗本病的用药经验。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76首处方,包含104味中药,药性以温性、寒性为主,药味以苦、辛居多,归经多属于脾、胃、肺、肝经,功效频次以理气药和补虚药居前。通过组方规律分析,获得11味核心药物,包括白术、柴胡、神曲等;提取65个核心药物组合,其中“白术、柴胡”频次最高;提取103条核心药物关联规则,其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关联性最强。通过新方分析,获得5首治疗CAG伴IM的新处方。结论 谢晶日教授治疗CAG伴IM以疏肝健脾和胃为主,兼以清热解毒化瘀;用药以白术、柴胡、神曲、陈皮、半枝莲、紫苏子、白花蛇舌草、白豆蔻、香橼、海螵蛸、乌药为核心药物,随症加减,诸药同用,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肠化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CAG伴I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化方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指标评分、胃蛋白酶原比...  相似文献   

7.
崔金涛教授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在近30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学识和经验。笔者跟师临证多年,本文旨在总结崔师关于糖尿病心肌病的经验,以期发扬崔师学术思想,提高临床辨证思路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崔应麟教授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病案,对崔师经验进行梳理。结果:崔师在借鉴各医家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通腑泄热、化瘀祛浊、醒脑开窍之法,自拟醒脑灌肠液用于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结论:醒脑灌肠液用于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名老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李佃贵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用药特点进行分析,共搜集有效病例276例,纳入处方625首,分为浊毒内蕴、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及胃络瘀血证5个证型,对5个证型的药-证相关性、药物性味及归经情况、药物关联规则及基于熵方法的处方用药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并较系统地整理了李教授在治疗CAG伴IM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崔应珉教授治疗肺部感染方面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具体病案,审度病机治则,揣摩用方思路,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崔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机体肺肾之气不足,外感风寒诸邪,或疫疠之邪侵袭,邪气入里化热,炼液为痰,治取金水相生之法,养阴化痰,方以金水六君煎加减。结论崔师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收集2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病例,详细记录其性别、年龄、电子胃镜及病理结果、临床症状及中医处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李佃贵教授从浊毒论治CAG用药规律。总结了李佃贵教授治疗CAG辨证用药经验,为深入学习李教授学术思想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益气养阴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伴肠上皮化生 (IM)或不典型型增生 (ATP)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 12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益气养阴化瘀汤,对照组给服维酶素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胃镜病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从虚、瘀论治 CAG伴 IM或 ATP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福建中医药》2013,(4):15-16
<正>黄荣宗教授为我校国医堂中医内科专家,从医数十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辨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道炎、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结肠炎、肝硬化以及一些疑难性疾病,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基层增厚,病理或伴见肠上皮化生(IM)或有不典型增生(ATP)为特征的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崔公让教授治疗下肢丹毒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和查阅文献,搜集相关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湿热毒蕴为致病的根本病机,治疗上着重清热祛湿解毒,分初期、中期、恢复期三个阶段辨证用药;且下肢丹毒患者多数有足癣,应注重足癣的治疗,可大大降低丹毒的发生。结论:崔师治疗下肢丹毒的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扼要介绍崔应珉教授有关脾胃病的诊疗经验。崔教授临床多从中虚失运、肝胃不和、脾胃湿热三证入手,辨证使用六君子汤、四逆散、三仁汤加减治疗脾胃病。  相似文献   

16.
吴绵勇  郁银娟 《新中医》2020,52(8):69-72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脾胃湿热型CAG伴I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2例、4例患者脱落。对照组给予增强胃黏膜营养、改善胃动力、抑酸、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清热祛湿方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IM分级,治疗后对比2组疗效和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M分级较治疗前改善(Z=12.89,P0.01),对照组IM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9,P0.05),观察组治疗后IM分级优于对照组(Z=4.88,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治疗后,观察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清热祛湿方加减用于脾胃湿热型CAG伴IM患者的治疗中,有利于改善中医证候,减轻IM程度,促进幽门螺杆菌根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观察萎胃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ATP)的临床疗效,选择经胃镜加病理检查确诊的CAG患者200例进行分组对照治疗,其中萎胃散治疗组135例,胃复春对照组65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对IM、ATP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1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对IM、ATP也有改善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萎胃散治疗CAG有明显的效果,可改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于现代临床中较难治愈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现代医学治疗CAG尚无特效方法,而中医学可做到因人而异,灵活用药。李佃贵教授以"浊毒理论"为指导,应用虫类对药通络、解毒、祛瘀等功效治疗CAG,能够有效逆转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介绍杨倩教授从“思则气结”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经验。CAG是临床常见慢性胃病之一,病程长,病症反复,患者常伴焦虑抑郁状态。杨倩教授结合多年脾胃病临床诊治经验,提出CAG伴焦虑抑郁状态的关键病机为过思导致脾胃枢机运转不利。在此基础上,杨倩教授主张运用疏肝运脾,宣散调气,平衡五脏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王淼 《光明中医》2010,25(3):397-397
<正>崔应珉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全国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崔教授多年从事教学和临床工作,于博奥之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之中不断研讨、汇集,总结出珍贵的治疗经验。余幸为受教,今汇所治耳聋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