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1.1病史简介患者38岁,G_3P_2,双胎妊娠,末次月经:2017-03-28。孕3~+月于当地卫生院建卡,孕期未规律产检。早孕期无特殊不适。孕24~+周因持续性干咳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2周(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咳嗽咳痰加重,于孕27~(+1)周出现头晕、心累、气紧伴不规律腹痛,2017-10-31 21∶55于我院急诊入院。既往:自幼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伴背部包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摘要患者,30岁,G_2P_1,因停经32~(+5)周,阴道流血1 h于2017年8月27日20∶15经急诊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患者既往月经周期不规律,约40~50 d,经期4~5 d,经量正常。末次月经(last menstrual period,LMP):2017-01-10,推算预产期(expected date of confinement,EDC):2017-10-17(根据早孕期彩超核实孕周)。孕3月于当地县妇幼保健院建卡、规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9岁,已婚农民。G_2P_1孕16~(+3)W,经门诊产检及B超诊断:死胎,于1996年4月6日下午3pm入院。当天下午6pm拟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  相似文献   

4.
对某油田6家物业单位农药喷洒作业场所进行相关职业卫生学调查及抽样检测分析,对作业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对照分析。结果显示,高毒农药使用比例较高,存在可能人类致癌物(G_2A)、可疑人类致癌物(G_2B)及农业部禁用药,作业危害级别为Ⅲ级;检测区乐果平均浓度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接触组人员相关自觉症状较突出, ChE明显低于对照组, AL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检测婴幼儿米粉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M_1、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方法样品用乙腈-水(V∶V为88∶12)超声提取10 min,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经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乙腈和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分离,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结果在0.5~5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7种霉菌毒素的回归方程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3~0.12μg/kg,定量下限为0.10~0.40μg/kg;平均回收率为76.8%~96.3%,RSD为4.5%~7.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定性定量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婴幼儿米粉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M_1、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给予不同负荷剂量替考拉宁的重症感染患者治疗3 d后的血清药物谷浓度(Cmin)及目标Cmin达标情况,旨在探讨理想的负荷剂量。方法选取2016年2月1日—2017年2月28日入住某院重症医学科重症感染患者,按不同药物负荷剂量(替考拉宁标准剂量6 mg/kg;高剂量10 mg/kg)和不同尿肌酐清除率(Ccr:以50 mL/min为标准线)水平分为4个亚组:标准剂量正常肌酐清除率组(G_(SD1)组)、标准剂量低肌酐清除率组(G_(SD2)组)、高剂量正常肌酐清除率组(G_(HD1)组)、高剂量低肌酐清除率组(G_(HD2)组),比较替考拉宁血清Cmin、目标Cmin达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共入选患者49例,标准剂量组17例,其第4 d用药前Cmin为(5.98±2.67)mg/L;高剂量组32例,Cmin为(9.05±4.25)mg/L;高剂量组Cmin高于标准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P=0.003)。G_(SD1)、G_(SD2)、G_(HD1)、G_(HD2)组Cmin分别为(5.78±2.72)、(6.34±2.78)、(8.21±3.77)、(12.07±4.81)mg/L,4组间C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6,P=0.006),G_(HD2)组高于G_(HD1)组、G_(SD2)组和G_(SD1)组;Cmin达标率分别为9.09%(1/11)、16.67%(1/6)、28.00%(7/25)、71.4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6,P=0.033)。各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药物相关性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结论不论患者Ccr正常与否,给予标准负荷剂量的替考拉宁早期均不能达到目标Cmin;低Ccr者给予高负荷剂量替考拉宁早期可达目标Cmin;而正常Ccr者,则需进一步提高负荷剂量。  相似文献   

