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使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对术后淋巴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2年2月期间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86例,其中85例术中采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101例采用电刀,比较两组术后24h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总时间、淋巴结检出数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相比,手术总时间及淋巴结检出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超声刀组均较电刀组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使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可以预防术后淋巴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的可行性以及美容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符合入组标准的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研究组20例行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对照组2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肿瘤复发情况以及术后美容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0例保留乳头均成活,手术医生对乳房美容效果评价满意率80%(16/20);患者对胸部外形满意度的自我评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随访12-33个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安全可行,较传统改良根治术具有更佳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3.
梅俊  易茂林  彭程程 《安徽医药》2018,22(11):2162-2164
目的 探讨超声刀联合腋窝处皮肤外固定用于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黄冈市中心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20例患者纳入临床研究,根据其入院检查时间编号并按单双号分作两组,其中单号60例为对照组采取电刀联合腋窝处皮肤外固定治疗,双号60例为研究组采取超声刀联合腋窝处皮肤外固定,对比手术疗效差异及术后皮下积液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08.45±5.87) min、术中出血量(54.67±4.16) mL、淋巴结清扫数目(20.43±1.72)枚,平均住院时间(11.66±1.77) d,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t=31.805,33.806,4.832,13.826,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357.65±18.54) mL、引流管拔除时间(8.48±0.65) d,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t=29.478,27.581,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副损伤0.00%、皮下积液3.33%,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χ2=4.386,3.927,P<0.05);而两组术后再出血、游离皮瓣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0,P>0.05)。结论 超声刀联合腋窝处皮肤外固定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较传统电刀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能预防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利于皮瓣愈合,安全、可行,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刀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1年11月至2005年11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病人105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电刀组和手术刀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放置引流管的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指标.结果:电刀组手术时间较手术刀组有明显缩短(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电刀组较手术刀组显著减少(P<0.01).电刀组术后24 h引流量较手术刀组有显著减少(P<0.01).电刀组引流管放置时间较手术刀组明显缩短(P<0.01),电刀组和手术刀组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电刀在乳腺癌根治术中,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中视野清晰,术后引流量也明显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未见增多.电刀在乳腺癌根治术中操作方便、简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照研究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效果,旨在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指导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8月~2009年8月乳腺癌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0例行改良根治术,实验组30例行保乳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及两组的美容效果的优良率。结果实验组的术中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无论术后1年还是术后3年,其复发率及生存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美容效果优良率达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7,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比较,保乳手术具有出血量少、临床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优点,且术后随访其复发率和生存率与改良根治术相似,具有与改良根治术同样的远期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行内乳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5月~2012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高风险患者24例,其中14例患者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胸腔镜下内乳淋巴结清扫(观察组),10例行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检出淋巴结数、转移和生存率、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内乳淋巴结清除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胸腔镜内乳淋巴结清扫术相比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更简便、安全、微创,且可为乳腺癌分期、治疗计划制订、预后评估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中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清除淋巴结个数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异常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能够降低术后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异常,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疗效的对比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3月~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0),研究组进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进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第一日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术后两组发生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第一日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进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疗法,手术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精细解剖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实施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40例观察组患者精细解剖完整保留ICBN,40例对照组患者不保留ICBN,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及对术后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的患侧上臂感觉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皮瓣坏死、伤口感染及淋巴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两组患者经门诊或电话随访1年,无远处转移和死亡,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中,精细解剖保留ICBN不影响手术质量,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且能明显减轻患者上臂感觉障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本院诊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行保乳手术,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病率及术后美容效果与术后1年、3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发病率10%低于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美容效果比较中,观察组优良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7,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术疗效比较,保乳手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上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临床并发症减少、美容疗效好等优点。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术后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相似,同样具有远期疗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