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12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48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组124例,与同期新式剖宫产术组124例进行多项指标的对照。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出现娩头困难及子宫切口撕裂的发生率低,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新式剖宫产术的优点,且娩头困难及子宫切口撕裂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00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分两组,采用二种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对照。结果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优于传统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00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分两组,采用二种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对照。结果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优于传统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对比两种剖宫产手术方式及结果,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08年1~12月605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新式剖宫产术302例,对照组为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03例.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的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快,术后病率低,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罗兆莲  陆兰芬 《广西医学》2003,25(8):1523-1524
新式剖宫产术是源自以色列 Stark教授及香港周基杰教授创立的下腹部横切口手术。我院自 1 998年开始推广采用。现选择传统剖宫产术 2 0 0例、新式剖宫产术 1 5 0例、缝腹膜新式剖宫产术 1 2 0例 ,探讨不同术式的利弊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按不同术式分三组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样。 1 989年 9月至 1 999年 9月传统剖宫产术2 0 0例 (传统组 ) ,1 999年 1 0月至 2 0 0 2年 8月新式剖宫产术 1 5 0例 (新式组 )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8月缝腹膜新式剖宫术 1 2 0例 (改良组 )。三组年龄、孕周、孕产次及手术指征在选择上无显…  相似文献   

6.
蔡志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4):1555-1556
目的:探讨新式改良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66例有剖宫产术指征的孕妇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采用新式改良剖宫产术(n=1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n=130例)。结果:研究组总手术时间、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式改良剖宫产术对产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优于传统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妊娠妇女行再次剖宫产术患者进行分析,首次手术以新式剖宫产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各75例,所有患者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对比观察两组开腹时间、出血量、手术总时间及盆腔粘连情况,及术后产妇恢复情况。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方面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总时间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明显少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3、4类粘连的发生率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P<0.05),而1、2类粘连发生率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P<0.05);两组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病率(包括急性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宫体炎等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子宫愈合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术后腹腔粘连方面,且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再次行剖宫产术后粘连情况仍较严重。  相似文献   

8.
本院通过近5年做新式剖宫产术后到我院做再次手术时盆腔粘连情况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因妇产科疾病,于剖宫产术后5年内再次开腹手术共90例。其中新式剖宫产术45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45例为对照组。两组前次手术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7例行剖宫产术产妇分为48例新式剖宫产术组(新式组)和49例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组(改良组),比较2种剖宫产术的手术疗效和远期影响。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术中出血量、粘连程度和切口愈合方面明显优于新式剖宫产术,P<0.05;在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低于新式剖宫产术,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和粘连程度,在促进切口早期愈合和降低远期并发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对剖宫产术式继续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采用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式的患者110例(观察组),并选择同期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式患者110例(对照组)作为对照,对比2组术中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式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是剖宫产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以色列Stark医生改进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2 0 0例患者与传统剖宫产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传统组 (P<0 .0 1)。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具有疗效好 ,手术方法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赵春玲  于淑兰 《河北医学》2010,16(11):1367-1369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的盆腔粘连发生率,以其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另一组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定期观察两组盆腔不适、体位性疼痛、消化不良综合征及5年内因症再次手术所见粘连情况。结果:两组病例盆腔均有不同程度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较新式剖宫产术轻。  相似文献   

13.
徐鑫 《中国厂矿医学》2003,16(2):120-121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0例有剖官产指征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新式剖宫产术组60例,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组60例进行多项指标的对照。结果: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快、产后病率低。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 1998年 1月开始采用以色列 Stark教授创立的新式剖宫产术 [1 ] ,行剖宫产 134例 ,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8年 1月~ 1999年 1月 ,我院住院分娩产妇共 80 0例 ,年龄 2 1~ 38岁 ,平均 2 6 .5岁。孕周 36~ 42周 ,平均 39周。手术 176例 ,剖宫产率 2 2 % ,其中行新式剖宫产术 134例(新式组 ) ,行传统横弧形腹壁切口剖宫产术 42例 (对照组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手术指征无显著性差异。1.2 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 ,按文献 [2 ]方法操作。新式组采用文献 [1]的方法 :1切口选择两髂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传统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腹腔黏连情况的比较,论证了新式剖宫产技术的优越性,尤其是不缝合腹膜的可行性。方法对照组75例采用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75例采用新式剖宫产术,撕拉式进腹,不下推膀胱,不缝合膀胱反折腹膜及腹膜。结果对照组发生黏连61例,发生率81.33%。观察组发生黏连38例,发生率50.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再次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中不缝合腹膜及脏层腹膜可以减少腹腔黏连的发生。真正达到了损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晓敏 《当代医学》2011,17(31):70-71
目的 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将2002年5月~2010年5月间使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使用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剖宫产术的患者在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腹壁与盆腔粘连程度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以首次及二次剖宫产术均在我院妇产科进行的孕产妇9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首次术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48例和新式组42例,2组首次分别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新式剖宫产术,二次术式均为新式剖宫产术。比较2组二次手术围术期的主要指征。结果新式组术中出血量(212.642.9)mL、盆腹腔粘连发生率为19.0%、新生儿窒息率为2.4%,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严重盆腹腔粘连发生率为4.8%,则显著低于传统组(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盆腹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能有效保障母婴安全,是安全、高效的剖宫产术式,值得在首次剖宫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同期228例足月妊娠,具有手术指征的孕妇分为新式剖宫产术组和传统剖宫产术组,新式剖宫产术132例为新式组,传统剖宫产术9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病率、切口愈合、切口感染、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新式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缩短,平均缩短(30~40)min;术后排气时间平均缩短(6~8)小时;术中出血少,平均减少200mL,有显著差别性(P<0.01);术后病率低,术后24小时疼痛轻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性(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病率低、切口愈合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0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分为两组。新式剖宫产组80例,与同期腹壁直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80例,进行对照观察分析。结果新式剖宫产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缩短、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TheMisgav-Ladach-Methed剖宫产术是以色列Star教授改进的下腹部Joel-Cohen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即新式剖宫产术,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推广,并迅速传及19个国家。1996年州月传入我国并于次年传入我院,1年来我们进行了临床应用,现分析如下:1资料及方法1.1资料: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剖宫产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抽取两种横切口剖宫产术的病例各50例,新式剖它产组(实验组)及传统剖官产组(对照组)。两组病例一般情况见表回。剖宫产指征见表2。1.2方法l.2.1传统的剖它产组采用Pfannenstiel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