7.
结核杆菌初始耐药对化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结核杆菌初始耐药对化疗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4年间未用过抗结核药或用药未超过1月、有药物敏感性测定、门诊随访记录资料完整的肺结核患者分为耐药组(134例)及敏感组(16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痰菌阴转率前者为77.6%、后者为96.9%,2年细菌学复发率10.8%及3.5%。耐1药者痰菌阴转率89.1%;耐2药及3药者各为72.7%及54.5%。结论初始耐药,尤其耐多药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石英对细胞内游离钙.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荧光染料Fura-2测定了家兔肺泡巨噬细胞(AM)和人红细胞(RBC)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_1),用furaptra测定了AM胞浆游离镁离子浓度([Mg~(2 )]_1)。石英对AM和RBC的毒性导致[Ca~(2 )]_1增加,作用时间越长,[Ca~(2 )]_1增加越多。同样条件下,染石英尘后的AM[Mg~(2 )]_1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值也升高。以上结果提示石英可能破坏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致细胞外Ca~(2 )和Mg~(2 )内流。卵磷脂、PVPNO和柠檬酸铝可拮抗石英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和[Ca~2 ]_1及[Mg~2 ]_1的增加。卵磷脂有可能用于预防石英粉尘的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结核菌耐药基因突变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结核病的疫情有重新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高耐药及多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和传播 ,对化疗效果及结核病的流行产生了极大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目前全球约有 2 0亿人感染结核分支杆菌 ,其中约有5 0 0 0万人感染耐药结核杆菌。结核杆菌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用药引起的结核杆菌内抗结药物作用靶基因突变所致。近年来 ,由于分了生物学的迅猛发展 ,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分子机制大部分已被阐明 ,也相应地建立了一些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 ,为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1 耐药基因的突变1.1 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巴坦对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RDAB)体外抗菌活性的作用及其联合用药的最佳比。方法随机选取2012-2013年临床分离的50株MRDAB,用E-test测出左氧氟沙星和舒巴坦单药的MIC值;用联合药敏棋盘法对其进行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巴坦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测定,通过计算FIC值确定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巴坦联合效应,并进一步测定不同配比的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巴坦对MRDAB的协同作用,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 50株MRDAB主要分离自痰液及伤口分泌物,分别占62.0%及18.0%;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巴坦对MRDAB有协同作用占28.0%,部分协同占38.0%,相加作用占26.0%,无关占8.0%,无菌株存在拮抗作用;将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巴坦以4∶1、2∶1、1∶1、1∶2、1∶4配比配制后,测量具协同效应的15株鲍氏不动杆菌MIC值,分别为8∶32、16∶64、8:8、64∶32、32∶128μg,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巴坦配比中,舒巴坦的浓度含量升高,左氧氟沙星MIC降低。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巴坦对于MRDAB主要表现为协同和部分协同作用;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巴坦临床使用比例可能以1∶1最合适。  相似文献   

11.
镁转运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临床研究和实验数据表明血清和组织中的Mg~(2+)浓度与血压呈负相关。Mg~(2+)可能通过调节血管紧张度和结构影响血压并通过对许多生化反应的影响来控制血管的收缩与扩张、生长与凋亡、分化和炎症。Mg~(2+)作为钙通道阻滞剂,刺激血管舒张剂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的生成,并改变对激动剂的血管反应。最近已证实哺乳动物细胞通过专用的流入和流出转运系统调节Mg~(2+)浓度,Mg~(2+)通过Na~(2+)-依赖性和Na~(2+)-独立性通道而外流。新近克隆的运载体包括Mrs2p、SLC41A1、SLC41A1、ACDP2、MagT1、TRPM6和TRPM7可调控Mg~(2+)流入。在高血压患者,这些系统的改变可能引起低镁血症和细胞内Mg~(2+)缺乏。尤其是通过对血管Na~+/Mg~(2+)交换蛋白的调节作用使Mg~(2+)流出增加和因血管和肾TRPM6/7的表达活性有缺陷使Mg~(2+)流入降低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可能起很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了在血管生物学中Mg~(2+)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联,并着重讨论推定控制血管镁动态平衡的转运系统。目前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以澄清在心血管系统中Mg~(2+)调节作用的确切机制,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与跨细胞的Mg~(2+)转运异常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资料患者,23岁,G_2P_1,孕30~(+3)周,末次月经:2013年11月10日,于2014年6月11日来我院产检发现胎儿异常收入院,孕期未定期产检。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停经40 d即出现厌食、嗜睡、恶心等早孕反应,孕期无发热、感冒,未服用任何药物,孕前曾在沿海制鞋厂工作过,既往身体健康,无急慢性病史。产检示:宫高34 cm;腹围93 cm;胎心率140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膳食n6n3脂肪酸比值对淋巴细胞脂肪酸构成及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n6n3比值分别为1(A组)、75(B组)、15(C组)、30(D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实验组S∶M∶P模拟中国居民膳食脂肪酸摄入的S∶M∶P为1∶15∶1,正常对照组为AIN93G配方的1∶15∶37。基础饲料采用AIN93G配方,脂肪酸构成以食用油脂调配。饲养12周。测定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脾淋巴细胞脂肪酸构成、PGE2水平。结果n6n3比值接近1时,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CD4+、CD8+T细胞比例、培养上清IL2、PGE2水平显著降低;淋巴细胞C18∶2、C20∶4、n6PUFA含量显著减少;C22∶6、C16∶1、C18∶1、总MUF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淋巴细胞C22∶6含量与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负相关;C20∶5含量与CD4+T淋巴细胞比例、IL2水平显著负相关;C16∶1含量与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负相关。结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脂肪酸构成受膳食脂肪酸构成的影响;n6n3比值为1组与比值为30的膳食组相比较,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多烯脂肪酸对海马神经元细胞脂肪酸构成和生长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 观察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 (AA)和 /或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脂肪酸构成和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 : 采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 ,实验组分别在对照组的无血清培养液中添加 4μmol/L AA、4μ mol/L DHA或总浓度为 4μmol/L、比例为 1∶ 2~ 1 6∶ 1的 AA和 DHA。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神经元中脂肪酸的构成 ,NSE染色鉴定神经元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 ,测量神经元胞体大小和突起长度。结果 : 当培养液中 AA和 DHA总浓度为 4μmol/L、比例为 1∶ 2~ 1 6∶ 1 ,海马神经元中 AA百分含量、AA/DHA比值与培养液中 AA和 DHA比例均呈正相关 ;当培养液中 AA和 DHA总浓度为4μmol/L,比例为 2∶ 1或 4∶ 1时 ,海马神经元的胞体面积、最大长径、最大短径和平均突起长度均显著高于单一添加 4μ mol/L AA、4μmol/L DHA、对照组以及其余各比例组。结论 :  AA和DHA具有显著促进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生长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狼毒总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周期影响。方法:CCK-8法测定该药对MCF-7、MDAMB-231、SK-Br-3细胞株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狼毒总提取物对MCF-7细胞周期影响。结果:狼毒总提取物对细胞IC50浓度分别为227ug/ml、793ug/ml、1034ug/ml。药物作用随着药物浓度提高。MCF-7周期检测,G0/G1期期比例下降、S期比例上升。结论:狼毒提取物对MCF-7、MDA-MB-231、SK-Br-3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主要研究了MCF-7细胞抑制机制,提示狼毒大戟总提取物抑制MCF-7细胞G_2/M期到G_0/G_1其转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天全县结核杆菌涂痰阳性者规范化管理结果进行评估.方法:对2006至2009年度参加结核病规范化管理和随访的对象(天全县结核杆菌涂痰阳性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的干预,比较各年份患者的服药情况,痰涂片转阴情况、两年内复发情况及,全程化疗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天全县结核杆菌涂痰阳性者服药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痰涂片转阴率明显增加,全程化疗率明显增加,两年内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开展结核病规范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涂痰片阳性患者筛查及面对面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可以促进涂痰阳性者服药的规律性增加,痰涂片转阴率提高,复发率降低,全程化疗率增加,对提高结核病控制率有现实意义,具有推广性.  相似文献   

17.
用标准的SDD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测As法,测出的为As(+3)和As(+5)总量,本法对SDDC法作以下二点改进即可测出As(+3)的含量:1.省去原法中加入Sn(+2)与碘化钾步骤;2.加入一定量DMF(二甲基甲醯胺Dimethyl-  相似文献   

18.
进行多元相关分析,有时会遇到度量多组计算指标间相关性的问题。例如表1青少年儿童体质调研资料中,如何分析形态(G_1)、机能(G_2)、素质(G_3)和年龄(G_4)四组指标间的相关性呢?对于这类问题,张尧庭教授给出了一个统计量 R_k~2(k 组相关指数),可用于度量多组计量指标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肺结核的治疗主要用抗结核类药物,医学上称为化疗.由于结核杆菌耐药菌的产生以及不规范用药,致使难治性肺结核越来越多,已成为医学上一个棘手问题.因此,如何坚持规范科学用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寻找更多的杀白蚁混配药剂,研究虫螨腈与氟虫胺不同比例混配对白蚁的毒力及联合作用效果。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虫螨腈与氟虫胺及其不同比例混配剂对乳白蚁的毒力,用孙云沛法求混剂的共毒系数,确定混剂的联合作用。结果毒力测定结果表明,96 h后虫螨腈对乳白蚁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为1.211 mg/L,氟虫胺为16.143 mg/L。氟虫胺∶虫螨腈为5∶1、20∶1和40∶1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75.059、154.158和155.829,有增效作用;氟虫胺∶虫螨腈为10∶1、30∶1、1∶1、1∶5和1∶20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32.810、116.758、100.753、119.261和82.584,表现出相加作用。结论虫螨腈和氟虫胺的混配剂不同比例对乳白蚁的联合作用有增效和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